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恬漩|民事訴訟法學的愛好者、研習者

作者:上海市法學會
羅恬漩|民事訴訟法學的愛好者、研習者

人才簡介

羅恬漩,女,1988年6月生,中共黨員,現任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201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15-2021年先後在中山大學法學院任博士後、特聘研究員。2021年4月起任教于同濟大學法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民事訴訟法學、司法制度、證據法學。2023年經遴選成為上海青年法學法律人才庫成員。

羅恬漩|民事訴訟法學的愛好者、研習者

堅守對民事訴訟法學的赤誠之愛

羅恬漩是一名對民事訴訟法學有赤誠之愛的民事訴訟法研習者。她堅信對民事訴訟法的研究應當葆有以人為本的情懷,關注到糾紛是如何通過程式運轉得到公正合了解決的。她尤其關注“共同訴訟”領域,在《中外法學》《華東政法大學學報》等法學類CSSCI期刊上發表了系列涉及“共同訴訟”的文章,如《多數人侵權糾紛之共同訴訟類型研究》《涉及共有财産權的共同訴訟形态》《公司決議不成立之訴的程式問題》等,通過多學科交叉的視角,研究程式法問題。

羅恬漩|民事訴訟法學的愛好者、研習者

法學學者要關注和回應中國社會中所産生的問題,她很早就在研究中關注司法實踐,曾在中西部三十多家法院做過為期幾天到幾年的調研,觀察司法實踐中不同法院的不同操作,同一問題在不同法院的表現等,從關注送達等程式性問題,到關注人案比對法院管理、程式運作的影響等。她堅信對司法實務的研究既要保持理性的觀察、思考,也要懷有了解之心。她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背景下法官職業流動實證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虛假訴訟防控機制實證研究”,中國法學會省部級法學研究課題“證券訴訟實施狀況研究及完善建議”等關注實務問題的縱向課題都已順利結項,也曾主持或參與過許多法院調研課題,領域包括《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銜接研究、民事訴訟審前程式研究、國際商事ADR發展等領域;她在《法律科學》《當代法學》《法律适用》等法學類CSSCI期刊上發表了涵蓋司法人工智能、送達、區塊鍊存證技術、社會科學證據等文章,都在努力通過理論研究回應現實問題。她的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如中國法學會青年法學論壇征文一等獎等獎項,也多次被人大影印資料等權威期刊轉引。

滿懷對教學和法治建設工作之愛

同時,她還積極參與法治建設評估工作中。她參加過中央政法委對深圳市司法改革情況評估,廣東省進階人民法院對深圳、汕頭司法改革情況評估,參加廣東省依法治省委員會2019年“法治廣東”建設評估,均已完成評估報告撰寫或出版工作。

羅恬漩|民事訴訟法學的愛好者、研習者

讀博期間受導師清華大學王亞新教授影響,在研究民事訴訟法過程中,加入曆史的視角,探索并形成對當下現象背後曆史根源的認識。在完成《當代中國鄉村糾紛解決機制的曆史變遷及其實踐闡釋》論文研究後,将更多研究關注點投入到粵東客家地區的糾紛解決史料整理中,通過明清時期一場“集體訴訟”個案資料挖掘,提煉并形成有關明清時期糾紛解決的認識和判斷。

羅恬漩熱愛教學工作,曾獲同濟大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并帶領同學們參加創新創業項目等。她教學風格輕松活潑,喜歡與同學們打成一片,寓教于樂,教學相長。她相信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讓同學們在緊張的學習中獲得難得的松弛感,才更有利于消化吸收所學知識;也認為應當相信大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規劃,讓每一朵花在他們喜歡的時候,用喜歡的姿勢綻放。

羅恬漩|民事訴訟法學的愛好者、研習者

在服務社會的工作中,羅恬漩兼任上海司法智庫學會秘書長,負責上海司法智庫學會日常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舉辦多次“司法現代化”系列主題論壇等活動,撰寫的決策咨詢意見也多次獲得重要批示。她也擔任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楊浦區人民法院、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的特邀咨詢專家。她還長期參與全國法院法院學術讨論會的論文寫作指導工作,所指導的法官在論文寫作和裁判文書寫作方面都取得過斐然成績。

責任編輯:汪 溥 餘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