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人機跨海首飛背後,造一台全球最大商用無人運輸機|知料

無人機跨海首飛背後,造一台全球最大商用無人運輸機|知料

36氪

2024-05-17 09:32釋出于北京36氪官方賬号

作者|韋雯

編輯|彭孝秋

2024年,低空經濟、eVTOL成了創投圈熱門話題。

這波浪潮,就像看到了電動汽車的早期階段,不同eVTOL公司正在瞄準不同方向。硬氪了解到,來自昆山的航天時代飛鵬有限公司,于近期順利完成國内首次無人機跨海空運任務。承擔這次跨海任務的飛機是FP-98“獅子座”,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用無人運輸機。

航天電子(SH 600879)、順豐、古玉資本是航天飛鵬背後的投資方。4月24日,航天飛鵬這次跨海空運任務完成消息一出,間接持股的航天電子便在當日漲停。此前航天飛鵬的身影常常出現在央視新聞。

硬氪曾在4月探訪航天飛鵬,揭秘低空經濟賽道這家神秘的無人機廠商。

航天體系開始創業

全球最大商用無人運輸機

全球最大無人運輸機的誕生,開始于一次默契的合作。

2013年,亞馬遜開始了無人機送貨,着眼最後一公裡;與此同時,國内開始了無人機的創業浪潮,消費級無人機龍頭大疆創新、專注農業的極飛科技等開始了它們的無人機創業。

彼時,國内物流界的頭部公司順豐早已開始了無人機版圖籌謀:幹線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三段式航空運輸全盤部署。

10年後,即2024年,國内低空經濟賽道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火熱。無論是載人無人機抑或載物無人機,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

事實上,航程10公裡的無人機早已進入了白熱化競争階段,這也說明這個市場的并競争壁壘沒有那麼高。因為無論巨頭如順豐、美團,還是專注無人機的大疆、極飛,抑或其它航空器公司,都在10公裡無人機上有着成熟的多旋翼機型。

但航程上升到了100公裡、1000公裡,當無人機變得龐大,競争壁壘開始出現。

當時,順豐控股旗下的順豐航空已經是國内營運全貨機數量最多的貨運航空公司,但他們還希望能在市場上找到研制大型無人機的團隊,完成支線物流上的無人機替代。

航天飛鵬CEO劉澤峰向硬氪表示,是以順豐才找到了航天九院(注:航天九院一般指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從2005年開始就在研發無人機,導航、控制、遙感測繪、計算機等技術都是九院的核心,這些技術恰恰也是無人機關鍵技術。

2017年11月,雙方簽訂合作,順豐希望擁有一款大載重長航程的無人運輸機,而九院技術實力完全滿足他們的條件。

航天飛鵬背後的投資人,古玉資本合夥人李淳向硬氪回憶道,2017年至2018年,當時九院團隊僅花了8個月時間,就将有人機型改造成無人機并且成功飛行,這個過程證明了團隊技術能力和執行力。

古玉資本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人民币機構,管理規模50億人民币,曾成功投資順豐控股、中際旭創、極兔等明星項目。圍繞被投企業生态和基于對供應鍊的思考,古玉在2020年聯合航天九院、順豐孵化出航天飛鵬,4年後“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一個細節是,在某成熟型号運輸機的基本結構和動力基礎平台上,九院團隊對其做了無人駕駛化設計。

2019年,順豐和航天九院雙方将這個項目以合資公司方式進行商業化營運。劉澤峰表示,“當時一拍即合,研發大型無人機需要很多資本,更需要體制機制。也就探索出了央企出人才出技術、民營企業出資本出市場的模式。”航天飛鵬在2020年落地,成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

李淳解釋,在古玉資本内部,航天飛鵬項目的定位是産業并購。原因在于,古玉将航天飛鵬從上市公司航天電子集團獨立分拆出。航天飛鵬背後資方變為古玉資本、順豐集團、航天電子。

目前,航天飛鵬的FP-98“獅子座”無人運輸機已傳遞商業化使用,對外售價千萬級;其載貨重量1.5噸,最大航程1200千米。

無人機跨海首飛背後,造一台全球最大商用無人運輸機|知料

FP-98“獅子座”無人運輸機

4月18日,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副局長章亞軍向航天飛鵬頒發了FP-98無人機系統型号合格證(TC);4月24日,這款FP-98“獅子座”無人機順利完成首次蝦苗跨海空運任務。據悉,航天飛鵬也已與相關方達成合作意向,計劃将此航線(海南—粵港澳大灣區的低空無人機物流跨海運輸航線)作為常态化營運。

一家無人機公司的商業化營運

與衆多無人機廠商不同的是,航天飛鵬是目前賽道中少有的全機型布局廠商。

其産品包含“雙千、雙百、雙十”系列,分别對應幹線、支線、末端物流。

首先,“雙千”是指飛行半徑1000公裡、載重能力1噸以上,航天飛鵬擁有FP-98“獅子座”(曾用名FH-98),也就是和順豐合作的這款載重1.5噸大型無人機;“雙百”是飛行半徑100公裡、載重能力100公斤,航天飛鵬擁有複合翼機型FP-981C“射手座”;“雙十”是10公裡半徑、10公斤載重,有多旋翼無人機FP-981A。

無人機跨海首飛背後,造一台全球最大商用無人運輸機|知料

航天飛鵬産品系列圖

劉澤峰向硬氪透露,整個産品體系的建構考慮了民用場景覆寫問題。百公裡飛行半徑産品能夠覆寫絕大多數省内地級市之間距離,十公裡飛行半徑産品基本考慮城市末端物流及縣域經濟。

從商業模式來看,無人機公司的未來是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劉澤峰舉例,海康威視從攝像頭顯示器起家,但現在能夠提供區域、城市的安防解決方案;華為、中興核心是終端,但實際上可以給營運商提供一整套通訊解決方案,從鐵塔搭建、通信基站、到入戶布局等。

李淳也認為無人機公司要做好服務商,航天飛鵬未來合理的收入結構中,服務比重需要更大。“從客戶需求看,除了直接購買各種型号尺寸的無人機産品,客戶也會提出很多場景營運的需求,是以營運能力一樣重要。”

比如,航天飛鵬與昆山消防合作時,就在多旋翼機型下搭載了兩個可發射滅火彈。

無人機跨海首飛背後,造一台全球最大商用無人運輸機|知料

多旋翼機型

除FP-98,飛鵬還有一款大型垂起複合翼無人機産品——FP-981C“射手座”,其載重100公斤,可應用于跨海島山區運輸、災區救援、沿海巡察搜救領域。

無人機跨海首飛背後,造一台全球最大商用無人運輸機|知料

FP-981C“射手座”垂起複合翼無人機

劉澤峰表示,無人機通過程式進行操作,減少了駕駛員熟悉儀表時間。不需要飛行員教育訓練、也不需要飛行員擁有飛行經曆,就能夠用快捷的方式提高效率。尤其在高原、戈壁沙漠、海島這些場景,解決了陸路高成本難題,。

但針對商業化場景,目前單靠一家無人機裝備公司無法解決,需要各個層面去彌補。比如,若用飛機将經濟作物從鄉村運往城市,首先需要鄉鎮大規模集采,再用無人機運輸才能降低整體運輸成本。

随着未來的技術、監管政策更成熟,“或許無人機會像汽車、民航飛機一樣,有各種玩家。無人機也會有紅綠燈、保險、飛機文化、教育訓練等等行業,甚至樓房建築,那時候人們的消費方式也會發生改變。”劉澤峰表示,當然,一旦市場營運商成熟,飛鵬會成為中國商飛這樣的飛機制造商,無人機也會成為汽車一樣龐大的産業。

檢視原圖 19K

  • 無人機跨海首飛背後,造一台全球最大商用無人運輸機|知料
  • 無人機跨海首飛背後,造一台全球最大商用無人運輸機|知料
  • 無人機跨海首飛背後,造一台全球最大商用無人運輸機|知料
  • 無人機跨海首飛背後,造一台全球最大商用無人運輸機|知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