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南也感受到全球“寒氣”?部分行業訂單腰斬 農民工踏上返鄉路

财聯社9月2日訊(編輯 潇湘)數十年一遇的高通脹、史無前例的能源危機——近期,正當歐美群眾被超市貨架上的高物價和恐怖的電費賬單吓到兩腿發軟之際,一陣由全球經濟可能深陷衰退掀起的“寒風”,也正開始席卷向遙遠的亞洲……

近來,全球部分制造業工廠遭遇“訂單荒”的報道不時出現,而這一幕在東南亞的代工中心越南,也正開始變得越來越常見。盡管在今年一季度,不少越南工廠号稱訂單“火爆”到可以一路排到年底,但在短短幾個月後,情況似乎正發生着微妙的轉變!

據越南媒體Vnexpress報道,自從下半年以來,許多越南制造業工廠接收到的訂單明顯出現減少,加之此前一段時間生産線和招聘的擴張速度過快,導緻如今不少工廠不得不縮減生産時間,并安排勞工輪流休假。

而随着收入因強制休假下工時不足而銳減,在去年疫情高峰期曾經一度出現的越南勞工“返鄉潮”,也正在某些地區悄然上演。甚至于這一次,對越南部分低端制造業而言,外圍市場所遭遇的“寒冬”,可能要來得比當初的疫情更為可怕……

(Vnexpress:由于訂單荒,工廠勞工面臨失業返鄉)

據越南統計總局8月29日的資料,2022年8月越南貨物出口總額預計為333.8億美元,環比增長9.1%,有望暫時扭轉上月環比下降7.7%的頹勢。

不過,越南官方媒體越通社也提到,預計2022年剩餘幾個月,世界經濟将面臨諸多困難,甚至一些主要經濟體可能陷入衰退。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通脹率繼續大幅上漲,将影響到非必需品的消費,導緻包括越南在内的各國需求下降。

虎落“平陽”?

位于越南東南地區的平陽省,是越南平均工資最高的地區。該省也堪稱是越南最具經濟競争力的省份——其轄區擁有29個工業區,12個大型工業園,國際化和基建程度為越南工業城市的典型模範。

但正是這一越南經濟的龍頭地區,眼下感受到的寒意似乎也更為刺骨。

據平陽勞工聯合會表示,自第二季度以來,該地區已有330多家制造企業遭遇困難,不得不裁員、暫停合同、給勞工無薪假。受影響的員工總數超過41000人。

該聯合會法律政策部副主任Dang Tan Dat表示,一些主要出口到歐盟和美國的商品,如木制品、紡織品、鞋類和電子産品等行業,正面臨巨大的挑戰。他表示,許多工廠的訂單減少了30-50%,制成品無法出口,收入大幅下降。

他補充稱,當這些企業的勞工失去工作時,他們很多會選擇打包回老家,因為400-500萬越南盾(約合1170-1470元人民币)的基本工資很難讓他們在城市裡生存下去。

現年40歲的打工族Huynh Van Toan近來就回到了老家金瓯省,因為他此前就職的公司Hoang Thong Wood的訂單減少了一半。自5月份以來,随着業務放緩,該公司一直在以一半的産能營運,而且不再要求員工加班。

雖然公司願意繼續支付他們的基本工資,但Toan和同在該工廠工作的妻子的總收入,仍大幅減少了近700萬越南盾(約合2060元人民币)。由于他們的收入僅夠勉強維持生計,這對夫婦最終決定隻留下一人,而另外一個人則先帶着他們的兒子回老家。如果該公司的訂單繼續下降,他們全家都将回去。

Toan表示,“在農村你不用付房租。如果你餓了,也能直接在地裡摘菜吃。”

據該公司人力資源總監Duong Quang Hiep表示,今年年初,該公司訂單迅速增長,當時他們甚至花了30多億越南盾前往不同省份招聘了近1500名員工。如果這些員工住得很遠,還會為他們墊付機票。今年4月,由于需求激增,其商業夥伴甚至會派卡車直接到工廠等待提貨。

但不到一個月後,訂單量就開始出現驟減。“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招聘員工,但現在我們不得不接受他們正在離開的事實,”Hiep稱。

據他介紹,辭職的勞工大多傳回了家鄉,因為同行業的木制品工廠幾乎找不到工作,很多企業因為沒有訂單已經倒閉。

平陽勞工聯合會副主席阮黃寶陳表示,該省的工會将很快與勞工管理機構協調,為農民工尋找新的工作機會。她補充稱,工會已經呼籲企業迅速落實為勞工準備的一攬子支援方案。

訂單危機

據越南胡志明市商業協會稱,在本輪制造業“訂單荒”中,電子、紡織、鞋類,木料加工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受到美國和歐洲訂單減少的沖擊最大。

越南紡織服裝協會副秘書長Tran Thi Tuyet Mai指出,今年年初,企業的訂單很多,能找到合适勞工則很少。但二季度随着俄烏沖突爆發加上油價上漲等因素的發酵,全球範圍内人們的購買習慣開始發生轉變。各大品牌開始減少訂單數量,這意味着工廠不得不讓勞工休假。

Nguyen Phuoc制鞋生産商市場主管Nguyen Huu Phuoc介紹稱,之前該公司往往都會提前一到兩個季度接到訂單,但現在的訂單隻會提前2-3個月。

他表示,雖然上半年的銷售令人滿意,但預計9月和10月的訂單将繼續減少。現在許多制鞋企業隻能“勉強糊口”,訂單不像再像以往那麼充足了。由于需求急劇下降,部分合作夥伴甚至取消了訂單。

平陽省皮革鞋業協會主席Nguyen Quang Vu也證明,8月份、9月份和10月份的鞋類産品訂單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30%。

在電子産品領域,上月早些時候三星電子越南工廠的員工也曾爆出,随着全球消費者支出下降導緻庫存積壓,三星電子一度縮減了其在越南的大型智能手機工廠的産量。“我們每周隻工作3天,一些生産線正在調整為4天工作制,而不是以前的6天工作制,當然不再需要加班。”

資料顯示,越南1-7月手機元件産量的同比增速相比1-6月下降約1個百分點,7月手機元件産量的同比增速相比6月下降了約16個百分點。

胡志明市勞工與工會研究所副所長Pham Thi Thu Lan表示,一旦訂單放緩,勞工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最嚴重的打擊。她表示,數百萬人眼下正受到全球需求下降的影響。

根據世界銀行上月釋出的最新預計,2022年越南GDP将有望增長7.5%,2023年增長6.7%。盡管預測整體依然樂觀,但世界銀行也着重提到了越南經濟面臨的幾大風險。

世界銀行指出,從外部來看,越南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放緩比預期更為嚴重,将是主要風險。主要經濟體的疫情封鎖可能會延長供應鍊的中斷并影響越南的制造業出口。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并可能引發貿易和投資模式的轉變,進而影響越南高度開放的經濟。

全球寒風

事實上,目前以越南為代表的亞洲工廠所面臨的“訂單荒”,與全球經濟的大環境乃至美國零售商此前發出的預警,本身就存在着某種必然的聯系。

美國最大的倉庫市場目前已經堆滿了貨物,百思買和塔吉特等美國主要零售商陸續警告稱,随着購物者在疫情早期的消費狂潮後勒緊腰帶,銷售可能會放緩。

疫情持續發酵、俄烏沖突難停、金融環境收緊、限電風暴肆虐、外需踩下刹車——這些已經成為了許多亞洲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的共同挑戰。越南工廠“休眠”的背後,很自然地也影射出了全球市場目前的需求頹勢。

越南HAWA商業協會聯盟主席Nguyen Quoc Khanh指出,造成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通脹不斷上升。歐盟、英國和美國的消費者正在優先購買必需品,高昂的物流成本業促使訂單轉移到墨西哥和東歐等距離更近的地方。

與越南制造業尤其是紡織業存在競争關系的孟加拉國、印度等國,如今的情況有些甚至可能要更為凄慘。

有孟加拉國服裝業行業人士上月預測,在2021年經曆異常強勁的逾30%的增長後,孟加拉國的服裝出口增長今年可能降至15%左右,因為美歐客戶消費出現大幅降溫。孟加拉國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服裝出口國,服裝業出口占孟加拉國出口總額的80%以上。

受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印度紡織業也深受影響。由于西方零售品牌面臨需求緩慢,來自美國和歐洲的服裝和家紡出口訂單在6月下降了約15%-20%。

**事實上,在9月伊始,全球一系列制造業PMI資料的低迷表現,就很容易令人感受到“凜冬已至”的氛圍:

日本8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個月的52.1降至51.5,這是自2021年9月以來的最低增速;
南韓8月PMI從7月的49.8降至47.6,連續第二個月低于榮枯分水嶺;

注:日本、南韓和越南PMI對比,藍線為越南

标普全球近期表示,客戶在下訂單時正表現出更多猶豫情緒,導緻新訂單急劇下降。同時工廠報告稱,由于産品沒有售出,庫存進一步增加。

也許這一回,如何在經濟寒冬中“活下去”,的确已經成為了不少亞洲工廠需要擺在首位的思考問題。

本文源自财聯社 潇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