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有溫度的教育

1

我們大多數人做錯了事情,都有被老師父母責罵或毆打的經曆。說起來,自己遭了打罵應該會主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是,不過也有很多例外,有很多被打的孩子不光不認錯,還覺得很委屈,甚至有點兒恨他們!

原因就在于他們的教育方式過于簡單粗暴,過于強硬不講道理,最後教育的目的沒有達到,甚而起了反作用,讓孩子變得叛逆起來了。

這個時候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檢討自己不得當的言行,應該和風細雨教化孩子。用溫暖的心去捂熱孩子的心,幫孩子分析自己錯在哪兒,爸媽老師希望他怎樣做,希望看到他怎樣成長,讓孩子也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問題,了解大人的良苦用心,進而暖化感動孩子,以達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2

家是講情而不是講理的地方,情暖心則暖,心暖理則順,孩子的成功就會在情理之中,變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個大家都熟知的愛迪生的成長故事給我們一些啟發。

愛迪生上國小三個月就退學了,而且是個有聽力障礙的孩子,怎麼成長為世界最偉大的發明家了呢?我們大家都知道是母親南希給了他很大的影響。南希沒有高深的文化背景,在當時也沒有什麼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做指導,但是南希是怎樣對愛迪生進行教育的呢?其中的詳情無人知曉,是以,我特别注意收集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我發現這對母子之間的關系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條,那就是:用無條件的愛與溫暖來包容孩子的一切,孩子的心靈會得到支撐,這樣的支撐将終身成為心靈的珍寶。

說起愛迪生的家庭教育,我們還得從愛迪生退學開始。關于愛迪生退學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是因為愛迪生問“老師,為什麼一加一是二?”老師說“愛迪生,你拿一支鉛筆再加一隻鉛筆,不就變成兩支鉛筆了嗎?” “可是老師,拿兩隻杯子裡的水放到另一隻杯子裡,水就集中在一個杯子裡了呀,一加一怎麼會是二呢?”老師不知如何回答了。“老師,兩塊泥巴粘在一起就是一塊,為什麼一加一是二,也許一加一是一。”這時老師發火了:“真煩!你自己去想去吧。”于是老師又繼續上課。愛迪生又舉手了,“什麼事,愛迪生?”老師強壓住火氣問。“老師,為什麼會起風?”“老師,雞蛋為什麼會孵出小雞?”老師說:“那是因為母雞給雞蛋加溫了。”“老師,為什麼給雞蛋加溫就能孵出小雞?”愛迪生又問了許多為什麼,什麼“魚為什麼不會被淹死?”“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等等的為什麼讓老師終于忍無可忍,将他狠狠地罵了他一頓:“真煩,混蛋,老老實實學你的算數!你是傻瓜嗎?像你這樣讀書也是白讀。愛迪生哭着回家了。

媽媽聽了兒子的訴說,拉着愛迪生的手到學校找到老師,質問了老師:你是不是說我兒子是傻瓜笨蛋,讀書也是白讀?老師無言以對。 “我明白了,兒子有我自己來教育,不用麻煩老師了,再見。”拉着兒子的手回家了,南希一邊走一邊想“恩格爾老師強迫孩子把教科書的完整地默記下來,兒子覺的反感,兩人才陷入僵局的。我不強制他,我要和他一起享受思考的快樂。默記教科書的内容,見鬼去吧!默記教科書長大一點用都沒有,活的教材不是遍地都是嗎?”南希暗暗發誓:“要給兒子嘗試絕不輸給其他孩子的教育”。從此開始了對愛迪生的家庭教育。

愛迪生得到了媽媽無盡的愛,在他的内心深處,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場合,他都能感到媽媽的寬容、溫情和鼓勵。根植在愛迪生内心深處的母愛,支撐着他一生的心靈。據愛迪生留下的日記記載:24歲失去母親後,愛迪生的心靈深處還一直與母親對話,快樂的時候,寂寞的時候,痛苦的時候,愛迪生都會在心裡與母親交談,撫慰自己的心靈,尤其是當研究走入絕境,接連遇到挫折而煩惱時,他就會懷念母親的笑臉,在母親的笑臉和無言的鼓勵中得到安慰。在愛迪生發明燈絲失敗了一萬次的時候,助手們想放棄,投資人想撤走剩餘資金,他陷入了絕境,他沮喪地快要挺不住了,就在這天晚上,他夢見了媽媽,聽到媽媽的笑聲,“媽媽”愛迪生撲上去,媽媽緊緊地将他抱在懷裡,愛迪生像孩子似地哭個不停。第二天早晨醒來時,他耳邊響起媽媽的聲音:“再試試看”。愛迪生又繼續廢寝忘食地投入實驗,仍然是一次接一次的失敗,一直到一萬四千次實驗時,他成功了,用鎢制成的燈絲達到了理想中的一千小時。

3

愛迪生的童年是不幸的。因為學校裡沒有賞識他的好老師,更沒有适合愛迪生成長的土壤。于是,要強的母親擔當了培養孩子的重任。“我不強制他,我要和他一起享受思考的快樂。”

這樣的教育心态給了孩子長足發展的空間,也給了孩子感受成功全過程的機會,為愛迪生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如果一直在學校,愛迪生這個天才的發明家就會因為老師的冷漠和缺乏愛心溫暖的教育而被淹沒,愛迪生的幸運就在于他有一個無條件給他愛、溫暖和包容的媽媽。

成功的花蕊在媽媽如沐春風的溫情教育中而含苞怒放!

不知是不是巧合,愛迪生,愛因斯坦,這些卓越的曆史人物的名字中竟都有一個“愛”字,也是很有意思!

4

是以,從以上的例子中我們不由得感歎:教育本應該就是熱乎乎的,而不是冷冰冰的;應該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威壓人;應該是服務于目的,而不是巧施于手段!

有一句話說棍棒之下出孝子,我覺得即使是出了孝子,棍棒下的孝子也會心理畸形,也會是一個沒有人情味的孝子!這樣的孝子不出也罷!

福往者福來,愛出者愛返;因為有溫度,因為有愛心,教育的成效将急劇放大,教育将變成自我教育,批評也會變成自我批評,極大提高教育的自覺性,進而教育會實作自治化!

相反,如果一味漠視溫情教育,對孩子教育冷冷冰冰,教科書式的死闆,孩子就會站到家長的對立面,就會産生敵對心理,産生不信任和反抗心理。因為簡單粗暴,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何況有時即使明知自己錯了,也會選擇性的無視錯誤,明知故犯,讓家長頭疼不已。

一個沒有溫度的教育是可悲的,是南轅北轍的,也是在變相拉仇恨,這樣的家長是失敗的,孩子會因為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尊重,得不到親情溫暖而放任自己,而自暴自棄。

5

我們從媽媽溫暖的懷抱來到這個世界,本身周圍的人和物已經是顯得太冷寞了。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溫暖,渴望親情友情愛情,渴望了解和溝通,渴望幸福與和諧,那麼我們自己還人為制造高冷,制造沖突,有意思嗎?

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将變成美好的人間!

世人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溫度,沒有溫度的教育不叫教育叫教訓!

萬水千山總是情,給點兒溫暖行不行?

從今天,從此刻開始,做有溫度的教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