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長行原創丨花朵的突圍(散文)

作者:真言貞語

花朵的突圍

文/周長行

周長行原創丨花朵的突圍(散文)

今天早晨大約七點,我和夫人習慣性地出門溜達。

其基本路徑也是習慣性的:出家門口往左拐再往南至青少年宮口袋公園,在此内伸伸腰蹬蹬腿耍把一陣子,然後圍繞某中學的圍牆轉上一圈,然後回家,再然後……

然而,今天早晨的“然後”好像多了一件東西。我和妻子突然地被這所學校的圍牆上伸頭探腦盛開着的月季花所吸引,所感動,禁不住地就要駐足觀賞一番。

于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流連忘返。看不夠,于是就撫摸。撫摸不夠,于是就拍照;拍照不夠,于是我就想為她們獻上一首詩,然而随着小視訊分享出去的,卻隻有一句話:校園圍牆上的月季花,盡在“突圍”中綻放。

我喜歡“一句話”的說法,不敢輕易說這就是詩。就連我的所謂詩集,也極力避開“詩”字而用了《句子的隊伍》這樣的書名。句子的累積,就有“隊伍”的模樣呈現。

叫什麼無關緊要,關鍵是讀者喜歡不喜歡。今天早晨的小視訊和句子,就意外地獲得一些點贊者們的“大拇指”。盡管點贊者隻有17人,卻給人以“藏龍卧虎”的感覺。第一個點贊者系大名鼎鼎的散文作家李木生老兄,第二個點贊者是廣東學者詹文振先生,其中還有武漢市前文化局局長龔澤生先生,還有集郵家王景生先生,還有我的戰友和親戚。

周長行原創丨花朵的突圍(散文)

大家盡管名氣各異,地位不同,然而我們卻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學生家長,和“家有學子”的經曆。比如我吧,過去我是一對兒女的學生家長,現在我是一個孫女兩個外孫的學生家長。巧合的是,花朵“突圍”着的這所學校,恰是我們一雙兒女曾經就讀過的國中母校。如今,他們早已告别這所學校走向社會,轉而又在一個又一個的處境中“突圍”着。

然而,經常圍着這所學校轉悠的我們,依然對兒女當初在此求學的種種記憶和情景揮之不去。我們對兒女的學校有種數不清楚的敏感,乃至對它的一草一木都會另眼相看。我或許在哪裡都能拍出月季花的視訊,卻不見得能夠寫出那句話:盡在“突圍”中綻放。也不見得能夠叨擾木生等老兄“早醒”為我捧台。據我所知,木生兄的女兒的國中就讀,也是在這所學校完成的。

莫名其妙地起了個“花朵突圍”的題目,不吐不快地寫下上述文字。從措辭的角度,讓柔弱美麗的花朵“突圍”,似乎有點兒殘酷,但是,筆者的寫作鐵律,即實話實說就早已放在那兒了,就這樣吧!

所幸有朋友會讀懂它。

(寫于5月9日上午)

周長行原創丨花朵的突圍(散文)

【作者簡介】周長行(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進階記者、詩人。著有長篇紀實文學《鹍鵬騰飛的地方》《大山的呼喚》《大京九解說詞》《趙忠祥寫真》《喬羽戀歌》《不醉不說喬羽的大河之戀》《大國詞人喬羽傳》《偉大的我們》《大浪淘金》;中篇報告文學《岩石歲月》《悠悠玉蘭情》《巷道雪洞》。詩集《句子的隊伍》。作品曾獲《解放軍文藝》大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