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isco路由協定設定------待補充(如果用到)

一、RIP協定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應用較早、使用較普遍的内部網關協定(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簡稱IGP),适用于小型同類網絡,是典型的距離向量(distance-vector)協定。文檔見RFC1058、 RFC1723。 RIP通過廣播UDP封包來交換路由資訊,每30秒發送一次路由資訊更新。RIP提供跳躍計數(hop count)作為尺度來衡量路由距離,跳躍計數是一個包到達目标所必須經過的路由器的數目。如果到相同目标有二個不等速或不同帶寬的路由器,但跳躍計數相 同,則RIP認為兩個路由是等距離的。RIP最多支援的跳數為15,即在源和目的網間所要經過的最多路由器的數目為15,跳數16表示不可達。

二、IGRP協定  

    IGRP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是一種動态距離向量路由協定,它由Cisco公司八十年代中期設計。使用組合使用者配置尺度,包括延遲、帶寬、可靠性和負載。 預設情況下,IGRP每90秒發送一次路由更新廣播,在3個更新周期内(即270秒),沒有從路由中的第一個路由器接收到更新,則宣布路由不可通路。在7個更新周期即630秒後,Cisco IOS 軟體從路由表中清除路由。

三、OSPF協定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個内部網關協定(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簡稱IGP),用于在單一自治系統(autonomous system,AS)内決策路由。與RIP相對,OSPF是鍊路狀态路由協定,而RIP是距離向量路由協定。 鍊路是路由器接口的另一種說法,是以OSPF也稱為接口狀态路由協定。OSPF通過路由器之間通告網絡接口的狀态來建立鍊路狀态資料庫,生成最短路徑樹, 每個OSPF路由器使用這些最短路徑構造路由表。

四、重新配置設定路由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會遇到使用多個IP路由協定的網絡。為了使整個網絡正常地工作,必須在多個路由協定之間進行成功的路由再配置設定。 以下列舉了OSPF與RIP之間重新配置設定路由的設定範例: Router1的Serial 0端口和Router2的Serial 0端口運作OSPF,在Router1的Ethernet 0端口運作RIP 2,Router3運作RIP2,Router2有指向Router4的192.168.2.0/24網的靜态路由,Router4使用預設靜态路由。需 要在Router1和Router3之間重新配置設定OSPF和RIP路由,在Router2上重新配置設定靜态路由和直連的路由。

五、IPX協定設定 

    IPX協定與IP協定是兩種不同的網絡層協定,它們的路由協定也不一樣,IPX的路由協定不象IP的路由協定那樣豐富,是以設定起來比較簡單。但IPX協定在以太網上運作時必須指定封裝形式。

Linux起點

      本文轉自Tenderrain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tenderrain/1601720,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