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離5·20隻剩3天,五角大樓終于打通解放軍電話,就怕台海一夜巨變

作者:老高風雲

距離台灣地區上司人就職隻剩下3天,美國軍方終于打通了解放軍的電話,美方生怕等到“5·20”之時,台海一夜之間發生巨變,大陸就此打破了兩岸現狀。

在這次就職儀式上,賴清德将要在“就職演講”中說些什麼,是否會挑釁大陸的底線,成為近期海内外媒體關注的熱點。為了防止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做出什麼極端的動作,解放軍從四月份就開始對台海形勢“預熱”,加強了對台海周邊海域和空域的巡航和軍演。就在這個敏感時刻,美國軍方打通了解放軍的電話,時隔多時之後再次獲得直接溝通交流的機會。

離5·20隻剩3天,五角大樓終于打通解放軍電話,就怕台海一夜巨變
離5·20隻剩3天,五角大樓終于打通解放軍電話,就怕台海一夜巨變

(美國海軍裡根号航母幾天前離開橫須賀港,開始最後一次在亞太地區的巡航)

據官方通報,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的上司應約同美國助理國防部長視訊通話。“應約”意味着是美方主動要求與我方通話。自進入4月以來,解放軍顯著加大了在台海行動的力度,軍機活動範圍甚至突破到距離台島海岸線僅24海裡的空域,在台海及周邊地區部署的軍機、戰艦等兵力也與日俱增。這些都讓美國憂心不已,生怕等到“5·20”之時,台海一夜之間發生巨變,大陸就此打破了兩岸現狀。

離5·20隻剩3天,五角大樓終于打通解放軍電話,就怕台海一夜巨變

(美國海軍官方的主要戰艦部署态勢,更新到5月13日)

在這次通話中,中方官員給美國劃出了3條紅線:台灣問題、南海問題、美軍中導部署菲律賓問題。在台灣問題上,中方強調美台軍事勾連、鼓勵“台獨”勢力的分裂行徑是破壞目前台海穩定的主要亂源;美國想要通過向台灣出售武器、訓練台灣軍隊、搞什麼“豪豬戰略”、幫助“台獨”分子“以武拒統”是壓根不可能得逞的,中國軍隊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

在南海問題上,美方插手慫恿“代理人”菲律賓在南海搬弄是非、挑起争端,中方維權行動完全正當合法;讓美方無奈的是,菲律賓不論是海空軍還是海警的實力都與中方相差甚遠,甚至可以說,僅與解放軍南部戰區的海空力量和中國海警駐南海的力量相比,差距都大得讓菲律賓絕望。近日菲律賓組織的所謂“百艘民船強闖黃岩島”鬧劇草草收場,更證明了菲律賓連民間力量都是一群烏合之衆,完全無法與中國漁民相比。

離5·20隻剩3天,五角大樓終于打通解放軍電話,就怕台海一夜巨變

(美軍部署在菲律賓的“提豐”中程飛彈系統)

此外,我方明确告訴美方,美方在菲律賓部署陸基中程飛彈嚴重危害了地區安全,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必将遭到中方堅決反制。美軍部署所謂“提豐”系統基本上是用集裝箱裝載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目前僅能夠發射“戰斧”巡航飛彈和“标準-6”防空飛彈。而解放軍早在1996年台海危機時就開始訓練“三打三防”,其中之一就是打擊“戰斧”巡航飛彈。我軍已經演練了二十多年。如今“戰斧”這樣的非隐形、亞音速飛行的巡航飛彈,早已不是我軍關注的重點。中方之是以目前的反應不大,還因為美方部署的飛彈數量很少,基本上是象征性的,而且一旦爆發戰争,這些陸基飛彈發射裝置一定會在第一時間被我軍摧毀。

至于五角大樓方面,這次打電話給中國國防部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探聽清楚中方的底線,尤其是針對台灣地區上司人更替問題。美國最擔心的就是在俄烏、巴以之外再發生會将美國卷入的戰事。而中國的國力和解放軍的戰鬥力,顯然不是俄羅斯方面或者巴勒斯坦方面能比的。但是美國隻是不想大陸對台灣動武,但是借台灣問題挑戰中國大陸紅線的心思一點沒有消減。是以解放軍方面在通話中發出的警告是非常嚴厲的,更不能排除到了賴清德上台之時,台海真的因為“台獨”勢力猖獗,美台軍事勾連而掀起“驚濤駭浪”的可能。

離5·20隻剩3天,五角大樓終于打通解放軍電話,就怕台海一夜巨變

(與美國海軍驅逐艦共同巡航的菲律賓海軍護衛艦)

與中方的強力态度相比,近期美國在台海和南海倒是顯得有些“慫”。幾天前菲律賓在上演“百船強闖黃岩島”鬧劇的時候,美國羅斯福号航空母艦卻躲到了1200公裡之外的萬安灘附近,顯然不想幫菲律賓,近日羅斯福号航母更是停靠在了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很明顯不打算在520當天跑到台海附近“示威”。這與過去幾十年美軍每當台海形勢緊張就派航母前往西太平洋附近巡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值得留意的,是剛剛離開日本橫須賀港口的美國海軍裡根号航空母艦。該艦剛剛結束了長達9年的常駐日本任務,離開橫須賀後沿着日本海岸線北上。理論上這是裡根号最後一次亞太巡航任務,之後就要回到美國本土,華盛頓号航母将替代它繼續部署在日本。但是目前華盛頓号仍在大西洋西部海域參加環南美洲軍事演習。是以裡根号是否會掉頭前往菲律賓海這個美軍正常威脅台海的位置,是接下來幾天我們需要觀察的重點。

總而言之,在解放軍不斷增長的力量面前,美軍在亞太地區已經處于劣勢,這是美國和台灣島内分裂勢力越來越焦慮的原因。未來他們還将繼續焦慮下去,直到有一天這種情緒轉變為絕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