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末端到榜首 中國汽車産業巨變下産能過剩論是謬論!#汽車

作者:上海有色網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全球見證了中國從一個汽車生産後進國,逐漸崛起為全球汽車産業的領頭羊。

對比1999年和2022年全球汽車産量前十國家的占比來看,中國從1999年3.3%的占比躍升為2022年的最大占比31.8%,不得不為中國汽車産業崛起的速度之快而贊歎!

從下圖可以看出,除了中國,印度也是快速成長的國家,墨西哥、巴西、泰國,從1999年的榜上無名,到2022年的占比分别達到4.1%、2.8%、2.2%。

有增就有減,在以上國家成長的背後,美國、日本、德國等汽車生産大國悄然萎縮。

從末端到榜首 中國汽車産業巨變下産能過剩論是謬論!#汽車

中國汽車産銷變化

1978年,中國整年的汽車産銷量僅為10餘萬輛,幾乎沒有私人汽車。1994年,中國汽車的銷量超過135萬輛。到2010年,中國汽車産量突破1000萬輛,2013年突破2000萬輛。2023年,中國汽車産銷累計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雙雙首次突破3000萬輛,躍居全球榜首位置。

從末端到榜首 中國汽車産業巨變下産能過剩論是謬論!#汽車
從末端到榜首 中國汽車産業巨變下産能過剩論是謬論!#汽車

新起之秀——新能源汽車

回首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史,可謂是恰逢曆史的契機,當全球變暖、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時刻,中國率先主動承擔了減少燃油消耗和CO2排放的重任,快速實施能源轉型戰略,推動汽車産業向新能源汽車方向過渡轉變,開啟了新能源汽車的飛速崛起!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量僅為1.8萬輛,2023年已達到958.7萬輛,占中國汽車總産量的32%。

從末端到榜首 中國汽車産業巨變下産能過剩論是謬論!#汽車

中國汽車出口持續增長

汽車總出口表現:

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201.5萬輛,超越南韓,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出口國;2022年出口311.1萬輛,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2023年出口491萬輛,超越日本的430萬輛,躍升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資料顯示,一季度,在新能源車的帶動下,中國汽車出口整體表現搶眼。一季度中國累計出口汽車132.4萬輛,同比增長33.2%。

此前,中汽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鑒于中國汽車産品已經靠産品力征服了國外的消費者,預計2024年出口銷量将在2023年的基礎上再增加60萬輛。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則更為樂觀地稱,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應該能夠達到增長20%,大概在650萬台左右的規模上。

新能源汽車出口表現:

因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快速疊代、産品品質的快速提升,高成本效益、客戶接受度提高等因素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也呈現逐年大增的趨勢。

2020年中國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僅為7萬輛,2023年已達到120.3萬輛。

從末端到榜首 中國汽車産業巨變下産能過剩論是謬論!#汽車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資料顯示,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出口30.7萬輛,同比增長23.8%。

中國汽車大多内銷 出口占比較小

雖然中國汽車出口延續了高增長态勢,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很好的市場表現。但從出口量占比總産量比例來看仍較低,2023年中國汽車總出口量占比總産量的16.3%,新能源汽車出口僅占總産量的12.5%。由此可見,中國汽車的主要消費力量還是中國本土,遠不及日本的出口占比。

據日本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2023年日本汽車出口量約為442萬輛,占本國汽車産量49.12%。可見日本将近一半的汽車都用于出口。

中國汽車主要出口國并非歐美!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前十的國家:俄羅斯、墨西哥、比利時、澳洲、沙特阿拉伯、英國、菲律賓、泰國、阿聯酋和西班牙。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汽車出口國并非歐美發達國家。所謂的中國汽車産能過剩,其實并不影響到歐美市場。

從末端到榜首 中國汽車産業巨變下産能過剩論是謬論!#汽車

中國汽車總産量占全球比例:近幾年變化并不大!

雖然中國近幾年汽車産量持續增加,但這是時代發展程序下的正常表現,随着全球需求的增加,全球汽車産量也在相應增加。

據國際汽車制造商組織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汽車總産量占全球總産量比例為29.8%,2023年僅小幅增加至32.2%,而在此期間的占比變化較小。

從末端到榜首 中國汽車産業巨變下産能過剩論是謬論!#汽車

綜合來看,中國汽車産量相對全球汽車總量的變化來看屬于十分正常地同比增長趨勢,而出口增加得益于全球市場的需求同步增加所緻。而中國産量雖然增加,但多是受益于本國需求的大幅增加自産自銷,其次是其它開發中國家的需求增加帶動。此外,中國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産量大幅增加,主要是由傳統汽車市場占比轉換而來的,中國汽車總産量在全球占比變化并不大!

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崛起的原因

中國新能源産業的快速崛起,緣起于全球環境保護、降碳降排的呼籲下,中國率先扛起大旗,主動快速進行能源轉型,将新能源産業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制定了一系列規劃、政策措施和目标,推動了中國汽車産業從傳統模式快速向新能源汽車模式過渡,以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為全球環境保護貢獻重要的力量。

而中國車企則積極響應政府的号召,抓住了新能源汽車的先發優勢,加大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和創新力度。許多中國車企在電池、電機、電控技術等核心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出了一系列性能卓越、價格實惠的新能源汽車産品,廣泛滿足了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

中國車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使得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在短時間内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儲備,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家發改委:中國新能源産業發展助力全球綠色低碳轉型

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關乎人類未來。近年來,中國大力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強化生态環境保護治理,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同時認真履行國際公約,主動承擔同國情、發展階段和能力相适應的環境治理義務,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中國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等綠色産業的發展壯大,正是主動回應全球綠色低碳轉型要求,承擔大國減碳責任的結果和展現。目前,全球綠色低碳發展任務迫切且艱巨,實作2030年減排目标仍存在巨大綠色産能缺口,需要世界各國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分工協作,共同努力,中國新能源産業将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中國新能源汽車産能過剩了?

當下能源轉型是全球大勢所趨,中國也是響應全球号召及時轉型,推動汽車産業的轉型發展。縱觀全球汽車産業,其新能源化轉型之路還有較長的時間和空間,現在就斷言新能源汽車産能過剩為時尚早。

據國際能源署(IEA)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将達4500萬輛,是2023年全球銷量的3倍多,是2023年中國産量的近5倍;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将達3500GWh,是2023年全球出貨量的4倍多,是2023年中國産量的5倍多。

國家發改委金軒發文稱,面對全球綠色産能存在的巨大缺口,中國現有的新能源産能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過剩了,而是遠遠不夠。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人類的共同挑戰,中國有能力有責任發揮新能源産業方面的優勢,在大力推動自身清潔能源發展的同時,為全球貢獻更多的中國技術、中國産品和中國方案,為全球清潔能源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完整的工業體系為相關生産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中國新能源産業為全球尤其是廣大開發中國家提供大量優質高效的産品,加速全球綠色轉型。

展望未來,各國車企更多應考慮的是,誰的産品更先進、更實惠、品質更過關、服務更好、更有成本效益,畢竟在自由化競争的市場下,購買權還是由客戶而定。

國家發改委:以“産能過剩”之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損害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文稱,中國新能源産品的優勢是在市場機制作用下,依托龐大國内市場和完備産業體系,通過市場充分競争和技術疊代創新而形成的,是中國企業自身不斷努力的結果。同時也要看到,支援新能源産業發展和經濟綠色轉型,是國際社會的一緻倡議和共同實踐,世界各國都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和支援相關産業發展。有些國家更是通過立法對新能源産業提供大量補貼,如美國《基礎設施和就業法案》安排75億美元資金支援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通脹削減法案》規定對最終在北美組裝的電動汽車提供每輛最多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

無論從國際分工、全球供需還是市場規律看,所謂中國新能源産品“産能過剩”不過是有的國家精心炮制的話題陷阱,試圖以此為由推行貿易保護措施,其結果不僅不能讓自身獲利,反而會破壞全球産業鍊供應鍊穩定暢通,損害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拖累全球經濟綠色轉型步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