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股市場持續回暖,相關ETF屢創上市新高,哪些産品值得關注?

作者:大衆證券報

春風得意馬蹄疾。經曆了一段時間的沉寂和厚積薄發之後,港股近期迎來了久違的回暖,并且氣勢如虹。從4月22日到5月6日,恒生指數實作“十連漲”,創下2018年2月以來最長連漲紀錄。雖然近日出現了短暫的回調,但從5月9日開始又開啟連續上漲模式,截至5月14日,恒生指數已經站穩19000點。

更為引人注意的是,近日一則“内地個人投資者港股通20%紅利稅或将減免”的消息廣為流傳,如同春風拂面,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相關利好消息面進一步推動了港股自4月以來的上漲趨勢,帶動港股多隻紅利相關ETF大漲,屢屢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通過布局相關主題基金來參與港股投資、擷取上漲收益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費率更低、投資操作更為快捷的港股标的ETF産品也愈發受到投資者青睐。不過在經曆了連續上漲之後,這波反彈還能延續多久?港股是不是到了配置視窗期?投資者可以通過哪些産品來持續分享港股上漲的紅利?

港股持續回暖,南下資金積極“搶籌”

4月19日,證監會釋出了5項資本市場對香港合作措施,鼓勵内地龍頭企業赴港上市,刺激港股強勢反彈,開啟連續上漲模式。整個4月,港股穩居全球主要股指漲幅第一位,并且成功站穩在年線上方。

進入5月,又有媒體報道稱,國内監管機構正考慮減免内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投資香港上市公司時,在取得股息紅利時所需繳納的20%的所得稅。此前,香港證監會主席雷添良也建議降低港股通個人投資者的股息紅利稅收水準,降低港股通内地投資者準入标準。若相關計劃得以實施,有助進一步改善港股流動性。

得益于多重因素的疊加,港股延續了強勁上漲的勢頭。截至5月14日,恒生指數月内已經上漲了7.38%、站上19000點,恒生科技指數、恒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也分别強勢上漲9.21%、6.98%。自4月以來,這三大指數的漲幅則分别達到14.77%、15.63%和15.38%,走出了一波相當亮眼的行情。

“聰明的資金”也一直在積極布局港股。Wind資料顯示,2024年前四個月南向資金一直保持淨流入狀态,年内累計淨買入港股超過2300億港元,占去年累計淨買入金額的七成,資金搶籌意願強烈。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近期港股強勢上漲的核心原因在于資金面的改善。本輪上漲中,南向資金起先導作用,自2月起持續流入,由紅利闆塊逐漸向其他闆塊擴散。4月11日後外資大幅流入港股,與内資共振推動本輪港股強勢上漲。

工銀瑞信指數及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史寶珖也指出,國内經濟回暖,海外機構上修國内經濟前景,港股市場情緒修複。經濟回暖有助整體港股市場盈利預期改善。2024年多部委已經明确“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審慎出台收縮性、抑制性舉措”,估值的底部是清晰的,投資者需要去重新評估和審視以上變化對股票估值的積極影響。

港股标的基金表現亮眼,相關ETF屢創上市新高

乘着這波行情的東風,港股标的基金的淨值也出現了強勢反彈。港股标的ETF也吸引了大量資金的流入,産品份額也出現了明顯增長。4月以來,港股紅利ETF、港股通科技30ETF、黃金股ETF、香港證券ETF等多隻産品資金淨流入額超過4億元,多隻港股ETF的淨申購份額超過10億份。

除了港股ETF,此前表現低迷的港股主題主動權益基金也在今年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在權益類基金中漲幅靠前。

有業内人士指出,這些産品的出色表現與資金的“用腳投票”,不僅反映了市場對港股市場回暖的樂觀預期,也顯示了投資者對于高分紅、高成長性港股的偏好。

以成立于2022年6月的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為例,該産品跟蹤标的為國證港股通科技指數,彙聚了港股硬科技龍頭,成分股涵蓋網際網路、裝置、生物科技、大資料等科技細分領域。值得關注的是,國證港股通科技指數覆寫的網際網路平台經濟、高股息、地産物業、創新醫藥等四大闆塊,恰與A股形成了良好互補。為更好滿足場外投資者需求,日前,工銀港股通科技30ETF聯接基金(A類:019933,C類:019934)也已面世公開發售。

另一隻表現強勁的港股标的ETF——港股紅利ETF(159691)也引發市場關注。這隻産品跟蹤港股通高股息精選指數,着眼于港股中股息率高、盈利持續且具有成長性的上市公司進行投資,而這些股票能夠為投資者提供相對穩定的分紅收益。港股紅利ETF也因出色的表現獲得市場和投資者青睐,規模較年初的2.07億元已大增至11.76億元。

港股行情剛剛開始?後市表現将如何演繹

經曆了連續上漲,市場和投資者最為關注的無疑是港股後續走勢将如何演繹,強勁的上漲勢頭能否延續。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盡管市場存在一定的波動風險,但港股市場的基本面依然穩健,加之政策面的利好,市場的強勢反彈有望延續。

工銀瑞信史寶珖表示,現下風險收益偏好較低,從絕對收益視角,經濟增速降檔趨勢下,大陸長端利率快速下行,類債券屬性的高股息資産具備吸引力。目前A股主要紅利資産行業交易擁擠度皆處于中高水位,而與此同時港股高股息目前較A股紅利具備較高成本效益,目前可關注港股高股息投資機會。“在海外風險事件仍未完全出清,并可能擾動港股市場的情況下,具備低風險特征的高分紅風格仍有配置價值。”

而要持續捕捉港股上漲的紅利,尤其是投資以高分紅、高股息為主的紅利資産,港股類ETF因其獨特的優勢成為重要選項之一。

目前,A股市場投資港股的管道主要有兩個,分别是開通港股通賬戶進行直接投資,以及通過A股上市的港股主題基金進行間接投資。前者投資門檻較高,需要投資者滿足一定的資金要求;而後者不僅門檻較低,如果選擇了港股标的ETF還有很多比較明顯的優勢。

首先,投資者隻需開通場内基金賬戶或者股票賬戶就能購買,沒有資金要求,甚至不用開通港股交易權限,友善快捷。

其次,具有較低的管理費用和營運成本。還是以港股紅利ETF和港股通科技30ETF為例,這兩隻産品的管理費率為0.45%、托管費率0.07%,持有1年的總費率僅為0.52%,遠低于普通的主動權益基金和債券型基金。

再次,實施T+0交易,當天買當天賣,可以随時止盈止損。

第四,多樣性和靈活性。可以聚焦港股市場不同闆塊或主題的機會,如科技、金融或紅利股等,投資者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和市場情況可靈活選擇不同ETF,以實作多樣化投資。

除此之外,跟蹤指數的産品透明度更高、風險更加分散等普通ETF的優勢,港股标的ETF同樣也具備,這裡不再贅述。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對于沒有股票賬戶或場内基金賬戶的普通投資者來說,也可以通過基金公司直銷或銀行及三方平台等基金代銷管道,購買相關ETF的聯接基金,便捷地投資港股,如正在發行的工銀港股通科技30ETF聯接基金(A類:019933,C類:019934)。

當然,港股在近期大幅走高後,或有可能出現一定的分歧和震蕩,投資人在享受市場回暖帶來的紅利的同時也應該關注風險。未來,随着内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不斷完善,以及全球經濟的逐漸複蘇,港股市場有望迎來更多發展機遇。投資者應謹慎抓住機遇,合理布局,争取分享港股市場的發展紅利。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風險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盡職守、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财産,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提及的基金屬于股票型基金,風險與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與貨币市場基金;為指數基金,主要采用完全複制政策,跟蹤标的指數市場表現,具有與标的指數、以及标的指數所代表的股票市場相似的風險收益特征;還可投資港股通投資标的股票,還需承擔匯率風險和港股通機制下因投資環境、投資标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投資者投資基金前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産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檔案,在全面了解産品情況、費率結構、各銷售管道收費标準及聽取銷售機構适當性意見的基礎上,選擇适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品種進行投資。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