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要價40萬,另一家要價100多萬,還有長年繁重的維保費,根本承受不了。”長治衛校資訊化負責人孫磊抱怨道。
事情源于2018年底,長治衛校申請到了省級專項資金,用于學校資訊化建設。嗅到商機的管理軟體服務商蜂擁而來。
但當孫磊咨詢價格時,這些服務商輕描淡寫的報價,對學校而言,卻比當年冬天的寒風還要冷,完全無法承受。
錢少,任務重,焦慮的孫磊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傳統管理軟體,選用低代碼産品——氚雲!
“當時校上司沒聽說過低代碼,我好不容易說服了他們,但也幸好有這次嘗試,不然不會有今天。”接受訪談的孫磊感慨道。
此言不虛,今日的長治衛校,已經從資訊化荒漠蛻變為全國智慧校園建設的經典案例之一。
01
資訊化教學模式取代人工管理
2018年底,一則任命通知,使從事了10多年行政工作的孫磊被調至資訊化中心,負責學校資訊化建設。
原因是他自學過JAVA、Python等計算機程式設計語言,會寫代碼,曾給企業做過C4D項目。在學校教職工裡,他算是少有的懂資訊化的老師之一。
但這個燙手山芋不好接,校上司對資訊化一知半解,其他老師沒體驗過數字化産品,大刀闊斧改革顯然不現實。
剛接手工作的孫磊見此狀況,決定從教學過程中的常見痛點入手,先讓老師們體驗到資訊化對自己工作帶來的幫助。
他首先發現課時統計工作有資訊化需求,因為從老師發課時表到班委,由班委填寫一周的上課情況,然後每周交由教務科儲存,流轉時間長,且全程人工統計。
這種需求看起來小,但很難用傳統行政手段去改善。而用氚雲來解決,卻易如反掌。
孫磊通過氚雲提供的表單子產品,搭建出“每周課時統計表”,班委可以登陸平台填寫資料,線上送出後,由全班同學審批确認,一旦确認無誤,會自動生成報表,呈現在教務科老師的管理背景。
這次搭建效果顯著,孫磊分析道,“由機器代替人工統計,不僅減輕了老師工作量,而且還能準确無誤統計學生出勤率。”

(教學管理應用表)
緊接着,孫磊陸續解決了教學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其他痛點。比如教學任務書的下達,過去開學前,教務管理人員都會下達任務書,由各教研組長在紙質表格上填寫各班對應的授課老師。如今教研組長可在氚雲平台線上安排。
對授課老師來說,則可以在氚雲平台上選用提前錄入的130多門課程,組合成為自己本學期的教學計劃書。當老師上完一節課後,系統會自動更新教學進度百分比資料。
随着孫磊對氚雲産品越來越熟悉,搭建經驗也更加豐富。他總結出自己的經驗,“校園資訊化推進主要是以點代面,從一些常年重複性的工作入手,讓教職工們體會到資訊化手段處理工作帶來的效率提升。”
02
實作2300名學生掃碼打分
相比教學管理,學生管理過程中的痛點更加聚焦,主要展現在學生個人資訊來源非唯一性。
孫磊解釋道,“新生入校後會有4次資訊收集,分别是學生科、教委、招生就業辦、團委,多方采集容易造成資料出現偏差。”
針對這個痛點,孫磊在氚雲平台建立了表單,由學生科負責采集新生個人資訊,統一來源,其他部門直接調用即可。
(學生資訊管理)
確定資訊來源唯一,就相當于給學生管理資訊化完善了基礎設施,考評記分優化也變得簡單。
據了解,長治衛校會給每位新生發一本行為守則,裡面有學生在校期間行為規範考評分值,由學校各部門打分,但以前無法資訊化處理,人工統計彙總全校2300多名學生不現實,導緻考評隻停留在紙面上。
“既然人工統計難,為什麼不線上完成評分呢?”孫磊當時想道。因為之前做到了確定學生資訊準确,是以他在氚雲上生成每位學生的二維碼,與學生證合二為一,做成胸牌。
這樣一來,學校老師、學生科、學生會等部門,均可根據自身操作權限,對學生課堂表現進行掃碼線上記分,背景會自動記錄每位學生的評分情況。
(掃碼評分實拍)
03
2天搭建創新應用,生成資料2萬餘條
如果說解決教學和學生管理痛點,隻是氚雲産品功能的冰山一角,那麼孫磊搭建的虛拟線上支付應用,則是把氚雲的擴充性發揮得淋漓盡緻。
孫磊講述應用場景,“學生有夥食補助,但财政局要學校先行墊付,專款專用,并要學生在一周内完成消費。”
但在上一次夥食補助工作中,把學校教職工忙得夠嗆。因為有2300多名學生,光是印制消費券就用了3000多元,後期清點時,消費券數量太多,花費了将近一周時間。
孫磊在一次掃碼支付時,大腦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構思。他馬上回到電腦前,打開氚雲,開始給每位學生搭建一個虛拟消費賬戶,然後在兩個校區食堂共30多個打飯視窗張貼付款二維碼。根據事先設計的規則,學生每次掃碼可相應減扣賬戶裡的金額,進而實作模拟線上支付功能。
當其他老師都驚歎孫磊設計的應用時,隻有他自己知道,若不是氚雲平台,幾乎不可能僅用了2天就把如此複雜的場景搭建出來。
孫磊頗為自豪,“在投入使用後,2300多名學生共生成消費記錄20000多條,合計金額7萬多元,在年後與市财政局結算時,學生每筆消費資料都有時間、地點、金額,統計結果準确無誤!”
最後,從“棄坑”傳統管理軟體,到選擇低代碼産品氚雲,是長治衛校走向智慧校園邁出的關鍵一步。其後的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乃至自主創新的虛拟線上支付應用,都是在氚雲這塊土壤上遍地開花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