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 photo/圖)
聯通客服給使用者打電話,親切的女聲。使用者懷疑她是機器人,後來反問她是不是機器人,客服每次的回答一模一樣:“怎麼會呢,肯定是員工給你打電話的啦,我們聯通呢都是經過統一嚴格教育訓練的呢……”反複用同樣的話回答客戶的視訊,甚至連語氣詞都完全一樣,在網上引發了不少調侃,大家一緻認定這客服就是機器人,調侃這不承認自己是機器人的機器人。
其實,接電話最初以為是真人打來的,結果發現是機器人,這已經不算是稀罕事了。
采用人工智能充當客服服務的原因很簡單。
在一個大廳中,在一個個的小隔間中,很多人戴着耳機,接聽一個又一個的電話。這些打來電話的客戶需求,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類似的、重複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接聽客戶電話,是一項勞動密集的工作。是以,一直以來,這項工作都會轉向勞動力價格更低的地區。比如,很多公司的客服服務中心,都是外包到中西部地區。而早在很多年前,歐美的電話客戶更是跨洋轉移到印度,因為印度有相對較高的英語使用人群,以及更低的工資。雖然會增加越洋電話費用,但卻能大大地降低人工費用。
顯然,比起外包給人,外包給機器是一個更好的辦法。其實外包給機器早就有了。隻要技術進步提供了這種可能,人們就會想到用新技術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最早的電話是全人工的,由人工客服轉接到各個部分。後來,随着音頻撥号技術的普及,不同數字對應不同音頻後,人們想出了新的辦法來節約人力。先是播放一段語音,然後根據來電者按鍵,來分發給不同的客服,甚至直接播放一段語音回答問題。現在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新技術的出現,語義識别有了較大的提升,準确度已經很高了。
采用人工智能客服系統之後,就不用人再去聽語音然後按按鍵選擇,而是直接采取對話的形式,智能的說,智能的聽。這樣做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極大地降低了成本。人工智能的邊際成本是非常低的。如果由真人來做,1000個坐席的客服服務,成本是100個坐席的100倍,而且每個月都是如此。但對計算機來說,當整套系統研發好之後,1000個客服比100個客服,隻需最初多幾台伺服器,每個月隻需多一些電費。除了降低成本之外,采用人工智能之後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人誤以為是真人,而通常人們對真人更有耐心,這就增加了營銷機會。
某種程度上,人工智能客服,就是一個中文房間思想實驗的現執行個體子。
1950年,阿蘭·圖靈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作為判斷人工智能的标準。他認為,如果一台計算機能夠在問答中讓人無法分辨是否是計算機,那麼這台機器就具有了智能。這一測試也成為了檢驗人工智能的經典标準。不過,1980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哲學教授John Searle提出了“中文屋”(Chinese Room)思想實驗,用該思想實驗否決圖靈測試的有效性。在這個思想實驗中,一位隻說英語的人身處一個房間之中,這間房間除了門上有一個小視窗以外,全部都是封閉的。他随身帶着一套記載着足夠多的中英文翻譯規則的書。房間裡還有足夠的稿紙、鉛筆。寫着中文的紙片通過小視窗被送入房間中,房間中的人可以使用他的書來翻譯這些文字并用中文回複。雖然他完全不會中文,但他可以讓任何房間外的人以為他會說中文。
John Searle通過這個思想實驗想表明的是,一個人在不懂中文、無法真正了解中文的基礎上,僅僅憑規則,就能讓人以為他懂中文,那麼,即使計算機通過圖靈測試,讓人以為它是人,計算機也并不真正地在“了解”,隻是簡單地根據規則行事。
思想實驗很複雜,關于人工智能的争論還将繼續進行下去,前路上還有量子計算機帶來的新希望。但對現在的産業而言,是否了解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技術能滿足應用的需求,隻要能做到“像真人”,就一定會帶來應用上的突破,不過,人工智能離通過圖靈測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現在不管是微軟小冰、小度還是SIRI,都顯得極度弱智,也很容易被識别出來,但随着技術的發展,未來的空間很大,甚至可能成為網際網路的新入口。
消費者有需求的時候,向自己的人工智能助手下指令:多多、小度、SIRI,幫我訂一張機票,要最便宜的,或者幫我找一家餐館、加油站。這或許就是下一代網際網路入口。雖然各家現在都在朝着這個方面努力,但由于語義乃至人工智能技術仍然不能實作基本的交流,仍然還有待發展。
在2021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上,劉鶴副總理指出,目前網際網路發展躍升到全面滲透、跨界融合的新階段,數字技術深度改造生産函數并不斷創造新業态,為各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這個過程中,要克服“鮑莫爾病”和“數字鴻溝”,實作經濟的包容性增長。
美國的經濟學家鮑莫爾(Baumol)在1967年将經濟活動分為兩個主要部門:一個是具有創新、規模效應,技術進步影響大,人均産出增加快,生産率增長快的“進步部門”,一般指制造業。另一個是創新少,技術影響弱,缺乏規模效應,生産率增加慢的“停滞部門”,一般指服務業,包括教育、市政服務、表演藝術、餐飲、娛樂休閑等。随着經濟發展,勞動力不斷流入停滞部門。具體地說,一家汽車廠,可以用自動化生産線來生産汽車,但人工電話客服的工資卻越來越高。從國家層面,整個國家經濟增長速度将減緩。這就是所謂的鮑莫爾成本病與增長病,簡稱鮑莫爾病。鮑莫爾病描述了服務業占比過高的問題。
不過,人工智能的出現,為解決鮑莫爾病提供了一個新視角。某種程度上,人工智能客服是新技術解決鮑莫爾病的一個典型例子。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劉遠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