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甲骨文到青銅器上的文字,你了解多少?

中國書法之美是他國文字所不及的,而欣賞書法,也是一門學問!首先,要較深入地欣賞書法,得有兩把刷子──「曆史的刷子」與「書法的刷子」。曆史的刷子包含了書法史及中國曆史(書法家的創作背景);書法的刷子則包含了文字學知識、書寫技巧、鑒别碑帖的能力及藝術涵養。它們都是密不可分的。

從殷商的甲骨文到現在所看到的文字,五千年的歲月展露無疑。欣賞時如果不清書法史,而将隸書與草書、楷書相比──比哪一種好看──就有如一部曆史電影中張飛與嶽飛同時出現在一個場景中,大煞風景!

1、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故事要從河南安陽西北郊的小屯村說起。19世紀末,村民在地裡撿到許多刻着花紋的骨片。起初,這些大大小小的骨片被當作鎮定安神的藥材賣給藥店。金石學家王懿榮敏銳地發現:骨片上刻畫奇特的符号是一種古老的文字,而安陽正是商代晚期都城的遺址(稱為“殷墟”)。這些文字刻在龜甲獸骨上,因而得名“甲骨文”。

在甲骨文發現之前,中國可考的最古老文字是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它們産生于大約3000年前。此前的曆史并沒有文字的蹤迹。然而,信史必須是有文字記載的曆史,是以盡管司馬遷在《史記》裡描述過商王朝,大多數中國人也都毫不猶豫地相信這段曆史存在,但直到甲骨文發現之前,國際學術界仍普遍認為商不過是傳說裡的王朝。這些甲骨無疑是最了不起的史料之一,它們證明《史記》中描繪的商朝并非傳說,它真實地存在過。

甲骨文的功能是占蔔,商代負責占蔔的官員稱為“貞人”。真人将商王求問的内容刻在甲骨上,燒灼甲骨,再根據甲骨上的裂紋推斷吉兇。真人身兼兩職,既是偵查神靈旨意的“偵探”,又是“書法家”。

商王占蔔的内容無所不包,比如天氣、戰争、農業、出入吉兇、官員任命、疾病生育等等。這些甲骨蔔辭是商代的曆史檔案,反映了國家、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又傳達出書法審美。武丁時期的《王賓中丁 · 王往逐兕塗朱蔔骨科辭》刻在牛骨上。骨版正面的刻辭有一百餘字,包含四條蔔辭,涉及祭祀、田獵、天象等内容。“刻辭書風雄健,氣韻宏大,字大體端,筆畫遒勁,是丙族二類甲骨的典範,也是商代晚期甲骨科辭中不可多得得珍品。”

2、青銅器上的銘文

商代的文字不僅有刻在龜甲獸骨上的蔔辭,還有镌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古人稱青銅器為“金”,稱精純美好的青銅器為“吉金”。青銅器上銘刻的文字通稱“金文”或“吉金文字”。這些青銅器新時應該是金光閃閃、奪人眼目的。随着時光流逝,它們布滿綠鏽,變得暗淡素樸。商代的青銅器大多用于喪葬祭祀,上面的銘文有的是所葬所祭先人的稱号。

婦好墓中還出土了一尊銅方鼎(圖1-7),鼎腹内壁有“司母辛”三字的銘文(圖1-8)。“辛”是婦好的谥号,此鼎是武丁之子為祭祀母親而鑄造的。

現代人輸出文字的辦法很多,可以筆寫、打字、在螢幕上手寫,甚至可以語音輸入。商代人主要有兩種辦法:一是“刻”在甲骨上;一是“鑄”在青銅器上。商周最先進、應用最廣泛的鑄法工藝繁複。先用泥塑出要鑄器物的式樣,雕塑上紋飾、銘文,陰幹後經燒制,稱為“模”。然後在上面用力反複按壓,同樣經過陰幹燒制,制成“外範”。再用泥土制成體積與器物内腔相當的“内範”。套合内外範,将銅水倒入其間,冷卻後打碎内外範即可取出青銅器。“模範”一詞是以而來,意思是值得取法的榜樣。

宰甫卣是一件商代青銅器。卣用作酒器。這件宰甫卣鑄得十分精美,蓋鈕成蘑菇形,提梁兩端飾有獸首,器蓋、器腹上裝飾着饕餮紋、鳥紋。這些紋樣是商代青銅器最常見的母體。器蓋和器底内壁各有3行共23字的相同銘文。商代青銅器上的銘文字數一般很少,鑄有這麼多字銘文的器具很罕見。它們講述了這件酒器的故事。這兩段銘文為“王來獸自豆錄才〈衤奚〉師王鄉酉王光宰甫貝五朋用乍寶”。大意是:商王從都麓狩獵歸來,舉行宴會,在宴會上賞賜給了宰甫五串寶貝。宰甫一定覺得既感恩且自豪,是以鑄造了這件青銅器,以紀念此事。這樣一來,他的子孫後代都可以分享這份榮耀。

3、毛筆的使用

商代人輸出文字的方法主要是刻與鑄。那麼他們用不用筆寫字呢?至少有兩個證據證明商代已經使用毛筆了。一是安陽出土的一些殷商遺物,如甲骨、玉片和陶片上有文字墨迹。1932年中央研究院第七次挖掘殷墟,出土的一件陶片上有墨書“祀”字,約有一寸大小,點畫肥厚,與商周金文字型風格近似。

除了實物之外,還有兩個漢字也是證據。“筆”字在甲骨文裡就有了,本字是“聿”,就是“筆”的繁體字(筆)的下半部分。

商朝人在他們的文字中也記錄了“毛筆”書寫的事實。例如,甲骨文中的“史”字,就是用手握筆寫字狀态的會意字。《尚書·周書·多士》中也記錄“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典”的甲骨文描繪的就是人手捧竹簡的樣子,說明商朝人是在竹簡木牍上書寫的。同時,甲骨文裡還有關于“作冊”的概念,就是在簡冊上寫字。

目前,最早的一支毛筆是從一座戰國時期的楚墓中發現的,而實際上毛筆早在殷商時期就開始大量使用了,隻不過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商代的毛筆實物。既然商朝人已經會使用毛筆,那為何目前留下來的絕大部分文獻都是甲骨文呢?

占蔔祭祀對于商代的當權者來說是十分重要并且嚴肅的事情,甲骨就是他們用來評測吉兇、預知未來,以及做重大決策的重要占蔔工具。商代的“貞人”(專門從事占蔔的人)通過在甲骨背面鑿坑、鑽孔、灼燒等方式,使甲骨正面出現裂痕,進而根據裂痕走向、形态特征,對占蔔事件進行預測。所有關于這些占蔔的資訊,包括占蔔時間、真人姓名、占蔔問題、占蔔結果及事後核驗等,都會記錄在甲骨上。商代人對這些寫滿卦辭的甲骨非常重視,他們将這些甲骨穿孔并用繩子編在一起,整理成一份一份的檔案留存起來。大家對此是怎麼看的?

我是幸福孕孕,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有愛有思想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知識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溝通交流,讓育兒更輕松,讓教育更有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