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暴跌56%!黎明前的黑暗還是深淵前的曙光?

昨日,港股醫藥迎來大爆發,一衆港股醫藥ETF漲超3%,風頭僅次于券商闆塊。 上漲主要源于美國通脹回落,遠超市場預期,美國生物科技闆塊大漲。

近一年時間裡,恒生香港上巿生物科技指數暴跌56%。即便港股于三月中旬開啟反彈,但醫藥闆塊在7月份依然未有起色。

暴跌56%!黎明前的黑暗還是深淵前的曙光?

對于醫藥闆塊,我們之前多次介紹的都是A股的上市企業,今天主要聚焦港股醫藥。作為與美國Biotech走勢緊密聯系的港股醫藥,随着美國通脹回落,後續将會有何機會?

1 港股醫藥和美國生物科技闆塊走勢趨同

2020年2月,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國陸續爆發,市場對未來經濟的擔憂情緒造成股市大幅回調。美國打開印鈔機開啟天量寬松,大量流動性湧入市場,3月下旬股市開始反彈。

疫情的原因,不論是國家還是企業,紛紛投入巨額資金用于新冠相關的藥物研究。疫苗和創新藥研發管線帶來的預期收益又吸引了更多市場融資進場,生物科技公司聚集的港股和美股醫療生物闆塊大幅回升。

期間中國和美國先後準許滅活疫苗和mRNA疫苗的緊急使用。新冠疫苗的實際開發程序遠快于世衛組織在疫情爆發初期所預測的18個月,進一步為股價的上漲提供了支撐。

暴跌56%!黎明前的黑暗還是深淵前的曙光?

然而随着新冠疫苗出現,遠期收益開始得到兌現。投資者從對生物科技闆塊的狂熱中逐漸清醒,意識到闆塊估值過高已形成泡沫,導緻美港股生物科技闆塊均出現大幅回調。

其中港股醫療闆塊由于泡沫較小,而且高利潤率結合高需求下的預期收益仍然強勁,在短暫下滑後重新開始強勢上漲。

直到去年7月,在醫保談判降價和創新藥出海失敗等因素的壓力下,恒生醫療保健指數大幅回落,且随後開啟了一路下跌模式。

疫情紅利消逝疊加融資狀況緊張,使得高度依賴于資金支援的生物科技行業漸入寒冬。

随着疫苗接種率的提升和海外新冠管控常态化,疫情帶來的階段性紅利、非經常性收益難以持續。 同時,美國創紀錄的高通脹、對聯儲貨币政策轉緊的預期,疊加俄烏沖突造成的影響,導緻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轉變,對于生物科技等高風險資産更加謹慎。

暴跌56%!黎明前的黑暗還是深淵前的曙光?

2 痛點暴露,創新藥行業分化

在集采等政策的倒逼下,大陸傳統藥企逐漸開啟了創新轉型之旅,同時立足于創新技術的Biotech企業也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行業景氣度較高。

然而,随着時間推移和競争加劇,以往被行業整體高速發展所掩蓋的痛點開始顯現,主要包括:

1.同質化研發現象嚴重,浪費研發資源;

2.醫保控費限制企業定價權,産品現金流回報下降;

3.先行企業的FDA審批之路出現波折,出海受挫。

是以進一步引發資本市場對于創新藥企業業績兌現的擔憂,疊加疫情穩定後醫藥闆塊資金抱團松動,創新行業整體進入估值泡沫消化階段。

目前,市場擔心醫藥創新進入深水區,随着研發難度的不斷增加,以及熱門靶點出現過渡開發等問題将嚴重打擊新藥創新積極性,進而不利于醫藥創新産業鍊。

然而,湘财證券認為:

創新的難度加大并不會打消藥企創新研發的熱情,仿制藥生命周期變短,帶量采購常态化已經是不争的事實,隻是以後對藥企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來花拳繡腿式的靠靶點跟随,撒網式的創新布局未來将難以持續,而是要靠“真創新”。過去靶點跟随的戰略已經趨于失效,唯有源頭的創新才是真創新。

在目前創新藥行業面臨現金流緊張但融資困難的情況下,企業造血能力和融資能力是其能否在分化中存活下來的關鍵:

1.造血能力是指企業已商業化的重磅産品需要能産生較充足現金流;

2.融資能力則與企業的綜合形象以及臨床階段産品的潛力相關。

3 港股醫藥ETF

生物科技和我們經常提到的醫藥闆塊有聯系也有不同。相同的是目的一緻,都希望借助于先進醫藥手段治療病痛,提高生活品質,預防未來的疾病。

但不同的是醫藥主要面向過去,包括那些已上市的成熟藥物、試劑耗材、醫療服務,都屬于過去的科技成果,比較成熟。

而生物科技則更多聚焦“科技”二字,強調面向未來,目前大多沒有明确的産品或使用場景,但不論是對于解決病痛、提高生活品質還是幹預式預防,未來都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由于創新藥企初期大多難以獲盈,在A股上市受限。2018年4月,港交所上市規則修訂後,未有收益或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可以在香港主機闆上市。

截至最新,共有45家未有收入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港交所逐漸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地。

目前港股市場上用有10隻醫藥相關的ETF,規模最大的是恒生醫療ETF。

暴跌56%!黎明前的黑暗還是深淵前的曙光?

創新藥整體行業具備長期成長+周期波動的特點,在行業出現技術突破或重磅品種等催化事件時,市場熱度将吸引較多資金進入闆塊,而由于創新藥整體兌現周期較長,業績或研發表現跟不上熱度時進而催生估值泡沫,闆塊将迎來回調。

從美股生物科技闆塊(XBI)走勢來看,2010年至今,整體漲幅達到400%,其中最高漲幅超過800%,雖然中間也經曆過三次回撤,但每次都能迎來更大幅度的上漲。

暴跌56%!黎明前的黑暗還是深淵前的曙光?

前文給讀者細細闡述了港股醫藥和美國生物科技闆塊走勢趨動,随着美國通脹回落,并且考慮到大陸創新藥行業整體發展曆史不超過10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創新藥仍是大陸未來醫藥行業的主旋律之一。

是以,在此次Biotech行業遇冷,整體經曆大幅回調之後,或許創新藥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已展現配置價值。 是黎明前的黑暗還是深淵前的曙光?拭目以待。

本文源自ETF進化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