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作者:聰明的風鈴008

在中國的近現代曆史上,素有“梅州南大門,潮汕後花園”之稱的廣東豐順縣可謂是能人輩出,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湧現出丁日昌、丁惠康、李堅真等衆多風雲人物。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正是一位出生在豐順縣卻“籍籍無名”的傳奇人物——謝漢光。

之是以說他傳奇是因為他作為中共的“紅色特工”,孤身一人在台灣潛伏四十餘載,最終在古稀之年才得以安全回到大陸,可以說是一個極為罕見的奇迹。

但是由于他的工作性質和特殊原因,這位老人的身份幾乎無人知曉,即便歸來後,為了找回原來的身份也是大費周章。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謝漢光也是十分幸運的,作為中共在台隐蔽戰線上堅持時間最長的“深潛特工”,當他曆經磨難回到大陸時,驚喜地發現,結發妻子一直在默默地等待着他的歸來,而且家中已經兒孫滿堂。

一生颠沛流離的謝漢光也在家人的陪伴下享受了8年的天倫之樂,在1996年安然離世,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一、颠沛流離的青年時代

謝漢光一生中絕大部分的時間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颠沛流離”。

生于1917年的謝漢光自小就聰穎異常,在家人的殷切希望和大力支援下,他23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被國立廣西大學農學院森林專業錄取。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雖然那時的中國已經進入抗日戰争的艱苦時期,但是滿懷激情的謝漢光毅然走出家門奔赴廣西求學,在此期間也結識了衆多的良師益友。

當時的這所廣西大學雖然是初建不久,但是卻雲集了衆多名家,像李四光、陳望道、陳寅恪、梁漱溟、焦菊隐這樣的學界巨擘都曾在這裡任教,謝漢光也正是在這些良師的悉心教導下快速成長起來。

本來隻是想找一張“安靜書桌”的謝漢光在求學期間結識了幾位影響他一生的同學,也正是因為這些人才改變了他“一介書生”的人生軌迹。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當時的中國正在與日本侵略者進行着殊死搏鬥,很多有志之士也紛紛投身其中,廣西大學的師生中也有很多是中國共産黨的擁護者甚至是黨員。

其中梁铮卿、陳仲豪、張伯哲這三位廣東老鄉與謝漢光的關系最為親近,當然在潛移默化中也影響了謝漢光的政治方向。

正是在這些良師益友的影響下,年輕的謝漢光除了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外,還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從此在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爾後謝漢光來到廣西,被安排在“黔桂鐵路柳州農場”工作,由于他專業對口、學識淵博而且心思缜密,不到一年的光景就升任為農場主任之職。

謝漢光這個農場主任其實還順帶做一些“副業”,前面我們提到過,他求學時就與中共黨員及進步人士交往甚密,是以他的農場經常接待一些“紅色人士”。

尤其是在潮汕地區淪陷之後,很多為了躲避敵人追捕的同志都來投靠謝漢光尋求庇護,對于這些人他是大開友善之門、一律收留,甚至到後來,他的農場已經成為了我黨在此地的秘密聯絡點。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在那段時間裡,滿懷愛國之情的謝漢光掩護和幫助了很多共産黨人,雖然他還沒有正式入黨,屬于“編外人員”,但是他的愛國舉動以及幹練穩重都給共産黨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随着戰火的蔓延,1944年底桂林也被日軍染指,謝漢光隻得被迫逃出廣西,遠赴四川避難。

一路上他花光了所有積蓄,最後靠乞讨和吃野菜樹皮來到了四川。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二、入台深潛,險象環生

正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當形容憔悴的謝漢光到達四川時,幫助他安頓家人甚至安排工作的正是之前他在農場幫助過中共人士,就這樣他在四川當地以教書為生。

在這次逃難過程中,謝漢光親眼目睹了侵略者的兇殘和老百姓的流離失所,這些都更加堅定了他親近共産黨、積極參與救亡運動的信念。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1945年8月15日,全國人民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曙光,日本戰敗并宣布無條件投降。随着日本的投降,曾經被他們侵占的台灣省宣告光複,交通往來也恢複暢通,政商各界人士紛紛趕往台灣參與恢複工作。

其中有一位廣西大學的教授奔赴台灣省後擔任林業試驗所所長,他想起了當年自己的得意門生謝漢光,于是向他發出了赴台灣工作的邀請。

此時的謝漢光剛剛迎娶了他一生的摯愛——曾秀萍。這個消息對于他來說再好不過了,戰争結束了,他又可以開始安定生活了,而且還是自己最擅長的工作,是以他帶上妻子立刻動身趕往香港,準備從那裡坐船前往台灣。

謝漢文到達香港後一邊等待合适班次的渡輪,一邊還順便受邀拜會了一些“老朋友”,那就是中共華南分局的負責人——方方、蘇惠。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二人知道謝漢光一直與中共保持着良好的關系,不僅是個極具愛國心的熱血青年,而且政治傾向非常明确,十分看不慣國民黨腐敗的統治。

于是他們向謝漢光提出了一個“小要求”,希望他去台灣後能夠幫共産黨做一些工作,謝漢光爽快地答應了這個要求。同時蘇惠還告訴他,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一位他的校友去台灣投奔他,讓他幫忙安排一下,以後便于一起工作。

接受了特殊使命的謝漢光在興奮之餘也感覺到了此行的風險性,此時的他隻跟新婚妻子在一起生活了9天。考慮再三後他還是決定讓妻子傳回老家,不要跟他一起入台。

雖然丈夫沒有告訴她具體原因,但是聰明的曾秀萍隐隐地感覺到了什麼,沒有任何怨言、沒有任何追問,她獨自回到了豐順老家。

這時候的他們都不知道,曾秀萍已經懷有身孕了。更讓他們想不到的是二人這一别竟然是四十多年,再相見已是暮年。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謝漢光就這樣背負着特殊使命來到了台灣,在他那位老師的安排下順利地進入了林業試驗所工作,一個月之後,一位老同學真的如約來投奔他了,這個人就是當年與他交往甚密的張伯哲。

這可着實讓謝漢光喜出望外,自從畢業後二人幾乎沒有見過面,這次再聚首格外親切,而且未來還要在一起并肩作戰,想想都讓他興奮。

在謝漢光的幫助下,張伯哲也順利地進入了林業試驗所的下屬分所任職,二人随即展開地下工作,謝漢光也算是正式開啟了“特工生涯”。

更加天随人願的是,沒過多久那位邀請謝漢光來台灣的教授另謀高就了,而且臨走前還把謝漢光扶上了所長的位置,這樣一來就給中共的情報人員入台提供了絕佳的管道。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在謝漢光的安排下,梁铮卿、徐懋德、陳仲豪等一批戰友被陸續安插了進來,再加上張伯哲,當年上學時最親密的“鐵哥們兒”又聚在了一起。

1947年初,在張伯哲的介紹下,中共台灣省委同意謝漢光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這位“黨外進步人士”終于邁出了他生命中極為重要的一步。

入黨後的謝漢光更加兢兢業業,小心謹慎地完成着組織上交給他的每一項任務,直到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之前,他和張伯哲、陳仲豪等同志配合的天衣無縫,向大陸傳回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

然而就在1949年10月底,陳仲豪出事了。原來陳仲豪入台以後是以吉隆中學教師的身份潛伏下來的,他在學校中發展愛國學生秘密成立進步組織并且刊印了《光明報》,宣傳進步思想。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但随着蔣介石帶領殘兵敗将退守台灣後,白色恐怖彌漫全島,《光明報》也引起了國民黨保密局的注意。

最後在蔣介石的授意下,保密局的特務逮捕了吉隆中學校長、中共黨員鐘浩東及很多同志,幸好陳仲豪當時沒在學校逃過了一劫,但是他的處境已經十分危險。

接到上級指令的謝漢光立刻行動起來,先是将陳仲豪藏在自己的研究所中,然後在梁铮卿的協助下将他繼續轉移,最終通過喬裝改扮才将陳仲豪送上了傳回大陸的飛機,順利助其脫險。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安全傳回大陸的陳仲豪後來一直從事教育工作,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幾十年後要不是他的出面,可能永遠沒人知道謝漢光的存在,這也算是報了當年的救命之恩。

三、少小離家老大回

安全送走了陳仲豪,謝漢光繼續着潛伏工作,但是“光明報事件”之後,島内的國民黨為了鞏固統治越發的喪心病狂,血腥的屠殺和瘋狂的逮捕沒有一天間斷過。

1950年2月台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被保密局逮捕,他手中掌握着幾乎所有在台潛伏的紅色特工名單,可惜這位“老台共”早已喪失了血性和信念,很快就投敵叛變了。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由于他的變節,中共在台灣省的情報網幾乎在一夜間被連根拔起,400多人遭到逮捕,1800多人被牽連。

最令人心痛的是,就連吳石這樣已經潛伏在國民黨高層多年的傳奇特工也沒能幸免,都遭到逮捕并被殺害,當然謝漢光的身份也随之暴露,遭到通緝。

最先知道消息并且向謝漢光發出預警的就是張伯哲,他通知謝漢光立刻轉移,接到通知的謝漢光震驚萬分,帶了些随身細軟就開始了逃亡。

本來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找梁铮卿,結果當趕到梁铮卿工作的台灣省畜牧場時,發現他已然被捕,于是謝漢光又火速撤往台中南屯村,稍作休整後就在同志的掩護下,一路向台東林場的一個改良站撤去。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就在快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謝漢光遇到了一位叫楊溪伯的樸實鄉民,這位老人看到面容憔悴、行色匆匆的謝漢光時主動詢問其來意,謝漢光謊稱自己是國民黨的逃兵,因為忍受不了軍官的虐待跑了出來,希望老人能收留他。

好心的楊溪伯十分同情這個陌生的年輕人,于是就把他帶回了自己家,就這樣謝漢光在這裡躲了起來。

但是幾天後楊溪伯就告訴謝漢光:“現在外面亂的很,政府經常要來查戶口,為了安全起見你還是換個地方住吧,離我這20裡還有一個小村子,那裡很偏僻,幾乎沒人去。”

為了不連累老人,謝漢光再次轉移,楊溪伯帶着他來到了那個林場深處的小村莊。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雖然有楊溪伯的引薦,但是這個小村子的村長還是猶豫不決,不敢收留謝漢光,無奈之下他隻得拿出自己僅剩的财産——兩枚金戒指遞給村長。

“拿人手短”的村長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不僅收留了謝漢光,還給他找了個合法的身份。

原來這個村曾經有一個山胞的農民叫葉依奎,但早就失蹤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也從來沒人問,外人更是不得而知。

就這樣“謝漢光”搖身一變成了“葉依奎”,還辦了正式的身份證明、戶籍證明,每天就在林場工作生活。

起初謝漢光還打算等風聲過去之後離開深山,再次找到組織,但是随着島内的局勢越來越嚴峻,幾乎他知道的人不是被逮捕就是被殺害了,他就像一隻斷線的風筝在空中漂泊不定。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這時的謝漢光還不知道,他的親密戰友張伯哲和梁铮卿都已經英勇就義了。

無依無靠的謝漢光隻能懷揣着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家人的深深思念“深潛”了下來,他自己也沒想到,這一潛就是38年。

在這期間,村裡人為他介紹媳婦、村長勸他出去闖一闖,他都委婉地拒絕了,因為他堅信總有一天他會回到大陸,還能見到他的妻子、家人和戰友,是以他必須要忍耐。

漸漸地,歲月将那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年輕人磨砺成了皺紋堆累的遲暮老者。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四、沒有身份的紅色特工

1987年,兩岸關系放緩,台灣省當局開放了回大陸探親的政策,很多背井離鄉幾十年的老人紛紛提出申請,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回到故鄉看看、也有很多年輕人希望回大陸認祖歸宗。

得知此消息後,謝漢光激動萬分,他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送出探親申請後的謝漢光度日如年,隐忍了将近四十年的情感幾乎噴湧而出,他恨不得一步就跨過海峽回到大陸,回到那闊别已久、讓他魂牽夢繞的家。

1988年12月謝漢光終于以台胞“葉依奎”的身份獲得準許回到了大陸,年過古稀的他根本顧不得舟車勞頓,一口氣就跑回了老家豐順縣,但是他并沒有見到妻子。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他從同鄉那裡得知,原來早在1952年,受蔡孝乾叛變事件的影響,他就因為“曆史不清、身份不明”等原因被開除了黨籍,自己又在台灣省“深潛”幾十年,在大陸早就沒有了身份,妻子也是以受到牽連,回到娘家揭西縣五經富鎮生活,後來具體怎樣誰都不知道。

此時的謝漢光根本顧不上許多,馬不停蹄地趕往揭西縣,憑着模糊的記憶找到了妻子娘家。

當他來到門前時,仿佛時間又回到了幾十年前,他的記憶一下子被喚醒了過來,看着院子裡那個白發蒼蒼、依稀熟悉的背影,他顫抖的走了進去。

院裡的老太太正是曾秀萍,當她擡頭看到謝漢光的那一刻仿佛整個世界都凝固了,面前站的正是她日思夜想盼望了幾十年的丈夫。二人緊緊地抱在了一起,泣不成聲。

聞聲趕來的家人一時間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等兩位老人情緒逐漸平複後,大家才搞清了狀況,一家人又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原來當年謝漢光“失聯”之後,妻子曾秀萍根本不相信他會犧牲或者是當了叛徒,不論别人怎麼說她都一直堅信丈夫總有一天會回來。

就這樣她一個人拉扯着兒子苦熬度日,如今已是兒孫滿堂,“四十載青絲變白發,待君歸佳人已暮年,有妻如此,夫複何求”。

回家之後的謝漢光第一件事就是想要恢複原來的身份,“葉依奎”已經完成了他的曆史使命。但是由于當年知道他身份在戰友在那場劫難中幾乎傷亡殆盡,早已沒有确鑿的資料可以證明他的存在,是以他寫的申請也遲遲得不到答複。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當年被他和梁铮卿營救回大陸的陳仲豪還在世,并且在汕頭大學圖書館工作,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找到了他。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這對“生死之交”時隔四十餘年再次相見,陳仲豪激動不已。當他得知謝漢光的來意時,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幫忙,并且立刻聯系了當時同樣幸免于難的另一位“老熟人”徐懋德,一起為謝漢光作證。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大家收集到了很多可靠的證明材料,最終在1995年5月,中組部通過調查核實後,由豐順縣委組織部正式發文,宣布恢複謝漢光身份、黨籍并以幹部身份為其辦理離休。

1996年,80歲的謝漢光含笑離世,毫無遺憾地走完了他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這位堅毅如磐石的“紅色特工”用他的實際行動诠釋了何為“堅韌、執着、忠誠”。

新婚9天就入台潛伏,42年後全身而退回大陸,才發現已經兒孫滿堂

也許他的故事裡沒有威風八面,也沒有慷慨激昂,但是在那個腥風血雨的隐蔽戰線裡,深潛四十多年最終還能全身而退,就足以讓他名留青史。

英雄無畏、英雄無悔、英雄無名,為了祖國的統一大業,多少仁人志士甘願默默無聞、舍生取義,甚至最終連名字都沒能留下。

他們依靠心中堅定的信仰,用自己的生命譜寫着一名紅色特工的華彩樂章。曆史的車輪必将滾滾向前,所有妄圖挾洋自重的宵小之徒都将被赤旗席卷,最終灰飛煙滅,統一大業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