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常說“字不如表,表不如圖”,但在什麼場景下應該用什麼樣的圖表來展示資料,始終是一個讓人頭秃的難題。同樣,在現實工作中,很多人在用圖表表達資料時,常會錯用圖表,導緻圖表的表達效果減半,不過這是很正常的情況,因為我在早期也常犯這種錯誤,多積累經驗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
好了,直接進入正題,老李今天就列舉出3個最典型的圖表的錯誤使用方式,供大家學習參考。
餅圖中分類不要超過5種
對于餅圖來說,如果分類太多,百分比又小,就會難以區分類别,不利于閱讀。

錯誤例子
但如果實在種類太多,又想用餅圖來表達,那麼有兩個可行的辦法,
一、将一些不重要的變量合并為「其他」項,同時避免扇區超過5個;
二、改用條形圖或者表格。
不要使用兩個餅圖來對比
對比多個分類的成分關系,比如這裡對比每個城市的産品占比,就不要使用餅圖,因為很難直接對比不同城市直接的差别,如下圖: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百分比堆積柱形圖來進行對比,如下圖:
折線圖常用于顯示資料在一個連續的時間間隔或者時間跨度上的變化,其特點是反映事物随時間或有序類别而變化的趨勢。
但是這裡沒有跟随時間而變化的趨勢,而是為了對比排名,可以使用柱形圖、條形圖、子彈圖、雷達圖、詞雲圖、啞鈴圖、棒棒糖圖。
漏鬥圖從上到下,有邏輯上的順序關系,表現了随着業務流程的推進業務目标完成的情況。
但是這裡的漏鬥圖沒有流程邏輯,隻是為了對比排名,可以使用柱形圖、條形圖、子彈圖。
我是“資料分析不是個事兒”,常年分享資料分析幹貨,不定期分享好用的職場技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