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原材料锂、钴、鎳大幅上漲,汽車燃油經曆數輪漲價……混動市場即将進入“最好時代”?
從比亞迪的DM-i到長城的檸檬DHT、長安的iDD混動、奇瑞的鲲鵬混動、再到今天的吉利雷神智擎Hi·X混動,自主品牌不約而同全部加入混合動力陣營。
近日,星越L雷神Hi·X混動版宣布向全國使用者正式開啟線上訂購通道。據悉,星越L雷神Hi·X混動版将于3月底正式全球上市,為使用者帶來全面超越日系兩田的一流智能混動體驗。同時,中國星×隻此青綠開啟“千裡江山行”創新探索之旅。

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 範峻毅表示:“過去5個月,我們舉辦了一系列“未上市先體驗”活動,星越L雷神Hi·X混動版百公裡油耗低至4.3L,極限續航達到1300公裡,遠遠領先同類混動;即便是在極寒的牙克石,油耗表現依然遠遠領先對手;在海拔超過3500米的香格裡拉,油耗表現依然做到比行業低10%,讓使用者搶先獲得最大化體驗。”
星越L雷神Hi·X混動版:可油可電可增程
在電氣化轉型的大浪潮下,各大車企紛紛加快轉型更新速度。
作為吉利全面開啟電氣化、新能源時代轉型的首款重磅車型,星越 L 雷神Hi·X混動版2021年12月25日開啟首次預售。
得益于其搭載的世界一流動力系統:首款量産3擋混動電驅DHT Pro+DHE15混動專用發動機,以保障節油和動力表現。
通過三擋混動電驅DHT Pro,實作驅動可油、可電、可增程,面對任何氣候條件都可以實作最高效的能量調配,確定系統能效最高,油耗最低。省油不犧牲動力,星越L雷神Hi·X混動版系統綜合功率180kW,輪端最大輸出扭矩4920牛米,百公裡加速性能大幅領先,在3500米海拔以上,依然可以實作彈射起步,電機0延遲響應。
吉利方面表示,在過去5個月,通過媒體與使用者的實際評測,星越L雷神混動版百公裡油耗低至4.3L,極限續航達到1300公裡;在海拔超過3500米的香格裡拉,油耗表現依然做到比行業低10%。
範峻毅表示:“從資料上來看,我們有幾個數字已經全面超越兩田,40%以上的節油率,NEDC油耗4.3L/100km,3擋DHT Pro作為智能能量控制中樞,在三擋大速比範圍的智能調控能力,讓發動機與電機始終保持高效區間運作,有效降低油耗,低于日系混動系統。”
另外,在NVH方面,148項關鍵NVH技術優化,對噪聲源和傳遞路徑進行優化。
集中資源保障“中國星”傳遞 建立專屬管道
“中國星的産品是整個吉利汽車重點的靶心項目,在整個行業面臨缺芯、缺配件的大環境下,我們會優先供應中國星産品,以高效、高品質生産來保障傳遞。”範峻毅表示。
将中國星作為靶心項目出于其自身發展勢頭以及吉利品牌高端化的需要。
資料顯示,吉利汽車1-2月累計銷量224,858輛。其中1月銷量146,380輛;2月受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P)晶片供應短缺和春節假期影響,銷量78,478輛。
具體到中國星,2月銷量13,653輛,占吉利品牌總銷量比重到了24.5%,截至目前中國星系列累計銷量也已超32萬輛。其中星越L上市7個多月總銷量超7萬輛。星瑞上市至今累計銷量超17萬輛,平均月銷量過萬。并且,中國星月銷最高近3萬輛,平均售價達15萬。
顯然,中國星系列,在價格上已經成功殺入合資腹地,這是吉利品牌向上的重要一步,也是吉利最想通過中國星達成的目标。
據了解,在中國星銷售的重點城市,吉利将會建立中國星專屬的體驗店和空間店。
範峻毅表示:“中國星帶給吉利的不單單是新的産品、新的技術,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使用者客群。比如星瑞使用者中,“90後”與“00後”的占比是59.9%。這個跟原來我們的使用者群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年前我們在研究這部分使用者的時候,有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他說你不要跟我說什麼,我喜歡才是硬道理。是以針對個性這麼強的‘95後’ ‘00後’,到底要用什麼樣的溝通方式。除了剛剛講的要建立一個新的生态以外,我覺得還要建立一個使用者能夠感覺到的新體驗,可以是線上,也可以是線下。”範峻毅說。
據了解,吉利将對APP和官網做改動和更新,同時在抖音、小紅書都有自己的官方賬号,旨在跟使用者離得更近。
範峻毅進一步說:“線下今年我們會進行全面的4.0的管道更新,我們也會把數字化的一些工具賦能到新的4.0展廳當中去。
“客戶邀約到店,打個電話,我們的企業微信會發出邀請函,這個邀請函上面有導航的地圖,同時我們也會收到客戶回報的資訊,比如說車牌号,車子過來店裡的栅欄會提前打開。同時我們也會提前擺放好符合客戶喜好的糕點、飲料。展廳體驗完了,來到交車的環節,我們所有的權益也全部透明。”
“中國星”已成為吉利高品質發展的旗幟。“中國星”系列集合吉利汽車高端技術優勢,為吉利産品向高端價位、高端價值和高端形象帶來了突破性進展,顯著提升了吉利品牌的形象。
吉利方面表示,在中國星的所有使用者中,近60%的使用者選擇高配車型,52%的使用者來自增換購需求,助力中國星形成高銷量、高價值、高溢價的“三高”屬性,成就令業界矚目的“中國星現象”。
混動,是市場藍海嗎?
如開篇提到的,自主品牌已經開始大規模地入局混動市場。原因大緻有亮點,其一是“雙碳”政策的導向;其二,是混動系統确實能給消費者帶來很不錯的體驗。
以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吉利在混動市場的機會有多大?
分析認為,從目前的主要增量來看,2021年純電動車銷量主要受A00級和B級車的增量拉動,這也導緻純電動汽車銷量呈現出“啞鈴形”的銷量結構,另外純電動汽車還表現出不同地區純電動汽車滲透率差異明顯,部分車型對單一區域依賴度較高的特點。
進入2022年,動力電池成本及汽車燃油市場價格上漲,對更省油的混動車型來說或是利好。
2022年,動力電池原材料锂、钴、鎳都大幅上漲。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公布的資料顯示,3月17日電池級碳酸锂市場綜合報價在48萬元/噸至52.2萬元/噸,而在2021年初碳酸锂價格僅為5萬元/噸。與此同時,钴價也從去年初不到30萬元/噸上漲至56.8萬元/噸,導緻磷酸鐵锂電池成本每度上漲200元左右,帶來50度電的車型電池上漲近萬元。
同時,硫酸鎳的價格變化,使三元材料價格每噸上漲16萬元至25萬元,三元锂電池每千瓦時價格上漲31元至47元。崔東樹舉例,70千瓦時的電動車近期的電池成本上漲幅度達2000元至3300元不等。
但是,從目前混動車型的電池成本來考慮,崔東樹認為,其成本上漲對混動車型的壓力并不大,與此同時,油價上漲,可能會刺激混動車型市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認為,混合動力本身的特征和優勢,使其在電動化的市場化發展過程中,會有相當一段時間具有很好的優勢和生命力,在市場上也存在很大的剛需空間,随着産業疊代發展,混合動力在未來至少五年都有非常好的發展空間。
對于油價引起的不确定性因素引發的波動,上海交通大學汽車研究院副院長、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首席專家殷承良提出疑問:如果國際形勢平穩可控,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影響下,未來5-8年,都是混動的上升期。
車雲小結:
目前行業競争加劇,比亞迪DM-i技術為先,長城+吉利自研超級混動技術迅速跟進,HEV強混以及PHEV插混車型2022年集中上市,純燃油車型逐漸開啟轉型。通過價格區間不難發現,除理想、岚圖汽車等少部分向上拓展高端混動市場外,比亞迪/長城在10~15萬元以及15~20萬元均推出多款PHEV車型,助力新能源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面對汽車行業進入深度變革期,對于吉利來說是個借助混動實作品牌向上的機會。不僅打破了日系車長久以來對混動市場的壟斷,更将以“中國星”加“新”能源,建構轎車+SUV、燃油+新能源、性能與節能并存的産品布局,為吉利汽車轉型更新打開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