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裁員裁裁到大動脈,誰去誰留吵成一片,高管默不作聲

作者:哔哔汽車

流年不順,理想很不理想。

先是MEGA折戟,引出投資者集體起訴理想汽車和高管事件(詳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jcxMTMxMg==&mid=2247486175&idx=1&sn=70aee5bb187653f0243137379413850d&chksm=fccd8220cbba0b36eb796cf2d77ce6210666174f4a63abd76764be98b71a3b9fa53d301790c7#rd);接着又爆出大裁員,還對着大動脈裁,引發内讧;核心管理層方面,對于裁員去留的标準不一緻。

理想到底腫麼了?

理裁員裁裁到大動脈,誰去誰留吵成一片,高管默不作聲

裁員人數超過5600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五一假期之後,理想内部正在進行新一輪全公司的人員優化,整體優化比例超過18%。2023 年财報顯示,理想汽車近3.16萬人,同比增長63%。按照優化比例來計算,這輪優化涉及超過5600人。

而據理想内部同學爆料,實際裁員可能到達30%,有些部門裁員比例超過50%。

理裁員裁裁到大動脈,誰去誰留吵成一片,高管默不作聲

如今,裁員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新能源汽車行業裁員更是司空見慣。

預計在今後一兩年内,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大開大合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行業裁員将進入深水區,更多的從業人員将面臨從業問題。而新能源汽車從業人員就是一葉扁舟,在巨浪面前隻能随波逐流。

理裁員裁裁到大動脈,誰去誰留吵成一片,高管默不作聲

今年裁員車企就有特斯拉、本田以及那些瀕臨倒閉的車企威馬、高合等。

車企基于市場情況增減人員,法律上無可厚非。在對于員工賠償方面,車企明顯比房企更合規,普遍給予N+1的标準。這是一種進步。

當然,如果車企能夠如娃哈哈那樣做一個擔當的企業,更值得為人稱頌。

考慮到如今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激蕩整合階段,生存是車企面臨的第一問題,口碑隻能在解決了生存問題之後再考慮了。

大動脈也要裁,誰去誰留标準不明

此次理想裁員,重災區是招聘團隊、營運團隊和智駕團隊。裁減招聘團隊可以了解,在髒活累活幹完之後,對着自己自裁是所有人力資源部的覺悟。但對智駕團隊下手,則讓人無法了解。

如今新能源汽車競争,“智駕”是亮點,也是與其他品牌拉開差距的賣點。此番理想對智駕團隊下重手,難道理想汽車不想再智駕方面砸錢了?

理裁員裁裁到大動脈,誰去誰留吵成一片,高管默不作聲

小編看來,智駕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争力,理想對智駕下手,是大刀砍向自己的大動脈。這條大動脈,是未來的大動脈,是理想從未來競争中脫穎而出的大動脈。

是以,理想的此番裁員,标準到底是什麼,是否考慮遠期規劃。理想陷入了迷茫。

MEGA團隊應該為此次裁員買單

理想此次裁員,是在急劇擴張之後,發現無法實作年度目标而做的調整。導緻理想汽車修改年度經營目标的罪魁禍首,是MEGA。

是以,有同學說,應該由MEGA團隊為此次裁員買單,且決策者應該受到懲罰。

實際情況是,MEGA這款車确實銷量一般,基本上可以定義為一款失敗的産品。

理裁員裁裁到大動脈,誰去誰留吵成一片,高管默不作聲

按MEGA銷量走勢,這款車基本上宣告失敗了,降價也沒拉動銷量,外觀隻是次要原因,主要還是定價不合理,品牌和産品都無法支撐價格。

而為了研發和銷售MEGA,理想擴張性地配備了大量的人力,如今導緻這部分人員備援;此外,MEGA還分流了大量存量資源,導緻L産品系列銷售失去上漲的銷售勢頭,間接拖累年度目标實作。

如此看來,要求MEGA團隊為此次裁員買單,也不無道理。

但小編看來,最應該為此次裁員買單的是高管團隊,決策者應該享受最高待遇和榮譽,理應當承擔最嚴厲的責任。

理裁員裁裁到大動脈,誰去誰留吵成一片,高管默不作聲

但高管團隊把控着公司決策,為了年度經營資料好看而把大刀砍向基層,怕隻怕這樣的操作,無法達到節流的目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