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5歲後不想高血糖?醫生勸告:生活中注意飯前2點,飯後2堅持

作者:張醫生健康雜談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援。

“你說,這高血糖是不是吃得太多糖了?”陳大山皺着眉頭看着方醫生,一臉擔憂和不解。

方醫生微笑着搖了搖頭,開始解釋:“其實,高血糖的成因比你想象的複雜多了。55歲後,如果你不想讓血糖像野馬一樣失控,關鍵是要做好飯前飯後的管理。”陳大山是個計程車司機,平時工作忙碌,飲食無規律,這次體檢發現血糖偏高,便急匆匆來找方醫生咨詢。

55歲後不想高血糖?醫生勸告:生活中注意飯前2點,飯後2堅持

“飯前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空腹大量飲用含糖飲料,二是适量攝入低GI的食物。”方醫生細緻地講解,“例如,一杯無糖豆漿或者一小碗燕麥粥,能幫助你穩定血糖。”

而對于飯後管理,方醫生更是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論:“飯後兩小時内适當活動,如散步或簡單家務,可以顯著幫助降低血糖。其次,保持良好的情緒也非常關鍵。緊張或焦慮會通過激活神經内分泌系統,導緻血糖升高。”

55歲後不想高血糖?醫生勸告:生活中注意飯前2點,飯後2堅持

陳大山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顯然方醫生的話深得他心。方醫生繼續深入講述:“不少人認為高血糖是‘吃出來的病’,而忽視了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其實,長期的情緒壓力可以通過激活我們體内的應激反應,增加血液中的糖分和脂肪的分解,這直接導緻血糖升高。”

55歲後不想高血糖?醫生勸告:生活中注意飯前2點,飯後2堅持

陳大山驚訝地插話:“那不就說,我平時心情好,血糖也能好些?”

方醫生回答,“這也是為什麼我總是鼓勵患者保持樂觀,避免不必要的壓力。”

方醫生注意到陳大山還有些疑惑,便繼續詳細地展開了關于飲食的深入讨論。他說:“你知道嗎,不僅是吃得健康,吃得‘聰明’同樣重要。比如,飯前喝點湯,可以減少你的食欲,自然就不會吃太多導緻血糖飙升的食物了。”

55歲後不想高血糖?醫生勸告:生活中注意飯前2點,飯後2堅持

陳大山聽後哈哈一笑,似乎對方醫生的這一招頗感興趣。“那飯前喝湯,有沒有什麼講究呢?”

方醫生點了點頭,繼續解釋:“最好選擇蔬菜湯或者是清湯,避免那些高脂肪的奶油湯。這樣可以提供足夠的水分和一些纖維,幫助你更好地控制飯量。”

55歲後不想高血糖?醫生勸告:生活中注意飯前2點,飯後2堅持

方醫生還提到了一個很少人注意但非常有效的政策:“其實,适當的香料添加也可以幫助控制血糖。例如,肉桂不僅能增加食物的風味,還有助于降低血糖。有研究表明,肉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模拟胰島素的作用,幫助降低血糖。”

55歲後不想高血糖?醫生勸告:生活中注意飯前2點,飯後2堅持

陳大山對這個新資訊感到十分新鮮,“哦,這樣啊!我可以試試在早餐的燕麥裡加點肉桂。”

“完全可以。”方醫生肯定地回應,繼續補充了關于食物和時間選擇的重要性。“你還需要注意的是,晚餐不要吃得太晚。晚餐吃得過晚,不僅會影響睡眠,還可能導緻第二天早上血糖異常。”

55歲後不想高血糖?醫生勸告:生活中注意飯前2點,飯後2堅持

對于運動,方醫生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僅僅是飯後散步那麼簡單,适當的間歇性訓練,比如快走交替慢走,可以更有效地幫助降低血糖。可以增加肌肉對糖分的吸收率,進而降低血糖。”

55歲後不想高血糖?醫生勸告:生活中注意飯前2點,飯後2堅持

講到這裡,陳大山顯然對方醫生提供的資訊感到非常滿意,但他還有最後一個問題:“那如果我偶爾想吃點甜的,比如生日或者節日,應該怎麼辦呢?”

方醫生了解地點了點頭:“關鍵是要控制量和頻率。你可以選擇低糖或無糖的甜品,或者在活動較多的日子安排這樣的小奢侈,這樣可以在不增加太多血糖負擔的情況下,滿足你的口味。”

55歲後不想高血糖?醫生勸告:生活中注意飯前2點,飯後2堅持

通過這番交流,陳大山對如何控制自己的血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計劃。而方醫生看到自己的建議被患者這樣認真地接受和了解,内心也感到十分欣慰。這種直接對話的方式,不僅增加了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更加深了醫患之間的信任和了解。

關于高血糖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讨論!

55歲後不想高血糖?醫生勸告:生活中注意飯前2點,飯後2堅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