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一部西溪繁花,西溪文化研究會成立20周年

作者:潮新聞

潮新聞用戶端 記者 方力 通訊員 蘇晨燕 俞長壽

“錢兄創會廿年前,繼有單金同仔肩。歲歲蘆花添逸興,盈盈秋水促新篇。三期規劃馳名遠,八景讴吟協韻妍。寄望諸君齊戮力,精華不泯得長傳。”這是詩人、書法家吳亞卿描繪西溪文化研究會走過的20年。

今天(5月19日),西溪文化研究會成立20周年慶典紀念大會在杭州西湖區留下街道屏峰社群舉行。

同時,由西湖區留下街道文聯、西溪文化研究會、留下街道屏峰社群三方組織的“西溪繁花”大型書畫展開幕,展出的書畫作品多達75幅,不乏名家精品之作。

好一部西溪繁花,西溪文化研究會成立20周年

方力 攝

好一部西溪繁花,西溪文化研究會成立20周年

記者 方力 攝

據了解,西溪文化研究會2004年3月成立,伴随杭州西溪濕地文化的重新煥發,成為西溪地濕公園文化的主要開拓者之一,獨立或參與多達數十項西溪濕地曆史地貌與文化的調研。比如參與《西溪文獻內建》《西溪叢書》《西溪通史》《西溪寶典》等文獻類書籍的編撰,為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各類景觀的重新定位和豐富西溪濕地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獲得了廣泛的贊譽。

慶典紀念大會回顧了研究會自成立以來所走過的曆程。

金永炎會長在陳述中,把西溪文化研究會的工作經曆分為“文化研究走深走實”“文化活動有聲有色”“基礎工作壓緊壓實”“極積進取勇于創新”等四個不同類目,系統性地講述西溪文化研究會20年來的主要成就。

好一部西溪繁花,西溪文化研究會成立20周年

記者 方力 攝

近年來,西湖區留下街道和屏峰社群,在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把區域文化資源融入到居民的生活追求。他們把宋高宗的“西溪且留下”和沿山十八塢文化積澱深挖細刨,讓許多沉寂于曆史典籍和地名傳說的故事,提煉為活躍的鄉土精神文化。

屏峰社群黨委書記廖銀生說:“今後要更多地借力西溪文化研究會專家的資源,挖掘上埠西溪源頭文化和埠貿文化,服務于未來社群建設。”

“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