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要花在人才上,特别是創新人才上,沒有人都是空話。”
10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在2019“創響中國”西鹹站企業創新大家談環節做《人工智能與創新企業——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主題分享時表示,創新創業有五大要素:創新技術、創新産品、創新平台、創新環境和創新人才。并且,在五大要素中,人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人工智能,譚建榮表示,現在很多人搞人工智能,但真正清楚人工智能技術内涵的人很少。此前也有另外一位工程院院士提到,研究人工智能算法的人很少,而不研究人工智能算法,仍然掌握不了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産業發展難免會走進誤區。是以,懂得人工智能的技術内涵很重要。
譚建榮認為,人工智能最簡潔的表述,就是人工智能模拟人的思維。
對于人工智能的關鍵技術,譚建榮概括了八項:深度學習算法,模式識别算法,資料搜尋方法,自然語言了解,增強學習算法,機械視覺算法,知識工程方法,類腦互動決策。他表示,從人工智能角度來看,算法是核心技術,自然語言了解、類腦互動決策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進階階段。
對于人工智能的應用,譚建榮認為,最寶貴的是把各行各業的知識總結出來,進而對各行各業的知識進行深入地研發、凝練、設計、制造、管理和服務。他認為,人工智能,也就是知識的發現、模組化和應用等。
最後,對于如何進行創新創業,譚建榮認為有五個要素:一是創新技術,二是創新産品,把技術轉化為産品。三是創新平台,四是創新環境,五是創新人才。
五大要素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譚建榮表示,沒有創新人才就沒有創新資源,而人類資源是創新最主要的。
譚建榮提到,過去很多政策都是見物不見人,把錢花在物上,買個機房、買個軟體可以,但引進高新人才要猶豫一下。譚建榮認為,我們要把錢花在人才上,特别是創新人才上,因為,沒有人一切都是空話。
轉自創頭條,原文連結:
http://www.ctoutiao.com/2388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