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選擇丁克的人,到了晚年會後悔嗎?來聽聽社會學家的分析

文|秘籍君

在低生育率的當下,很多人會提起丁克。可你知道丁克這一說法出自哪裡嗎?

“丁克”這一概念傳入中國時,正是上個世紀80年代。是形容高知家庭,夫妻雙方都有工作,擁有雙份收入(Double Income),但沒有孩子(No Kids)。根據這兩個特征,取這兩個詞的首字母,組成DINK,音譯為“丁克”。

“丁克”在80年代傳入國内時,曾一度受到高收入、高學曆家庭的青睐,甚至成為潮流。

現如今不少人,因為生活壓力或者個人追求考慮,也打算不生孩子。可他們在做這個決定之前,卻有着種種顧慮。周圍的親戚朋友和家人,也不免為這些人的晚年憂慮。

那些選擇丁克的人,到了晚年會後悔嗎?來聽聽社會學家的分析

更多的人,則會說一句“現在不生孩子,到老了你肯定後悔!”

那麼,當年那些選擇丁克的人,到了晚年會後悔嗎?如果我們從丁克群體中選擇一兩家來回答,隻能算小衆樣本,不太可信。讓我們來聽聽社會學家會如何分析。

在某一網站上,一位網友尖銳提出:現如今那些選擇丁克的人,到了晚年有沒有後悔的,有沒有這方面的資料?

我們來看看北大社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怎麼回答。

她說,在大規模社會調查中,往往不會直接詢問無孩群體晚年是否會後悔。但一些采用訪談方式進行的研究,會對這些人群的心理狀況了解得更深入、更細緻。大體上說,這些丁克群體到了晚年會不會後悔,要根據當初他們丁克的原因來決定。

那些選擇丁克的人,到了晚年會後悔嗎?來聽聽社會學家的分析

◆鐵丁人群,晚年基本較少後悔

鐵丁人群其實是主動丁克人群。他們不要孩子的意願很強烈,屬于主動型不要孩子的。也就是說,夫妻倆本身有生育能力,但無生育意願。一直到晚年,都保持無孩狀态。

這樣的丁克群體,到了晚年之後,後悔的幾率比較小,而且因為早些年做好打算後,就已經開始為晚年做準備(更重要的是心理準備),晚年生活品質普遍偏高。

那些選擇丁克的人,到了晚年會後悔嗎?來聽聽社會學家的分析

70後丁克的詩與遠方

我曾在網上關注過一對70後旅行部落客,夫妻倆是鐵丁,早些年努力打拼,到現在攜手四處旅遊,生活惬意。他們就曾對晚年生活做過探讨,認為自己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和心理基礎去應對晚年可能出現的問題。當然,他們現在的生活幸福度就很高。

◆被動丁克群體,晚年後悔的較多

丁克群體中,晚年容易後悔的,多是那些想生育而不能生育的群體。

那些選擇丁克的人,到了晚年會後悔嗎?來聽聽社會學家的分析

可能是因為伴侶一方的身體問題,或者是夫妻倆的年齡問題,要麼是出于經濟考慮,他們沒有要孩子。但心裡其實是想要的。這些無孩群體因為是被迫丁克,到了晚年,看到别人兒孫繞膝,自己伶伶仃仃,兩相對比,後悔之意更深。

由此可見,生還是不生,一定要問清自己的心。如果想要孩子而不得,就要克服困難勇敢解決。如果本身無生育意願,那就提前做好應對晚年的準備,不必為“害怕老了後悔”而猶豫不定。

【話題讨論:你身邊有人丁克嗎?他們現在過得如何?】

進階育嬰師,心理咨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懂養育懂心理,也關注寶媽自我成長和家庭經營,力當媽媽們的貼心人。

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