天天看點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作者:千年史館

1991年,美國集結66萬大軍殺入中東,薩達姆大手一揮,組織120萬人對抗。

然而,就當所有人認為這是一場持久戰的時候,美軍卻率領隻用了42天,就将薩達姆的百萬大軍殺得丢盔卸甲,甚至斃傷伊軍10萬人,而己方隻死了148人。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這是什麼概念?

相當于伊軍付出1000條人命的代價,才勉強幹掉1.5個美軍,小到不足0.15%的傷亡比重震驚了全世界。因為在人類戰争中,這種渺小的數字極為罕見。

這也讓人不禁好奇,伊拉克為何輸得如此之慘,而美國又是怎麼做到的?

而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就必須明白薩達姆到底怎麼招惹了美國。

1980年,中東發生了一件大事,伊拉克和伊朗開戰了,雙方一打就是8年,雖然伊拉克勝利了,但是沒撈到什麼好處,反倒付出40萬的傷亡和3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更是欠下800億美元的債務。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剛開始,薩達姆的想法是增産石油,用石油換外彙償還債務。奈何當時中東一衆産油國不買薩達姆的賬,開足馬力生産石油,他們這麼一搞國際油價大跌,伊拉克沒了收入,玩起了壞心思,不讓我賺錢,那你們也别想好過。

于是薩達姆開始挑柿子,看看那個國家好欺負,斟酌半天,他盯上了伊拉克的最大債主:科威特。

于是,伊拉克僅用10幾個小時占領科威特全境,而這就招惹了美國。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因為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後,任由其發展下去,那下一步就是占領沙特阿拉伯,這樣一來,伊拉克甚至可以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資源,這就直接卡住了西方工業國的脖子。

另一方面,伊拉克謀求地區霸權,無疑是在挑戰美國的霸權,對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構成了沖突,是以美國無論是為了政治還是經濟因素,都會出手!

那麼,為什麼美國一出手後,明明号稱“世界第三強國”的伊拉克,會敗得如此迅速和徹底呢?

首先第一點,是兩國作戰理念、武器差距太大!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當時,伊拉克軍方高層的對戰争的了解還停留在傳統的靠鋼鐵洪流和人海戰術碾壓對手,玩的是消耗戰。是以伊拉克一開始就沒打算跟美國主導的多國聯軍速戰速決,而是拉開架勢,擺出百萬大軍,準備活活耗死對手。

但伊拉克的作戰觀念已經過時了,美國對戰争的了解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強調精确打擊,癱瘓摧毀地方的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收集系統、玩的是資訊戰、高效速決。

在此背景下,美國先派電子戰軍機,幹擾、壓制伊拉克的通信系統,使伊軍将領的指令無法傳達給下面的士兵。

然後美軍利用電子戰幹擾伊軍預警雷,裝出美軍大規模進攻的架勢。伊軍果然中招,防空系統大開,飛彈基地、軍用機場、軍火庫、指揮所等高價值目标全部暴露在美軍面前。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在美軍戰鬥機、轟炸機的精确打擊和輪番轟炸下,伊軍的防空力量幾乎被完全摧毀,整隻軍隊成了睜眼瞎,要麼壓根不知道美軍突然從哪兒扔來一顆炸彈。

要麼知道也沒辦法,因為美軍總是在伊軍防空火力網外發動攻擊,伊軍隻能眼睜睜看着,卻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而之是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根本原因在于雙方的武器裝備不在一個等級。

炮彈上,美國是精确制導炸彈,指哪打哪,伊拉克還在用普通炸彈,依靠炮彈數量覆寫目标。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而在戰機上,美國戰機有F-15、F-16、F-18等戰機,在伊拉克領空如入無人之境。雖然伊拉克也有米格-25、米格-29等能與之一較高下的戰機。但在喪失制空權的情況下,薩達姆還下令把戰機埋進沙子,企圖戰後再挖出來,後果可想而知。

連最有希望的戰機都打不過美軍,面對電子戰飛機和F-117A這種進階貨,伊拉克空軍輸得一塌糊塗。

而在海軍上,伊軍更是毫無招架之力,美國調集了6個航母編隊,而伊拉克是飛彈艇這種小家夥,自然打不過航母這種大塊頭。

總體來說,伊拉克是敗了,但給美國造成了傷亡隻有148人,簡直堪稱離譜。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而伊拉克慘敗的第二點,是在國際上孤立無援,經濟上也無人分擔風險。

縱觀整場海灣戰争,沒有一個國家站出來支援伊拉克,連聲援都沒有。

而美國呢,旗下集聚着英國、澳洲等一衆打手,背後還站着一群搖旗呐喊的号手。

國家越多,意味着就有越多的國家幫美軍分擔風險。

海灣戰争中,除了50萬美軍之外,其他國家也出動了十多萬左右的兵力,而且全都是精銳。至于伊拉克宣稱的120大軍,除了薩達姆的嫡系部隊外,大部分是臨時征集的雜牌軍,戰鬥力不高,一打就散。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是以,表面上看是多國聯軍以少勝強,實際上是多國聯軍以數倍于伊軍的兵力以多欺少。

多國聯軍除了給美軍分擔人數上的受傷風險外,還分擔經濟上的壓力。

公開資料顯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海灣戰争中耗費1133億美元,這筆錢由大家共同分擔,如沙特分擔了233億美元、科威特185億美元、日本130億美元、英國120億美元、德國88億美元、和法國60億美元。僅這6個國家就分擔了超過72%的軍費,美國壓根沒掏多少錢,美國軍火商更是趁機大撈一筆。

伊拉克的境遇可就慘了,美軍飛機轟炸時專挑伊拉克境内重要交通樞紐、工業基地、石油企業等高值錢目标,一口氣給伊拉克造成200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後續的重建、發展費用直接飙至上萬億美元。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沒美國人多、錢多,伊拉克自然打不過人家,可不就是傷亡多嘛。

而伊拉克慘敗的第三大原因,是因為經濟和醫療條件的落後。

海灣戰争打響時,距離兩伊戰争結束才3年,在與伊朗長達8年的戰争中,伊拉克拼光了全國财力、物力和人力,精銳差不多在這場戰争中耗光,而值錢的企業,能賣的都買了,可謂家徒四壁。

戰後,伊拉克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賣石油。然而科威特、沙特這些石油出國口提高石油産量打擊油價,在沉重債務壓力下,伊拉克經濟雪上加霜,無法回血。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加上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其實施全面經濟制裁,當機其海外資産。

此刻的伊拉克就像海島孤兒,沒有錢,隻能自生自滅。武器打完了就沒了,士兵受了傷就扔在臨時搭建的醫院,能救就救,救不了隻能怪命不好。

美國則完全不同,武器彈藥源源不斷供應,飛機大炮應有盡有。最重要的是美國擁有一套完善的醫療系統,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生可以準确及時救治士兵。護士能提供悉心照顧,先進的醫療裝置能夠確定時刻監控士兵的身體健康狀态,還能征用周邊國家的醫院。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仔細想想,一個街邊小診所,怎麼能跟市區三甲醫院比,伊拉克死的人比美軍多不奇怪。

伊拉克之是以出現這種情況,跟其總統薩達姆的作風有很大關系。

這就是第四大原因,總統薩達姆剛愎自用,導緻傷亡增大。

一支軍隊慘敗,往往與其指揮官息息相關,控制着伊拉克全部武裝力量的薩達姆本人 ,有幾個非常緻命的性格缺陷。

年輕時的薩達姆,曾多次參與暗殺行動,後來登上總統寶座,也經常打壓反對者,提拔輕信等,好大喜功,這也導緻了他剛愎自用的性格。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是以薩達姆發兵入侵科威特時,聯合國安理會要求他撤軍時,薩達姆不屑一顧,以為人人都怕他。

即便如此,薩達姆還有機會,因為在五個多月的思考時間裡,蘇聯和中東國家都勸他撤軍,這人就是不聽。

等到海灣戰争爆發,美國大軍出擊,他還是不聽,下令士兵玩命阻擊,直到美軍兵臨城下要打到他的大學營時,薩達姆才低頭認輸。

可以說,正是薩達姆的偏執的想法和錯誤的指揮政策,一定程度加速了慘敗。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而反觀美軍指揮官,對戰争局勢的判斷和戰術的運用高明許多,能有效降低己方傷亡。

當然,還有最後一大原因,地形和氣候限制了伊軍行動。

海灣戰争的主場地在伊拉克境内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勢平坦,又是熱帶沙漠氣候,伊軍沒有可以用來掩蓋行蹤的地理條件。

試想在光秃秃的一片沙漠或平原,人和武器根本藏不了,美軍的偵查飛機和衛星将伊軍行蹤掌握得一清二楚,可謂指哪打哪。

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隻打死了148名美軍?

可伊軍對美軍的行蹤卻一無所知,如同無頭蒼蠅亂竄,敵暗我明,不吃敗仗才怪。

另外戰争發生在1月份,天氣寒冷,伊軍的後勤又不給力,無法提供充足的食物、藥物、衣物。與吃飽穿暖吹着空調的美軍打,壓根占不到便宜,沒有全軍覆沒已是萬幸。

最後,美伊兩軍在海灣戰争中天差地别的表現,是外因、内因和自然條件的三重擠壓,伊軍的慘敗無可避免,美軍大勝意料之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