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
中原標準時間8月7日 6時47分:
俄稱打擊多處烏軍目标 烏稱擊退俄軍攻勢
俄羅斯國防部6日釋出戰報稱,俄軍繼續其在烏克蘭的特别軍事行動。俄羅斯空天軍打擊了位于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一個外國雇傭軍據點。在哈爾科夫地區,俄軍摧毀了烏軍多台火箭炮和美國提供的“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炮系統。此外,俄軍在赫爾松地區打擊了烏軍多個臨時駐地和陣地。
烏克蘭軍方6日通報稱,俄軍在頓涅茨克東部6個地區發動進攻,但都被烏軍擊退。
中原標準時間8月7日 4時31分:
黑海港口外運農産品問題聯合協調中心授權第三批糧船從烏港口啟航
當地時間8月6日,黑海港口外運農産品問題聯合協調中心發表聲明稱,已授權四艘船7日從烏克蘭切爾諾莫斯克港和敖德薩港出發,總計将運載超過16萬噸糧食。授權一艘糧船7日從伊斯坦布爾出發,前往烏克蘭切爾諾莫斯克港采購糧食。
聲明稱,最新獲得授權從烏港口啟航的四艘貨船載有數萬噸玉米、餐食和葵花籽油等糧食,其目的地為土耳其、意大利等國。糧船啟航的确切時間可能會因準備情況、天氣狀況或其他意外情況受到影響。預計這些船隻将在抵達土耳其領海的錨地後接受安全檢查。
聲明稱,聯合協調中心還授權“OSPREY S ”号駛往烏克蘭南部港口切爾諾莫斯克港運糧,該船目前正在伊斯坦布爾西北部停泊,等待7日安全檢查結束後起航。
此外,聯合協調中心在聲明中還表示,即将完成運輸程式的制定,将以規範操作來支援黑海糧食外運相關協定的具體實施。預計這套标準運輸流程将于下周初對外釋出。
當地時間7月22日,俄烏就黑海港口外運農産品問題和土耳其、聯合國在伊斯坦布爾達成協定。協定規定,運送糧食的船隻可以安全往返烏克蘭南部包括敖德薩港在内的3個港口。四方代表成立聯合協調中心,確定商船安全運輸,從烏克蘭包括敖德薩港在内的三個港口向世界其他地區運送谷物、其他農産品以及化肥。截至目前,已經有四艘糧船從烏克蘭港口離開,一艘糧船抵達烏切爾諾莫斯克港運糧。(總台記者 陳慧慧)
中原標準時間8月7日 3時47分:
烏克蘭駐黎巴嫩大使館稱首艘烏克蘭運糧船将無法按時抵達黎巴嫩
當地時間8月6日晚,據法新社報道,烏克蘭駐黎巴嫩大使館透露“烏克蘭港口糧食安全運輸倡議”架構下,第一艘從烏克蘭出發的運糧船“RAZONI”号将無法于8月7日抵達黎巴嫩北部城市的黎波裡的港口。當被問及無法按時抵達的原因,烏克蘭駐黎大使館說“無法提供更多資訊”。
總台記者随後詢問了黎巴嫩的黎波裡港負責人艾哈邁德·塔米爾(Ahmed Tamer),他證明“RAZONI”号已經從目的地名單中删除了“的黎波裡港”。(總台記者 次曉甯)
中原標準時間8月7日 3時11分:
土耳其國防部:8月7日将有4艘糧船從烏克蘭起航
當地時間8月6日晚間,土耳其國防部發表聲明稱,在聯合協調中心各方代表密集的工作和協調下,7日将有4艘糧船從烏克蘭港口出發,其中1艘從敖德薩港出發,另外3艘從切爾諾莫斯克港出發。
自俄羅斯、烏克蘭和土耳其和聯合國上月就黑海港口外運農産品問題達成協定後,連日來已有多艘運糧船從烏克蘭港口起運,将沿着博斯普魯斯海峽前往目的地。
此外,當地時間6日,俄烏沖突以來首艘前往烏克蘭采購糧食的幹貨船抵達烏克蘭切爾諾莫斯克港。(總台記者 陳慧慧)
中原標準時間8月7日 3時07分:
烏克蘭國家核能公司稱俄軍炮擊紮波羅熱核電站将造成嚴重後果
當地時間6日晚,烏克蘭國家核能公司釋出公告稱,俄羅斯軍方炮擊紮波羅熱核電站是為了破壞其基礎設施并将其與烏克蘭電力系統斷開,并試圖造成烏克蘭南部缺電的情況。公告認為,俄軍希望通過炮擊導緻紮波羅熱核電站出現核輻射事故,在達到這一目的之前俄方的炮擊多半不會停止。烏方呼籲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世界核電營運者協會(WANO)采取一緻行動,通過國際社會對俄羅斯施加長期壓力,使俄羅斯從紮波羅熱核電站撤軍并確定其完全非軍事化。
烏克蘭國家核能公司稱,俄軍不僅在紮波羅熱冷卻池附近的海岸線和鄰近的卡霍夫卡水庫附近布雷,還在1号和2号機組大廳放置了軍用車輛、武器和炸藥,相當于在歐洲最大核電站的兩個核反應堆旁邊埋設了地雷,使情況更加惡化。
烏克蘭國家核能公司稱這一切極有可能造成核輻射災難,不僅對烏克蘭,而且對整個歐洲都有影響。烏方是以再次呼籲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國際社會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并向紮波羅熱核電站派出特派團,以確定其非軍事化,并将俄羅斯武裝部隊從該廠和周邊地區,特别是從埃涅爾戈達爾市撤出。
中原標準時間8月7日 2時56分:
俄羅斯國防部指責基輔政權對烏核能設施進行挑釁
俄羅斯國防部6日晚釋出公告,指責基輔政權系統性地對烏克蘭核能設施進行挑釁并威脅到它們的安全。公告指出,2022年8月5日,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在預定的從業人員換班期間,對紮波羅熱核電站發動了炮擊。炮擊破壞了兩條高壓電線和一條氫氣管道,還造成紮波羅熱地區超過1萬名居民斷水斷電。僅僅由于俄羅斯武裝力量各部隊采取了得當、合适和有效的行動來保護核電站設施,核電站的關鍵基礎設施才沒有受到破壞。
俄國防部強調烏克蘭當局的上述行為應當被視為核恐怖主義行徑,同時,聯合國官員繼續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管理層對紮波羅熱國家核電站狀況進行客觀的國際監測制造障礙。
俄國防部稱,這不是基輔政權第一次在有輻射危險的地點進行類似挑釁。烏克蘭武裝力量對紮波羅熱核電站的炮擊是蓄意的和長期的,不僅對烏克蘭而且對歐洲的核安全造成了真正的威脅。如果紮波羅熱核電站發生事故,将是一場全球性的人為災難,其放射性污染的規模将大大超過切爾諾貝利和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後果。
俄方再次呼籲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譴責基輔當局的犯罪行為,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其在烏克蘭的核設施進行挑釁。
8月5日,烏克蘭紮波羅熱核電站遭到兩次炮擊,俄烏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造成這兩次襲擊。
中原標準時間8月7日 2時28分:
俄烏沖突以來首艘采購糧食貨船抵達烏港口
烏克蘭24頻道8月6日報道稱,當天“FULMAR S”号幹貨船抵達了烏克蘭南部切爾諾莫斯克港口,這也是俄烏沖突爆發以來首艘駛往烏克蘭港口采購谷物的船隻。
該船于2007年下水,在伊斯坦布爾的一家公司注冊。(總台記者 王晉燕)
中原標準時間8月7日 2時25分:
第二批從烏克蘭出發的運糧船已全部抵達土耳其海域
當地時間8月6日晚間,懸挂土耳其國旗的運糧船“Polarnet”已進入土耳其海域。這艘船是自俄烏沖突爆發後第二批離開烏克蘭港口的三艘運糧船中的一艘。該船裝載了12000噸玉米,從烏克蘭的切爾諾莫斯克港出發,目的地是土耳其卡拉蘇(Karasu)。
中原標準時間8月7日 0時28分:
第三艘烏克蘭運糧船将于7日接受聯合協調中心安全檢查
當地時間8月6日,土耳其國防部發表聲明稱,稍早前抵達土耳其海域的“Rojen”号運糧船,将于當地時間7日接受聯合協調中心的安全檢查。此外,6日中午抵達土耳其海域的“Navistar ”号糧船已經在當天下午接受了安全檢查。
中原標準時間8月6日 23時32分:
第三艘從烏克蘭港口出發的運糧船進入土耳其海域
據土耳其多家媒體報道,一艘懸挂馬耳他國旗的運糧船“Rojen”号當地時間6日下午抵達土耳其海域。該船裝載有1.3萬噸玉米,将前往英國。
這是5日從烏克蘭南部港口出發的三艘糧船中的一艘。6日中午,三艘糧船中的“Navistar ”号糧船已經先行抵達。據報道,剩下的一艘糧船“Polarnet”号預計也将在未來幾個小時内抵達伊斯坦布爾。
中原標準時間8月6日 22時41分:
首艘前往烏克蘭采購糧食的幹貨船接近烏南部港口
烏克蘭真理報當地時間6日報道稱,“FULMAR S”号幹貨船正在接近烏克蘭南部切爾諾莫斯克港口的途中,預計在烏克蘭時間6日20時(中原標準時間7日淩晨1時)抵達。這也是自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以來首艘駛往烏克蘭港口采購谷物的船隻。
該船于2007年下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一家公司注冊。
中原標準時間8月6日 19時26分:
又一艘從烏克蘭出發的運糧船抵達土耳其
據土耳其IHA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8月6日中午時分,懸挂巴拿馬國旗的Navistar号糧船抵達土耳其海域。該船裝載了3.3萬噸玉米,目的地是愛爾蘭。
繼當地時間8月1日首艘運糧船駛離烏克蘭敖德薩港後,當地時間8月5日上午9時許,又有3艘運糧船分别從敖德薩港和切爾諾莫斯克港出發,開往土耳其、英國和愛爾蘭。Navistar号糧船就是其中一艘。按照此前相關流程,該船将接受聯合協調中心的安全檢查,通過後将繼續沿着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前行,抵達最終目的地愛爾蘭。
當地時間7月22日,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和聯合國四方在伊斯坦布爾簽署協定,旨在重新開放被封鎖的黑海運輸路線。四方共同成立聯合協調中心,對船隻進出港及安全航行等展開聯合管理,確定航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