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小議雜寶紋

曹貝貝

在筆者同玉友的日常交流中發現有不少人對于雜寶紋的概念不是很清晰,而且容易與佛家八寶以及道家暗八仙混淆,正巧筆者平日收集不少關于雜寶紋的圖檔和文章,近日整理出來,供同好參考,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關于雜寶紋,我們暫且引用《中國美術大辭典》中的定義:“瓷器的傳統裝飾紋樣之一,常無定式。始于元代,多做輔助紋飾,所取寶物形象較多,元代有雙角、銀錠、犀角、火珠、珊瑚等,明代又新增祥雲、靈芝、方勝、書卷等紋樣。”佛家八寶與道家暗八仙不同于雜寶紋,前二者均是八種固定的紋樣組合,而雜寶紋則常無定式。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佛八寶又稱八吉祥,簡稱為“輪螺傘蓋花罐魚長”,具體是指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雙魚、盤長,據傳八吉祥是由八種識智即眼、耳、鼻、音、心、身、意、藏所感悟顯現,描繪而成的八種圖案紋飾,具體樣式如下圖首博所藏八寶碧玉插屏所示。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道家暗八仙,是八仙手中的法器,分别是是鐵拐李的葫蘆、漢鐘離的蒲扇、呂洞賓的寶劍、何仙姑的蓮花、韓湘子的橫笛、藍采和的花籃、曹國舅的拍闆、張果老的漁鼓,同樣也是八種固定的紋樣組合,常見于玉器、瓷器、服飾的輔助裝飾,樣式有如下圖清代暗八仙搭扣。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初步了解過雜寶紋、八吉祥以及暗八仙的不同,我們再結合史料看看雜寶紋都有哪些種類。

雜寶紋之一 金铤

東漢許慎在注解《淮南子》時曾說過:“铤者,金銀銅等未成器,鑄作片,名曰铤。”而雜寶紋中的金铤正是兩個片狀金條作十字交叉狀。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在山東嘉祥元代曹元用墓出土有八張紙質雜寶畫,其中就有片狀十字交叉紋樣,上有“足色金”三字,更是直接證明了雜寶紋中金铤的樣式,此紋樣自遼宋至明清一直維持原樣,幾無變化。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雜寶紋之二 銀錠

雜寶紋中的銀錠紋樣從出現到最終定形,經曆了比較大的變化,先是在晚唐時出現一種船型錠,平底,周邊高沿,兩頭有翅高高翹起,因為不友善攜帶,有時船型銀錠的雙翅會被砸扁折彎。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早期雜寶紋中的銀錠就是船型銀錠的樣式,在山西大同東風裡遼代墓葬壁畫中即可見到這種船型銀錠,甚至在金代墓葬壁畫中仍能看到船型銀錠的身影。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到了宋代,銀錠的器型有了顯著變化,變為兩端平整,中間略向内收的束腰闆塊狀,這種變化應該是船形銀錠雙翅結構被逐漸淘汰的結果。宋元時期的主流銀錠基本保持這種平闆束腰的形制,雜寶紋中的銀錠也自此定形,此後一直保持這種樣式。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雜寶紋之三 疊勝

疊勝,是一種由兩個菱形壓角相疊而成的幾何紋樣,此紋飾的代表文物非遼代疊勝琥珀盒莫屬,該琥珀盒出于遼甯省阜新市紅帽子鄉遼塔地宮,一蓋一底,有子母口可扣合,兩面均刻有“疊勝”二字。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疊勝紋有同心吉祥之意,又被稱為同心方勝,亦可象征男女之間堅貞的愛情。在南宋,人們還将置于巾帽後的疊勝巾環稱之為“二勝(聖)環(還)”,寓意盼望靖康之難中被金人擄走的宋徽宗、欽宗二聖自北南還。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雜寶紋之四 象牙

中國古代象牙制品有着悠久的曆史,目前出土最早的象牙制品為大汶口文化的象牙梳,随着象牙制品的廣泛應用,外邦朝觐的貢品中不乏有象牙的身影,如閻立本的《職貢圖》描繪了唐太宗時婆利國和羅刹國千裡迢迢前來朝貢的情景,貢品中即可見象牙。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雜寶紋中的象牙一般為兩根細長的象牙交叉,目前較早的圖形資料來自遼代韓師訓墓葬的壁畫,此後雜寶紋中的象牙大多保持此樣式。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雜寶紋之五 犀角

犀牛很久以前就生活在中華大地上,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就出土有犀牛遺骨。在國家博物館内藏有古代犀牛形象的代表文物—錯金銀雲紋銅犀尊。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相傳犀角因具有解毒辟邪的功效,曆來被古人所珍視。在《異苑》卷七中有一段關于犀角的記載:“晉溫峤至牛渚矶……傳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帻。”這段文字記載着犀角通幽辟邪的功能,而在故宮博物院藏有一枚明代萬曆年間的“文犀照水”墨,生動的再現了犀照時的場景。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雜寶紋中的犀角有别于象牙紋,一般單個出現,略顯短粗,而象牙紋則成對交叉出現,較犀角更為細長,這點在蘇漢臣的《秋庭嬰戲圖》中表現的很清楚。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雜寶紋之六 圓錢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了封建集權國家,随即以圓形方孔錢為主體貨币,統一了币制。從此,方孔圓錢成為大陸鑄币基本形制,并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國,前後長達兩千餘年。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雜寶紋中的圓錢樣式正是方孔圓錢,在遼代韓師訓墓葬的壁畫中已有雜寶圓錢,不過在山西大同東風裡遼代墓葬的壁畫中,圓錢的方孔略呈四決狀,此後雜寶紋中的圓錢方孔演變出四出樣式,甚至有兩錢交疊的形制。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雜寶紋之七 珊瑚

說到珊瑚,不得不提到石崇王恺鬥富的故事,據《世說新語 汰侈》卷記載:石崇與王恺争豪,并窮绮麗,以飾輿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幹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許比甚衆,恺惘然自失。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早在漢代,司馬相如就曾贊頌上林苑中有:“玫瑰碧琳,珊瑚叢生。”一直以來珊瑚因溫潤祥和的色澤,獨特的樹形生長形狀,受到人們的喜愛,更是常被插在瓶中作為擺件,由于貴族需求量大,在各種職貢圖中也經常看到珊瑚樹的身影。雜寶紋中的珊瑚比較簡單,如同枝桠一般,顔色多見紅色。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雜寶紋之八 火珠

火珠以雜寶紋的形式出現,在白沙宋墓二号墓壁畫即可看到,端坐的仕女身邊,桌面上有十字交叉的金铤,也有折角船型錠,還有一枚火焰珠。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至于火珠究竟為何物,有研究者認為是佛教的摩尼寶珠,佛經言摩尼寶珠為無上之寶,能出種種如意,故而又稱如意寶珠,能出一切寶物,正是佛教摩尼寶的特性之一。遼代由于佛教的傳播,摩尼寶珠紋被廣泛的運用在壁畫、冠服之上。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以上八種紋飾是雜寶紋中比較常見的種類,目前就筆者所見的圖像資料,雜寶紋應在遼宋時期就出現了,初期以金铤、銀錠、象牙、火珠為主,其後逐漸發展出更多紋飾,在明清時期的應用達到頂峰,故雜寶紋始于元代之說并不嚴謹。縱觀所有雜寶紋飾,均是由現實生活中的實物演化而來,人們把珍視的,期望的東西以圖樣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廣泛裝飾在服飾、瓷器、玉器等主體上,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麼看了筆者的介紹,你能看出下圖中都有哪些雜寶嗎?

曹貝貝《小議雜寶紋》

本文不含任何盈利性質,僅用作學習交流,文中圖檔來自動脈影、饅頭控、核桃蛋、路客看見、中華文化複興等部落客。

參考文獻

《宋元時期雜寶紋研究》-劉豔榮

《山西大同東風裡遼代壁畫墓發掘簡報》

《山東嘉祥縣元代曹元用墓清理簡報》

《中國古代銀錠形制演變刍議》-周衛榮、楊君

《船形銀铤考》-達津

《遼鎏金雙龍銀冠之佛學旨趣》-楊富學、杜鬥城

《瓷器火焰珠紋飾研究》-朱一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