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三個最大的情報機構:國家安全局(NSA),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
中央情報局(CIA)是負責美國安全問題的世界情報機構。它是一個神秘而開放的情報機構,也是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中央情報局于1947年9月18日正式成立,已經存在了60多年。它的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戰略情報局。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和冷戰模式的形成,中央情報局從此登上了美國的政治舞台。根據美國國會于 1947 年 7 月 26 日通過的《國家安全法》,中央情報局開始收集情報,直接向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美國總統報告,并協調政府各部門在國家安全情報方面的任務。從那以後,中央情報局在雨中變了一朵雲,60多年來,世界從未如此美好。
那一年,随着全球冷戰格局的建立和加劇,情報開始顯示出其重要性,1948年6月,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署了一份代号為NSC-10/2的檔案,該檔案明确表示,中央情報局可以在國外進行各種秘密行動,以補充美國政府的開放外交。其"秘密行動"包括反宣傳、心理戰、破壞、反破壞、颠覆、暗殺、準軍事行動、煽動和協助叛亂,幾乎涵蓋了除大規模正式戰争以外的所有行動。
中央情報局是當今美國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機構。它的主要客戶是美國總統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但有500多個政府部門直接或間接地使用他們的情報。它擁有世界各地三分之一的從業人員,及時向行政當局提供最新資訊,使美國能夠先發制人并利用廣泛的事項。同時,它經常奉行總統的直接指令,從事一些秘密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美國外交目标的實作。
不受限制的特權和廣泛的情報網絡使中央情報局成為美國政府中最透明的機構之一。它的人事和預算從不公開,隻有少數人,如總統和國務卿,知道它的行動。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名,其在行動中采取的一些非法手段和違法行為,一般不予起訴。這些特殊待遇使美國國會、五角大樓和國務院與它交戰,而聯邦調查局無疑是最激烈的。作為負責國内外情報工作的兩大機構,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總是看着對方的壞眼睛,在各種場合,互相争鬥,彼此發生的事情有時會發生。埃德加·胡佛(Edgar Hoover)在擔任聯邦調查局局長期間曾被禁止與中央情報局聯系。此外,中情局的秘密、秘密風格不可避免地導緻人們懷疑世界上的許多陰謀都與它有關。
中央情報局的标志獨特而引人注目。藍色金邊圓形底盤的中心是一個銀色盾牌,一個帶有16個紅色尖角的指南針形狀,盾牌頂部有一隻美洲秃鹫的頭,外圈上寫着"美利堅合衆國中央情報局"的字樣。銀盾象征着中央情報局是美國安全的強大屏障;16個尖角象征着中央情報局對世界的滲透,從世界各地收集情報材料;秃鹫的頭象征着警覺,激動和無情 - 這就是中央情報局的風格。
60多年的中央情報局曆史充滿了令人眼花缭亂的事件,包括1948年粉碎意大利基督教民主黨統治意大利的陰謀,以及1949年蘇聯米格-1被盜的5型戰鬥機的設計和飛行記錄;1953年,阿賈克斯行動是為了推翻伊朗左翼摩薩德政府而進行的。1954年,它颠覆了瓜地馬拉政府;赫魯曉夫被偷走并在蘇聯出版。關于G20的秘密報告在東歐國家引起騷亂,參與組織和煽動在印度尼西亞,越南,寮國和其他國家的秘密軍事行動,計劃在非洲發動50多次政變,在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期間提供準确的情報,計劃"熱納維耶夫行動"以打撈蘇聯核潛艇,以準确的資訊確定兩伊戰争和海灣戰争的成功, 冷戰期間經常與蘇聯克格勃作戰,并多次與以色列密謀暗殺外國上司人。
正是由于這些震驚世界的"驚人行為",中央情報局的觸角才得以肆無忌憚地伸向世界各地,使其成為公認的"世界上最開放的情報組織"。但中央情報局也為這種自信或傲慢付出了代價。多少次行動失敗,計劃失敗,多少非法行為被曝光,成為公衆批評的對象,讓那些無窮無盡的導演從這個爛攤子中解脫出來,其中最糟糕的就是"伊朗門"事件,由于情報失誤,再試圖談判,不得不向伊朗出售武器以換取釋放人質;秘書腦瘤發作,不久就死了。
9'11之後,中情局遭遇了近年來最大的疑惑和挫折,成為全國批評的焦點。雖然"斬首行動"将當時的盟友薩達姆·侯賽因送上了絞刑架,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卻成了一個虛假的謊言。除了從伊拉克帶回美國的一千多名陣亡士兵的屍體外,還有"濫用門",使美國更加可恥;
随着奧巴馬的上台,中央情報局已經開始行動。第19任局長萊昂·帕内塔(Leon Panetta)現年70多歲,從未參與過情報工作,但在他自己的指揮下,中央情報局在殺死本·拉登方面的成功令人印象深刻。
中央情報局是對美國自由夢想的威脅,還是國家安全的守護者?在情報工作不可或缺的保密性和公衆的民主權利之間,應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這似乎是一個美國人從未停止思考和争論的話題。
第一章 獨立戰争,華盛頓的第一個"諾頓"
喬治·華盛頓自己的情報機構"諾頓"開創了美國情報史,将大約30%的軍費開支用于情報收集;内森·黑爾(Nathan Hale),美國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間諜,雖然不是柯本的起源;而經曆過美國情報史上最混亂時代的羅斯福,則扭轉了局面。
"諾頓"創造了美國情報曆史
美國情報業并不是從中央情報局開始的,中央情報局在成立之前經曆了漫長而曲折的旅程。
有人說,喬治·華盛頓不僅是美國的開國元首,也是美國當之無愧的"情報之父",因為在美國獨立戰争期間,他建立了情報機構"諾頓",進而開創了美國情報的曆史。
1775年4月,北美爆發獨立戰争,喬治·華盛頓當選為陸軍總司令。在上任之前,華盛頓曾在情報部門工作,是以他非常清楚報道的重要性,上任後不久,他開始為美國人建立自己的情報系統。
1776年,華盛頓組建了諾頓突擊隊,一支緻力于偵察和突擊隊任務的部隊。它是美國第一個軍事情報機關和第一個美國特種部隊。是以,今天美國陸軍的突擊隊員,特種部隊和三角洲部隊将諾頓突擊隊視為他們的前輩。
那一年,華盛頓的大陸軍團在英軍的猛烈攻擊下被迫從長島撤退。為了了解英國的軍事實力和部署,"諾頓"派突擊隊員内森·黑爾(Nathan Hale)通路了英國占領的地區。内森·黑爾(Nathan Hale)是諾頓突擊隊的一名年輕隊長,畢業于耶魯大學。嚴格來說,内森·黑爾應該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的間諜。
黑爾堅強、勇敢、愛國,但他最大的弱點是沒有被訓練成間諜。是以,他一潛入敵人,就被經驗豐富的英國反間諜特工羅伯特·羅傑斯(Robert Rogers)盯上了。羅伯特·羅傑斯(Robert Rogers)是英國陸軍的一名少校,當時他假裝是大陸軍的間諜,欺騙了黑爾。黑爾不僅相信眼前的人是"自己的人",還毫無戒心地設定了他此行的任務和目的。
就這樣,黑爾被逮捕并絞死。為了恐吓陸軍,英國人将黑爾的屍體吊在絞刑架上三天。臨終前,黑爾留下了一句至今仍廣為流傳的名言:"唯一讓我遺憾的是,我沒有為祖國奉獻第二次生命。"
這句名言現在刻在黑爾的雕像上,雕像的大小與真人差不多,永久豎立在中央情報局總部,以紀念他的愛國熱情。
黑爾死後,華盛頓吸取了教訓,并增加了情報人員的專業知識。然後,他任命康涅狄格州第2輕騎兵團的本傑明·塔爾梅克少校組建一個海軍間諜機構,這是當時間諜系統中最好的間諜團隊之一,由本傑明·塔爾梅克少校上司,擁有20多名成員。他是華盛頓最強大的間諜特工之一。
華盛頓已經從軍費開支中撥出一大筆錢用于情報活動。官方記錄顯示,華盛頓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内僅在費城就花費了6,170美元用于間諜活動,這在當時并不是一筆小數目。在整個獨立戰争期間,華盛頓将大約30%的軍費開支用于情報收集。在嚴酷的戰争條件下,華盛頓的做法不可能是無可争議和莫名其妙的,但他以決心、極大的勇氣和崇高的個人威望堅持不懈地從事這一事業。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沉重的金錢成本是非常有益的。
華盛頓認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英國海軍必須通過建立一個正式的海軍間諜機構來對付。在華盛頓的支援下,塔爾梅克少校迅速建立了一個專門的間諜組織,派遣軍官進入北美的關鍵地區,精心建立情報網絡并逐漸擴大,同時招募和教育訓練了許多可以單獨行動的最好的間諜。
很快,華盛頓辛勤工作的生意開花結果,一群有權勢的人将在英國軍隊的各個駐地内外安插大量間諜。在一些由英國人控制的重要城鎮,他的間諜分散在各種各樣的社會階層,從你的女人到平民,甚至乞丐,幾乎無處不在。
在費城,有一位端莊優雅的女士,她定期舉行沙龍和宴會,與大量的名人聚集在一起,其中許多是英國軍隊的客人。但沒人知道,這位熱情、美麗的女主人,其實是華盛頓的一位智慧大師。一旦建立了這樣一個間諜網絡,其作用是可以預測的,是以華盛頓每天都會收到有關世界各地英國軍隊動向的報告。在關鍵時刻,龐大的間諜甚至可以為敵方指揮官的戰鬥制定計劃。
1780 年 7 月的一天,在哈德遜河上的一個秘密據點,塔爾梅赫少校接到一名代号為"女士"的間諜的緊急報告,稱英國總司令亨利·克林頓爵士正計劃派遣一支軍隊攻擊紐約羅德島州的法軍。由羅奇将軍率領的法國軍隊前來支援美國獨立革命,經過兩個月的海上航行,他們剛剛上岸休息。狡猾的英國人打算在法國人站穩腳跟之前把他們全部消滅。
當華盛頓得知這個重要資訊後,它處理好了,在他的精心安排下,一個當地農民跑到英國前哨站,尖叫着說,在附近的一條路上發現了檔案,揭示了這位可怕的革命者的攻擊計劃,華盛頓派出了一大批軍隊,假裝正在向紐約小跑。這位懷疑克林頓是真的英國指揮官立即指令部隊從海上撤軍到紐約。這一寶貴的情報拯救了由羅奇将軍指揮的法國軍隊,該軍隊在1781年10月9日的約克鎮圍城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迫使英國勳爵康沃利投降。
親英霍尼曼
華盛頓的人也有一類特殊的間諜,經常獨自行動,執行秘密任務,不與他人接觸,知道他們是誰以及他們在做什麼,其中一些人甚至由一個華盛頓人直接上司。這類間諜一般以特殊的社會身份和職業為掩護,神是浩瀚的,往往可以提供很多有價值的資訊。備受贊譽的"華盛頓平安夜渡河襲擊敵營"的傳說就是在這樣一位優秀的間諜的幫助下實作的。
間諜的名字叫約翰·霍尼曼。
約翰·霍尼曼(John Horniman)在戰前是一名紡織商人,由于對獨立戰争的同情,他願意為華盛頓工作。1776年,在華盛頓的指令下,他前往紐澤西州的新布倫紐克收集情報。在那裡,他成為了一名專門從事牛肉生意的商人。他假裝富有,并宣布自己忠于英國。有一次,由于這個原因,他幾乎被"反叛暴徒"俘虜。霍尼曼很快成為當地著名的"親英"商人,生意興隆,并與特倫頓的英國駐軍和從普魯士招募的黑森雇傭兵建立了密切的聯系。他的慷慨,友好和"對英國的忠誠"使他能夠見到一些最進階的英國指揮官。
1776 年 12 月 22 日,華盛頓指揮官下令逮捕"親英通奸者"霍尼曼。
然而,幾天後,霍尼曼奇迹般地從軍營中逃脫,回到了新布倫尤克。此時,華盛頓知道特倫頓地區的英軍已經被派往紐約,隻留下黑森雇傭兵。指揮官魯爾上校傲慢自大,他的部隊酗酒,毫無準備,沒有建造任何防禦工事。逃回去的霍尼曼向魯爾上校報告說,軍隊留在了冬季軍營裡,沒有表現出任何行動的迹象。士兵們一聽到這個消息,日夜夜都更加陶醉。結果,在聖誕節的晚上,華盛頓指令軍隊偷偷越過特拉華河。黑森雇傭兵陶醉在聖誕節的歡樂中,措手不及,不得不握住他們的手。
特倫頓的戰鬥規模很小,但在陸軍多次被擊敗的關鍵時刻,勝利意義重大,士氣處于戰争初期的最低水準。顯然,親英霍尼曼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那時起,間諜活動在華盛頓眼中變得更加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華盛頓還有一名代号為"355"的女間諜。這個女人善于僞裝,神秘,機智,深受華盛頓的喜愛,甚至被稱為"完美間諜"。作為一名間諜,她做得很好。她揭露了本尼迪克特·阿諾德(Benedict Arnold)的真面目,他是美國陸軍的叛亂将軍,試圖以2萬英鎊的價格将西點軍校堡壘出售給英國軍隊,以及幾乎癱瘓英國情報網絡的英國情報局局長約翰·安德烈少校。她在美國獨立戰争的勝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她是華盛頓親自執導的,是以"355"的真名仍然不詳。但在來世的心目中,她是拯救美國的英雄,也是後來美國最好的女間諜的偶像。
反間諜大師
除了華盛頓時代的一群好間諜,還有一群反間諜專家。後來成為美國聯邦法院第一任首席大法官的約翰·傑伊(John Jay)就是其中之一。
1776年夏天,紐約地區的保守黨(親英保皇黨)密謀摧毀紐約市的防禦工事和軍事建築,為英國占領軍的到來做準備。在英格蘭總督和紐約市長的大力支援和支援下,他們無所畏懼,咄咄逼人,甚至設法對抗華盛頓衛隊。幸運的是,情節及時被發現。在傑伊的主持下,革命黨成立了一個特别委員會來調查這一陰謀。傑伊渾身都是眼線,從最可疑的人開始,從不輕易咆哮,一個接一個地觸摸甜瓜,最終在網中殺死了陰謀者,華盛頓警衛托馬斯·希基因參與其中而被處決。英國總督在紐約港的英國船上幸存下來。
傑伊的紐約調查委員會緻力于反間諜,追捕英國間諜,親英保守黨,陰謀和破壞者。這很頭疼。戰争初期,支援獨立的北美人并不多,英軍的勝利使一些同情和中立的人對革命失去了信心,英國人利用土地和金錢為誘餌,招募了一大批親英分子來監視情報,其中許多是有影響力的社會名人和富商。同時,由于缺乏專業訓練和缺乏管理,叛軍最初的反間諜活動也一團糟,逮捕不抓,不該抓,有人趁機公開私下仇恨。
是傑伊改變了這一點。他一直在讓人們意識到反間諜的重要性,加強下屬的組織和管理,并培養了相當數量的有能力的反間諜特工。一位名叫科洛斯比的特工是傑伊最成功的反間諜特工之一。他的故事今天仍然在哈德遜河流域流傳。許多人認為著名作家詹姆斯·B·F·庫珀(James B. F. Cooper)的小說《間諜》(Spy)就是以他為原型的。
原來,科洛斯比是個鞋匠。戰争爆發後,他使用多個化名,與不同的保守黨團體混合,收集有關其活動的資訊,并及時向傑伊彙報。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以不同的身份出現,使用如此多的假名,有時甚至連傑伊都感到眼花缭亂和不知所措。科洛斯比最大的技能是,當他所屬的組織被圍捕時,他總是設法逃脫,除了傑伊等少數進階反間諜官員外,不誠實的革命者完全有可能把他誤認為是保守黨人來逮捕和殺害他。更令人不安的是,哈德遜河地區如此之小,居民居住密集,柯爾茨比的幾次死亡四處湧現,并很快成為當地的名人,很多人都熟悉他的臉。這迫使他減少化名的數量,并找到充分的理由"避免被革命黨追捕"。
1777年10月,他前往哈德遜河北岸的馬布羅執行任務,假裝自己是被革命黨追捕和迫害的親英人物,"随便"透露了他在酒館被破壞的經曆,并"驚訝"在這裡"意外地"遇到了"保守黨的"朋友"。這家酒吧已經是親英分子的頻繁聚集地,極度欽佩和忠誠的史密斯先生很快就受到了英國上司的當地保守黨武裝部隊的歡迎。
有一天,當科洛斯比先生得知軍隊将在第二天晚上突襲革命軍時,他以"史密斯"的名義巧妙地将情報發送給傑伊。革命軍的一支突擊隊很早就伏擊了保守黨并進行了反擊。科洛斯比打算偷偷溜進幹草堆裡,再次爬出來,假裝"再次逃脫"。但突擊隊員用晃動的刺刀看着他,他不得不舉起雙手以示投降。值班的突擊隊員不知道科洛斯比先生的真實身份,科洛斯比先生也永遠無法告訴他。是以,他和他所有的"同齡人"一起被帶回了傑伊的家。這一次,科洛斯比滿懷希望。但傑伊恰好在這個時候出去了,他的戰友們拿着槍在外面,讨論如何處理他們的"敵人"。
幸運的是,傑伊的女仆認出了科洛斯比。聰明善良的女仆想到讓守衛科洛斯比的守衛喝白蘭地,聰明地讓科洛斯比走了。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冒險。史密斯先生從他的死亡中逃脫的消息傳遍了整個保守黨社群,他"勇敢而機智"很快加入了新的保守黨,并得到了信任和欽佩的回報。
與傑伊一起,華盛頓的右臂是世界級人物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的這位北美紳士不僅被公認為世界知名的科學家,而且是華盛頓統治下最有影響力的間諜——隻不過他的權力主要在外交和社會場合發揮作用。
一份完整的波士頓報紙被鍛造出來
1776年,富蘭克林成為北美革命者在巴黎的半官方外交使節,他的主要任務是試圖與法國結成聯盟,對抗英國。富蘭克林知識淵博,多才多藝,優雅,優雅,幽默,誠實無私,謙虛而友好,到處都是法國人。他對北美人的印象與法國傲慢、膚淺的英語形成鮮明對比。法國政治家和巴黎人愛他,同情和支援他所代表的北美革命。這種良好的公衆形象和良好的個人關系為富蘭克林的間諜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制造宣傳和輿論攻勢是富蘭克林的技巧。他不斷制造假新聞,揭露英國政治和軍隊的黑暗,并通過各種管道巧妙地傳播。他自己的正直使這些資訊具有相當大的可信度。結果,英國在法國甚至整個歐洲的形象越來越差。
1777年的一天,在北美殖民地作戰的普魯士雇傭兵中,一封信莫名其妙地流傳開來,據說是王儲普魯士寫給他在英國軍隊中服役的雇傭軍将軍的,并很快傳播到歐洲大陸。王儲在信中說,他懷疑英國人故意低估雇傭軍的傷亡人數,以減少賠償,并建議雇傭軍指揮官不要治療傷員,因為他們是"殘疾"和無用的,英國人給傷員的錢比給傷員的錢要多得多。這封信在雇傭兵中引起了極大的困惑和憤怒,逃兵的數量激增。英國外交部和軍方正在努力應對歐洲的抗議浪潮,抗議英國将士兵的生命作為商品出售。
當然,這封信的作者是富蘭克林。
1782年,富蘭克林創作了另一件傑作。
這一次,他僞造了一份整版波士頓報紙。在這份報紙上,分類廣告,本地新聞和花邊是各種各樣的東西。有新聞報道稱,英國駐加拿大皇家總督正在獎勵他的印第安盟友,以彌補北美殖民者的頭皮。報告強調,印第安人賣給總督的許多頭皮實際上是婦女和兒童。消息傳開後,英國和整個歐洲立即爆發了抗議浪潮,反對派輝格黨敦促政府澄清事實,盡快結束戰争。英國政府這次真的一團糟,而且着火了。
有趣的是,富蘭克林甚至曾經成為海盜的頭目。在北美獨立戰争期間,富蘭克林斯協調了這些在歐洲港口的私人襲擊,當時大量革命者駕駛武裝船隻并在海上攔截英國商船。他安排進攻有序,組織了一批專門的港口勞工,供應、修理和出售私人掠奪的船隻。法國政府對這些"海盜"活動視而不見,有時還同意購買從英國人那裡偷來的"贓物"。出售的錢被富蘭克林用來購買武器和軍艦。富蘭克林的"海盜"活動給英國帶來了很多麻煩。由于商船經常遭到襲擊,英國海外貿易的利潤也急劇下降。英國公衆抱怨道。心中有許多抱怨的英國政府一再向法國政府提出憤怒的抗議,但由于它的偏袒,沒有證據。
1799年,喬治·華盛頓在他的莊園裡安詳地去世,莊園裡種滿了葡萄藤和無花果樹。作為美國的開國元勳,他對美國情報業的建立和發展有着不可磨滅的作用和影響,美國情報界一直把他視為大師。中央情報局在蘭利總部設置了一個以喬治·華盛頓命名的裁廳,以紀念偉大的"國家之父"和偉大的"間諜之父"。
黑奴間諜詹姆斯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1787年美國憲法因為南北妥協而承認奴隸制的合法性,但一名奴隸間諜卻因其機智和忠誠而成為美國間諜史上的一位偉大人物——他是當時的黑奴詹姆斯。
1781年夏天,北美獨立戰争的焦點集中在弗吉尼亞州。英國将軍康沃利(後來向華盛頓交出劍的将軍)率領約克鎮的7000名英軍。美軍在拉法菲特的指揮下與法國人對峙。當時,英國軍隊集中在紐約,該部門與康沃爾郡的聯系嚴重依賴水道。華盛頓判斷,隻有當約克鎮的康威被擊敗時,戰争才會以勝利告終。要打敗康沃爾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這兩個地方切斷與英國軍隊的聯系。該任務将由法國增援艦隊執行。此時此刻,美軍亟需在康沃利周圍豎起可靠的眼線,密切監視英軍的一舉一動。
當一個名叫詹姆斯的黑人奴隸聽到這個消息時,他提出要把自己介紹給他的主人毛澤東,并要求承擔這項任務。詹姆斯忠誠,聰明,與衆不同,他的适應和即興創作能力是他的專長。是以,拉斐爾決定招募他作為美國間諜。
不久,詹姆斯以"誠實和願意"的勞動身份成功進入英軍營,赢得了英軍的賞識,詹姆斯被派去尋找食物。這項任務也友善了他在兩個軍營之間移動。因為"出色的表現",詹姆斯很快引起了康威利的注意,獲得了他的信任。康威決定招募詹姆斯作為英國間諜。詹姆斯經常被指令潛入美國軍營"監視情報"。當然,他真正的工作是将監視他的内幕消息告知拉法耶特。在給華盛頓的信中,拉法耶特一再稱贊這位"聰明人"。
另一方面,詹姆斯向另一位英國"大師"康沃利提供了"有用的資訊",康沃利在被所謂的情報誤導後決定留在原地。結果,1781年8月30日,法國增援艦隊及時趕到,從9月5日到9日,不敗的英國艦隊被擊敗。約克鎮守軍被完全包圍。随之而來的是華盛頓在戰争中預測的勝利。
1781 年 10 月 19 日,根據當時的慣例,勝利的指揮官拉法耶特禮節性地通路了英國軍營。康威利也進行了回訪。令後者大吃一驚的是,來到美軍營與他見面的人包括他最信任的詹姆斯。
1782 年 11 月 30 日,交戰各方簽署了《巴黎和約》,使美國獨立,但詹姆斯本人仍然是奴隸。1784年,拉斐爾在第二次通路美國時找到了這位間諜朋友。在他的活動下,詹姆斯在1787年元旦正式成為自由人。為了表示感謝,詹姆斯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拉斐爾。詹姆斯于 1830 年 8 月 9 日在他的農場去世。為了表彰詹姆斯的功績,弗吉尼亞州裡士滿的情人節博物館仍然展示他的肖像。
多諾萬情報協調局
雖然美國的間諜工作曆史悠久,但在獨立戰争勝利後的100多年裡,美國間諜組織發展不大,其情報工作效率不高,無法提供長期的戰略情報,即使正常戰術情報處理緩慢。原因是獨立戰争勝利後,美國被小國包圍。拉丁美洲的那些小國不能對美國的安全構成威脅,是以美國政府當時認為沒有必要在這方面花費時間,導緻忽視情報工作。
至此,美國又回到了孤立主義時代。主要安全目标已經縮減為兩個:維護國土和附屬殖民地的安全,并防止其他部隊幹預西半球事務。軍隊已經大大減少,情報機構首當其沖。所有非法代理人都被指令取消,專門從事密碼破解的"黑室"是一流的,該室當年在數十個國家破譯了超過45,000個密碼信号。
從那時起,美國情報機構一直處于混亂狀态。聯邦調查局負責國内情報,而國家情報活動則由國務院、陸軍部、海軍和其他部門處理。每個機構都是獨立的,負責的領域邊界,有的重複數量大,有的根本沒人研究,情報收集和分析分散,人員素質普遍偏低。不僅不可能獲得高品質的情報,而且各機構之間也經常因資金配置設定不當或過分的事情而發生争執。
美國間諜活動的這種混亂狀态使許多外國特工能夠利用它。二戰期間,大量德國和日本間諜抓住機會來到美國進行瘋狂間諜活動并收集情報。美國政府的許多機密缺乏必要的保密和控制手段,間諜很容易獲得它們。有一次,一名德國間諜想要獲得美國海岸炮兵部隊與近海艦隊通信的通信代碼,發現一名士兵從炮兵部隊退役,價格僅為30美元。更重要的是,即使是羅斯福和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的秘密通信,德國人也可以得到它。
還有一件事可以從美國人對情報的忽視中看出。意大利一家媒體透露,日本已經建造了兩艘超級戰艦,美國政府對此一無所知。後來,海軍部的一名軍官被指令進行調查,并要求日本人作出答複,但日本當局給出了模棱兩可的答案,稱"沒有對意大利的報告發表評論"。當美國政府聽說此事時,它停止了調查。這些事情讓美國情報界面無表情。"我們的國家完全缺乏一個像樣的情報和反情報機構,"一位進階海軍上将直言不諱地說。
直到1932年,傳奇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上台,情況才開始改變。
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1932年上任後,他在1936年、1940年和1944年的選舉中連續三次當選,直到1945年4月去世,成為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總統。羅斯福生活在一個世界大動蕩的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于1939年9月爆發,1945年9月正式結束,羅斯福經曆了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
羅斯福上台時,對美國的情報狀況非常不滿。除了不斷協調情報機構之間的争端外,他還設想建立一個真正的情報機構。1938年末,羅斯福向聯邦調查局撥款30萬美元,以加強反間諜工作,這讓其他情報機構不贊成。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Edgar Hoover)借此機會制定了一項計劃,與陸軍和海軍情報部門不定期地交換資訊,但兩家情報機構根本不買賬。同時,國務院、财政部等非軍事情報機構也不願意削弱自己的情報職能,覺得聯邦調查局過于嚣張氣焰。結果,美國情報界陷入了困境。老式的胡佛抓住了一個機會,把爛攤子推回了白宮。
羅斯福總統發現事情有點棘手。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将實作收支平衡,希特勒占領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也開始這樣做,國際形勢非常緊張,國内情報部門不僅不能交出他想要的東西,而且還在争奪控制權。是以,在1939年,羅斯福總統釋出了一項秘密指令,将所有間諜活動,反間諜活動和破壞活動委托給聯邦調查局和陸地和海軍情報部。他還授權聯邦調查局對拉丁美洲的軸心國間諜進行反間諜和安全行動。
随着德軍的雷擊,希特勒一路開進歐洲戰場,占領了法國,然後與英國對峙。羅斯福很匆忙,他開始支援陷入困境的英國。但情報機構長期以來效率低下,國務院思維僵化,他愛和他在舞台上唱歌,他真的對這些固定的情報管道感到不舒服,于是開始重用私人情報網絡。他決定跳出政府,直接選拔和使用對他極其忠誠和可靠的人,并直接對他負責。其中包括外交官,軍事人員,記者,作家,名人和他的一些私人朋友。後來成為中央情報局創始人的威廉·約瑟夫·多諾萬(William Joseph Donovan)就是其中之一。
威廉·約瑟夫·多諾萬确實是美國情報史上的傳奇人物。
多諾萬是羅斯福在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的同學,都是強硬派,總是不得不就問題發表意見,并且經常因分歧而争吵。局外人看起來好像過得很艱難,但他們私下裡關系很好。多諾萬堅強,勇敢,堅定,一上戰場就非常興奮和活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與陸軍将軍潘興一起前往墨西哥。當時,部隊天天長途跋涉,士兵們抱怨,永遠精力充沛的多諾萬上尉對他們喊道:"看我,我沒有倒下,沒有喘氣,為什麼你不能吃!"有人在隊伍後面低聲說,'我們不像你,野蠻的比爾。"
從那時起,這個昵稱慢慢傳播開來。不出所料,多諾萬很高興知道,公開稱自己為"野蠻人法案"。到戰争結束時,"野蠻比爾"已被提升為上校,并成為一名有功的戰鬥英雄。
多諾萬是典型的美國人,他的性格極其大膽、善于交際、精力充沛、才華橫溢、進取精神強,是一位浪漫主義、機智诙諧、思維敏銳的智慧天才之一。他對政治有着非凡的熱情,對朋友忠誠,善于建立和培養親密關系。退休後,多諾萬想走上這條路,實作他的政治抱負。但他運氣不好,連續幾次競選州長都失敗了。但多諾萬與幾位總統有着良好的個人關系,在政府和國會都有很好的關系。
1924年,多諾萬被卡爾文·柯立芝總統任命為美國司法部長助理,後來又被任命為司法部副部長。他也是美國第31任總統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的密友,胡佛的前政治顧問和演講稿撰寫人,也是胡佛競選總統時的競選經理。後來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Edgar Hoover)成為他的下屬。在他的朋友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當選總統後,多諾萬認為他會被任命為司法部長,但由于各種原因他沒有,是以他不得不拍拍屁股。後來,白宮邀請他擔任海軍副部長,他感到無能為力,禮貌地拒絕了,在華爾街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
當多諾萬在華爾街創辦一家律師事務所時,他的許多下屬都很容易對他忠誠。這家律師事務所的業務蒸蒸日上,他很快就發了大财。當富蘭克林·羅斯福于1932年當選美國總統時,多諾萬已經是百萬富翁了。由于他和羅斯福是同學,雖然他多次強烈反對羅斯福的新政,但這并沒有影響他與羅斯福的私人關系。他們都在紐約州出生和長大,都同樣樂觀,精力充沛,相信勇氣可以創造奇迹,都相信美國的民主和自由,并希望将這種信念傳播到世界各地。
是以,從1936年開始,多諾萬将律師事務所交給了合夥人,并開始為他的老同學羅斯福工作。然後,他前往歐洲的各個戰場巡邏,目睹了德國在歐洲的侵略性攻擊。他分析了軸心國的動态和趨勢,并考察了英國、法國和其他國家/地區的抵抗運動。後來,他多次遠征歐洲,穿越歐洲大陸,實際上承擔了羅斯福委托給他的情報收集任務。多諾萬通路了英國、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埃及、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
1940年7月,多諾萬被邀請到羅斯福的橢圓形辦公室,談論這個國家和英國的狀況。他的聽衆由四個人組成:總統,國務卿,陸軍部長和海軍部長。多諾萬情緒激動,一再強調美國應該為戰争做好準備,并及時向英國提供必要的援助,以應對納粹在德國的襲擊。他還敦促美國建立一個"統一的外國情報機構"。這與羅斯福當時的想法不謀而合。此時,華盛頓剛剛收到了兩個完全相反的資訊:肯尼迪大使悲觀地認為英國不會很快投降,而大使館的其他成員則堅持認為英國的抵抗将持續下去。為了真正了解英國的實際情況,在秘密會談後,羅斯福任命多諾萬到英國考察其士氣和抗擊納粹的實力,同時也了解其情報工作和反間諜經驗。
1940年12月,多諾萬來到英國,受到了最熱烈的歡迎。他受到丘吉爾首相和喬治六世國王的接見。丘吉爾一再強調情報工作的重要性,希望與美國保持情報合作,并建議美國建立統一的情報機構。英國越來越掙紮于戰争,一直在拼命尋求美國參與戰争,并最初與美國合作交換秘密情報。英方希望保持這種情報合作的穩定性,也希望情報合作能夠推動美國進一步看到局勢,早日參戰,是以一直試圖說服羅斯福,美國建立一個協調統一的情報機構。是以,英國人将多諾萬的通路視為一個重要的機會。
英國秘密情報局局長孟席斯在整個通路過程中親自陪同多諾萬,并向他保證,他可以見到任何他想見的人,知道他想知道的任何事情,如果美國決定建立一個統一的情報機構,英國情報部門将願意提供必要的幫助。在孟席斯的陪同下,多諾萬看到了英國與納粹作戰的準備工作,以及英國最新的秘密武器,并了解了英國的情報工作經驗,訓練方法和一些基本戰術。
在調查過程中,多諾萬了解并體會到現代情報工作的發展,深刻感受到情報工作對一個國家的意義,特别是在全面戰争的背景下建立強大情報系統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而初步形成了他在美國建立現代情報系統的基本思想。
多諾萬從英國回來,寫了很多分析,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美國應該盡快做好全面戰争的準備。他的樂觀報告強化了羅斯福放棄中立并幫助英國的決心。與此同時,多諾萬再次向總統提議,按照英國的做法,建立一個專門機構,負責外國情報工作,收集敵人,并向總統提供分析建議。他指出,美國面臨着危險的國際形勢,非常需要戰略情報,有關國家能力和意圖的基本資訊。他建議羅斯福立即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情報局。
羅斯福對多諾萬的提議有點感動,但陸軍和海軍情報部和聯邦調查局一緻反對,擔心多諾萬的機構會越權,拒絕與"随心所欲"和"不可耕耘"的人合作。但多諾萬忽略了這一點,他一直在尋找羅斯福總統。多諾萬還挑選了一大批年輕特工去英國接受專業教育訓練。因為他與英國戰略情報局局長威廉·斯蒂芬森(William Stephenson)有着不同尋常的關系。
被稱為"小比爾"的威廉·斯蒂芬森在加拿大和英國開設了六個大型秘密訓練基地,即"X營",以訓練特工。他不僅為英國、加拿大和美國教育訓練了2000多名優秀特工,還為中央情報局教育訓練了五名局長。
剛剛接觸到秘密情報行動的年輕美國人仍然不熟悉這項業務,但他們充滿激情和勤奮,與英國情報界的舊石油形成鮮明對比。斯蒂芬森通過他與白宮的特殊關系,也代表多諾萬發言,希望總統能接受他的建議。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國與蘇聯開戰。情況的嚴重性比羅斯福預期的要大得多,也比美國陸地和海軍情報部以及聯邦調查局的預期要大得多。就在那時,羅斯福準許了多諾萬的提議,即成立情報協調局,以協調戰時的情報。此後,多諾萬開始了他長期珍視的間諜生涯。
1941 年 7 月,多諾萬要求預算辦公室撥款 450,000 美元,開始在白宮附近的幾座破舊建築中工作,對敵對國家進行戰略情報研究,并為總統決策收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此外,多諾萬利用自己靈活的社交技巧吸引了一大批精英。有知名學者、著名詩人、銀行家、電影導演、劇作家等等,他們都是傑出的人物,每一個精明能幹,絕大多數是神。幾個月後,該機構的員工從最初的數十人飙升至600多人,在華盛頓和紐約的許多地方設有辦事處。但多諾萬并不滿意他想把情報協調局的規模擴大一倍。是以多諾萬完全無視了相關的行政規定,要征集所有身份的人才,不管是雞狗小偷還是政治傾向不同的人,隻要有技能。他希望通過正式教育訓練将這些"潛在人員"培養成一流的間諜活動。多諾萬經營着許多秘密教育訓練機構,聘請了許多英國情報專家作為教師,并教授情報部門的特種作戰部隊各種秘密行動技能,包括制圖,暗殺,爆破和戰鬥。
當時,他将情報協調局的工作分為公開和秘密兩部分。公共活動主要由學者進行專門的情報分析和研究,秘密工作主要是指敵人之後的破壞和颠覆活動。情報協調局由五個專門機構組成,包括從事間諜活動的秘密情報局、從事破壞和颠覆活動的特别行動局、從事反間諜工作的反情報局、制造和傳播黑色宣傳的行動處以及訓練進入敵占區的遊擊隊。此外,還有财務管理、通信、招聘等後勤部門。
此外,情報協調局下設一個重要的秘密部門,即研究與發展科,主要由發明家和科學家組成,負責開發各種情報工具,僞造各類身份證件,開發供特工使用的特殊武器。他們發明了許多用于暗殺的無聲手槍和精密爆炸裝置。當時,他們開發了一種名為"凱西·瓊斯"的複雜裝置,旨在摧毀鐵路。它使用磁鐵吸進機車和電力眼的下部,等到火車進入隧道後才爆炸,造成更大的破壞。
情報協調局發展迅速,富有成效,多諾萬繼續向羅斯福總統提供各種情報,總統對他的工作非常滿意。然而,在多諾萬的設計中,情報協調局的功能并不完全是這些,它可以覆寫整個美國間諜業務,統一國家情報管道。但羅斯福的多疑性格使他不信任任何機構或個人提供的情報。是以,當時美國至少有十幾個情報管道在運作,為他提供資訊。與此同時,美國陸軍陸海情報部和聯邦調查局擔心,該機構的過度擴張會危及自身利益,是以非常受排斥,拒絕提供一些秘密資訊。在許多情況下,他們正在幫助多諾萬,到處給他肘部。
是以,美國情報協調局的成立,其實并沒有完全改變美國情報界此前的混亂局面。而這種情況最終導緻了一場曆史性的悲劇。
珍珠港事件催生了美國戰略情報局
1941年12月7日是一個安靜的日子,多諾萬正在馬球館看一場足球比賽,比賽看到了關鍵時刻,體育場外的高音喇叭突然響起:"緊急通知!緊急通知!威廉·多諾萬上校,請撥打華盛頓的19号接線員!"
華盛頓的"19号接線員"是白宮的緊急電話線。多諾萬一聽到,就知道有些不對勁。電話接聽後,總統的秘書告訴他,日本人襲擊了珍珠港,美國在珍珠港的基地遭到破壞,總統希望他立即傳回華盛頓。
12月7日晚,多諾萬被召入橢圓形辦公室。羅斯福坐在那裡,臉色陰沉,房間裡的氣氛很尴尬。突然,羅斯福敲了敲桌子,開始生氣:"他們打我們的軍艦就像獵人玩鴨子一樣!打鴨子!你知道嗎,比爾?"
羅斯福揮舞着雙臂,興奮而憤怒。
直到那時,當多諾萬到達橢圓形辦公室時,他才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1941年12月7日淩晨,日本海軍航空母艦和迷你潛艇突然襲擊了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該基地的八艘戰列艦中有四艘被擊沉,一艘擱淺,其餘嚴重受損;
"這些混蛋!"當多諾萬聽到事件的真相時,他很生氣。長期以來,他一直要求陸海情報部提供有關日本軍事行動的資訊,但沒有得到這些混蛋。雖然情報協調局的職責之一是"協調情報機構",但多諾萬從未獲得過最及時的核心秘密情報,而陸軍和海軍情報部本身向總統提供了基本的原材料,而不是整體分析,這将使美國情報系統存在一個與世俱來的缺陷。三大情報機構,情報協調局,聯邦調查局和陸地和海軍情報部,都在忙于收集自己的情報,但沒有人關心多諾萬的要求。
珍珠港事件在整個美國社會引起了巨大的震撼。為什麼沒有任何警報?這麼多情報機構在做什麼?誰應對這個國家的悲劇負責?一連串的問題和指責已經蔓延開來。
多諾萬也有理由生氣。因為在他看來,珍珠港的悲劇本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各種消息來源表明,自1941年初以來,美國軍事情報機構從各種來源獲得了有關日本可能襲擊珍珠港的資訊,但這些資訊要麼因某種原因被擱置,要麼被認為不重要而被忽視。美國太平洋艦隊情報官員埃德溫·萊頓(Edwin Layton)此前曾發現日本航空母艦異常移動,并一再警告遠東和珍珠港可能發生戰鬥。但是以,他被陸軍部的進階官員視為一個自我造成的分心,一個"喜歡傳播周六危機"的人。同時,當時的國民黨間諜通過破譯日本的電報,及時通知了美國情報機構,但也沒有引起注意。
無論如何,正如一位進階軍事官員所說:"情報部門對珍珠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陸軍和海軍情報部門一度成為目标,并因無法擡起頭而受到責罵。
在憤怒和羞愧中,任何荒謬可笑的陰謀都可能從籠子裡出來。
同樣頭腦發熱的多諾萬敦促總統派遣剩餘的太平洋艦隊的一半和超過10,000名突擊隊員,而美國實際上并沒有,以攻擊日本北海道。還有人建議美國轟炸日本火山,将日本埋在岩漿和灰燼中。情報協調局不知道從哪裡獲得資訊,稱日本人非常害怕蝙蝠,并提出将蝙蝠空投到日本以擾亂人們的心。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羅斯福總統認真考慮并采納了這個計劃,其中美軍煞費苦心地捕獲了數萬隻大蝙蝠,并用特殊的微型炸彈綁住它們,以便在着陸後引起爆炸和火災,進而引起更多的恐慌。後來,美軍派出多架轟炸機将這些蝙蝠空投到日本,結果大多數蝙蝠還沒有降落在高空凍死或摔死,不死也死——而日本人對此并不害怕!
總之,這樣一件荒誕怪異的事情,竟然發生在一個現代民主國家,也是千古馳的談兵。
珍珠港事件後,在羅斯福的支援下,多諾萬擴大了情報協調局活動的範圍和強度。有一次,他甚至派普通人到西班牙駐華盛頓大使館,比如他的老朋友、著名的英國間諜頭目斯蒂芬森,進行秘密搜查,秘密拍攝佛朗哥政府的密碼本和重要檔案,幫助英國破解德國的"啞巴"密碼機。但多諾萬的秘密舉動引起了聯邦調查局局長克裡斯托弗的注意,因為這是他應該照顧的事情。胡佛一怒之下,掀起車,打開亮燈,在驚慌失措的特工被抓回來之前,他發出了警報信号。胡佛的做法讓多諾萬憤怒地顫抖,他和胡佛一路争吵到羅斯福。但是,總統沒有為了胡佛而譴責他,而是下令将這項任務移交給聯邦調查局。
為了改善當時美國情報界的混亂局面,羅斯福在1942年初一度想解散情報協調局,并将其機構配置設定給其他情報機構。多諾萬聽到這個消息時感到憤怒和焦慮。為了阻止總統的想法,多諾萬煞費苦心地找到參謀長聯席會議(JCS)來遊說它,因為它是美國最高的軍事上司機構,以說服參謀長聯席會議,美國必須有一個專門負責情報反對敵人的秘密機構,他的情報協調局。
珍珠港的爆炸終于催生了美國的現代間諜機構。1942 年 6 月 13 日,在參謀長聯席會議和多諾萬的聯合建議下,羅斯福總統下令合并當時的所有間諜機構,召集了十幾個獨立的情報機關,并組建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間諜機構,即由威廉·約瑟夫·多諾萬上司的美國戰略情報局。
從情報協調局到戰略情報局,美國情報業終于邁出了新的一步。與情報協調局不同,戰略情報處的任務不是整合現有情報,而是主要從事戰時和敵後戰略情報研究、心理戰、準軍事行動和其他特别活動期間外國情報的收集和分析,在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下。
戰略情報局是中央情報局的原型。但從戰略情報局到中央情報局的成立,美國間諜機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