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年糖尿病,70歲三姨血糖高過10,她控糖竟然是跟着感覺走

20年糖尿病,70歲三姨血糖高過10,她控糖竟然是跟着感覺走

過年走親戚,陪女友去她的三姨家拜年。各種尬聊之後,會長終于找到了自己擅長的話題 —— 70多歲的三姨是多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女友為了證明我不僅僅是一個失業中年,而是一個隐形的“糖尿病專家”,不惜拿出會長去年在上海進博會參加央視新聞直播的視訊來示衆,于是三姨看過來的目光就變得更為熱切。

首先找三姨要近期去醫院的檢查結果,三姨搖搖頭,她極少去醫院,偶爾測個血糖,開點降糖藥都是在附近的“赤腳醫生“也就是鄉村醫生那裡搞定的。

我隻好詢問她近期的血糖值,三姨看着我,有點心虛地說:“ 最近的血糖還可以,基本上都在10點幾……”

20年糖尿病,70歲三姨血糖高過10,她控糖竟然是跟着感覺走

這已經是明顯偏高的血糖,接着聊下去,發現的問題一個接着一個。

得病這麼多年,三姨的家中竟然沒有購置家用血糖儀,偶爾去鄉村醫生那裡,也隻測一個空腹血糖,從未測過餐後兩小時血糖,更不清楚可以查糖化血紅蛋白來評估過去三個月的平均血糖。

因為鄉村醫生測血糖免費,三姨不好意思經常去,是以她判斷自己的血糖狀況,是憑感覺。

三姨還說,醫生提過她的尿蛋白名額略有超标,但是不嚴重,而她則“發現”,隻有早上的尿有蛋白,而其他時間都正常。

我很驚訝,但想了想就釋然了——很多糖友會通過觀察尿液中有沒有泡沫來“判斷”有無尿蛋白,三姨很明顯用的也是同樣的方法。

20年糖尿病,70歲三姨血糖高過10,她控糖竟然是跟着感覺走

不管是評估血糖還是尿蛋白肯定不能憑感覺!

我向三姨鄭重的建議,近期最好去大一點的醫院檢查,除了内分泌科,還應該挂一個腎内科檢查,看看腎髒的情況,因為腎病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症之一,不能掉以輕心。

三姨點頭,但遲疑了一會兒,她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首先是過年期間,按習俗去醫院不太好;其次是去醫院很麻煩,兒女要上班,她一個老人獨自上樓下樓,挂号繳費,還經常搞不清楚方向。

20年糖尿病,70歲三姨血糖高過10,她控糖竟然是跟着感覺走

我默然。忽然想到遠在雲南的糖友啊娣,從她居住的傣族村寨,到盈江縣醫院需要一個多小時; 如果去德宏州醫院的話,更是需要提前一天出發到芒市住一晚,第二天才能去醫院挂号。

身處大山深處的糖友簡單,離她最近的鎮上,也同樣需要一個多小時,而去省城醫院需要坐上綠皮火車,開7、8個小時。

對于一些糖友來說,去醫院門診複查、開藥,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 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那麼有沒有在家裡就能做一些正常檢查的辦法呢?

我對三姨說,下次帶一些儀器過來給她做檢查,她欣然同意了。

回到家中,我第一時間找到了諾基金寄來的紙箱,這裡面已經有測血糖、血脂、血酮、血壓、血尿酸和糖化血紅蛋白的各種儀器和試紙試劑,我之前就是抱着它,在老家邵陽上門給幾個糖孩子做各種檢查。

驗血的儀器基本夠了,但是三姨還需要檢查一些腎髒名額 —— 我還缺驗尿的儀器。

20年糖尿病,70歲三姨血糖高過10,她控糖竟然是跟着感覺走

這個念頭剛在腦海裡升起,微信上就接到了一家企業的聯絡,這家企業出品一種家用的尿液分析儀,可以檢測14項的尿液名額。

她們願意提供兩台儀器給我試用——這真是剛想瞌睡就有人給了個枕頭: 除了我自己留一台給糖友們上門檢測用,另一台可以寄給啊娣,她腎病三期了,需要經常檢查腎髒的名額。

我比較關心儀器的準确度問題,廠家的答複是可以跟醫院裡的尿檢結果做比對,儀器使用的耗材——尿液試紙的價錢也還算合理,80多塊的樣子。但儀器的價錢确實有點小貴,在京東做活動的價錢還要兩千來塊,如果能降到千元以内,相信有不少糖友家庭會動心。

現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等過幾天收到尿液分析儀,我帶着這一箱儀器,感覺已經武裝到牙齒,就可以上門給三姨做各種必要的血液和尿液名額檢查了。

20年糖尿病,70歲三姨血糖高過10,她控糖竟然是跟着感覺走

當然,接下來三姨還是應該去醫院就診,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但有了這些儀器的幫助,在家裡控制糖尿病,就再也不必兩眼一抹黑,“跟着感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