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作者:地理鑒賞君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這樣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可以讓您下次繼續閱讀相關文章,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您的認真閱讀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感謝您的支援。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中亞與中國之間自古以來就一直保持着複雜多樣的聯系。這種聯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漢武帝時期,他成功地将匈奴逐出河西走廊,進而建立了通往西域的通道。漢宣帝時期,西域的地理範圍極為遼闊,大緻上包括了今天的新疆地區、哈薩克斯坦東部、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大部分地區以及部分俄羅斯地區。這個廣闊的區域在當時被稱為“西域”,是連接配接東西方的重要通道。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其中,吉爾吉斯斯坦與大陸淵源最深,早在西漢時期,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便有接觸。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骞出使西域聯合中亞地區的勢力,共同對抗匈奴。在這一過程中,張骞不僅成功抵達了大月氏和大宛,還經過了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地區。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絲綢之路初步形成,吉爾吉斯斯坦成為了連接配接中國和中亞、歐洲的重要節點。來自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通過這一通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中亞和更遙遠的地方,吉爾吉斯斯坦,其獨特的地緣位置,成為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極大地促進了雙方的繁榮與發展。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唐朝時期,唐朝疆域的擴大,使得中國直接控制了天山南北的廣大區域。公元7世紀,唐太宗李世民派遣大将蘇定方征服了西突厥,并在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設立了安西都護府,以加強對中亞地區的管理和控制。唐朝時期,這一地區的漢唐文化傳播深遠,不少唐朝的詩人、學者、僧侶如玄奘、西域高僧等也到達了這一地區。他們記錄下了大量關于西域的文化、宗教、風俗等方面的資訊,像著名的碎葉古城,極有可能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在唐玄宗時期,安西四鎮(龜茲、于阗、疏勒和碎葉)成為了唐朝的軍事重鎮,這不僅有力地控制了天山南北的通道,也使得唐朝與吉爾吉斯斯坦乃至整個中亞地區的聯系更加緊密、頻繁。元朝滅亡後,明朝逐漸重建與中亞地區的聯系。明朝的使節曾多次出使中亞,包括吉爾吉斯斯坦一帶,進行外交、貿易活動。據史書記載,明朝中期,吉爾吉斯部落曾派遣使者來華,雙方在外交、文化、貿易等方面均有互動。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可到了清朝時期,中亞局勢發生了大的變化。随着準噶爾部的強大和衰落,吉爾吉斯斯坦地區的部落曾一度受到準噶爾部的壓迫和影響。清朝康熙帝、乾隆帝分别進行了多次平定西域的戰争,最終統一了天山南北。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在清朝的治理下,吉爾吉斯斯坦地區的社會、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清政府通過“懷柔政策”拉攏該地區的貴族,并在當地推廣農業、商貿,促進了區域的交流和發展。與此同時,清朝對該地區的宗教事務也采取寬容态度,尊重當地信仰習俗,穩定和鞏固了清朝在中亞的統治。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在那個時期,吉爾吉斯斯坦的大部分領土,包括其東部和南部,都在清朝的控制之下。僅有西部的一小部分區域由中亞的浩罕汗國掌握。不過,浩罕汗國也一度曾是清朝的附庸。随着俄國領土擴張的企圖愈發明顯,中亞地區成為其戰略目标。尤其是沙俄自彼得大帝以來,一直緻力于擴大其領土。到19世紀,俄國早已跨越烏拉爾山脈,控制了大片西伯利亞的領土。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早在18世紀60年代,俄國就已經開始在中亞進行偵察和探險。1864年,沙俄正式開始對吉爾吉斯進行軍事行動。俄軍利用武器和人數上的優勢,迅速攻占了吉爾吉斯境内的一些要地。然而,面對吉爾吉斯人的頑強抵抗,戰況一度陷入膠着。最終,俄軍通過殘酷鎮壓和政策性分化,逐漸控制了局面。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1870年,沙俄迫使吉爾吉斯斯坦與其簽訂《契月特淖克斯條約》。條約規定吉爾吉斯斯坦承認沙俄的宗主權,并必須接受俄國在其境内駐軍。此外,大量的商貿特權和土地所有權也被俄國強取豪奪。條約使吉爾吉斯失去了政治上的獨立性,成為了沙羅在中亞地區的重要殖民地。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在正式控制吉爾吉斯斯坦後,沙俄加緊對當地的經濟資源進行開發。他們大規模開采礦産、收割森林,對肥沃的草原進行殖民性農業開發。同時,俄國政府還推行同化政策,試圖抹除吉爾吉斯斯坦的民族文化。大量俄羅斯移民被安置在這裡,官方語言變為俄語,傳統的遊牧生活方式受到了嚴重破壞。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1873年,吉爾吉斯人在庫爾達伊的帶領下發動了大規模的反俄起義。雖然這些起義最終被俄國軍隊殘酷鎮壓,但表明了吉爾吉斯人對于自由和獨立的渴望。1881年,另一場由傑堤格裡上司的起義也同樣被鎮壓,俄國此後加強了其軍事和行政控制。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在俄國的強大壓力下,吉爾吉斯斯坦被迫簽訂了《傑蘭塔烏條約》。條約進一步削弱了吉爾吉斯的政治和經濟獨立,新增了一系列苛刻條款,包括稅收加重、勞役增加,以及土地重新配置設定。這些措施使得吉爾吉斯農牧民的生活更加困苦,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之後,中亞浩罕汗國也徹底被沙俄給吞了,是以整個吉爾吉斯斯坦的地盤,自然就全部落入了俄國人的口袋裡。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沙俄帝國走向崩潰。革命後的俄羅斯進入了蘇維埃政權統治時期。在這個動蕩的過渡階段,中亞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一度獲得了新的希望。然而,1918年成立的蘇維埃俄國很快便将目光轉向了中亞地區,再次以武力和政治手段重新恢複了對這些地區的控制。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1924年,蘇聯正式成立之後,蘇聯政府開始了對中亞地區的重新劃界,吉爾吉斯斯坦成為蘇聯的一部分。1980年代後期,蘇聯的改革浪潮掀起,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政策帶來了言論自由和政治開放的空氣。吉爾吉斯斯坦的知識分子和政治精英們也開始積極參與到全國範圍的民主化和市場化改革中。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此時,吉爾吉斯斯坦人民的民族意識和獨立願望不斷增強。在這種背景下,1990年吉爾吉斯斯坦舉行了首次多黨制的總統選舉,阿斯卡爾·阿卡耶夫成為首任總統。1991年,蘇聯解體的序幕徐徐拉開。12月25日,在全球注視下,蘇聯正式宣告解體,15個加盟共和國相繼宣布獨立。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吉爾吉斯斯坦在這一時刻迎來了曆史的轉折點,1991年8月31日正式宣布獨立,成為一個主權國家。在蘇聯解體後,吉爾吉斯斯坦反而發現了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與曾經的老夥伴中國展開合作。畢竟,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使得這一選擇變得順理成章。由于至少經曆了三次被納入中國的曆史,許多吉爾吉斯人長期以來認為自己與中國人有着共同的祖先和血緣聯系。他們甚至聲稱自己是漢朝名将李陵的後代。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李陵出身将門,祖父李廣是名震華夏的飛将軍,從小就耳濡目染了戰場上的英勇與榮耀。在當時,漢朝與匈奴的戰争如火如荼。李陵率領的五千精兵,擔負着深入敵後的重任。正是在這場戰争中,李陵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轉折。公元前99年,李陵奉命率兵出征匈奴,以分散匈奴主力,為漢軍大規模進攻創造條件。他運用遊擊戰術,頻頻襲擾敵軍,為主力部隊赢得了寶貴的時間。然而,匈奴主力很快調轉矛頭,集中兵力對付李陵,形勢急轉直下。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面對十倍于己的敵軍,李陵沒有選擇後撤,他們背水一戰,在極度不利的條件下堅持了十多天,最終糧盡糧絕,被迫投降。投降之後,李陵被送到匈奴的王庭,成了階下囚。漢武帝聞訊大怒,對李陵的投降行為倍感失望,甚至認為他是叛國。

吉爾吉斯斯坦:曾一度歸屬中國?當地百姓自稱是漢朝名将李陵後裔

加上陷害李陵的讒言,漢武帝下令誅殺李陵全家,李陵的親屬無一幸免。這個消息傳到匈奴,李陵倍受打擊,心中的痛苦無法用言語形容。萬念俱灰的李陵,索性真的投靠了匈奴。在匈奴的漫長歲月裡,李陵逐漸赢得了匈奴貴族的信任,甚至娶了匈奴單于的女兒為妻,生下了兒女。由于李陵深受匈奴王的喜愛,從那之後,他便獲得了一片封地。據吉爾吉斯人所說,李陵的封地位于他們的區域。是以吉爾吉斯斯坦才說他們是漢朝名将李陵的後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