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說新語‖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詩說新語‖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文丨王亞楠(方塘智庫詩酒文化研究中心實習研究員)

《寒食》

——唐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昨日到距家不遠的湖邊公園踏青賞春,陽光明媚,天氣大好。湖邊的草地上帳篷像一座座小山丘一樣,沿着湖岸綿延不盡,秋千吊床在林間搖動,搖碎了一片片樹蔭。

遊人如織,大人、小孩們在湖邊沙灘、草地、行道上自在遊戲,歡聲笑語使得氣溫升高了一度。

兩岸的花樹盡皆開放,千紅萬紫,春風吹過,落英缤紛。花瓣飛到野餐的人們的墊子上,墊子上圍坐了親朋好友,擺好了啤酒菜肉,清明的前兩日是寒食,這裡野餐的人們豈不是正遵從寒食期間不生火而進食的傳統習俗嗎?

寒食,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至今已經有2600多年的曆史了,它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最有名的來源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

《史記》記載,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晉文公在做公子時,因為父親晉獻公的寵妃骊姬想要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嗣君,于是離間晉獻公與其他三個兒子(申生、重耳和夷吾)的關系,後來設計陷害太子申生,使得申生自盡身亡後又開始陷害重耳和夷吾,于是重耳開始了流亡。

據說介子推在重耳流亡期間一直跟随左右,忠心耿耿,當一行人逃至衛國,沒有了食物,重耳餓得昏死過去,介子推忍痛從腿上割肉,熬成湯給重耳充饑。重耳是以得以恢複生機,他知道肉湯是介子推用“股肉”所熬,非常感動,誓言日後定不相負。

後來重耳歸國成為晉文公,分封群臣,隻有介子推不重仕祿,隻想在高堂膝下盡孝,帶着母親在山裡隐居生活。後來晉文公親自到山裡請介子推,介子推還是不願意出山,晉文公的手下出主意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結果介子推和母親抱着一棵大樹而被燒死了。晉文公後悔不已,于是将這一天定為寒食節,不生火做飯,隻吃冷食,以悼念介子推。

其實,寒食節的來曆也有其現實的因素。因為春季氣候幹燥,在春秋時期之前的上古時候,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發火災,春季裡打雷也容易引起山林大火,這個季節又正是農事較閑的時候,古人就舉辦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儲存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再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産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

到了三國被晉朝統一之後,因為“禁”和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特别重視,并把這種做法擴充到了全國各地,于是寒食節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寒食節禁火寒食成了漢民族的共同風俗習慣。

古代的寒食節期間有祭祖掃墓、禁煙火、吃冷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樹、秋千、賞花、鬥雞、饋宴、詠詩、放風筝、鬥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是古代人們為數不多的休閑放松的節日。

古代描述寒食的詩詞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唐代韓翃的《寒食》一詩了。這首詩備受當時的文人喜歡,上至皇帝下到一般官員,都評價甚高。

據唐代孟棨撰寫的詩論著作《本事詩》中記載,唐德宗十分喜歡韓翃的這首詩,讀過之後,特意賜給他“駕部郎中知制诰”的官職。由于當時江淮刺史與韓翃同名,唐德宗就書寫此詩,批上“與此韓翃”,代表賜給的是寫寫這首詩的韓翃。

那麼,韓翃是何許人也?

韓翃,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一直在軍隊裡做文書工作,擅長寫送别題材的詩歌,與錢起等詩人齊名,時稱“大曆十才子”,如果沒有寫出《寒食》這首詩,大概他最終也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官員或者文人了。然而命運卻很離奇,晚年作了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賞識,進而晉升不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那麼,這首《寒食》又有何魅力呢?

“暮春時節,長安城内百花盛放,處處飄舞,溫暖的東風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樹,柳枝随風擺動。夜色降臨後,宮裡處處點燃了蠟燭,蠟燭的輕煙散入了王侯貴戚的家裡。”

說起春城,大家會想到昆明,想到四季如春的美麗城市。本詩的起始兩字即給人以别樣的美感,春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城是人群最集中最熱鬧的所在,“春城”二字合寫既優美又繁華;“春城”給我們構造了一個靜态的空間,這是從整體、全局上看的,就像站立城頭觀看城中。而“無處”則帶着我們下去,去看城中的每一條街道,每一處角落;“不飛花”,與前面“無處”雙重否定則是更加的肯定,“飛花”一下子把整座城市從靜止中變得動起來了,全城都已沉浸于濃郁春意之中。

第一句詩中無“風”而有風,風吹動了花瓣飛舞,随着風我們又到了皇家的園林裡,看到高大而茂密、散發的勃勃生機的柳樹垂下的柳條被風吹動,這裡巧妙地進行了空間和視角的轉移,同時也給人視覺色彩的變換,看過了百花的萬紫千紅後又感受到了無邊綠意,這裡同唐代詩人杜牧的那句“千裡莺啼綠映紅”一樣,極妙。短短兩句已經将寒食期間長安城的美好春光描寫出來了,讀來讓人有“春風迎面”之感。

天色暗下來後,這裡又進行了時間上的轉換,由白天進入了夜晚,唐代詩人寫詩多以漢代指代唐代,例如“漢皇重色思傾國”“漢家煙塵在東北”,唐代時,在寒食日這一天,民間一律禁火,隻有宮中可以燃燭,一些權貴寵臣也會受到皇帝的恩賜而得到燃燭。一個“傳”字點出了蠟燭之多,展現了宮人們手持蠟燭奔跑着到宮廷裡各處點燃擺放的情景,也表現出了宮廷之大。

漢成帝時封王皇後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候,受到特别的恩寵,這以後五侯代指受到皇帝恩寵的達官貴人。最後一句可以做不同的了解,一是宮廷裡的蠟燭燃燒,輕煙飄進了挨着皇城的達官貴人家裡,二是皇帝賞賜給達官貴人們蠟燭,輕煙從宮廷裡也到了達官貴人家裡。但無論如何,這都與普通百姓無關,這裡的視角既可以是百姓的,自己家裡禁火,而宮廷和高官家裡卻蠟燭明亮,也可以是高官中一員的視角,朝廷與官員關系密切,一切和諧而又緊密。是以這首詩在當時及以後,人們對他的了解也不同。

唐德宗以及受他恩寵的官員們,認為這首詩刻畫出了皇室的氣派,充溢着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承平的歌詠,是以大為贊揚,并且給詩人賜官。《批點唐詩正聲》點評該詩:禁體不事雕琢語,富貴閑雅自見。

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首諷刺詩。中唐以後,幾任皇帝都寵幸宦官,導緻宦官專權,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對此都極為憤慨,此詩正是是以而發。寒食節禁火,然而受寵的宦者,卻得到皇帝的特賜火燭,享有特權。《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減于桓靈。詩比諷深遠。”本詩不直接諷刺,而隻描摹生活上的特權階層,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因為寒食就在清明的前一兩日,是以大緻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到現在我們也大多隻過清明節了,但是很多習俗人們還是保留了下來,例如掃墓、踏青,現在清明假期未過,大家不妨趁着春明景和,也去踏青郊遊吧。

編審:袁媛丨編輯:徐豐超丨設計:孫月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