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力共建可持續發展行業範本,空調專委會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

作者:電器雜志

2024年5月,家用空調行業已經進入旺季戰鬥階段。中國空調市場2024年的出貨量樂觀态勢與目前零售需求的低迷态勢形成了鮮明對比,但一批齊聚南昌的空調行業骨幹精英并不彷徨,在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空調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空調專委會)2024年工作會議上,仍然精神抖擻地為行業的未來出謀劃策。

5月16日,來自全國30餘家空調産業上下遊企業的代表來到南昌,出席2024年這一場空調行業重要的專業會議。業界代表一緻認為,無論市場行情如何充滿挑戰,空調行業将在“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戰略理念下直面挑戰,把握全球空調市場的變革機遇。

聚力共建可持續發展行業範本,空調專委會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

“可持續發展”,從國家戰略到行業機遇

在全球化浪潮中,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各國共同關注的焦點。作為空調産業的關鍵技術路徑之一,可持續發展也是助推空調産業變革和産業鍊全面更新的重要催化劑。這也是此次會議在市場行情走勢并不樂觀的情況下依舊備受矚目的原因。

此次空調專委會年度工作會議由海立電器承辦,參會企業包括美的、海爾、TCL、奧克斯、海信、大金、松下、長虹、飛利浦等空調整機企業,也包括GMCC、華為海思、瑞智機電、瑞孚化工等來自産業鍊上遊的核心供應商,以及高度關注中國空調産業發展的各方嘉賓。會議盛況空前,共有33家企業出席會議,其中炜盛科技、恒新基電子、深圳必易微電子成為新加入空調專委會的三家上遊供應商。

美的空調副總裁缪雄偉作為空調專委會主任委員代表在緻辭中表示,空調行業目前面臨着國内市場需求低迷、制冷劑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天氣不熱等諸多挑戰,空調企業應放眼全球市場,把握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機遇,以更加貼近全球使用者實際使用環境的研發方向,不斷推動能效提升、使用環保制冷劑等方面的工作。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資訊咨詢部陳劍波在2024年空調行業分析中說明了目前空調行業面臨的市場環境。他表示,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運作平穩,同時房産市場低位運作,消費信心依舊不足,原材料價格沖高上漲、“以舊換新”促消費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空調産量達到6878萬台,同比增長16.5%,但内銷零售額同比增幅不足4%,内銷出貨量激增和零售量承壓的對比十分明顯。其中,空調線下零售在農村市場的動力明顯不足,銷量跌幅很大,新1級能效産品份額持續增長,新風空調市場規模有所收縮。

聚力共建可持續發展行業範本,空調專委會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

陳劍波特别分析了空調行業2024年第一季度的出口資料。他表示,2024年随着海外需求回暖、庫存回落、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紅海局勢導緻的不确定性,都不同程度地促進了備貨節奏的提前。是以,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空調出口表現強勁,出口量同比增幅接近15%,東南亞和南美區域是增量最大的市場,而北美則是快速下滑的市場。

作為此次會議的東道主,海立電器副總裁季盛昌表示,目前空調行業面臨着複雜的市場環境變化,雖然國内市場挑戰巨大,但全球市場仍有發展空間。海立作為全球重要的空調壓縮機企業,将會富有擔當地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國家的綠色低碳事業和行業的和諧更新做出貢獻。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王雷在會議總結時認為,盡管目前空調市場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但長期看,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空調産品仍具有市場成長空間,與此同時對産業在提高能效、減少碳排放方面的要求也會更高。“從市場到國際國内環保節能政策的變化,每一次都對企業提出了挑戰也提供了機遇,取決于我們如何對待它。我們空調行業要将眼光放長遠,不僅要保持韌性,更要站在全球市場的高度,進行前瞻性的科技創新與技術布局,以實作成為全球家電科技創新引領者的‘十四五’發展目标。”

聚焦“可持續發展”,着眼全球綠色體系适配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代表Markus Wypior作為本次會議特别嘉賓來到現場,解讀了歐盟可持續發展理念和政策趨勢。Markus代表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已經與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有15年的合作曆程,他親眼見證了中國家電行業在規模上取得飛速發展的同時,在環保替代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

聚力共建可持續發展行業範本,空調專委會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

Markus介紹,歐盟通過“Fit for 55”一攬子政策,提出了一系列低碳發展措施。為了在2030年前将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至少減少55%,歐盟将在産品能效、可再生能源使用、碳交易及碳邊境機制、氣候社會基金等多方面的政策上做出規定,這為全球供應商都提出了挑戰。

按照相關的政策設計,歐盟将逐漸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如将目前的建築、工業和交通組成的能源消費結構調整為公共設施與家用裝置組成的二進制結構。在理想的設計中,希望将家用裝置能源消費的以采暖裝置為主的結構調整為電能、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組成的多元結構。這樣的政策調整,對歐盟今後建築中的可持續制冷方案設計,包括光伏、儲能以及空調能效和制冷劑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Markus特别強調,雖然歐盟建立的碳邊境機制看起來和家電沒有關系,但這個系統的建立說明歐盟在碳減排的道路上非常堅定。

對中國空調企業來說,為了應對堅定實施的歐盟可持續發展戰略,要在環保制冷劑的應用以及産品能效和光伏等低碳方案的應用上做出創新和努力。據Markus介紹,歐盟明确要持續削減HFC的排放量,根據2024年3月生效的歐盟F-gas法規修訂案,歐盟将在2025年開始以超過2015基線年排放量75%的幅度大規模削減減少HFC的排放量,直至2050年完全實作0排放。那麼包括R290、R152a、R1270等環保制冷劑的應用優勢非常明顯,雖然這對中國空調行業的研發和銷售成本都提出了挑戰,但比對政策規定轉型為更環保、更節能的綠色家電的努力也必将蘊藏着巨大的市場機遇。

生态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綠鍊研究所副所長劉婷為與會代表介紹了中國可持續發展政策進展與趨勢。她介紹說,全球面臨氣候環境與經濟壓力的雙重挑戰,為應對挑戰,已有136個國家,116個地區,234個城市以及683家企業提出碳中和目标,覆寫全球88%的排放,90%的GDP(PPP),以及85%的人口。但很多國家的實際程序遠遠落後于目标計劃。

聚力共建可持續發展行業範本,空調專委會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

據劉婷介紹,2050年“美麗中國”的目标、供應鍊“六穩”“六保”的原則、雙碳戰略和雙循環發展格局建構了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落到行動之中,建構綠色産業體系、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驅動着産業變革。她特别講述了綠色供應鍊的打造,核心概念是依托大宗商品買方主導的市場機制,以降低産品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為目的,通過環境經濟政策和市場調控手段,利用政府、企業綠色采購和公衆綠色消費引導、帶動産業鍊上下遊采取節能環保措施,對全産業鍊進行綠色改造,降低污染排放和環境影響。在列舉了諸多實踐成功案例之後,劉婷強調,在空調行業着力進行綠色價值鍊的研究與建設過程中,要高度關注相關政策與标準,全面了解全球的綠色貿易等内容,營造有利的國際市場環境。

空調附加功能增多,如何進一步提升能效标準

中國标準化研究院研究員成建宏在會議上介紹了中國房間空調器能效标準修訂進展和趨勢。他表示,國家針對制冷行業推進節能低碳的行動,釋出了很多政策與實施行動方案,其目标是在節能水準持續提升的同時,實作産業更新,推動中國制冷空調産業成為全球引領者。他特意強調,2019年釋出的《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提出的,“到2022年,家用空調能效準入水準提升30%、多聯式空調提升40%、冷藏陳列櫃提升20%、熱泵熱水器提升20%”的第一階段目标已經完成,而到2030年,主要制冷産品能效準入水準再提高15%以上的目标完成還有壓力。此外,在全球COP28能效倍增計劃架構下,中國空調能效的進一步提升也是重要戰略方向。

聚力共建可持續發展行業範本,空調專委會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

成建宏分享了行業統計資料,新能效标準實施後的四年中,新1級能效的空調在内銷市場的占比已經從20%提升為50%以上,變頻空調的占比也從60%提升為接近100%的比例。在市場主要産品結構全面優化的同時,多場景的需求決定了空調産品從單一制冷制熱朝着多功能附加型轉變明顯,但與此同時,不同類型的附加功能對能耗的影響不同,如分區送風功能和人體智能識别技術能夠讓運作能耗降低,換熱器和過濾網自清潔功能也能讓總能耗降低;新風功能則對空調的平均負荷增加約11%,紫外殺菌功能、除塵過濾功能也将增加能耗約2%~4%。

是以,在産品附加功能全面增加、能效水準仍要提升的背景下,下一個版本的能效标準将如何科學地采用哪種評價體系,如何合理地使用動态測試方法,都需要充分研究,為新能效标準修訂做充分的準備。

引領科技創新,海立打造範本

作為此次空調專委會的承辦方,空調專委會副主任機關之一,成立已有31年的全球空調壓縮機頂級企業海立電器在科技創新、智能制造方面的發展備受行業矚目。

聚力共建可持續發展行業範本,空調專委會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

上海海立電器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周易為與會代表講解了海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思考和實踐。據介紹,目前,海立在全球設有4個工廠,總産能已經達到3300萬台。周易介紹了海立科技創新的發展道路,從1993年成立之初的引進技術到自主創新,從0基礎到建設全球5大研發中心,建構了“内外結合,上下遊深度合作、資源共享、協同高效”的技術研發體系。在市場與技術雙驅動的創新研發架構下,海立形成了自身“節能、環保、節省資源”為核心理念的技術路線,在這一龐大的技術路線分解圖上呈現一片綠色,這也是一張以綠色價值為核心的技術路線圖。

周易為與會代表詳細講解了海立的關鍵技術以及壓縮機的技術發展方向以及出色的研發能力是如何形成,進而打造了海立特有的科技創新文化氛圍。為了讓與會代表深入了解海立的制造水準和創新文化,海立此次還邀請空調專委會全體成員來到海立電器南昌基地近距離參觀。

聚力共建可持續發展行業範本,空調專委會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

作為海立電器制造更新的關鍵布局,南昌海立于2007年12月建立,占地面積34.6萬平方米,主要負責研發和生産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空調壓縮機。作為海立電器第一個“走出去”的異地企業,南昌海立目前已經形成2400萬台年産能的規模,是海立電器目前最大的生産基地。重要的是,這一基地從建設之初,就以綠色循環、智能制造為理念,經過幾年的建設南昌海立已經成為國家級智能制造示範工廠,實作1300機種混性柔線大規模生産、1台/秒的高效率營運以及2.86 PPM的高品質傳遞。今後這一基地還将繼續更新,實作海立新質生産力的充分釋放,打造成海立全球壓縮機制造中心、全球壓縮機現代化制造基地和全球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基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