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站得更高才能不被通脹淹沒?高盛:全球正打響一場特别的“貨币戰”

作者:财聯社

财聯社(上海,編輯 潇湘)訊,曆史上那些長期希望壓低本國貨币以刺激經濟增長的央行高官們,如今正指望通過匯率升值來幫助對抗通脹威脅——2022年伊始全球外彙市場所呈現的這一幕另類景象,正令不少業内人士唏噓不已……

距今差不多11年前,巴西财政部長曼特加(Guido Mantega)曾指責富裕國家發動了一場“貨币戰”:其做法是通過降低利率,以貨币貶值來帶動本國經濟擺脫衰退,而像巴西這樣在外彙市場上話語權相對更小的國家,則不得不承受貨币升值的苦果。

但如今,各國采取的做法則可能與十年前大相徑庭。

不斷爆表的通貨膨脹已經取代了低迷的經濟增長,成為了許多經濟體的首要擔憂——當美國CPI同比漲幅在1月達到7,5%重新整理近40年高位的同時,世界多地的人們也正飽受通脹之苦:德國CPI來到了4.9%、英國CPI達到了5.5%,巴西CPI突破了10%,土耳其CPI接近了50%……

站得更高才能不被通脹淹沒?高盛:全球正打響一場特别的“貨币戰”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匯率似乎成為了各國最立竿見影、直接有效的幹預手段:本币升值可以使進口商品更為便宜,進而幫助壓低國内物價。

換言之——你在外彙市場上“站得越高”,就越不容易被全球通脹的“海嘯”所淹沒。

高盛:全球正打響一場反向貨币戰

根據彭博社的SHOK模型,如果第二季度美元在貿易權重基礎上升值10%,那麼接下來兩個季度美國通脹率就有望被壓低0.4個百分點。而如果歐元在類似貿易權重的基礎上升值10%,對歐元區通脹的壓制将更為明顯。

盡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等全球央行掌舵人都沒有為近期本币匯率的升值來背書,但也沒有對此唱反調。

其結果是,高盛集團和其他不少華爾街機構的政策師認為,一場“反向貨币戰争”可能正在上演,央行政策制定者将通過匯率升值來找到遏制通脹的工具。

高盛歐洲利率政策主管George Cole本周就表示,“重大的轉變是,人們不再認為本币升值是不可取的。如果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G10央行認識到,在這個緊縮周期中強勢貨币實際上可能是你的朋友,我不會感到驚訝。”

在本周的一份客戶報告中,Cole和他的同僚Michael Cahill還暗示,随着美聯儲收緊貨币政策的力度大于此前預期,其他央行将設法跟上這一步伐,以免本國貨币走低。

高盛估計,主要央行平均需要升息約10個基點,才能抵消貿易權重匯率上升1個百分點的影響。這種抵制貨币貶值的“新模式”應該最為有利于歐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

美國銀行政策師Shusuke Yamada和經濟學家Izumi Devalier在本周的一份報告中也寫道,“在成本推動通脹之際,沒有人會希望本币出現貶值。”

站得更高才能不被通脹淹沒?高盛:全球正打響一場特别的“貨币戰”

(年内衆多新興市場貨币跑赢釋放了加息預期的美元)

各國間應該如何掌控好“紅線”?

随着G20央行行長和财長本周在雅加達舉行線上和面對面會議,匯率也可能會成為一個話題,周五G20政經高官就将釋出此次會議的公報。官員們上次在10月開會時曾表示,他們将審視“暫時性”的物價壓力,但如今這個詞已經被美聯儲所棄用。

值得一提的是,匯率曆來都是各國政府之間的一個敏感話題,所有國家都不希望被指通過壓低本币匯率來刺激貿易,同時他們也不希望出現“以鄰為壑”的競争。匯率的影響在波蘭和瑞士等規模較小的開放型經濟體中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将直接影響這些國家國内通脹和經濟增長的表現。

瑞士央行行長喬丹(Thomas Jordan)在去年12月的一番罕見表态無疑就頗為值得市場人士“玩味”。

喬丹當時指出,瑞郎的走強至少幫助瑞士避免了歐元區和美國那樣的通脹飙升。“通過允許一定程度的名義升值,我們已經能夠阻止瑞士通脹率進一步上升——這使得進口商品更便宜,”喬丹表示。

這番表态令一衆多年來熟悉該央行政策基調的投資者“大跌眼鏡”:瑞士央行曾長期抱怨瑞郎匯率過高對瑞士經濟構成拖累。

站得更高才能不被通脹淹沒?高盛:全球正打響一場特别的“貨币戰”

波蘭央行行長Adam Glapinski近期也曾表示,他歡迎波蘭茲羅提走強,以“支援貨币緊縮”。

将匯率作為主要貨币政策工具的新加坡金管局,上月也出人意料地宣布了緊縮措施,表示将略微提高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NEER)政策區間的升值速度,加入了全球抗擊通脹加速的行列,這推動新加坡元匯率達到了去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投資組合經理Aaron Hurd表示,“匯率是貨币政策的一個關鍵杠杆。是以,作為整體緊縮周期的一部分,這些經濟體容忍或鼓勵本币走強是正确的。”

當然,如果未來真的爆發一場另類的“反向貨币戰”,各國如何掌控好“紅線”,顯然也将值得全球政策制定者倍加思量。

可以肯定的是,并非每個經濟體都會因為貨币走強而享受到通脹緩沖——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決于它們通脹籃子的構成以及當地國内的動态——例如薪資增速。對于那些尤其依賴國内服務業增長的經濟體來說,本币升值也不會對抑制通脹起到太大的作用。

但對于那些需要控制物價的央行來說,允許本币升值與更高的利率相結合将是一個關鍵工具。牛津經濟研究院的Priyanka Kishore表示,這料将成為G20會議的一個話題。“G20官員們可能會圍繞許多主要經濟體央行鷹派轉變的潛在影響進行讨論,尤其是在貨币貶值将成為輸入性通脹的一個額外源頭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