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郭威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傳奇人物,少年時十分落魄,47歲稱帝,建立大周,雖然幾年後就因病去世,但郭威稱帝後的舉措卻十分值得稱頌。巧的是,郭威的四名後妃,無一例外都是寡婦,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郭威這位明君。

按理說娶四個寡婦不影響郭威當明君,甚至兩者之間沒有太大關聯,但郭威娶的這第一位寡婦,也就是郭威唯一的一位皇後——柴氏,對郭威有過很深的影響。
郭威稱帝後選擇的三位後妃應該都是受到柴氏的影響,這三位的品行和經曆也同柴氏十分相像。
柴氏是邢州龍崗人,長相十分甜美,原來是李存勖的一名後妃。李存勖被殺後,即位的這位明宗皇帝不喜歡李存勖後宮的這些佳麗,就将這些人遣散回家,柴氏就是在回家的路上結識了郭威。
當時郭威隻是一名士兵,柴氏一眼就看出郭威并非池中之物,日後必然飛黃騰達。
就這樣柴氏不顧雙親勸阻,在旅社中同郭威結為夫妻,還将自己在李存勖宮中積攢的積蓄送給郭威一半,這些錢可不是小數目,記載有五百萬缗,這在當時可以換30萬噸大米。
柴氏對郭威的幫助不隻是金錢上,當時的郭威喜歡飲酒賭博,柴氏多次對它進行規勸,在柴氏的幫助下,郭威拿着這些錢結識豪傑,招兵買馬,才有了後來的後周太祖。郭威對這位結發妻子的感情也十分深厚,郭威稱帝的時候柴氏已經不在了,郭威追封柴氏為聖穆皇後,并從此再沒有立後。
這位柴氏雖然是寡婦,但正是她成就了郭威,在當時郭威可以說對寡婦沒有絲毫偏見,甚至認為從這些女子第一次出嫁的表現更能看出她的品行。
前面提到,雖然柴氏對郭威的幫助很大,對郭威的性格也有較大影響,但郭威成為一代明君和“四個寡婦”并沒有因果關系。郭威是五代時期軍人專權的代表人物,熟悉曆史的讀者對郭威奪權的過程不會陌生,簡直是趙匡胤黃袍加身的一次彩排。
郭威稱帝後一改後梁以來軍人專權的醜惡形象,崇尚節儉,仁愛百姓。
郭威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他帶頭節儉,宮中的奢華的玩物都被郭威當衆摔碎,還下令朝臣嚴禁向宮中進獻寶物和美食。同時廢除不合理的牛租并撤銷了營田務,這兩樣都是前朝為百姓留下的包袱。對後漢留下的殘酷的法律也予以廢除,當時後漢的法律嚴苛到盜竊一文錢就處以死刑。
雖然郭威在位時間較短,推出了許多利國利民的政策後雖然沒有見到顯著成效,但為他的繼位者周世宗柴榮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如果說郭威被稱為明君有些牽強,畢竟在位時間太短,但這位柴榮是史學家公認的“五代第一明君”。這個柴榮就是前面提到的柴氏的侄子,郭威将皇位傳給這樣一位沒有血緣關系的“外人”。緣由是郭威看中了柴榮的才能和人品,放棄幾位和自己有血緣關系的繼承人,将皇位傳給柴榮,單憑這一點就值得後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