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作者:醫療食品參考

#理工科##女博士##人物故事##跨國婚姻##中德混血##創業者#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3848位真人故事

這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生旅程,從山西的普通家庭到德國的花園别墅,每一步都充滿着勇氣與決心。

這是一段關于好奇心、熱愛學習和不斷追求夢想的故事,是對于堅持與奮鬥的最好注解。

在每一個轉折點上,她都展現出了無限的可能性和積極的态度。

這是一篇充滿鼓舞和啟迪的文字,為我們诠釋了生活的真谛:堅持不懈,夢想終會成真。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我在希臘雅典)

我是JJ,出生在山西一個普通家庭,爸爸是工程師,媽媽是一位傳統的中國女性。我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和父母住在一個城市。

受父親影響,我從小就對一切充滿好奇,熱愛閱讀和學習。尤其對數學情有獨鐘,國小時參加過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得了第三名。

我也很喜歡運動,或許因為個子較高,在跑步方面表現出色,人們喜歡稱呼我“長腿妹妹”。

9歲時,我被市體校校長選中,開始了長達9年的田徑訓練,并逐漸嶄露頭角,五年級時成為了國家三級田徑運動員。

高中時,我進入了校籃球隊,代表學校參加了省内的籃球比賽,并獲得了獎項,還為聯考加了分。

18歲聯考之前,我就這樣邊訓練田徑和籃球,邊努力學習文化課知識。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日本志賀島)

盡管體育訓練占用了我部分學習時間和精力,但我并沒有是以忽略文化課的學習,考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聯考時,我考入一所雙一流大學的材料學專業,成為了班裡為數不多的女生之一。

從家鄉來到很遠的城市上大學,讓我見識到更大的世界,也變得更加自立。

因為身材高挑,常有人建議我做模特。爸爸以前也給我買過一些模特、時尚類雜志。是以,我也曾種下一顆做模特的夢想種子,但是并沒有刻意去追求。出乎意料,我的模特夢竟在大學時期得以實作。

一次,學校舉辦模特大賽,我心生興趣,鼓起勇氣報了名,結果意外被選中。

随後我跟其他被選中的女孩一起,跟随一位專業模特學習,後來參加過學校各種表演和比賽,也算圓了我的模特夢。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剛到日本交流學習)

在中科院攻讀碩博期間,因受過專業訓練,我帶頭成立了研究所學生院模特隊,參加過多個晚會,這些經曆曾刻下我青春年少時最美好的回憶。

讀博期間,我得到一次去希臘雅典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機會,在會上結識了日本知名國立綜合大學的青木百合子教授。

回國後不久,她邀請我去日本留學,并為我争取到了“友誼獎學金”。于是,我受邀去了日本。

半年後,我回國參加博士畢業典禮,并榮獲了中科院師昌緒獎學金一等獎和中科院院長獎學金。

作為當年唯一獲得師昌緒獎學金一等獎的女生,我有幸被選為博士畢業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

在日本交流學習期間,我認識了一個小我5歲的德國帥哥,後來成了我先生。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博士畢業了)

他是德法混血兒,跟我同一時期在日本學習。他說,當看到校長給我頒發鑲有精美相框的獎學金證書時,開始對我産生好感。

那時我們都住在留學生會館,認識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朋友。我們一起去日語角、打乒乓球、聚會、K歌、去海中道公園拍小電影、坐大巴去長崎旅行......那是一段非常快樂的留學生活。

有次,一位導演系的中國朋友,拍畢業作品,邀請他出演一部短電影的男主角。

雖然他的演技有些滑稽可笑,但拍攝過程非常有趣,也算過了一把演員瘾。當時的原始CD光牒,我們至今還保留着。

先生碩士畢業後,繼續在日本讀博。我原本已申請到瑞典的博士後,為了和他在一起,便放棄一切去了日本,進入北九州市立大學做教學工作。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在日本福岡)

一年後,我成功拿到該大學GCOE研究員職位。期間獲得專為女性研究者設立的研究基金,并曾接受過九州大學新聞部專訪。

我先生博士畢業後,我們便來到德國。他進入了全球500強企業,從事管理工作。

剛來時我不懂德語,在語言學校學習4個月後,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德語B1考試,其中寫作部分拿了滿分。目前我通曉中英日德4種語言。

同年,我進入當地一所大學的理論實體系工作,成為研究室唯一的女性研究員,并得到了大學對女性研究者的相關支援。

在海外這些年,我做的課題不總跟我的博士課題相關。

每拿到一個新課題,做起來并不容易,畢竟研究方向不同,我需要從頭開始了解研究課題的背景、現狀、問題及發展方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讀很多文獻。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德國湖邊)

一般來說,博士畢業後基本會繼續相同或相近方向的研究,但我如果堅持原來的研究方向,可能無法跟先生在同一個城市,畢竟不是每所大學都有适合我的崗位。

為了避免兩地,我選擇了跟他公司同城的大學,即便需要重新開始了解并深耕新的研究方向,我也欣然接受挑戰。

生活中并不存在所謂的正确選擇,隻有更适合自己的選擇。隻要堅持内心的真實訴求,不斷超越自我,就能收獲生活的真正滿足和成就。

先生性格很好,有法國人的浪漫,也有德國人的嚴謹,溫暖開朗,與人相處融洽。我們剛開始也會因為文化差異産生沖突,但正是這個磨合過程,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

我們尊重彼此的文化。在我們眼裡,文化的不同,反而會成為吸引對方的一種特質。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日本荷蘭村)

他常會制造浪漫,任何大小節日都會給我帶來驚喜。很多年後,我們的愛情依然如最初那般溫暖甜蜜。

我公公是德國水文地質學家,曾擔任世界水文地質協會主席,是位非常樸實的德國人。

退休前,他常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國家工作,包括在非洲那密比亞工作的3年。

那段時間裡,我先生在當地一所德語私立學校讀了三年高中。他說,那密比亞的陽光和當地人的笑容,給他骨子裡注入了積極和樂觀這兩大品質。

在非洲的3年,對他來說美好而又難忘,他常跟我分享當地的生活趣聞。

我很幸運,有一對非常開明的公婆。從一開始,就非常熱情地歡迎我加入他們的大家庭。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西班牙大加納利島)

婆婆是法國人,對我像親生女兒一樣。為了更好地跟我相處,她利用一切機會了解中國文化,看到報紙上關于中國的話題,會仔細閱讀,然後剪下來保留着,用心了解我生活過的地方。

先生的法國外公也很熱情,我倆談戀愛時,他說我是先生“在海灘發現的一顆美麗珍珠”。

外公是他們家族企業的創始人,當時還用我的照片做背景,給他們公司做過宣傳海報。

前幾年,他被法國總統授予“法國榮譽軍團騎⼠”勳章,他發明的制鞋工藝,讓當時該行業的生産率取得巨大飛躍,推動了法國制鞋⼯業的發展。

他創辦的公司,曾是法國LV等知名時尚品牌的重要合作夥伴。他發明的縫制 LV手提包搖桿的自動機,至今仍在全世界的LV工廠中使用。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法國滑雪)

在跨越國界的愛情裡,文化差異成就了我們的美妙旅程。家庭的溫馨和愛情的甜蜜,如同一首動人的詩篇,在歲月的風雨中愈加珍貴。

2014年,大寶來到我們身邊。媽媽不放心,專程來德國照顧了我3個月。

德國有健全的婦女生産和育兒福利,夫妻雙方産後共有3年育兒假。我休息了一年後就回學校工作了,畢竟如果離開太久,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适應。

老大一歲半時,我把他送到了離家很近的幼稚園。這裡很注重孩子興趣,戶外活動非常多,每次孩子從幼稚園回家,渾身都沾滿了泥土。

德國學校從國小到高中都隻上半天課,下午就是玩兒。孩子想玩什麼,都可以找到相應的俱樂部。

有的孩子興趣廣泛,會參加好幾個俱樂部,比如我家孩子,參加了網球、乒乓球、足球、高爾夫、鋼琴,還有德國少年工程師協會俱樂部。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夏威夷)

無論家庭條件如何,每個人都有相同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因為培養這些興趣愛好的費用實在是不貴。足球、乒乓球,一年的會員費隻有20歐,網球一個小時10歐,高爾夫少年俱樂部100歐/年。

先生在事業上很努力,現在擔任亞太地區公司CEO,非常忙。為了下午能陪伴孩子,我決定辭職,将全部熱情放在家庭上,專心做幾年媽媽。

從博士後到全職媽媽,剛開始我内心也有些失落,但孩子的成長隻有一次,我不想因為錯過而後悔。

我的用心陪伴有了成效,兩個孩子都很棒。

9歲的大寶自學國際象棋不到一年,憑借業餘選手資曆,一路打進日本國際象棋冠軍賽。

二寶在幼稚園老師的強烈推薦下,提前一年上了國小,雖是班裡年紀最小的孩子,但成績很好。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德國啤酒節)

非常欣慰,我的孩子能在德國這種平等、尊重、包容、啟發、多元、自由的教育氛圍下成長。受孩子成長啟發,我開始關注德國教育。

德國有獨特的教育體系及分流制度。國小通常是四年制,少數地區是六年制。

到四年級下學期,學生們會參加升學考試,成績好的進入文理中學,後期再進入大學深造。

成績一般的會去實科中學,之後會進入大學專科院校學習設計、機械操作、财會等實用性學科。

成績較差的進入普通中學,完成3年學業後,接受1-3年的職業教育訓練,成為各工種勞工。這些技術勞工和人才,在德國的待遇可是不低的。

在德國的教育體系中,不得不提到雙元制職業教育,它被認為是德國二戰後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是德國制造業強國的經濟支柱。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和父母在巴黎)

隻要是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有就業需求的人,必須參加雙元制職業教育拿到職業資格證書,然後再持證上崗。

雙元制教育訓練期間不僅免學費,還可獲得企業的實習工資,每月在900-1500歐元,逐年遞增,三年即可獲得約合人民币32萬到42萬的薪資,足以支付在德生活費。

國内那些成績平平或不好的同學,又或者對生活現狀不滿的人,不妨考慮換個賽道,來德國學一門實用技術。入職後,因為有技能實操經驗,工資起薪常常比普通大學畢業生要高。

德國的技術人才缺口很大,尤其是護理、酒店餐飲業、幼師、IT技術、電子技工、機械工業、物流管理等這些職業。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法國葡萄園)

在此大環境下,我結合自己的經驗和資源,創立了一家留學教育咨詢公司,緻力于幫助懷揣理想的小夥伴實作留學夢。讓更多人能有機會走出國門,見識更大的世界,獲得更廣闊的發展機會,并從中受益,就像我一樣。

我目前主要做兩件事,一是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我和一位資深德國移民顧問,攜手德國工商業協會IHK和德國聯邦勞工局,共同助力有意來德國工作或繼續深造的人。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DIY申請護理雙元制的學生,起初她找了一個留學生修改求職信等文書,海投後卻沒有結果。

她很着急,後來找到我救場。我發現她的文書錯誤百出,大篇都是中式德語,邏輯上也不符合德式思維。

于是,我把她的所有文書重新修改潤色,最後成功幫她申請到了醫院的教育訓練合同,現在她已經在德國開啟了新的生活篇章。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日本石恒島)

我的第二個創業項目,是全球博士留學申請。作為發表過幾十篇國際學術文章的海外資深博士,我希望能把經驗傳授給想要讀博士的朋友。

眨眼間,我在德國已13年。一路走來,雖逢風雨,幸運星輝仍照亮前路,心懷感恩,喜悅知足。

感謝我的父母,給我自由飛翔的空間,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也感謝先生及家人,讓我在異國他鄉有了深深的歸屬感。

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但若缺少書籍的指引,漫行千裡亦不過是空洞的旅程。

我深感幸運,書香滋養了我,路途磨砺了我。經曆與見識在實踐中得以豐盈,助我攀登人生階梯,成就了今日的我。

我們幾年前,在附近小鎮買了棟1000多平的花園别墅。這裡處于自然森林保護區,可以随時進入森林散步。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法國羅納河)

我喜歡坐在花園的石階上,躺在陽光下的草坪裡,倚在花樹下的長凳上,或蕩在露台的秋千上。一杯茶,一本書,聽鳥兒唱歌,看孩子嬉笑,看松鼠爬上爬下,看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飛舞。

人生之旅,不過是為了在生命的舞台上奏響更美的旋律。如今,我以持續的拼搏,換來了心中絢麗的生活畫卷。

這一切絕非天意所為,我堅信,唯有矢志不渝的努力,才能開啟心中的夢想之門。

我可以,你也可以!

我博士後,嫁入德國高知家庭,獲全家喜愛,婆婆還為我學中國文化

(歡迎關注主人公某書:德國莊主JJ)

【口述:JJ】

【撰稿:惹了你的顔】

【編輯:醉紅顔】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迹,這裡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選關注哦!@真實人物采訪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号友情提醒:請自行辨識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