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降噪NoNoise

2024-05-19 12:03釋出于河北科技領域創作者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星巴克會員應該感謝瑞幸咖啡。沒有攪局者的出現,大杯美式不可能從30元降到券後24元。

瑞幸使用者自然也要感謝庫迪。沒有貼身肉搏的價格戰,他們喝到9.9元生椰拿鐵、橙C美式的機率将大打折扣。

最近這個機率已經在加速縮水,比如多名一線城市使用者發現,每周9.9元的指定飲品已經從年初的8款降到了5款,而且有兩款是非咖啡類冰茶。

本月初,瑞幸還破天荒地推出了C系列「超大杯」,9.9元飲品團購券另加3元可升杯。一個「超大杯」,間接把促銷客單價從9塊9拉升到12.9元。倘若「超大杯」接下來賣得還不錯,不排除瑞幸會将其推廣到更多産品上。

在業績面前,産品規格是不是要學星巴克,已經無足輕重了。從一季度财報及市場形勢來看,目前瑞幸的主要沖突是市占率的雄心與9塊9心智之間的來回拉扯。

《降噪NoNoise》認為,對于瑞幸咖啡來說,9塊9不能停,但縮水幾乎是必然的。關鍵是縮到什麼程度,才能找到規模與利潤的平衡點。

01

咖啡王者不好當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一家企業的核心命題也在不斷切換。

兩年前的鈕祜祿·瑞幸,核心目标是證明自己真的能盈利。去年二季度以前,這個目标是由門店數量主導的規模之王——2023年Q2,瑞幸門店總數和營收都超過了星巴克中國。

原本,規模勝出意味着「收割」更多利潤的開始,但庫迪悍然發動了價格戰。

此時的瑞幸特别像兩年前的美團,本以為拿下近七成外賣市場後可以像其他網際網路平台一樣「躺赢」,結果抖音攪局本地生活,美團不得不推出直播、特價團購等低價手段迎戰,導緻短時經營利潤率被侵蝕。

2023年Q2開始,瑞幸的核心目标還是規模,但此時的「規模」變成一個相對名額——市場占有率。這個變化意味着,更多門店、更多營收的價值模型遭受挑戰,面對同行的加速「圈地」,瑞幸隻有圈到比其他家更多的使用者、創造更高的營收增速,才能維持住市占率上的領先。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面對每周8塊8的庫迪,9塊9小藍杯的出現是一個必然。

意外之處在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烈程度。Non—GAAP口徑下,瑞幸2023年Q1的公司營業利潤率還有16.5%,自從2023年6月開啟價格戰後,至2023年Q4,已經降到3.9%;到了今年Q1,營業利潤率直接掉到了0.1%。

更糟心的是單店資料表現。今年Q1,瑞幸自營門店的同店銷售額增速為-20.3%,去年同期為29.6%;自營門店的營業利潤為7.0%,同比下降18.2%。

如果瑞幸完全是直營門店,隻要自己扛得住虧損,願意持續踩油門,激進些倒也無妨。但在瑞幸18590家(截至3月30日)門店中,加盟門店幾乎占到三分之一。

加盟商不僅是瑞幸下沉之戰的彈藥庫,還是該品牌向高校、休閑、醫療、交通樞紐、景區等特殊場景滲透的觸角——為了加快在上述場景的門店密度,今年1月,瑞幸推出了新的加盟方式——「定向點位加盟」。

加盟商自然都是為了賺錢而來,沒有人想成為炮灰。

一名有意加盟瑞幸的福建投資者直言,大家擠破頭都想加盟,是看到瑞幸的品牌效應和門店盈利能力。資深零售專家王國平告訴《降噪NoNoise》,去年零售行業都在下沉市場瘋搶加盟商,零食行業争奪尤為激烈,品牌一再放低稽核門檻、甚至鼓勵和補貼加盟商打價格戰。但瑞幸很特殊,對加盟商資質卡得特别嚴,似乎也不愁加盟商不夠用,「因為店是真賺錢」。

但「圍城」内外的心境是不一樣的。《财新》曾報道,在降價之初,一名瑞幸加盟商給總部發去郵件表示不想打價格戰,降價活動在門店暫停了一個月,後又在總部的要求下再次上線。

在瑞幸的公司營收中,有一部分來自加盟門店的利潤分成。這或許是管窺價格戰中瑞幸加盟商生存狀況的一個縮影。據《界面》此前報道,瑞幸對加盟商的利潤采取階梯式扣點——毛利潤2萬元是起扣門檻,例如2-4萬元之間扣點10%,4-6萬元扣20%,一直到40%封頂。

我們通過對比自2022年Q2以來的當季利潤分成、加盟門店總數,發現自從2023年Q3開始,聯營門店單店利潤貢獻下降明顯。從2022年Q2的平均4.7萬元(0.70萬美元),下降到1.86萬元(0.25萬美元)。當然不排除瑞幸公司在價格戰期間,主動調整扣點方案以對加盟商補貼。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降噪NoNoise制圖

但加盟商的壓力顯而易見。有安徽馬鞍山當地連鎖咖啡品牌的老闆告訴我們,一個朋友新近加盟了瑞幸,前期投入七八十萬元,選址在當地縣城非核心商業區,「感覺壓力挺大的,預計回本周期至少兩年。」

而在一年前,平安證券研報測算的瑞幸門店平均回本周期在1.5年左右。

上述人士認為,現在這個周期對于加盟商來說,有一定風險。尤其在行業價格戰的背景之下。比如在當地的一些瑞幸門店,9塊9活動是天天都有,并且品類優惠券有一二十種。

瑞幸對此很難視而不見。要實作市占率的目标,瑞幸必須争取現有加盟商群體的支援,以及吸引到更多潛在合作者加入到這場規模之戰。但前提是盡快緩解門店層面的經營壓力,提高營業額增速及利潤率。

更直白點說,降低9塊9的殺傷力。《界面》此前報道中亦有提到,9.9元已經是目前運作效率下成本的極緻。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每周9.9元的指定飲品已經降到了5款

基于此,我們認為瑞幸的9塊9接下來會進一步變相縮水。

此前宣稱「9.9元優惠活動要延長到至少兩年」的瑞幸CEO郭謹一,在本季度業績電話會上的話鋒已有轉向之意。在被問及是否會對門店擴張戰略進行調整時,他回答的是,會通過持續的産品創新回饋客戶的定價政策,持續鞏固市場領先地位,努力創造長期價值。

字字指向收緊優惠、用新的大單品驅動銷售增長。

這樣更符合資本市場的期待。有利的地方在于二、三季度是咖啡飲品旺季,但麻煩的地方在于,與消費者的期待相左。

02

9塊9能停嗎?

今年2月,瑞幸每周「9.9元喝一杯」優惠從全場飲品均可使用,縮減到隻剩8款指定飲品。

随後,「瑞幸9.9元一杯活動縮水」話題登上微網誌熱搜。一天後,瑞幸咖啡增加了兩款9.9元單品,官方APP上參加9.9元券的産品增加到10款。

這一快速回應更像是一場民意測驗。沒有了9.9元券,使用者還會繼續買瑞幸嗎?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小紅書使用者們的相關讨論

從熱搜評論來看,打勞工「喝不起」瑞幸的「哀嚎」占了上風,還有人表示要轉向幸運咖、庫迪、麥咖啡等平替。

為此有人不解:調價或促銷與否都是商家的自由和正常市場行為,消費者怎麼還「矯情」到抗議聯盟的程度了呢?即便沒有9.9優惠券,一杯13.9元的生椰拿鐵,跟星巴克比起來也是便宜很多了。

即便同16-17元的奶茶平均價格帶相比,瑞幸也是有相對優勢的。

《降噪NoNoise》認為,這背後折射的正是瑞幸的麻煩——使用者心智問題。瑞幸主動加入價格戰時,想用9塊9鎖住使用者心智,并通過複購頻次不斷加深會員粘性。但如今來看,長期9塊9也有反噬作用,不隻是讓瑞幸公司由盈轉虧,也在消費者心理層面打下低價心智。

北京瑞幸使用者「圓子」分享過她的心理轉變。自打從星巴克、Costa消費降級到喝9.9元一杯的瑞幸冰美式後,她幾乎已經習慣這個價位。五一假期,當她習慣性地打開瑞幸咖啡App,發現9.9元的冰美式變為了13元,以前13元的耶加雪菲美式變成了16元。這讓她氣得直喊「不喝了」。

要不是有網際網路大廠營運經驗的老公一頓神操作——App下單、付款時放棄購買,再次打開App、9.9元優惠券出現,「圓子」多少有點意難平。

作為标準的北京中産,她當然不是心疼悄悄漲上去的3塊錢,隻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而已。我們此前曾提到,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損失厭惡心理」,當人們面對數量相同的收益和損失時,會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在小紅書上,有瑞幸使用者吐槽,賣的9.9元團購券,以為橙C美式超大杯,買完才發現是大杯,點單時加3元可升杯,「咱就說,這個9.9還不如沒有」。

悄悄消失的9塊9優惠券,恰好戳中了消費者的敏感神經。瑞幸或許也高估了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會員忠誠度。

這也很難責怪消費者。國内連鎖咖啡品牌的狂飙和内卷、新式茶飲品牌的跨界,客觀上進一步稀釋了消費者的忠誠度。

瑞幸跟星巴克卷價格的時候,大概也不會想到以後會有庫迪、幸運咖等一衆低價品牌争相做「瑞幸平替」。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商業競争環境塑造了這代消費者的決策尺度。2024年一季度瑞幸咖啡新增的2292萬交易客戶中,有多少是沖着9塊9?精于數字化營運的瑞幸,一定是有自己答案的。

即便不考慮庫迪宣稱的将門店優惠延續到明年年底的市場政策,短時間内,9塊9小藍杯大機率還是停不下來的,隻是領取方式有可能從App優惠券彈窗轉移到門店私域社群。

在市占率的雄心之下,瑞幸無法承受使用者交易頻次下降的風險。但可以做更多對沖動作,以補償消費者的獲得感,比如通過産品創新、合作聯名,拉高客單價。

僅從數量來看,今年一季度,瑞幸上新達到22款,但跟星巴克同期的27款相比,還是差了點意思。不是說瑞幸不夠努力,而是這個行業現在沒有最卷,隻有更卷。

去年同期星巴克隻推出了9款新品,今年一下子翻三倍的背後,自然是感受到了國内市場的競争壓力。反映到業績中,今年一季度星巴克中國收入從7.638億美元下降至7.058億美元;同店銷售額下滑11%,原因是交易量下滑4%、平均客單價下滑8%。

與此同時,行業新增門店速度已出現降檔趨勢。去年12月的一份瑞幸投資研報中提到,據多方擷取的資料顯示,整個咖啡行業新增門店正在下降,包括頭部品牌,開店速度邊際上是減少的。

如果僅看瑞幸加盟門店環比資料,去年四季度,瑞幸新增加盟門店1153家,今年一季度僅增771家。

《咖門》新近統計資料也印證了上述趨勢——今年1至4月,除瑞幸咖啡外,百店以上的20+咖啡品牌新開店總數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7%。近一年,有超4萬家咖啡店離場。

行業加速卷生卷死,瑞幸要想拉開與競争對手的距離、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更有必要走好速度與使用者心智的平衡木。因為此時更多的門店,不一定意味着更高的銷售預期。

這是宣戰者的難題。

檢視原圖 182K

  •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 如果沒了9塊9,會有多少人背叛瑞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