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一條

2024-05-09 16:50釋出于安徽生活領域創作者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2017年,一篇橫空出世的《我是範雨素》

讓大衆開始關注皮村文學小組。

月嫂、家政工、建築工、電焊工等底層北漂

聚在北京城中村閱讀、寫作。

今年,皮村文學小組已經成立十年。

小組成員來自天南海北、各行各業。

有人等雇主的孩子入睡後,

擠出時間寫作畫畫;

有人在流水線十幾年,看不到明天,

寫詩後才得到救贖;

還有人蝸居350塊月租的房子,

身患癌症,卻寫出20萬字長篇。

作家袁淩在皮村文學小組做了7年導師。

去年他搬到皮村生活,

決定為這些追夢者寫一本書。

3月,一條攝制組在皮村

見到了袁淩和幾位活躍于文學小組的工友。

“這個烏托邦也許明年就會結束,

但至少眼下還能把這個夢做下去。”

編輯:馬詩韻

責編:陳子文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皮村大門

坐落在五環外的皮村,是不少底層北漂在北京的家。這裡住着大量月嫂、家政工、建築工、泥瓦工。據公告牌顯示,目前皮村人口近2萬,90%都是外來人口。

“我在北京的坐标不是國貿,而是皮村,哪怕在外人看來它是髒亂差的。”小海曾是一名流水線勞工,業餘寫了幾百首詩。2016年他加入皮村文學小組,那時範雨素尚未出名,文學小組默默無聞,但小海覺得“沒有遇到過這麼好的地方”。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皮村環境

皮村文學小組2014年成立,起初隻是工友之家下面的興趣小組之一。2017年,一篇橫空出世的《我是範雨素》,讓大衆開始關注這個城中村裡的“文學群體”。十年過去,當皮村其他看起來更有實際意義的小組漸漸不再活躍,文學小組卻一直留存下來,幾乎每周末都雷打不動地開文學課。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皮村文學小組活動,正在分享的是頂棚匠徐克铎和育兒嫂夢雨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小組成員的作品陸續發表在《北京文學》《花城》等文學雜志上。2022年,皮村文學小組作品集《勞動者的星辰》出版

“雲上寫詩,泥裡生活”,作家袁淩如此形容皮村文學小組。在小組成員中,有人擠出勞動間隙的時間寫詩畫畫,有人身患癌症卻堅持閱讀,350塊的出租屋裡裝滿幾大箱書,小說草稿寫了20萬字。

袁淩在皮村文學小組做了7年導師,課堂之外也經常和工友們交流。“我跟他們本身是一類人。農村出來的,北漂,勞動階層——我哥哥嫂子都在貨運部扛大包,我自己也沒房沒車,沒有穩定的社保。”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左:袁淩和小海在溫榆河邊

右:袁淩新書《我的皮村兄妹》

在北京感到孤獨的時候,袁淩常常想到皮村來,在小海工作的公益商店坐坐,或者跟其他工友一起出去幹活。今年春節過後,小組成員夢雨送了袁淩一雙自己繡的鞋墊。她是一名家政工,喜歡寫詩、畫畫、跳舞,常常把自己的稿子發給袁淩看。

“他們非常把你當自己人,”袁淩說。2022年,他開始以工友們為群像寫作新書《我的皮村兄妹》,“文學本身就是一個烏托邦,隻是往往都是一個人在造這個烏托邦,而皮村有一群人。”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月嫂史魚琴有寫日記的習慣

第一次去工友的家裡做客,袁淩對房子的條件有些震驚。“進去以後根本轉不開身,就是一個床抵在那裡,沒有衛生間,沒有廚房,黑洞洞的。這種逼仄的生活境況,不走近他們是不了解的。”

袁淩曾在另一個城中村待過幾年,去年他在皮村租下一間月租650塊的臨街房屋,沒有空調暖氣,公用廁所在樓道裡,很髒。“我想要更真切地去感受文學小組工友們的生活條件,怎麼租房子,怎麼過冬天和夏天,怎麼吃飯洗澡,怎麼上廁所。”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電焊工馬建東在皮村的住處

艱苦的生活條件,工友們大多選擇接受。“這邊房租特别便宜,吃飯消費都實惠,經濟上負擔得起。”馬建東是皮村戲劇小組成員,常去文學小組聽課。他租的地方院子裡沒有洗澡的地兒。冬天他會花個10來塊錢上澡堂,夏天就拿桶在院子裡曬一中午,把水曬熱進屋洗。碰上戲劇小組去外地演出,他就很高興,可以在飯店裡舒舒服服洗個澡。

月嫂史魚琴住在尹各莊村,與皮村一河之隔,每月租金350塊。房間狹小昏暗,與鄰居們共享一個院子。除了房租便宜,史魚琴更多考量的是,住在這裡友善去文學小組聽課。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史魚琴手機上的長篇草稿已近20萬字

2017年,她因《我是範雨素》知道了皮村文學小組,每逢周末空閑就會來上課。那時候她住得遠,有時候下課晚了,隻好在皮村住旅店,一晚80塊錢。對此她的丈夫很不滿意,他常年卧病在床,家裡隻靠史魚琴掙錢。去皮村聽課兩個月,她沒賺什麼錢,隻拿回來幾本書。

“不管我怎麼樣掙錢,我一直保持閱讀的習慣。”不大的出租屋裡堆着幾大箱書,都是這些年史魚琴陸續看完的。她愛看100年以上的書,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也看過不少,還喜歡讀太宰治和芥川龍之介的書。有兩本書無論她搬到哪兒都會帶着,一本是《紅樓夢》,另一本是《百年孤獨》。“喜歡文學挺好的,它讓你沒那麼痛苦。我最痛苦的時候天天看書,看一看就覺得沒事了。”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史魚琴的出租屋裡堆滿幾大箱書

作為月嫂,一旦上戶後史魚琴就不能看手機,更不用談寫作。休息的時候她在手機上寫,隻會用一根手指一個一個字敲,寫得很慢。袁淩發現,許多皮村文學小組的成員不太會用電腦,“有些人手機都不太會用,寫着寫着儲存不下來,不見了。”

2020年,史魚琴查出乳腺癌,“醫生說癌細胞有轉移,有可能隻活幾個月。”治療期間,她才有空多聽皮村文學小組的課,有意識地寫作。她去年開始寫的長篇,草稿已近20萬字。“第一稿寫完我覺得不好,就把它毀了,這是第二稿。”

“生活沉重地打擊他們,他們也還沒有放棄。”袁淩說。

而史魚琴覺得,如果不寫下來,100年後、200年後還有人知道他們的生活嗎?“在客戶家裡,我們是不可能說話的,也沒人喜歡聽,但人活着都有表達的欲望。”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今年1月,夢雨作為皮村文學小組的代表之一參展廣州inD藝術書展

育兒嫂夢雨最近有一件心事。她的兒媳懷孕了,預産期在九月,到時候她要回老家照顧,這一去大概再也不能回北京了,“那個時候年齡大了就不會有人要我了。我現在的雇主還是袁淩老師介紹的,是他的學生。”

比起無法再回北京掙錢,更讓夢雨郁悶的是,到時候再也不能去皮村文學小組了。“要是沒有文學小組,我一個人在北京打工就覺得很失落,很孤獨,是文學小組拯救了我。”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夢雨畫筆下的皮村文學小組,張慧瑜老師正在給工友們上課

2017年,夢雨開始在皮村文學小組聽課。那時候她住海澱,聽完課回到雇主家已經12點。有好幾次,她都是搭張慧瑜的車回去。張慧瑜是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老師,也是最早來皮村文學小組上課的導師。有時候下課晚了,他就開車把住得遠的工友送回去。

如今皮村文學小組共有四五十位導師與志願者,包括高校教師、編輯、作家等等。每周末晚上,導師選取一本書或一篇文章與工友們讨論,也給工友們布置課後的練筆作業。“外面的老師來上課,勞工們來學習。大家彼此分享,慢慢地形成了這麼一個氛圍。”袁淩說。

“那些老師都是無償來講課,我覺得很榮幸。上學的時候沒有好好學,現在學點東西很充實。”夢雨是文學小組的積極分子,坐地鐵公交常常寫東西入迷了而坐過站。“我剛開始覺得做保姆好像低人一等,文學讓我的心一下子平靜下來了。”

夢雨是她給自己起的筆名。她從小喜歡下雨,“别的孩子都是打着傘,我喜歡在雨裡跑。”她還喜歡做夢,夢裡那些稀奇古怪的畫面,都被她用畫筆記錄下來。“夢雨好像是另一個身份,一個真實的我。反倒是我的真名,我不太喜歡。”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夢雨的畫

留給夢雨寫作的時間并不多,隻有雇主的孩子睡着了,或是工作全做完了才有點空閑。有時候晚上睡不着,她就爬起來畫畫。“我們這個工作很特殊,雇主有事的時候,本來說好休息的一天也休息不了。”袁淩記得,有次夢雨在一位雇主家裡工作到休克。

正是和皮村文學小組的交往讓袁淩意識到,“社會發展得再高端,底層依然是靠人的勞力。”但他相信,不論社會地位如何,人人都應該有機會、有權利發展自己。“一個沒有上過大學的人,未必就比上過大學的人少一些想法和感觸。”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小海彈唱原創歌曲《我叫胡小海》

2015年冬天,小海在鄭州富士康的流水線上打工。一天淩晨4點,他和勞工們一起下班,烏泱烏泱幾千人湧出工廠大門,他有感而發寫下詩句,“璀璨的星河下,冷幽的月色中,人群蒙面奔走,如一場深冬的雪。”

“那個時候打工12年了,很迷茫很痛苦。”小海說,那幾年他換了四五十份工作,“沒有一份能夠讓我看到明天的。”

讀詩、寫詩,是小海化解苦悶的方式。當他獨自一人的時候,就用詩歌和自己對話。2008年,小海背了三四百首唐詩,也寫了三四百首詩,“那時候很年輕,豪情萬丈。工廠中的房間的生活、困頓的情緒與古典詩詞産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太牛了,可以跟李白、蘇轼的情感共振。”

小海的詩作不少都有關流水線生活,其中一首名為《把流水線寫成詩》,“去感受工廠中的房間窗外四季的風,讓自己機械身體内,那骨髓深處工業的血和唐朝月亮一起複活。”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小海工作的二手公益商店,牆上貼滿詩歌和畫,袁淩起名為“詩歌商店”

如今,小海已經離開流水線許多年,在皮村附近的二手衣物公益商店工作。工資不高,但他很滿足,“如果我沒有到這邊的話,現在還在工廠繼續憤怒,可能就已經瘋掉了,是以我非常不願意離開這裡。”

但文學帶給他的影響并非全都是正面的,小海半開玩笑地說,有點後悔自己當時光搞文學去了,耽誤了戀愛,導緻現在還是單身,“每年回家壓力都很大,這麼大年齡也沒人給介紹對象了。”

袁淩認為,文學很難在現實層面給勞動者帶去很大的改變。“對多數工友們來說,生活還是生活,還是要艱辛地勞動。範雨素成名後,也還要做鐘點工來維持日常生活。如果把文學夢做得太認真的話,可能還對他們的生活有影響。”袁淩記得,皮村以前來過一個研究莊子的人,後來把老婆孩子都研究走了;還有一個文學青年寫了1000多萬字,老是發不出來。

“另一方面,文學确實給他們打開一個新天地。在他們過于卑微的人生、重複性的勞動當中,能夠有一個帶來一些價值感的地方。”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皮村文學小組為小海和夢雨印刷的作品集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馬建東的家雖然昏暗狹小,但他在牆上挂了一隻彩色風車

盡管如此,皮村文學小組仍然前途未蔔。“明年文學小組的教室可能要拆了,租約到期了。”袁淩說,“這個烏托邦至少已經持續10年了。如果它能夠在人們心中種下一個種子,那麼沒有這兒,還會有别的基層文學,有胡安焉、王計兵和陳年喜,勞動者文學趨勢是不可扭轉的。” 這正是他寫下《我的皮村兄妹》這本書的起因。

“希望皮村文學小組能夠一直存在,至少眼下還能把這個夢做下去。”

檢視原圖 181K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 月租350,北漂廠弟、月嫂、外賣員聚在城中村寫詩,十年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