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葛劍雄:中國邊疆問題的由來

作者:古籍

今天主要與大家分享的話題是"中國邊疆問題的由來",我本身專業是曆史地理,現在的身份是複旦大學中國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我們研究曆史地理有兩塊大的方面,一是曆史自然地理,二是曆史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中有一個研究領域,現代的說法叫"曆史政治地理",傳統的地說法稱為"疆域沿革地理"。

我們今天講中國邊疆問題,首先要弄清楚邊疆是如何形成的?在形成過程中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正因為有這些問題,是以今天我們邊疆地區存在着一些對我們不利的因素或者隐患。至于它有多大作用,我想大家根據事實都可以自己做出判斷,我這裡主要講事實。

葛劍雄:中國邊疆問題的由來

請大家看地圖,這是秦始皇統一後形成的疆域,(這個範疇)今天在我們中國國土範圍之内,從公元前221年開始就形成了一個由中央集權管理的疆域。到了清朝,具體講即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天山南北後,也就形成了像地圖顯示的由清朝統治的疆域,這個範圍有1300多萬公裡。

但到清朝末年時已經變化了。在這裡大家可以看到黑龍江以北、烏蘇裡江以東的地方,已經通過不平等條約和條約以外的武力威脅、掠奪變成了俄羅斯的地方。還有一塊地方是在外蒙古和新疆的西北,也就是今天的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成為了他們的地方,這是在1919年之前發生的。

當年與今天中國的邊界、邊疆地區相關的,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分别來看。

A錢腐敗是國家失地的内因

一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外蒙古宣布獨立并且入侵内蒙古。照理說,清朝在入關前,已經征服了蒙古并且跟蒙古結盟,蒙古也有八旗,整個清朝蒙古族的地位相當高,滿蒙是一家,清朝的曆代皇帝都要把公主嫁給蒙古的王公。為什麼辛亥革命以後各方面獨立了?

葛劍雄:中國邊疆問題的由來

一方面是它的内因。清朝後期為了鞏固邊疆,就在現在的内蒙古地區開始放墾,原來在一些陝西等地區的移民在内蒙古曾一度不能合法的落戶,基本上是流動的,不是做買賣就是打零工,他們不能擁有土地,不能合法的在那裡居留。放墾後就開放了,開放對鞏固邊疆是很好的,但的确也帶來了新的沖突,特别是對貧苦的牧民。因為漢人來了占了他們的土地,他們也不會農耕,王公貴族還能租地得好處,貧苦的農民失去了他們的生活基礎,有的不得不遷移,外蒙古由此感到受到了漢人可能侵入的危險。

清朝末年實行憲政、新政本身,現在大家都是肯定的,但也有些操之過急。貪官污吏趁改革、新政的機會A錢腐敗,中飽私囊,在客觀上加重了外蒙古這些貧窮地區人民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之下,外因就起作用了。因為沙皇俄國一直處心積慮的要把蒙古分離出去,要占領這個地方。

大家可以看到,如果外蒙古被俄國控制,等于在中國的北方中間打進一個棋子,東邊可以控制東北,西邊可以控制新疆,這邊可以威脅到中國的首都北京。沙皇無論如何支援外蒙的活動,是以外蒙古宣布了獨立。

外蒙古的獨立是強鄰一手制造的

對于外蒙古的獨立,無論是南方的臨時政府,以及後來在北方實際掌權的袁世凱等人都采取了積極的态度,絕不承認。當時國際上形勢對俄國也不利,大家都不希望外蒙古被俄國多占,俄國當時的力量也有限,是以一方面繼續支援外蒙古分裂中國,另一方面不得不勸外蒙古表面上放棄獨立,實際上實行自治,并且公然和外蒙古簽訂條約,并要中國政府承認。是以1915年外蒙古一方面取消獨立。另一方面實行自治,中央政府還是管不到他的,實際上就處于脫離中國,被俄國控制的局面。

葛劍雄:中國邊疆問題的由來

到了1919年,十月革命後蘇俄還是支援外蒙古獨立,但畢竟鞭長莫及,是以在這個情況下,北洋政府任命徐樹铮為西北籌邊使,組建了邊防軍,然後進駐庫倫。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下,加上當時新生的蘇維埃治國不善,外蒙古宣布取消自治,全面回歸中國。

但蘇維埃政權稍微穩定以後,它就一方面在蒙古策動成立蒙古人民黨,實際上進一步繼續支援他獨立,包括以後支援民族軍派人員軍火;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國北方的北洋政府忙于内戰,是以原來進駐在那裡,移民實邊的邊防軍1920年就撤軍了。并且邊防軍大多數根本沒有到外蒙古,而是在參與内戰,不久内戰失敗,徐樹铮本人率軍撤回。

1921年,俄國白軍與紅軍先後進入外蒙古,并且驅逐中國少數軍隊,外蒙古再次宣布獨立。這次獨立得到了蘇聯的全面支援,又成立了蒙古人民黨,是以到了1924年,來活佛也廢了。本來蒙古有自己的活佛,明朝後期藏傳佛教傳入那裡,大家都信藏傳佛教,蒙古獨立後,活佛就宣布登基為蒙古國皇帝,這時活佛被廢了,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但中華民國政府長期沒有承認。

為什麼到了1946年,當時中國政府會承認外蒙古獨立呢?我們知道,在二戰中,美國、英國、中國與蘇聯結成反法西斯同盟。到二戰後期,盟國之間召開了一系列重要會議,會議既要解決協調戰争,和有效地結束戰争。比如要求蘇聯在打敗德國法西斯後要出兵中國東北、北韓,消滅日本駐紮在那裡的關東軍。也包括戰後的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曾經建立過國聯,但國聯沒有發揮過多大作用,特别是制止侵略,維護國際安全方面作用不大,是以當時就商量在二戰後成立聯合國。聯合國要發揮大國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美國與蘇聯背着中國,特别是在雅爾塔會議上做了交易,确定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基本辦法。開羅會議蔣介石去了,斯大林沒去。相反中國首腦沒在場的情況下,他們就碰面做了決定,這裡面包括迫使中國承認外蒙古,作為蘇聯承認東北,和作為蘇聯支援美國關于聯合國會以來的構架和條件。

當時客觀來講,蔣介石沒有選擇餘地,他為了挽救這個層面,曾經派他的兒子蔣經國作為他的私人代表去莫斯科與斯大林談。蔣經國雖然有很多優勢,在蘇聯生活十幾年,是蘇聯共産黨黨員并任過黨支部書記,娶了蘇聯的太太,在蘇聯生了的孩子,俄語也沒有問題。但這些沒有用,斯大林态度很簡單,是你們求我還是我求你們。這樣斯大林提出了條件,他要恢複日俄戰争以前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權益。最主要的是旅順港作為它的軍港,大連要作為它的自由港。旅順和大連一直到滿洲裡這條鐵路,要蘇中共管,而且要以蘇方為主,另一個大的條件就是承認外蒙古獨立。

唯一給中國留一點面子是舉行了一次公民投票,而中國政府隻能派人去觀察,不能幹預。據說,投票結果97%贊成獨立,是以這樣中國政府不得不在1946年,一方面簽訂中蘇友好條約,同時承認外蒙古的獨立。

是以,到了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已經沒有任何餘地了,因為10月2日蘇聯和蒙古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政府建立了外交關系直到現在。

我曾經碰到台灣的朋友,我們台灣中華民國的地圖把外蒙古劃進去了,是你們共産黨把外蒙古丢了。這是怎麼回事呢?蔣介石到了台灣後,在1953年初,一方面宣布廢除當時已經簽過的中蘇友好條約,他的理由是斯大林言而無信,在各方面損害中國的利益,是以正式宣布撤銷對外蒙古的承認。于是我們看到台灣畫的中華民國的版圖的确是把外蒙古包括在裡面的,因為這154萬平方公裡包括在内,是以台灣的地理教科書上都說中國的領土像一個秋海棠的葉子。因為我們的地圖這塊沒有包括在裡面,我們的地理教科書就說中國的領土像一隻雄雞。

當時蔣介石在解決外蒙古問題時還有一個牽制的因素,一會兒厲聲教授會提到,那就是當時新疆發生的國民黨方面稱之為"伊甯事變",他就想外蒙古已經不可挽回了,留住新疆還有辦法,是以以這個為籌碼提出,讓斯大林來平息伊甯事變。這樣的話,在外蒙古談判中,實際上中國更加處于不利的地位。

中俄勘界推遲了半世紀

其他地方的邊疆形勢怎麼樣呢?我們知道中俄邊界,包括現在蘇聯解體後出現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界線已經劃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就已經确定了與蘇聯解決邊界問題的一個基本方針,那就是說,在承認雙方肯定以前清朝簽訂的是不平等條約的前提下,從現實出發,根據現狀劃定邊界,隻做局部的一些調整。

解放後由于種種原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間發生珍寶島事件,以及好幾個地方邊界的沖突發生,随之就推遲了。到中國改革開放,沖突改善,直到蘇聯解體都沒有到這個程序。是以最後中俄簽署了條約,把邊界固定了下來。

這裡比較大的事兒是黑瞎子島有接近一半地方歸還給了中國。黑瞎子島原來根據瑷珲條約就是中國的,而且實際也被中國控制,直到張學良在東北主政的時候發生了中東路事件,張學良當時年輕氣盛,于是他宣布收回中東路,但事先沒有很好的準備,結果反過來被蘇聯紅軍占了上風,趁機蘇聯紅軍把黑瞎子島整個占領了。是以我們2001年劃定邊界時,中國要回了171平方公裡(黑瞎子島面積約335平方公裡,劃歸俄方約164平方公裡)。

中國現在跟俄羅斯、前蘇聯的界限都已經劃好了,跟其他的像哈薩克斯坦,最近與塔吉克斯坦基本上也在進行逐漸的邊界調整。有争議的地方有的是用另一塊地方調整,有的是根據各種因素重新調整劃定,基本沒有太多的變化,目前也看不到存在什麼威脅,因為實際的疆界早就形成了。

圖瓦共和國--永遠失去的唐努烏梁海

但是有一塊地方已經永遠失去了,唐努烏梁海,它差不多有17萬平方公裡,本來清朝一直實施有效的統治着,世代有官員在那統治。

葛劍雄:中國邊疆問題的由來

但等到外蒙古獨立就發生了問題了,因為它在外蒙古與俄羅斯中間,跟現在的中國沒有邊界,這樣中國沒有辦法去統治、管理,蘇聯有大量的人員進入在那裡活動,是以20世紀40年代,最高蘇維埃釋出通告,"應當地人民的強烈請求,接納他們參加蘇聯"。是以我們現在看到克裡米亞,這種事情俄羅斯(和前蘇聯)做了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那裡成立了圖瓦共和國直到現在,俄羅斯聯邦裡面的圖瓦共和國。今天新疆喀納斯湖就有圖瓦的村,他們以前也是蒙古的一支,主要信仰藏傳佛教。

在這裡有一塊地方是世界自然遺産。大家記得,普京在上一個總統任期時,曾經連續兩年到那裡過生日,有一次騎着馬,有一次把自己的手表送給了一個牧民的兒子,就是這個地方。但這個地方,到現在為止中國政府沒有辦法表态,承認他就太便宜了,不承認現在也沒有邊界于是也沒有辦法。現在好多人已經都不知道唐努烏梁海這一回事存在了。地圖上可見,它就在外蒙古的外面。

北韓版圖因中國恩澤而擴大

中國與北韓的邊界基本上是明太祖朱元璋時代形成的,也就是以鴨綠江、圖們江為界,江北邊是中國,南邊是北韓。但在朱元璋前還不是這樣的情況。在朱元璋以前,包括元朝、契丹人建的遼朝,北韓隻限于它中間有一個地方叫鐵嶺,鐵嶺以北都是中國的,那時隻是北韓半島上差不多2/3的地方,其他的1/3地方靠近圖們江,圖們江南鐵嶺以北、以東還是中國。

葛劍雄:中國邊疆問題的由來

朱元璋建立明朝時北韓是王氏政權,對朱元璋态度不恭順、不友好。不久李氏北韓建立了,李氏國王對朱元璋态度非常的恭順。因為他建立立政權,中國是宗主國,對朱元璋非常的恭順。朱元璋龍顔大悅,大筆一揮把這個地方賜給他了。北韓一下子擴大了三分之一的面積,這邊界線基本上是清楚的。

但是中間涉及到長白山的邊界就不清楚了,長白山有它的特殊性。長白山是滿族的聖山--龍興之地,滿族就認為這是他們的發祥地。但北韓也認為長白山是他們的聖山,白頭山,是以在清朝時定期要去遙祭長白山。清朝曾經派他的大臣穆克登去勘界,穆克登發現,中國與北韓的真正邊界不是長白山,而是長白山南面的小白山,也就是說整個長白山天池都是中國的。這個碑現在還在,放在博物館裡,叫穆克登碑。但他回來之後,北韓人偷偷把這個碑往北移,擴大了它的地方。

那麼到了上世紀60年代中朝勘定邊界時,中國上司人出于對北韓的照顧,就訓示我們在談判中間照顧北韓的利益,之後把長白山周圍的60%多的天池峰最高的白頭山劃歸給了北韓。

北韓為什麼重視白頭山呢?除了曆史的原因,他們還一直宣稱,金日成抗日的秘密營地就在白頭山,是以他拿到白頭山後,就改名"将軍峰",後來又改名"正日峰"。最近在北韓召開的黨代會上,金正恩一直強調,要世世代代繼承"白頭山"的革命血統。北韓有一些盛大的事情,都要去白頭山去舉行儀式,放焰火。

長白山這個問題,條約簽了,已經劃界了,就隻能這樣了。

中國應打造和使用圖們江的出海口

現在中朝邊界還剩下一個大的問題是圖們江的出海口,因為根據清朝劃界的結果,原來烏蘇裡江以東的地方全是中國的,後來先是中俄共管,後來全部歸了俄國。圖們江的南岸都是北韓,但北岸離出海口還有15公裡的地方變成了俄羅斯的地方,于是中國在這沒有了出海口。

當時清朝談判的大臣吳大澂是極力去力争的,俄國也承認中國是有圖們江這個出海口的,到我們跟俄羅斯劃界時又重申這一點,但現在現實的問題就是北韓與俄國之間有一道鐵路橋就在這裡通過。而那個鐵路條橋很矮,淨空有限。我想我們國家如果從長期戰略考慮應該不惜代價,保持圖們江的出海口,并且要實際使用。比如是不是我們出錢另外造一個高橋,把低的掉拆掉,我們這裡要在這裡疏浚航道,在出海口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

因為這是東北面向太平洋、日本海唯一的出海口,如果這個出海口沒有了,我們隻能繞過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繞過北北韓才能夠進入太平洋,我想這個事情應該引起國家的重視。

唯中越勘界中國沒吃虧

中越邊界,陸界對我們基本上是比較有利的,這是中國與外國鄰國劃界中唯一沒有吃虧的。因為中法戰争在越南時法國打了敗仗,是以清朝答應簽條約,放棄對越南的宗主國的條例,法國人有點兒喜出望外,還沒有做好準備。是以劃界的時候中國是比較主動的。另外一方面,廣西組織劃界的官員鄧承修不僅愛國,并且立場鑒定,寸土必争。有時法國政府與中國談判,讓他讓步,他堅決不讓,而且一清二楚。再加上中越邊界的居民,都不願意歸法國統治,是以一旦進行調查,他都紛紛表達自己是大清的人,是以這一條陸界基本上我們該有的權利都保障了。

葛劍雄:中國邊疆問題的由來

海界最大的問題是白龍尾島,它本來應該是中國的,但上世紀50年代給了越南了。假如白龍尾島劃界,我們這個界就劃到這裡來,但如果是白龍尾島是我們的,就劃到那裡去了。

盡管外交人員據理力争,我們也花了很大的努力,但終究由于白龍尾島的喪失損失了本來應該是我們的海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