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王铎書法存世甚多,現存新鄉博物館就有四五幅,其中就有王铎行書條軸《奉景翁詩軸》。王铎,字覺斯,号嵩樵,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時著名書法家。明天啟二年(1622)中進士,累由明朝舊臣變為清廷新貴,在以氣節自持的明代遺民眼中是被鄙夷的貳臣,是以,他始終抑郁不樂,在清代做了八年的官,于順治九年(1652)病逝故裡,享年六十一歲,贈太保,谥shì曰“文安”。 王铎博學好古,工詩文。詩文書畫皆有成就,尤其書法獨具特色,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其書法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筆力遒qiú勁,世稱“神筆王铎”。

新鄉市博物館此條軸為王铎的《奉景翁詩》,“欲跨白驢問太室,煙湫qiū可以篹zhuàn玄居。崖如璎珞yīng luò能頤魄,墨借栴zhān檀好著書。即使藝蘭不暇懶,縱然煮石未為踈shū。蹉跎恐負浮丘約,三十六峰明月虛。落款:“有心嵩sōng隐,近澀兵燹xiǎn,欲往從之,勞于夢懐,率賦斯言。奉景翁博噱jué兼柬賢長兄,時辛巳菊有黃華舫中書草,王铎”。下白文方印“宗伯學士”,朱文方印“王铎之印”。此詩為王铎于崇祯十四年(1641)所作,此年王铎因雙親病故,辭官歸鄉。同時,張獻忠、李自成農民軍橫掃中原,關外滿族勢力迅速壯大,明王朝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故王铎書“有心嵩,近澀兵燹,欲往從之,勞于夢懐,率賦斯言”之語,表達出對世事之無奈。
明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揮軍破洛陽、圍開封。同年秋,王铎安葬父母于祖茔。因農民軍進據孟津,王铎攜家人及親眷等近百口人,乘舟而東,複走新鄉。在新鄉與時任兵部尚書張缙彥同遊蘇門山和百泉等地。六月,就藩衛輝潞王朱常淓正值35歲壽,王铎為其祝壽,做詩兩首。現存王铎《為潞王壽誕祝詞碑》有兩塊,為衛輝潞王府著名石刻,第一通現存衛輝市博物館碑林,第二通現存河南博物院。
第一首内容為:“錫圭鎮河朔,王業紹謀令。數傳亢璚牒,虔禮厚光命。聞能敦棣儀,允焉緝安敬。明典韡帝裔,休禧畣保定。盤石綿埏垓,億萬笃鴻慶。壽礽天表現,谟徽永昌重。”款署“壬午六月恭祝潞國主賢殿下遐齡孟津王铎撰并拜書。”該碑拓片現存新鄉市博物館。
另一首内容為,“價藩鞏斯地,宸繡作民教。遐迩欽王度,樹聲繩古道。海屋籌無沫,仁德彰紀要。拯饑繕城守,施厝炳靈耀。式敬垂曠澤, 百歲翕攸好。恪哉厚永圖,世世贻洪灏”。款署“壬午六月王铎俚言敬祝潞國主賢殿下壽。”此外,王铎為潞王祝壽還作有畫作一幅,也收藏在新鄉市博物館
。該作品以水墨繪山石、竹子、樹木,景色比較寫實,用筆簡單,風格質樸。山石的造型方峻,勾皴相間。竹子參差錯落,疏密有緻。樹木空枝無葉,強幹弱枝,勁健有力。其畫作用筆多少有些書法的影子,筆勢婉轉,氣力恢宏。左上落款署“壬午六月恭祝潞國主賢殿下遐齡,王铎”。钤印兩方,上白文方印“宗伯學士”,下朱文方印“王铎之印”。
十月,王铎南下南京,王铎之妻馬氏病逝途中。
明崇祯十六年(1643)初秋,王铎返鄉,發現孟津老家廬舍盡毀,随移居新鄉輝縣蘇門山南十裡之孟莊,并将亡妻靈柩葬于新鄉城東二裡的水柳灣。自當年秋至第二年初,王铎旅居新鄉近半年,期間遊曆新鄉周邊,用詩文記錄戰亂中的新鄉,“荒原存古廟,煙火更堪嗟。孑孑田車響,陰陰野霧遮。三秋懸鼓铎,百戰厄龍蛇。縱有偷安日,知看何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