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了結中國,必然先要了解中國曆史,長達數千年的文化傳承,使得我們有着不同于其他文明的風格,浩瀚的曆史資料是現在人類的文化瑰寶,這一些曆史對于國人來說很多都是耳熟能詳。

但是,對于外國人,要想了解中國曆史或者古代文化,是非常困難,再者各本用文言寫成的古代曆史對于國人都是不小的考驗,現代人閱讀曆史最多的還是依靠白話文版的通史斷代史為主。
這一點,沒有先天漢語優勢的外國人,無疑是難上加難。很多地方的中國曆史隻能靠隻言片語來介紹個皮毛,出發個别漢學家付出了非常多的汗水,個人對中國曆史了結的很透徹,然後通過著書立說來傳遞他的知識。
這其中,美國人賀凱就是一個,1975年,斯坦福大學出版了他編寫的美國版中國通史《帝制時代的中國》,可以把它了解為美國版的中國通史,出版之後,被很多美國大學用來當作介紹中國曆史的教科書。
上下五千年,是說中國的曆史有着長達5000年的可考曆史,自從三代開始,國家就有專門的史官記錄朝廷的所有事情,是以呢,時間過了數千年,我們的曆史不僅沒有丢失,還一直傳承下來。
對比國内史書的模式,要麼編年體、要麼斷代史、要麼紀傳體或者國别體,美國人的這本書采用了另類的辦法,根據社會制度來區分,賀凱把幾千年曆史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是形成時期,從遠傳說中遠古時期到前3世紀秦朝滅亡;第二階段是帝國時代,從漢朝建立到五代結束,第三階段是晚期帝國時代,從宋朝建立到太平天國運動前。
經過這個時間區分,剩下的就是對每一個時間段内的社會制度、經濟、政治、思想以及文化藝術做一個彙總介紹。采用模式是固定的,就是一個簡單的介紹中國曆史的讀本,但是,這個體裁是我國一直沒有的記載形式,可以說是别出一格。
對于這樣的曆史讀本,自然不能要求更多,他不可能事無巨細的記錄每一個曆史事件,也不會記錄每一個曆史人物,僅僅是每一個時期的彙總總結,以一個外國人、外國漢學家的眼光來介紹他眼中的中國古代。
涉及的曆史很長,篇幅有限,于是自然會有很多硬傷,最不該出現的就是對中國古代斷代年代,不管如何,秦漢兩個王朝都不應該被斷開,漢承秦制,幾乎可以視作一體。
而第一階段傳說中遠古時代到三代也是不同的社會風格,最少殷商和周可以确定的是封建制度,和秦制官僚制度不一樣的,也被籠統的包括在一起,自然,他們不會很準确的反應當時的真實的曆史。
和第一階段一樣,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唐是不一樣的,完全兩種社會制度,前面士族社會,後面是士族社會向科舉制過渡,政治制度完全不一樣,也不應該被歸類為一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