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統旅行社的下一個發力點在哪?

作者:中國旅遊報

前不久,3家以傳統旅行社業務起家的上市旅企公布了去年業績報告,核心資料十分亮眼。總結2023年,幾家上市旅企将業績向好歸功于旅遊業的逐漸複蘇及宏觀政策帶來的諸多利好,财報裡也将這幾年他們經過不斷嘗新的積累轉化而成的業績記錄其中。

看到這3份出色的成績單

業界也在關注

資料上漲背後

哪個部分業務表現最佳?

傳統旅行社

想要保持業績持續恢複挑戰在哪?

2024年

哪些市場是這幾家上市旅企的

布局重點?

傳統旅行社的下一個發力點在哪?

2023年

衆信旅遊: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58.96%

淨利潤同比增長114.58%

自2020年以來首次實作年度盈利

凱撒旅業:

淨利潤約為6.07億元

而上年虧損10.35億元

中青旅:

扭虧為盈

營業收入達96.35億元

傳統旅行社的下一個發力點在哪?

01 誰是增長主力

資料顯示,2023年,中青旅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為9.2億元,衆信旅遊現金流量淨額同比增長179.52%,凱撒旅業的現金流量淨額也已轉正為3.93億元。翻看财報,記者發現,在市場複蘇的背景下、業績大漲的同時,這3家上市旅企的經營性現金流已經回正。這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名額之一。

傳統旅行社的下一個發力點在哪?

中國旅遊報記者 陳晨 攝

那麼,哪些業務是這3家上市旅企的業績增長支撐主力?

衆信旅遊的主營業務包括旅遊批發業務、旅遊零售業務、整合營銷服務等。其中,旅遊批發業務去年的營收為20.27億元,同比增長18倍。

對于這部分業務增速加快的原因,衆信旅遊介紹,其旗下兩個批發品牌“優耐德旅遊”“全景旅遊”在優化供應鍊品質、提升采購标準等方面比較有優勢。報告期内,公司持續加大對優質資源的儲備力度,發揮與上遊資源融合發展的驅動作用。2023年6月,公司極地遊輪産品中心成立,加大對南北極探險遊輪業務的開發,增加公司在主題旅遊領域的業務深度。

有業者認為,對于旅遊批發商來說,一定要有對上遊資源的掌控能力和整合水準,這樣才能提高集中采購及議價能力,完善産品研發和服務能力。

此外,對于整體業績的上漲,衆信旅遊還提到了一點:線下門店依舊是重要的“流量池”。截至2023年年末,衆信旅遊全國門店累計超過1500家,擁有專業旅遊顧問超過3500人,公司門店和專業旅遊顧問的數量及規模均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準。衆信旅遊零售公司産品總監王振玥介紹,從遊客進店咨詢情況來看,一家一團、衆信自組團等靈活、豐富的組團形式成為門店全新增長點。

2023年,凱撒旅業經曆了涅槃重生。2023年10月公司被債權人申請破産重整,截至去年12月公司重整順利完成,公司總股本由8.03億股增至16.05億股。通過重整,凱撒旅業解決了債務危機和訴訟風險,并且通過引進重整投資人帶來增量資金。重整後,控股股東變更為青島環海灣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青島環海灣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青島市市北區國有資産營運發展中心,标志着凱撒旅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對于這幾家上市旅企來說,出境遊業務是他們在疫情發生前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以,在去年出境遊市場逐漸恢複後,他們的旅遊業務經營收入也有了翻倍上漲的表現。

凱撒旅業的主營業務包括旅遊業務和航食、鐵路配餐業務。去年,旅遊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86.57%,達到了2.37億元,增速遠超于其他主營業務。

凱撒旅業方面介紹,出境遊業務重新開機後,公司加速恢複已開放的全球産品供應鍊,去年上線了近500條線路,産品類型除團隊遊外,還有單團定制、機票、酒店、自由行、簽證等多種。公司旗下凱撒體育也在不斷結合體育要素及目的地資源,更新體育主題旅遊産品。此外,去年公司組織全銷售管道進行線上線下教育訓練50場,同步組織多場主題營銷活動,效果顯著。

對于中青旅來說,景區業務的收入是其業績的主要支撐動力,但旅行社業務表現也不俗。2023年,其旅行社業務實作營業收入12.98億元,同比提高179.62%。中青旅方面在總結經驗時提到,報告期内,公司旅行社業務不斷創新,突出“有文化、有深度、有品質、有趣味”的産品特點,聚焦年輕化家庭親子遊、研學、康養等細分賽道,同時豐富目的地簽證+機票+酒店産品,滿足自由行客群需求,提升市場占有率。營銷管道上,布局由單一零售平台向“批發+零售”綜合旅遊服務商轉型,推進線上平台與線下門店雙管道驅動,加大銷售力度。

記者注意到,加強産品研發和創新是幾家上市旅企不斷嘗試的。同時,他們也在探索更優的傳播方式和服務,包括加大旅遊資源的推介力度,拓展客源市場,通過多語種網站開發、導遊專業化人才教育訓練等提升境内外遊客體驗。這些正是他們在去年能有不錯收成的關鍵。

02 壓力從何而來

盡管2023年的業績表現不俗,但在對比财報中的經營資料時,記者注意到,這3家上市旅企的主營旅遊服務業務的營業成本均較上一年有所升高,導緻毛利率略有下降。比如,雖然衆信旅遊的旅遊批發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8倍,但毛利率同比降至11.51%。凱撒旅業和中青旅的旅遊服務業務的營業成本分别同比上漲465.06%、222.49%,但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減少11.41%和11.74%。

營業成本為何漲了這麼多?

對此,這幾家上市旅企并未給出明确解釋,但是有企業在财報的投資風險提示中提到一部分風險因素。

比如匯率變動帶來的影響。這家企業提出,公司主要經營的是出境旅遊業務,公司的旅遊服務活動大多發生在境外,主要以人民币對客戶進行報價收費,以美元、歐元等外彙向境外合作夥伴進行資源采購,可能因匯率變動導緻公司采購成本出現變化。另外,匯率變動也會帶來産品價格調整,對于價格敏感性較強的客戶造成一定的影響,因而匯率變動會對公司的收入、利潤構成影響。

另外,國際旅遊供應鍊恢複不足所帶來經營成本增加也是不容忽視的。比如,前不久,中國與格魯吉亞互免持普通護照人員簽證,這對促進中格兩國遊客往來是一個利好。有旅行社業者告訴記者,格魯吉亞在去年9月就已對中國遊客實施免簽,其與亞美尼亞(免簽)、阿塞拜疆(落地簽)所組成的“高加索之旅”産品對國内遊客很有吸引力。但是,想要中格兩國遊客往來更加密切,還需要兩國之間增開航班。目前,國内僅有南方航空一家航空公司營運中格往返直飛航班,即烏魯木齊至第比利斯的往返航班,尚無外航承運人的加入,這就意味着,國内其他城市的遊客往返格魯吉亞需要通過烏魯木齊進行中轉,無形之中增加了出行成本,也限制了一部分遊客需求。

當然,國際市場營銷、人才招募、人員教育訓練所帶來的成本也不容小觑。但這是推動市場向好的必要動作。

事實上,國際旅遊市場恢複仍需時間已成為幾家上市旅企的共識。中青旅方面提到,2023年,入出境旅遊市場逐漸增長,旅遊供應鍊穩步修複。一方面,多項利好政策的釋出、外部經營環境持續改善,均對入出境旅遊業務恢複起到促進作用。另一方面,行業發展仍面臨旅行成本上漲等挑戰,供應鍊的全面修複還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努力。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與複蘇快速轉入繁榮的國内旅遊市場相比,入出境旅遊市場還需要4—5個季度才有望恢複至上一個周期的高峰值。

當然,想要達到出色的業績表現,還是要在開源上下足功夫。但如今,上市旅企賺錢越來越不容易了。

《2023年第四季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報告》有這樣一組資料: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國旅行社總數為56275家,而2023年第四季度,全國旅行社國内旅遊組織3645.33萬人次。也就是說,平均每家旅行社,去年10月至12月,在國内旅遊組織方面僅攬客647人次。這個資料大約是2019年同期的50%。

旅遊市場加速恢複,但跟團旅遊的人卻少了。那麼,這些以傳統旅行社業務起家的上市旅企要如何營生?

這份調查報告比2019年多了一項統計——國内旅遊單項服務,就是把單項産品和服務拆分出來。比如,車票、機票、景區門票購買,車輛租賃,酒店預訂、導遊服務預約等。此項資料顯示,全國旅行社去年第四季度提供的旅遊單項服務是1.65億人次。相較來看,是國内旅遊組織人次的近5倍。

市場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精明的遊客甚至會在OTA平台直接找到一日遊的供應商,還會多方比價詢價。就算為了省心打算跟團遊,也不願意跟着幾十人的大團走,而且對導遊的水準也有明确的要求。

有業者判斷,國内傳統跟團遊的客人正在減少,而對于一日遊、旅拍等單項旅遊服務和小團遊的需求正在增加。

“但是,若說這部分生意不好做,小紅書、抖音、快手以及教育機構、奢侈品牌都在跨界做旅遊産品,甚至開了旅行社。隻是他們沒有遵循傳統旅行社的經營思路、業務模式,大多選擇在一個細分領域把産品做精。”也有業者認為,現在就判斷國内跟團遊沒市場了為時尚早,隻是小衆化、優質化的産品更加受歡迎。如果想要有更好的生存空間,旅行社需要找到适應新周期的生存法則,從去年幾家上市旅企的嘗試來看,他們正在設法精準鎖定目标客群,用優質服務吸引客人。

03 在哪些方面用勁

如何讓2024年有更突出的業績表現?有幾個方面是這3家上市旅企尤為看重的。

首先是發力入境遊市場。

“随着政策利好的持續釋放,入境遊市場加快複蘇,我們正在積極布局這一市場。”翻看這3家上市旅企的财報,相似的表述不約而同地出現在他們的重點發展計劃中。

這一市場的恢複速度正在加快。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釋出的《2023年中國旅遊經濟運作分析與2024年發展預測》,2024年全年入出境旅遊人數合計有望超過2.6億人次,實作國際旅遊收入重新攀上千億美元關口。OTA資料顯示,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入境遊訂單同比增長105%,免簽政策效應顯著,中國單方面免簽的10餘個國家及互相免簽的新加坡、泰國,累計入境遊客同比增長約2.5倍。

有業者分析,随着中國入境遊迎來“小陽春”,這一市場有望成為行業的流量增長風口,如果這幾家上市旅企可以借勢加快入境遊業務的恢複步伐,所帶來的業績增量很有可能推動公司營收規模邁上新的台階。

傳統旅行社的下一個發力點在哪?

中國旅遊報記者 陳晨 攝

其次是加大獨家産品的研發力度。

在旅遊需求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當下,不少旅企開始加快投放新産品的步伐。衆信旅遊釋出的“衆信制造2.0”主題産品,擁有超過500條線路,90%以上為獨家産品。其中,在國内産品端推出超過200條品質線路,包括新疆列車、甘肅青海專列等獨家産品。在出境産品端,推出超過300條品質線路,聯合境外目的地端開展官方認證導遊博物館精講、深度人文講解等服務。

由此可以看出,旅企正努力從遊客需求的角度出發,提供深度參與、體驗互動性強的服務。

剛過4月,中青旅已經釋出了暑期歐洲旅遊新産品。這些産品特色更明顯。比如,提供多元主題玩法,讓遊客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特色與自然奇觀;推出多款獨家小衆線路,滿足高端資深玩家追求新鮮獵奇、探索未知之境的需求;根據細分人群拿出更對胃口的産品,針對暑期親子客群,推出“童年不同樣親子”“青少年遊研學”系列産品,針對年輕客群用驚險刺激的戶外體驗活動、精彩的城市探索主題産品吸引他們,針對中老年客群推出“歐洲曆史情懷”“全景風光長旅程”等系列産品。近期,凱撒旅業也上線了“探索阿拉伯”系列首發新品,同樣把深度、品質、體驗、獨特作為關鍵詞。

最後是加快郵輪旅遊市場布局。

記者注意到,3家上市旅企在2024年的市場布局中,均提到要在郵輪旅遊市場上發力。

随着進出大陸境内郵輪港口的國際郵輪運輸全面恢複,郵輪旅遊成為今年熱賣的旅遊産品之一,其産品形式也更加豐富。這幾家上市旅企加大這一闆塊的恢複力度,聚焦國際及國内母港郵輪資源布局,對部分國内母港郵輪線項目實作全年切艙售賣。

凱撒旅業今年推出“全系列”郵輪産品,涉及母港、海外及極地環球航線,目的地覆寫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及南北極。

衆信旅遊方面觀察到,在短線郵輪市場中,商務會獎旅遊恢複迅速。郵輪因擁有豐富的會議設施及良好的聚集性條件,對于舉辦大型活動、會獎會議也有着不錯的條件,成為各企業會獎旅遊的新選擇。此外,記者注意到,健康之旅、研學之旅等主題也被“搬上”了郵輪。

不過,有業者判斷,恢複後的郵輪市場不會再出現旅企對郵輪産品盲目切艙後,将賣不完的臨期産品進行甩賣,形成“價格戰”的情況。當時,一些旅行社會為了達到某種經營目的超負荷地拿資源。如今,随着出遊需求逐漸趨于“小而精”,他們在這方面的資金投入趨向更加保守與謹慎。

不過從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來看,這幾家上市旅企的表現有高有低,衆信旅遊的收入、利潤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凱撒旅業營業收入翻倍增長,淨利潤實作減虧;而中青旅在營業收入微增的情況下,淨利潤虧損2899.9萬元。财報顯示,這是受京郊景區熱度下降、周邊遊市場消費需求外溢等因素影響。但報告期内,旅行社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淨利潤同比基本持平。

有業者感歎,今年的旅遊市場在繁榮向上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新變化,這也倒逼旅企應勢而行、因需而變。如今,前景更廣闊、布局更精細的旅遊服務新階段已經拉開序幕,這幾家上市旅企能否在優化更新中有更出色的表現,答案将寫在下一個階段的業績報告中。(作者:中國旅遊報首席記者 王玮;編輯:宋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