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訊記者 袁敏 張晶晶

注定,今夜無眠。中國女足時隔16年之後,重回亞洲之巅!
從0-2到3-2,女足姑娘們上演驚天逆轉,正如女足隊員王霜所說,你可以永遠相信中國女足!
現任中國女足隊員中,有兩位姑娘來自河南,分别是現效力于河南建業女足俱樂部、河南女足隊球員兼執行主教練的焦作姑娘婁佳慧,和現效力于天津聖德女足的洛陽姑娘、本屆亞洲杯mvp的王珊珊。
2月6日,亞洲杯決賽當天,大河報記者和女足隊長王珊珊的父母家人、母校教練師生一起,見證了這16年來,中國女足重新站上亞洲巅峰的一刻。
從緊張揪心,到雀躍呐喊,電視機前的家人與賽場姑娘們同在
今晚7點,亞洲杯決賽中國女足對陣南韓女足,沖擊冠軍。前半場,中國女足半場0-2落後。
比賽進行到第67分鐘,中國女足獲得點球,唐佳麗主罰命中,中國女足1-2南韓女足!
第72分鐘,中國女足扳平比分!2-2扳平南韓女足!
補時最後時刻,王珊珊分球,肖裕儀破門,中國女足3-2反超南韓女足!
在這一刻,中國的上空,歡呼、呐喊聲響徹雲霄。圍坐在王珊珊國小母校的珊珊父母、教練為女足姑娘們揮臂呐喊,互相擁抱,學生們一蹦幾尺高!
亞洲杯決賽打響前,中國女足隊長王珊珊首發出戰,她身在洛陽的家人和母校師生共同守在電視機前,期待這場比賽,為她加油助威。
前半場落後于南韓,王珊珊的父親王瑞金以及身旁王珊珊國小時的啟蒙教練耿宏傑面色緊張、揪心;到了下半場,一次次局勢逆轉,教練和父親數次振臂高呼,從座位上彈跳而起。史詩逆轉,夢幻絕殺!是的,女足姑娘值得一切贊美!
當中國女足奪冠後,王珊珊被評為最佳球員,父親王瑞金激動的心情平複之後,向記者表示,女兒的辛苦當父親的都知道,她受了那麼多傷,付出了那麼多汗水,這一刻終于有了回報。等女兒回來,給她做最愛吃的炒洋芋絲和洛陽鹵面!
在決賽之前,王瑞金向大河報記者表示,看到半決賽王珊珊絕殺那一刻,他特别激動,高興的蹦起來。“我也看球,算半個球迷,主要看自己家姑娘踢球。半決賽之後,給她打視訊電話,人家輕松地笑着說,還行吧。”
兒行千裡,母親永遠是關心你“累不累”的那個人。王珊珊的母親周玉花說,看到女兒勝利了,開心之餘,更心疼她會不會太累。“從電視鏡頭上,看着她可累,半決賽踢完最後那個球之後,她都站不起來了,捂着膝蓋。當媽的最多的是心疼。”
而那個絕殺時刻,王珊珊3歲的小侄女看到電視上一直在回放姑姑的畫面,激動地抱着電視親。
從國小畢業開始踢球,父母都支援王珊珊。這對開朗的父母笑着說,她成績不好,那就上體校呗。“别的小孩早她好幾年就開始踢球了,她上完國小才開始學球,基礎差,是以更要多訓練,累的不行了,我跟教練說訓練不認真就用腳踢她。”王瑞金表示,王珊珊作為洛陽出來的姑娘,這次實實在在為洛陽争了光,也為國家争了光。
她是天生的“比賽型選手”
父母最近一次見到王珊珊,是去年12月初,“回來三天就走了。每年都是這樣,一年回來一次,三天到五天。回家之後也得訓練體能,她會去健身房,練個兩三個小時,在家也訓練。”
媽媽知道她苦,但也明白,作為國家隊隊員,一天不練,可能就會退步。
王珊珊愛吃她做的炒洋芋絲和正宗的洛陽鹵面,是以,每當回家的日子,媽媽就準備好這些,犒勞她一年的辛苦。
在父母、教練、甚至母校小朋友們的印象中,王珊珊都是一個“性格内向,不愛說話”的人,訓練時偶爾愛偷懶,但她身體素質好,是比賽型選手,“一上場就不弱,跑得快,體力好,非常适合比賽。”
王珊珊國小三年級時被啟蒙教練耿宏傑選拔出來練排球,耿宏傑發現這個孩子在運動方面特别有天賦,身體條件優越,“特别突出。”
突出到什麼地步呢?學校組織排球班級聯賽,王珊珊代表班裡比賽,上場6個學生,她一個人能打對方6個,所有男孩子都比不過他。還有區裡運動會,長跑她也拿過獎,是個體育全才。
東升國小如今六年級的國小生任浩翔曾見過她一面,對她的印象隻用了一句話形容,“人狠話不多,她踢球很猛,各種技巧帥得不行,太酷了。”
1990年出生的王珊珊馬上32周歲了,但還是單身。父母也催過她,有合适的就找。但她說,天天訓練沒時間談戀愛。
“丈母娘”提起找女婿的标準後笑了起來,“沒有标準,姑娘喜歡就行。”
來源:大河報·豫視訊 編輯:丁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