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餘賢紅
近日多起違法違規網絡直播引發社會關注。據“日照公安”微網誌号18日釋出的消息,山東省日照市警察局東港分局接群衆舉報,一醫生疑似在網上直播婦科手術片段,警方遂即對涉事醫院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将涉事醫生抓獲。還有的網友發帖稱,有人将大量課堂等公共場合的視訊監控畫面上傳直播網站,侵犯個人隐私。
目前,相關網絡平台已對涉事賬号和内容分别作出封禁、下架處理,但暴露出的問題引人深思:如此無底線、秀下限的直播,何以頻頻上演?
直播有邊界,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無論出于何種目的,把醫院、學校等場所涉及個人隐私的視訊上傳網絡,都是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涉嫌違法違規。這種“辣眼睛”的操作大行其道,不僅嚴重侵犯當事人個人隐私,污染網絡生态,也會向公衆尤其是青少年傳遞錯誤的價值觀,危害不淺。此風,當刹!
一些直播UP主之是以屢屢挑戰公衆道德底線,在違法違規的邊緣“遊走”,究其根源,還是為了博眼球、賺流量,在利益的驅使下铤而走險。一些網絡平台也存在監管不嚴的問題,對有的在内容上“打擦邊球”的直播放任默許,甚至推薦引流,直到引發社會強烈反映後才“亡羊補牢”加以處理。網絡平台的這種“耍小聰明”作派一定程度上滋生了直播亂象。殊不知,這樣賺流量,“賺”來的還有公衆的聲讨,甚至法律的嚴懲。
杜絕直播隐私現象再度發生,重在關口前移,保持監管“線上”狀态。一方面要對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的攝像頭強化安全管理,落實主體責任,提高安全等級;另一方面必須進一步從嚴壓實平台責任,加強人員和直播内容管理,對涉嫌違法違規的直播内容采取及時限流、暫停直播等措施。對嚴重違反法律法規的主播,有關部門應依法開展聯合懲戒,及時有效清除“害群之馬”,守護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來源: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