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跳梁小醜”變“政治打手”,洋相盡出的沈伯洋能給台灣帶來什麼?

作者:台海網

來源:海峽之聲

【題記】賴清德與蕭美琴謀“獨”惡迹斑斑可考,被國台辦定性為“雙獨組合”“獨上加獨”。其在組織新行政團隊時,依然“獨味不減”。海峽之聲5·20前推出系列評論,盤點賴當局在防務、安全、行政、經濟及民意機構等領域“台獨”名額性人物。此為第五篇。

按照島内慣例,能被列入不分區民意代表安全名單者,要麼是某一領域的業界權威,要麼在政治圈曆練已久,擁有豐富經驗。然而,被排在民進黨2024年不分區民意代表名單男性第一名的沈伯洋,卻屬另類。

“跳梁小醜”變“政治打手”,洋相盡出的沈伯洋能給台灣帶來什麼?

沈伯洋

沈伯洋雖有所謂學者、律師、教育工作者等身份,但在介紹其“成就”部分,“維基百科”隻能用“長年關心”某某議題來說明,顯見乏善可陳。

問題是,向來以選舉厮殺激烈著稱的民進黨,為什麼會讓這隻“政治小白兔”輕輕松松、平步登高位呢?總結起來,沈伯洋“做對了”兩件事,讓賴清德大為賞識。其一是炒作大陸對台“認知作戰”,其二是宣揚“全民防衛”理念。

在“認知作戰”領域,沈伯洋對大陸羅織“罪證”的套路和手法,與民進黨一貫風格相當“對味”,一手“憑空捏造”被他用得爐火純青。

比如在對2020年台灣地區選舉進行分析時,他列舉資料證明南韓瑜聲量出現暴增,于是斷言該現象為異常,并認為原因是大陸“認知作戰”。中間沒有任何實際資料和證據,完全靠想象力推導,就給大陸“定了罪”。

沈伯洋所謂“研究”相當粗淺、輕浮,但由于其政治立場親近民進黨,且“研究結果”對大陸不利,因而獲得民進黨人士傾力支援,并被封為所謂“認知作戰專家”。

沈伯洋不僅經常就“資訊戰”與“假新聞”等議題接受媒體采訪,污蔑大陸“認知作戰”,還試圖将該議題推向“法制化”和“國際化”。2019年,沈伯洋與綠營民意代表合作推動“代理人法案”,讓“中共代理人”成為網友吐槽和嘲諷的熱梗。他還炮制所謂“中共滲透指數”,試圖在國際輿論場制造聲量。

至于“全民防衛”理念,起源可追溯至沈伯洋于2020年與人合夥發起的“黑熊學院”。起初并不為人注意,但在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宣稱贊助10億元(新台币,下同)之後,“黑熊學院”突然聲名大噪。

“跳梁小醜”變“政治打手”,洋相盡出的沈伯洋能給台灣帶來什麼?

曹興誠

曹興誠曾戴頭盔、穿防彈服召開記者會,叫嚣将展開兩個“撒錢計劃”,一個是用6億元訓練300萬名“黑熊勇士”,一個是用4億元訓練30萬名以上的“保鄉神射”,妄稱要協助台灣年輕人成為“抗擊解放軍”的堅定力量。

高達數億的預算,以及數百萬訓練人數,乍看起來頗有聲勢,但兩者湊在一起卻極其荒謬。用6億訓練300萬“黑熊勇士”,平均下來每名“勇士”訓練費用僅200元,而每名“保鄉神射”的訓練費用則不到1500元。這些錢可能連餐費都不夠,遑論訓練?

曹興誠不僅算賬不靈光,精神狀況也令人擔憂。他曾在一場活動中與一位家長争吵。這名家長質疑,台灣鬧“獨立”是要孩子上戰場嗎?曹興誠對此竟叫嚣,年輕人該“犧牲”的時候就得“犧牲”。該家長回應“那你知道上戰場台灣死多少人嗎?”曹興誠則偷換概念稱,“我問你台灣每年自然死亡多少人?”

“跳梁小醜”變“政治打手”,洋相盡出的沈伯洋能給台灣帶來什麼?

沈伯洋的聲名很大程度是沾了曹興誠的“光”,讓他從“幕後使壞者”搖身變成“台前小醜”。

“黑熊學院”的笑話廣為人知後,更荒謬的事情出現了,民進黨竟對此高度認同,并将“黑熊學院”與“不對稱作戰”、“豪豬政策”、“自衛能力”、“保台意志”等概念進行聯結,讓沈伯洋一夕之間又成了“巷戰專家”。

發生在沈伯洋身上的荒謬劇情,在他被列入民進黨不分區民意代表名單時達到高潮,而島内社會也從這一匪夷所思的安排中感受到,賴清德時代的民進黨正在走向“黑熊化”。

有分析将這一趨勢稱為“戰鬥台獨”思路。台灣《聯合報》質疑,如果整個政治勢力都隻剩下了“戰鬥思路”,而放棄了和平協商的可能性,兩岸關系的未來将會如何?

沈伯洋進入台立法機構後,為一展作為,搞出不少“綠色獨裁”提案,比如他提案要求民意代表和縣市議員去大陸,都要經過行政機關同意。結果被藍白兩黨聯手擋下。民進黨民意代表林宜瑾表示,她将接續提出法案,并說“我們都是沈伯洋!”

“跳梁小醜”變“政治打手”,洋相盡出的沈伯洋能給台灣帶來什麼?

對此,前民意代表郭正亮直言,哪個地方會有這種法律?不覺得很丢臉嗎?這麼低級的法律,民進黨沒有半個人出來講話,台立法機構黨團水準迅速下滑。他批評民進黨,找一個跟實際政治經驗完全脫節的人提法案,還用整個黨幫忙背書,太可笑了!

今年5月,沈伯洋還提案“聲援香港”,宣稱應思考台灣如何跟港人站在一起。該論調遭到其他黨派人士嗆聲。國民黨民意代表陳玉珍指出,民進黨如果真心要挺香港,可以把補助給“黑熊學院”的錢用來補助支援香港人。台灣網紅“館長”則怒轟,沈伯洋整天不看台灣人有多少苦難,隻忙着接濟香港人,“台灣難民也很多,在租房子的都是難民”。

沈伯洋跻身綠營權貴之間,靠撕裂台灣社會、煽動民粹博取高位,其營運的“黑熊學院”已淪為撈錢機器(淘寶售價58元人民币的裝備卻以2000元新台币賣給支援者)。他自己不是“苦人”,眼中更沒有台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疾苦。

這樣一個專職的“政治打手”、兼職的“生意人”、十足的“跳梁小醜”竟然成為民進黨“民意代表”陣營中的“領隊”,賴清德時代的民進黨整體品質可想而知。

沈伯洋曾提出所謂“光譜定義”,試圖将批評民進黨當局的人定義為“中共同路人”或“在地協力者”。若即将上任的賴清德當局持續推動“台獨”、持續漠視民生、持續損害台灣群眾福祉,民進黨所定義的“中共同路人”和“在地協力者”,必将越來越多! 【來源/海峽之聲 文/大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