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作者:齊白石藝術研究會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世上曾有齊白石,餘墨尚存人世間。

若問餘墨哪裡求,白石山堂少白處!

白石山堂是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全資子公司:是目前收藏齊白石作品最多的一家書畫院,全權負責齊白石文創、齊白石風尚等品牌的創立與發展緻力于對齊白石書畫、藝術、篆刻鑒定及拍賣等資産進行内容挖掘、體系梳理、産業推動、業态創新、價值觀重制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基于齊白石文化藝術的産品創新平台的重要環節。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各位藏友大家好,今天我們有請時任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中國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清華美院客座教授、網易集團官方形象代言人、特邀教研主任、北京畫院及榮寶齋簽約畫家,齊白石書畫大資料鑒定專家、上海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長、白石山堂文化傳媒的首席營運官-湯發周先生曾聽他師父齊白石小女齊良芷這樣說道:文人畫以詩、書、畫、印結合為最高追求。最終達到詩境,詩意是滲透在全部作品中的靈魂。白石老人曾自謂詩第一、印第二、書第三,畫第四。對于詩意的探索貫穿在其藝術生涯的始終。“夜長镌印因遲睡,晨起臨池當早朝。”他将詩、書、畫、印冶于一爐,互相滲透,綜合而成獨一無二的天才創造。打開“大匠之門”,将天地萬物寓于一己的藝術之中,銳意創新,縱橫捭阖,心中之意與手中之筆高度統一,睥晲天下,無與抗衡者。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慨當以慷思難忘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齊白石 篆書《馬文忠公語》

鏡心 水墨紙本

辛卯(1951年)作

175.2×96.3 cm

钤印:白石、齊璜之印

題識:辛卯(1951年)五月五日。嘯天将軍老弟之屬。九十一歲白石老人。

釋文:丈夫處世,即壽考不過百年,百年中除老稚之日,見于世者,不過三十年。此三十年可使幾人重于泰山,可使幾人輕于鴻毛,是以君子慎之。馬文忠公語。

上款: “嘯天将軍”即楊虎(1889-1966),字嘯天,安徽甯國人。17歲從戎,入武弁、兩江學堂。畢業入同盟會,此後曆任孫中山秘書、袁世凱海軍總司令等要職。1915年率肇和艦反袁,複歸國民政府。陳炯明事變期間負責護衛孫文,獲蔣中正信任。中日戰争時期曾任淞滬警備司令,守上海有功,戰後升陸軍中将,曆任國民黨中央監委、國大代表等軍政要職。

書法也是齊白石的絕學之一。從30-90歲,前後變化大,各階段特色明顯。他不但形成自己的篆書風格,而且直接影響繪畫與篆刻的創作,是以他的篆書作品往往是收藏家矚目的焦點,《篆書丈夫處世散語中堂》正是他的篆書風格最成熟時期的作品。又白石書法以對聯或條幅居多,本幅六尺中堂當屬鳳毛麟角。字大如拳,氣魄精旺飽滿,于筆墨恣意縱橫中見森嚴法度。氣勢恢宏,渾若天成。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圖左:齊白石《篆書丈夫處世散語軸》,1943 年

圖右: 齊白石《 書贈胡佩衡篆書馬文忠公語》, 1938 年

“嘯天将軍”即楊虎,字嘯天,安徽甯國人。1915年,袁世凱稱帝時,任江蘇軍總司令,海軍陸戰隊司令兼代理海軍總司令。1918年後任鄂軍總司令。1922年任廣州非常大總統府參軍。1924年任北伐讨賊軍第二軍第一師師長。1926年赴江西,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特務處處長。1927年任上海警備司令。1945年授陸軍中将。楊虎将軍戎馬半生,是著名的民主人士,抗戰後寓居上海,代中共上海局轉達策動黃金榮投誠的訊息,因而他在1949年政權易手之時,頗獲禮遇。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篆書《馬文忠公語》局部

齊白石與楊虎将軍交好,四十年代中期至五十年代中期屢有作品相贈,均屬晚年巨制。具有代表性的當屬2010春拍張宗憲收藏中國書畫專拍專場中,一件“嘯天将軍”上款的齊白石《虎》以2818萬成交,一舉成為史上最昂貴的老虎,頗為轟動,也可見二人情誼的珍重。楊夫人陶聖安亦拜在齊白石門下作女弟子,可參見1950年間發表的齊白石作品《新春亦壽考》,款署“嘯天仁弟、聖安女弟子”。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篆書《馬文忠公語》局部

1946年底白石甯滬之行,或是二人交情之開端。白石畫迹具“嘯天”上款最早見于1946年11月的《篆書四言聯》;同年及翌年分别有《海棠蜻蜓》及《佛手蟠桃》相贈。而在五十年代寓京期間,嘯天将軍與白石老人的接觸愈發頻繁起來。他倆涉及的友輩朋侪頗為相近,如民主黨派人士李濟琛、章伯鈞、黃琪翔等。共同的藝術志趣令他們走在一起,楊虎将軍不惜重金購藏白石畫作,也使二人維持了長久的知遇之恩。在1950-1952年間,白石寫給楊虎或楊氏伉俪的作品共九幀,品質甚精。稱謂從以往的“嘯天先生”,逐漸改稱“嘯天将軍仁弟”、“嘯天将軍老弟”或“嘯天弟”,署款越來越親昵,所繪題材形質,均是特出。

白石書法受清末潮流影響以碑派為根基,于《天發神谶碑》、《祀三公山碑》,李邕《麓山寺碑》、《雲麾将軍碑》用功最深。老人直至94歲還臨寫《曹子建碑》,此碑的風格處于隸楷轉換時期,質樸稚拙。老人把帖擺在畫案前,用裁得很小,隻能容納一個同碑文一樣大的毛邊紙,逐字臨摹,力求肖似。這樣認真勤奮,方使其篆書獨樹一幟,介于篆隸之間,充分顯示出内在能力與大氣磅礴,老辣厚重與稚氣天真,深厚功底與随意發揮的統一。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篆書《馬文忠公語》局部

書幅内容取自明末馬世奇語。馬世奇,字君常,無錫人。少有文名于時,崇祯年間進士,官至左庶子,居官時好扶掖後進,清廉耿介。明末時李自成攻北京,都城破陷。馬氏整肅衣冠,捧所署司經局印,望朝拜畢,自缢而死,成為明末首位殉節官員。此一壯舉使其名揚後世,谥文忠。白石敬其忠烈,對馬氏詩文多有頌讀,以“丈夫處世”箴言為題,稱贊嘯天将軍人格品行“重于泰山”,于人生精華部分的三十年毫不虛度,誠真君子也。“座右銘”亦表達出老人豁達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智慧。

英雄痕迹老京華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齊白石 撥弦獵雁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32×55 cm

題識:

(一)鼎新先生正。弟齊璜。钤印:老老萍

(二)此幅乃餘少年時作也。印記雖是老萍字樣,年三十歲時即喜稱翁、老等字。忽忽四十餘年,筆墨之變,換殊天壤也。甲戌(1934年)秋,白石重題。钤印:齊大

(三)次溪世侄嘗求餘畫,餘以為時日猶長,或二三年未曾應也。竟使見餘往作即不惜金錢必欲得之。吾賢之愛詩畫可知矣。出此求題,即書數語記之。白石。钤印:齊大

(四)小澤弟見之喜,次溪贈之,再索。予為之記。戊寅(1938年)冬,白石時居燕京。钤印:老齊、齊大

本幅郭人漳(近代)題:蕭蕭葦荻晚來風,獨立蒼茫夕照紅。閑煞男兒好身手,待将金彈擊飛鴻。定心老弟命題。小兄人漳。 钤印:人漳小印

上款:“次溪世侄”即張次溪(1909-1968),廣東東莞人,編著有《白石老人自述》。其父張伯桢,号篁溪,也是著名文、史學者與藏書家,與齊白石皆曾問學于湖南籍經學大師王闿運,堪稱同門。

出版:

1.《名家翰墨·14·齊白石特集》,第134頁,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91年版。

2.《齊白石全集·第一卷》,第171頁,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年版。

3.《齊白石的世界》,第237頁,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台北),2002年版。

著錄:

1.《齊白石的一生》,第181-182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版。

2.《齊白石辭典》,第193頁,中華書局,2004年版。

來源:香港拍賣會,1989年5月,第33号拍品。

齊白石少年老成,三十歲即喜稱翁、老等字。至七十歲衰年變法,青春煥發,局面大開,重拾這件早年所作英雄人物,題跋再三,人生際遇已是殊換天壤。郭人漳題詩一首點明主題:獨立蒼茫、待擊飛鴻。白石翁将之贈予高足張次溪,既有彎弓射大雕的威武氣概,又有目送歸雁的文人情懷。文治武功,英姿勃發,寄寓了老人對于青年人的殷切期待。另則回首往日磊磊雄風,如今老辣彌堅,光輝絢爛,心中浩蕩之氣的噴薄欲出。

到達北京城後,齊白石的藝術靈感全面激發,人脈網絡也史無前例地擴張開來。這一切與張宅這個頗具聲望的社交平台密切相關。張次溪,名涵銳、仲銳,字次溪,号江裁,廣東東莞人,幼年随父母生活在北京。孔教大學文學士學位。對張次溪先生的父親張伯桢,《白石老人自述》稱滄海先生,神交已久,相識是“如逢故人,歡若平生。”張伯桢是東莞名人,康南海先生弟子,中國第一批留日學生。其早年叱咤政壇,民國政府遷往南京,張伯桢獨留京華,以著述為業,于佛教、地方史志等方面用力頗深。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圖左:小沢文四郎1977 年出版《巨匠齊白石の生涯》

圖中:齊白石與張次溪

圖右:齊白石,《狩獵圖》,1923 年

張家乃望族,家境富裕。位于左安門内新西裡三号的張宅,原是明朝袁崇煥的故居,有聽雨樓古迹。齊白石常常流連張宅,與徐悲鴻、陳師曾、齊如山、梅蘭芳等時代名流共同出入,成為京城文化圈的一個縮影。張次溪拜齊白石為師,陪伴左右,費心力事尤多。每見家師舊作,“不惜金錢,必欲得之”。齊白石惜墨如金,對于張次溪的要求卻時常破例,有求必應,對于這位世侄的關愛可見一斑。張次溪筆錄的《白石老人自述》、《齊白石的一生》等書籍,刊發多張舊照及獨家秘辛,至今仍為齊白石研究的重要史料。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張次溪(着黑馬褂)、小沢文四郎(着西服)

當時張家客廳還有一位日本學者小澤文四郎,與齊白石、張次溪往來頗多。小澤文四郎(1911-?),昭和十年(1935)畢業于東京文理科大學,後為日本外務省外派到中國燕京大學留學。1940年回到日本,曆任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東洋大學教授。1970年他出版過《漢代易學研究》,1977年出版《巨匠齊白石的生涯》,介紹齊白石的家庭狀況、生活環境、詩畫篆刻和藝術成就,對于齊白石在北京的歲月有詳細描寫。小澤對此畫愛不釋手,張次溪乘興割愛,并請白石再題,也是滿心歡喜。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撥弦獵雁圖》題識

更早發出共鳴的是郭人漳,這位齊白石的重要貴人乃清末大臣郭松林之子,齊白石至交。郭人漳(?-1922),字葆生,号憨庵,湘潭人。其曆任山西道員、兩廣巡防營統領、廣東欽廉兵備道。為人神武,俠肝義膽。1920年直奉交戰,齊白石初到北京,即在帥府園郭葆生家避難。郭人漳于本幅題詩一首,切合畫面主題,又點出“閑煞男兒好身手”的話外之意。結合時局,卻是其想要彎弓搭箭,一展鴻圖之心的寫照。

白石對曆史傳說、英雄人物描摹較少。其早年人物根據《芥子園畫傳》中的古裝人物,參照戲台上的人物加以綜合,又有“神像功對”的影子,著名者有後來在北京為曹锟畫的《嶽飛像》、《關羽像》等。像《文姬歸漢》、《木蘭從軍》等人物加上場景的,流傳下來極為稀少。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撥弦獵雁圖》局部

《戰國策·楚策四》記戰國時魏國更赢不但擅長射箭打獵,更精于洞悉和利用獵物的心理狀态。他不需射箭,隻要掌握适當時機,拉動弓弦,大雁便應聲而落。換句話說,弦音就是無形的箭,是以獵人彈無虛發,又兵不刃血。正是世界上最高明的神射手。本幅中,齊白石畫獵人左手持弓,弓弦朝上,右手無箭,手腕上擡,食指彎曲,正在等待機會,就要撥動弦音。因為獵人知道自己彈無虛發,是以神閑氣定,但是目光專注。齊白石又将整幅畫中彩度最高的色彩,敷在獵人的頭和雙手,以便利用大面積留白來襯托這些色彩。前景部分畫了一排闊葉矮木,整排倒向畫面右側,直指岸邊獵人。通過這些手法,畫家巧妙而有效地将觀衆的視線聚焦在獵人的身上,使大家能更專注地欣賞獵人的神态。這樣的作品從主題到畫意均極為罕見。不但讓人折服于畫家的巧思與才能,也為收藏家确定了這幅作品在齊白石的人物畫中具有無可比拟的地位。

“五出五歸”後,齊白石想要好好消化、整理遠遊期間獲得的畫稿,于是在1910至1917年間,蟄居湘潭家中苦讀古文、詩詞,同時用力鑽研書畫和篆刻。本幅《撥弦獵雁圖》就是他在此時的創作。本幅雖然作于三十餘歲,白石老人藝術人生的基調已定。書法上兼有早年“冬心體”,過渡到李邕“書仙”之風,為他将來的書法奠定新的面貌。巧拙互參,蒼秀兼施,又民國京城文人圈交往的傳奇佳話,集于一幅之中,讀之令人心潮澎湃。

鬼斧神功垂墨範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齊白石 緻胡洪開印章

5.3×2.5×13 cm.×2

3.3×3.3×5.5 cm.×2

印文:

1.胸間富丘壑。2.腕底有鬼神。3.洪開長壽。4.胡洪開印。

邊款:

1.丁醜(1937年)白石。

2.洪開先生屬刊四巨石,餘以自家聯句篆其二。刻成視之,幾可為胡開文墨範矣。望正。丁醜,白石。

3.洪開先生屬刊,丙子(1936年)白石于故都。

4.白石。

上款: “洪開先生”即胡洪開(1904-1961),安徽績溪上莊人,制墨名号“廣戶氏老胡開文”的老闆。

一方好印的産生究其細節,必能道出種種因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情節都在這方印的背後,自産生之日至今,即便無數細節被湮沒,但是當手持一方印時,那已經流逝的歲月就仿佛回到了眼前,前塵種種都在手之中。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緻胡洪開印章》局部

《緻胡洪開印》2組4方印章,分别作于74、75歲,都是為制墨名号“廣戶氏老胡開文”的第二代老闆胡洪開(1904-1961)所刻。第一組是1936年刻白文《胡洪開印》、朱文《洪開長壽》;第二組是1937年刻朱文《胸間、腕底對聯印》。這兩組印是齊白石的篆刻已臻成熟時期的作品,完全展現出他獨創的印風,尤其是1937年這組朱文對聯印,通長達13公分,體積碩大,連齊白石都在下聯印的邊款中說是“巨石”。四印合觀,真煌煌之作。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緻胡洪開印章》局部

透過作品穿越時空,體會七十幾年前的世事滄桑無疑為一件賞心樂事。“胸間富丘壑,腕底有鬼神”,直抒胸臆,正是齊白石書畫所秉承之一貫追求。在心中反複構思之後,方才能夠厚積薄發、酣暢淋漓,有如神助。印面大刀闊斧、直率雄健,将齊白石的篆刻風格展現得淋漓盡緻。刀法樸拙渾穆,一筆一刀,絕不回刀,刻出的線條一面光潔一面毛糙,呈現出縱橫之氣,變化萬千。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圖左:齊白石《上善若水十六言》1938 年

圖右:齊白石 胡士開印

齊白石曾說:“餘之刻印始于二十歲以前,最初自刻名字印,友人黎松庵借以丁黃印譜原拓本,得其門徑,數年得《二金蝶堂印譜》方知老實為正,疏密自然乃一變。再後喜《天發神谶碑》,刀法一變。再後喜《三公山碑》,篆法一變。最後喜秦漢,縱橫平直,一任自然,又一大變。(《白石印草》跋)”。齊白石成熟期的篆刻作品,主要集中在七八十歲這一階段。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胡洪開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齊白石手稿

1936年3月初齊白石應四川王缵緒之邀,攜妻小入蜀,在蜀地遊玩之時結交了胡洪開,9月5日回“故都”北京之後為其篆刻。邊款所稱“胡開文”正是胡洪開的墨店字号,印材亦是由胡洪開所提供。以齊白石自撰對聯入篆刻,如此制刻的對聯印殊為獨特,以至于白石老人本人也相當滿意,說出“幾可為胡開文墨範矣”的戲谑之語。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在齊白石手稿《蜀遊雜記》第5頁有記載:“胡開文,安徽人,居成都春熙路北段和記六十一号……”,并在《丙子雜記》第15頁記載:“胡開文,十月五日,航空雙号寄去扇一件……”。這些顯示了齊白石在四川結交胡洪開之後,回到北京依然與胡洪開有着書信和物品往來。胡洪開自1935年接管“廣戶氏老胡開文”制墨廠,生産的墨品優良,迅速拓展到全國各地,1937年,在重慶開辦了分号。1937年胡适在上海期間還題“筆精墨妙”四字譽其制墨。書畫名家與制墨名家相交相惜本就是一段佳話,而今這對印章清晰地記錄了這一經曆。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緻胡洪開印章》1.胸間富丘壑。2.腕底有鬼神。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緻胡洪開印章》3.洪開長壽。4.胡洪開印。

齊白石早期的印章以朱文印稍多,中期時白文印有明顯增加,大約朱白參半,至成熟時期則多見白文,朱文印已經很少見。他平日僅刻朱文名号印,而且尺寸限于三、四分,即大小約1.8-2.4公分。這碩大的朱文對聯印時,非下定決心,如獅子抟象一般全力以赴不可。《胸間、腕底對聯印》每字大約6.5平方公分,幾乎是名号印的2倍。

此印氣勢雄渾,既有雷霆萬鈞之勢,又極沉穩厚重。字型整體造型看起來瘦長、直落橫出,筆意流暢、收放自如、成竹在胸。印面構圖疏朗明快,疏密布局考究,字與字之間呼應轉換,用筆老到有力,行至尾端力未盡卻戛然而止,極富韻律感,觀之聽之,仿佛一曲清甯古樸又柔腸百轉的的古琴曲。(未完待續)收藏書畫,就找“白石傳人”的齊白石書畫院,版權所有,現場創作,齊白石畫派,百年傳承,一脈相傳,隻做真迹書畫,集聚衆家之長,現場創作,可根據藏家要求定制字畫,可合影!常年售收高端書畫,尋找合作高端書畫經紀人、合夥人、大區負責人,主要運作齊白石生前的同款畫畫毛筆、齊白石畫蝦專用宣紙、齊白石墨塊、齊白石自制顔料配方、齊白石畫工筆草蟲秘法、齊白石小女齊良芷藏父親齊白石書畫遺作真迹展及齊白石小女齊良芷自藏書畫名家專場拍賣、齊白石傳人、中國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緻敬齊白石誕辰160周年重制齊白石筆下的微觀世界書畫展等項目,還有運作齊白石、齊良芷、齊良遲、齊良末、齊秉頤、齊景山、齊秉正、齊展儀,齊慧娟、齊壽餘、齊育文、齊麗霞、齊由來、齊佛來、齊水蓮、齊燕君、李可染、李苦禅、婁師白、郭秀儀、王森然、王雪濤、盧光照、王漱石、王天池、王文農,楊秀珍、湯發周等齊白石傳人價值百千萬以上的書畫、印章真迹作品,亦可接受NFT、數字藏品、元宇宙、、跨界品牌聯合,文化賦能資源整合等操作,歡迎有實力的網絡公司競标。(圖文選自:齊白石傳人書畫網)(本文圖檔素材選自:齊良芷眼中的齊白石、齊白石書畫院、齊白石傳人書畫網)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注: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

甲辰年 【龍年】編撰于華東上海齊白石書畫院(上海浦東總院)

中國嘉德春拍,白石老人的詩書畫印,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整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