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作者:虹膜

昨天我們刊發了《漫長的十五年後,終于又有導演用對了湯唯》,對《分手的決心》持肯定态度。但是灰狼對這部影片的看法相反,他認為樸贊郁拍了一個低配失敗版的《卧虎藏龍》,暴露出和李安的巨大差距,對湯唯的使用也不及《色,戒》。

文丨灰狼

看影片的過程中,有種莫名其妙的煎熬;看完之後,是前所未有的寡淡。

《分手的決心》帶給我的,大緻是上述印象。就連一些鐵打的樸粉,也不免對本片的邏輯表示失望。要不是樸贊郁傲人的鏡頭排程仍在,相信很多觀衆都沒法撐完這140分鐘。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分手的決心》

從劇本上說,這個故事并沒有逃離樸贊郁傳統的閉合回環,但奇情效果、伏筆設定和人物的能動力都大大降低了。

和奉俊昊一樣,樸贊郁的特點,是創造一種有内涵的「爽片」。他鬼斧神工的鏡頭排程,必須與奇情故事速度及節奏吻合,才能創造出最大的沖擊效果。

故事排山倒海地來,鏡頭排程也排山倒海地去,兩相激蕩,各自成全。這在從《共同警備區》到《小姐》中,都屬于正常操作;然而《分手的決心》以「山」和「海」做題眼,空有精緻的概念,具體感受實不靈驗。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這可以視為劇本的問題,如果樸式「爽片」過往的根基是靈肉一體,那麼《分手的決心》可以被視為「靈肉分離」。

在張海俊監視宋徐來的那場戲,不是正常概念上的偷窺,而是一種分離式的平行共在——張海俊的身體還在望遠鏡的這一端,但他的靈魂已經飄到宋徐來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内,對其望聞問切,甚至是瞬移到場,接下了瞌睡中宋徐來抖落的煙灰。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這一場景中,樸贊郁的鏡頭排程呈現出過載的特征,不完全是炫技的問題,也有故事和人物乏力導緻的不平衡。

樸贊郁的鏡頭模拟着一陣風的節奏,走近睡夢中的宋徐來,後者猛然驚醒,用目光刺中用望遠鏡監視的張海俊,這一系列鏡頭切換豐富且幹練,水準尤在。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但叙事的推動、情緒的營造和演員的臨場反應,卻都讓這些精心建構的排程打了折扣。

以張海俊對宋徐來審問的一場戲來說,樸贊郁進行的基本上是實體和鏡面的四宮格虛實影像實驗,在一種問答節奏中,兩人(及其鏡像)的清晰度像波浪一樣随機變化,甚至破壞了同一鏡面的相同清晰度,實作了某種「反實體」特征。

但這種反實體,也變相成為了「反叙事」——這場戲裡交代了一些關鍵的資訊,比如宋徐來的外公是當年的國家英雄,但這些資訊卻被華麗的技術遮蔽了。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然而,鏡頭和場面排程終歸是骨架,故事和人物才是肉身,正如骨感無法取代肉感,影片所假設的張海俊對宋徐來近乎變态的欲望,始終找不到相應程度的承載體,甚至是樸贊郁以「靈肉分離」模式切近宋徐來,并實作張海俊遠方通話和身臨其境的「雙重在場」中,這種欲望的實在感卻被反向削弱了。

以西方電影對欲望的處理來看,最有效的莫過于兩種模式,一種是将欲望轉移到望遠鏡這個器具載體(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愛情短片》);另一種是以蛇蠍女将主人公引向緻命漩渦(如諸多黑色電影)。

兩者都屬于欲望增強/放大模式,但《分手的決心》疑似采用的是抵消/中和的方式,也就是一旦張海俊這位欲望主體真正接近了宋徐來,且又和後者保持着一種柏拉圖式愛情,那種貫通故事的欲望驅力也就名存實亡了。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人們或許會說,《分手的決心》中的欲望不僅是張海俊對宋徐來的欲望,更是宋徐來對張海俊的欲望,然而結合人物身世,這與其說是欲望,不如說是漂泊命運的海,對巋然不動的山之精神需求。

到影片的後段,即将揭破真相之時,宋徐來帶張海俊上山祭祖,完成一場「見家長」的儀式,竟然宛若純愛。

但宋徐來想要張海俊的心(愛情),未見是真愛,而是她的坎坷讓她中意富有安全感(職業)的男人。當殺夫案情被後者發現,她又迅速失掉了這種在一起安全感。與張海俊的中段分手,是注定之事,甚至都稱不上是「分手的決心」,而更像是某種「逃避的無奈」。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她的不安,是洶湧的海浪,直接映射為她房間内海浪的牆紙以及同樣圖案的筆記本封面;反觀男方,家中的牆紙是方正的塊體,是堅實的岩層。

《分手的決心》講述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一個可知的男人(堅實的山體)在不可知的女人(深不見底之海)面前崩塌的故事。

但這個故事絕非類似《迷魂記》,也非類似《本能》。前者是一種疾病式欲望的耗費再生産,而後者是典型的蛇蠍女迷局。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迷魂記》

張海俊既不是斯圖爾特那樣欲望不竭的偵探,宋徐來也不是在做愛高潮用冰錐殺人的蛇蠍女,他們無法被帶入西方電影的既定等式(即使樸贊郁使用了死魚、死者、手機這些無生命視點實作了精神分析意義的凝視),也無法等同于相應的角色。

從故事表象上,《分手的決心》比較接近刁亦男的《白日焰火》;但從精神實質上,這部影片更接近于《卧虎藏龍》,屬于李慕白/玉嬌龍的欲望結合體。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卧虎藏龍》

李慕白是山,玉嬌龍是海,這是亞洲電影迄今為止對「山/海關系」的最精确傳神的表達,演員也對此貢獻卓著:周潤發腹背渾厚挺直,有着不動如山的氣度;章子怡外形嬌小但心魄浩大,有着深海狂怒版的不可預測。

李慕白死前的告白,是山崩的一瞬對俞秀蓮的撒謊;而玉嬌龍最終墜雲而下,則有着宋徐來深坑水面的葬儀不具備的高度和強度。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卧虎藏龍》

以故事設定而言,雖然精神實質相似,但《分手的決心》沒有《卧虎藏龍》那樣貫通的綿力和詩意,反而透露出種種無奈的傻氣。

在張海俊監視宋徐來睡到車内的一場戲後,宋徐來早上發現了他,由此衍生的病毒式傳播的「morning」,讓情境顯得格外幼稚——這哪裡像是山一樣的男人。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分手的決心》

在抓嫌犯的一場戲,是有意制造的巧合。在張海俊帶上鐵手套将嫌犯制服的一場戲裡,宋徐來恰巧開車經過,目睹了這一「勝利」,這顯然是帶有誇耀意義的男孩精神勝利法,就叙事動力而言再膚淺不過。

這種膚淺,是李安所嚴格拒斥的東西,否則就産生不了意境;但同樣是這種膚淺,在兩位主演樸海日和湯唯身上,似乎又很自然。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這自然就是一種靈肉分離,至少是骨肉分離的錯位。劇作上的空乏,借助于高超的視聽技術複雜化,尚能以半遮半掩的方式制造出迷霧效果,但在演員身上,這種空乏的問題完全遮蔽不住。

以「山/海」的命題而言,影片的男主角适合的是高倉健、周潤發這類不動如山的演員,隻有這樣的底色,才能承擔得起山體崩塌的窒息感,這一點樸海日自然做不到。但環顧南韓影壇,也不乏有張東健、元彬這樣的低配版可用。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湯唯也是類似的問題,她的表演似乎是一成不變,缺乏張力。究其原因,除了天賦之外,也缺乏起碼的能動力和表演欲望,或者堅持在某種平面攝影的脈絡。她的精神境界或許止于一座池塘,無法擁有鞏俐、章子怡那樣的大海之闊。

就此來說,人們吐槽其演技,不如吐槽其境界來得準确。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李安的「大欲之無形」,是竹林打鬥的漂移中目光近距離交彙的一幕,也僅此一筆帶過。這樣的筆觸,構思起來不難,但《分手的決心》裡壓根都沒有一處。問題或在于劇本,也在于樸海日和湯唯都經不起超大特寫的檢驗,在一種暧昧的氛圍中,他們維持着各自的全景化。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卧虎藏龍》

這也讓宋徐來/湯唯的魅力顯得非常可疑:張海俊并非在第一眼「愛」上宋徐來的,而是在案發後的那張作為證據的家暴照片和CT圖上(這一如諸網友在其當年封殺後認同其人設的過程),這間接證明了湯唯的所謂魅力來自骨相和一種「我見猶憐」的脆弱感,而非其他。

這也變相說明,李安能短暫盤活湯唯這個演員(也是她生涯中唯一一次),甚至賦予她一種原本不具備的性魅力,是多麼偉大。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色,戒》

這種能力,來自情感細微之處和文化罅隙之間,正是李安遠勝于樸贊郁的地方。

是以,就這部影片的實質乃至對湯唯的使用而言,樸贊郁确實搞錯了對象,放棄了自身所長來到了李安的主場,焉能有不敗之理?

或者,隻有在張海俊按照案件重演的能力,推斷宋徐來兩度殺夫的計劃時,才有一點樸贊郁擅長的靈光;而在張海俊被滿地散落的鼈咬到中指的一幕(象征着其性能力的同步衰亡),亦是他最典型的惡趣味。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分手的決心》

但這樣的橋段少之又少,更多篇幅中,我們看到的是毫無火花的暧昧,做飯、求佛,毫無危機的戀愛腦。

《分手的決心》就其本身來說,仍是罪與罰的故事,隻不過罪是原罪,罰為自罰。宋徐來是個悲觀主義者,是以會認定給老人喂藥安樂死是一種解脫,于她自身也是一樣;張海俊是個世俗主義者,他并不了解婚姻和愛情的實質,而不過是一個庸碌生活中必然的精神出軌者,他的坍塌,也很難視為一種山的坍塌。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對殺人事件的興奮感和對未完結案件的癡迷,是男主身上的病态,睡眠障礙是其症候。但這種「未完結」與他不過是對生活無味的調解,也和樸贊郁本人故事中精确的閉合回環相悖。是以,以角色和演員而論,山與海,張海俊與宋徐來,樸海日與湯唯,既不比對,也不合拍。

《分手的決心》之敗,暴露了樸贊郁和李安差距很大

這不是山的崩塌、海的吞沒,而隻是最後一場戲的迷你格局:山不是岩體高山,而是一坨被桶挖出來的随時可被沖垮的沙山;海也不是整面大海,而是指海灘上挖出來的坑裡,積留的一窪海水。

《分手的決心》大概就是這樣的沙山和沙坑裡的水窪,一陣海浪過去,什麼也沒留下,就像大海沙地裡的一張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