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為孩子們展示各類特色年畫
“年畫是大陸古老的民間藝術,寄托着人們對新年的期待與祝福……”日前,在蘭州市城關區焦家灣東社群活動室内,老師正在為孩子們講述年畫的起源。
春節将近,為了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感受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焦家灣東社群在寒假冬令營活動中特地設定“迎新年繪年畫”活動。
介紹完年畫的由來和意義,老師開始為小朋友們展示有代表性的特色年畫。“這個我見過,是門神!”“老師,旁邊的是年畫娃娃!”孩子們興奮地指認着螢幕上展示的年畫。
講解結束後,小朋友們興緻勃勃地挑選出自己喜歡的年畫圖案,開始認真創作。孩子們發揮着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不一會兒一幅幅充滿着童趣的年畫展現在大家的面前。
孩子們制作年畫
福娃娃、新春福、小老虎……看看自己完成的作品,小朋友們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都說要把這幅年畫裝裱起來挂在家裡。從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年畫作品中,孩子們回溯了悠久的民俗文化,體會着曆史積澱下的“年味兒”。
焦家灣東社群黨委書記王潔告訴記者,為了緩解假期雙職工家庭的“看護難”問題,社群每年寒暑假都會組織開展未成年人托管班,“社工委”委員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需求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在完成寒假作業的同時,在這裡學習傳統文化、科學知識、體育美育等方面的特色課程,度過一個精彩且有意義的假期。
近日,記者走進蘭州市白銀路街道社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二十幾個孩子正饒有興趣地上樂高課。
志願者幫助小朋友制作年畫
“今天我們要用樂高積木搭建投石車,有人知道投石車的原理嗎?”“老師,是杠杆原理!”課堂上,老師向同學們抛出一個個問題,小朋友們也紛紛探着求知小腦袋,讨論起來。
老師介紹完投石車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小朋友們開始三人一組搭建樂高。九孔梁、三孔梁、摩擦銷……在孩子們的精心組裝下,幾輛結構完整的投石車成型了。
“今天,我學習到了新知識,明白了投石機的原理。”8歲的石正豪是正甯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他告訴記者,和社群的小朋友們合作搭建樂高更有樂趣和成就感。
白銀路街道社工耿潇介紹,寒假期間,社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圍繞安全教育、社會技能、志願服務和興趣發展幾方面設定了課程内容,旨在豐富和充實轄區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拓展孩子們的視野。
小朋友們開心地展示年畫作品
走進徐家巷社群活動室,“眼科小衛士”活動正在進行中。當天是社群寒假活動的第一天,眼科醫院的醫生正在為社群的孩子們詳細講解形成近視的原因、如何預防近視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用眼衛生知識。
“小朋友,你的左眼有散光,要注意用眼哦!”“醫生,我以後一定好好保護眼睛!”護眼課結束後,醫務人員使用儀器裝置細心地為孩子們逐一檢查視力,解答相關咨詢。
“孫子放寒假了,我帶他出去玩的精力很有限,社群組織的各類活動都特别好,可以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也能培養綜合能力。”唐秀琴告訴記者,她每年寒暑假都會帶孫子參加社群組織的活動,已經從一年級持續到現在的六年級了。
樂高課堂上,老師為孩子們講解投石機的構造
小朋友們合作搭建樂高
眼科醫院醫生為孩子們講解用眼常識
醫生為小朋友檢查視力
來源:新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