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文物被發現時散落一地,專家修複之後,驚豔世界堪稱國寶

此文物被發現時散落一地,專家修複之後,驚豔世界堪稱國寶

考古學家對于文物的追求,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探究價值的高低,更多的是從中了解中國的曆史,探索那一段段塵封的往事。比如在建國之初,曾由多位曆史學家、文物學家提議打開明神宗的定陵。因為缺乏相應的保護能力,當時很多文物都沒有妥善保管,釀成了慘痛的教訓,從此國家不再主動開挖帝陵。不過,這次探索,也不是沒有任何收獲的。

當定陵地宮被開啟的時候,數以千計的珍貴陪葬品立即展現在專家的眼前。其中最珍貴的文物,并不是萬曆的遺物,而是屬于兩位皇後的鳳冠。在定陵墓穴之中,萬曆的棺椁居中,旁邊就是兩位皇後的棺椁。一位是他在世時的孝端王皇後,一位是萬曆的繼承者明光宗泰昌帝的生母孝靖王太後。在兩位皇後的陪葬箱中,考古工作者找到了四件鳳冠。

此文物被發現時散落一地,專家修複之後,驚豔世界堪稱國寶

它們原本應該是放在錦盒之中,然而因為時隔幾百年,錦盒早已腐朽,連鳳冠也因為部分絲線的散落,各種零件淩亂不堪,灑落一地。但是,人們依舊萬分激動,因為這就是傳說中的鳳冠,第一次真實展現在現代人的面前。

在民間,婦女出席重要場合時穿着的盛裝頭飾,就叫做鳳冠。然而,實際上隻有皇後、太後的頭飾才能叫做鳳冠,連普通妃子的也不能算。在東陵被孫殿英炸開的時候,慈禧的鳳冠應該是被發現了的,卻下落成謎,而此時定陵的發現,就是中國僅有的鳳冠了。了解它們,對于研究中國古代制度、服飾和文化傳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此文物被發現時散落一地,專家修複之後,驚豔世界堪稱國寶

專家不敢怠慢,将它們帶回實驗室,并經過最好的文物修複人員,經過長時間的修複,終于還原了四件明朝皇後鳳冠。它們的大體形制相似,隻是因為裝飾的龍鳳數量不同。屬于孝端皇後的是“九龍九鳳冠”和“六龍三鳳冠”,屬于孝靖太後的是“十二龍九鳳冠”和“三龍二鳳冠”。在這其中,“九龍九鳳冠”更是驚豔世界,被列為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它是由漆竹紮成帽胎,然後用絲帛制成面料。在前方,就裝飾着九條金龍,龍的下方,是八隻金鳳,再加上後面一隻金鳳,合起來就是九龍九鳳。金鳳的口中,喊着珠滴,可以搖動,有些像貴婦人所佩戴的步搖一樣。在鳳冠之上,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那些琳琅滿目的珍珠,大約有5000多顆,還有百餘粒紅寶石,将整個鳳冠裝點得富麗堂皇。

此文物被發現時散落一地,專家修複之後,驚豔世界堪稱國寶

更為重要得是,在這鳳冠的制作過程中,人們采用了堆、壘、編、織、燒焊、鑲嵌、穿系等各種手工方法,簡直就是明朝手工藝水準的集中展示。特殊的是,這件鳳冠之上,還采用了點翠的方法,即将翠鳥身上拔取的羽毛鑲嵌而形成各種圖案。這種方法因為太過殘酷,現在已經明令禁止。

這件鳳冠的真品,現在已經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而它的紡織品則在定陵博物館繼續展出。别看它驚豔世界,風光無限,它的主人也是當時最尊貴的女性,但其實過得并不舒心。

此文物被發現時散落一地,專家修複之後,驚豔世界堪稱國寶

這件鳳冠的女主人王皇後,是萬曆的原配妻子,但是,她沒有能夠為萬曆生下皇子,這在宮廷之中本身就極其危險。後來,寵冠後宮的鄭貴妃入宮後,王皇後的處境就更為尴尬。她無寵無子,時時受到鄭貴妃的威脅,幾次都面臨被廢的局面。好在她隐忍和堅毅,終于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成為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後。

那時候的王皇後,應該就是戴着這件異常精美的鳳冠,出席各種重要場合,表面看起來風光,誰又能知道她的辛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