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作者:闫海燕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聊齋全圖》是描繪《聊齋志異》故事情境的彩繪連環畫,全套共約九十冊(散落世界各地),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十七冊( 8、9、11、23、31-33、38、41、47、48、53、60、63-65、69 冊),本冊為47冊。此套大緻為清光緒時期繪本。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聊齋全圖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伍秋月、蓮花公主、綠衣女、荷花三娘子、金生色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伍秋月

伍秋月

高郵縣人王鼎,字仙湖,為人慷慨激昂,勇武有力,廣交朋友。他十八歲那年,還沒成親,未婚妻就死去了。

他每次外出遠遊,總是經年不歸。哥哥王鼐是江北的名士,兄弟情誼非常深厚,勸王鼎别外出,準備給他找個對象。

王鼎不聽,乘船抵達鎮江,去拜訪朋友。正好朋友外出,他便在旅館的閣樓上租下住處。隻見江水翻着澄澈的波瀾,金山曆曆在目,心中非常快活。第二天,朋友來請王鼎到家去住,王鼎推辭沒去。

住了半個多月,王鼎在夜裡夢見一位女郎,大約十四五歲,容貌端莊美妙,上床與他交合,醒來便有遺洩。他頗感奇怪,仍然認為出于偶然。再到夜裡,他又夢見那位女郎。

就這樣過了三四夜。他心中大為詫異,不敢吹熄燈燭,身子雖然躺在床上,卻時刻保持着警惕。可是剛一合眼,夢見女郎又一次前來,正親熱時,他忽然驚醒,急忙睜開眼睛,卻見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女還真真切切地抱在自己的懷裡。女郎見王鼎醒來,頗為羞怯。

王鼎雖然知道女郎不是人類,卻也很得意,顧不上問明情況,就真與她盡情歡愛起來。女郎好像不堪忍受,說:“你這樣狂暴,難怪人家不敢當面告訴你。”王鼎這才問女郎的情況。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伍秋月

女郎回答說:“我叫伍秋月。先父是一位名儒,深通《周易》象數占蔔之學,對我非常疼愛,隻是說我壽命不長,是以不許我嫁人。

後來,我在十五歲時果然夭亡,父親把我掩埋在閣樓東側,讓下葬處不高出地面,也不立墓志,隻是在棺材旁邊立了一片石,上面寫着:‘女兒秋月,埋葬但沒有立墳,三十年後,嫁給王鼎。’

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年,正好你來到。我心中高興,很想自薦給你,可是心中羞怯,是以便借睡夢與你相會。”王鼎也很高興,又要求做完那事。伍秋月說:“我需要一些陽氣,想獲得再生,實在經受不住這般風雨。将來的夫妻恩愛無窮盡,何必就在今宵?”便起身離去。

第二天,伍秋月又來找王鼎,坐在王鼎對面談笑戲谑,就像生人一樣歡樂。吹滅燈燭上床,她跟活人沒有差別。但是伍秋月起身時,遺洩淋漓,弄髒了被褥。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伍秋月

一天夜裡,明月晶瑩澄澈,兩人在院中散步。王鼎問伍秋月:“陰間也有城市嗎?”伍秋月回答:“和人間一樣。陰間的城市不在這裡,離這裡大約還有三四裡。但是那裡把黑夜作為白天。”王鼎問:“活人能去看嗎?”伍秋月回答說:“也可以。”王鼎要求前去參觀,伍秋月答應下來。

他們乘着月色前往,伍秋月飄飄忽忽的,走起路來快得像一陣風,王鼎極力追趕。忽然來到一個處所,伍秋月說:“不遠啦。”王鼎四處張望,卻毫無所見。伍秋月把唾液塗在王鼎的兩眼角上,睜開眼睛一看,眼睛較平時加倍明亮,看夜色與白晝無異。他頓時就看見在迷蒙的雲氣中有一座城市,路上的行人像在趕集。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伍秋月

一會兒,兩名皂衣差役綁着三四個人從他們身邊走過,最後一個人很像哥哥王鼐。王鼎走近一看,果然是哥哥,便驚駭地問:“哥哥怎麼到這裡來了?”王鼐一見王鼎,潸然淚下,說:“我自己也不知道因為何事,就被強行拘捕了。”王鼎氣憤地說:“我哥哥是奉行禮義的君子,何至于這樣大捆大綁的!”便請兩名差役姑且給哥哥松綁。

差役不肯答應,還非常傲慢地瞥着王鼎。王鼎氣得要跟差役争論,王鼐制止說:“這是長官的指令,他們也應該依法辦事。但是我缺乏費用,而他們索取賄賂,實在狠毒。弟弟回去後,要給籌措些錢來。”王鼎拉着王鼐的胳膊,痛哭失聲。差役也發起火來,猛然去拽王鼐脖子上的繩索,王鼐頓時跌倒。

王鼎見此情景,怒火填胸,無法遏制,便解下佩刀,立即砍下一個差役的頭來。另一個差役大聲嘶喊,王鼎又砍下他的頭來。

伍秋月大為驚恐地說:“殺死官差,罪不可恕!逃晚了就會大禍臨頭!請立刻找一條船北去,回家後别把哥哥的喪幡摘掉,關上大門,絕不外出,七天後保證沒事。”王鼎便扶着哥哥連夜雇了一條小船,火速北上。

王鼎回到家中,看見吊唁的人們還在門前,知道哥哥果真已死。他關上門,上了鎖,剛一進門,見哥哥已經杳然不見。

進屋後,卻見哥哥已經複活過來還喊:“餓死我啦!趕快拿湯餅來!”當時王鼐已經死了兩天,家人無不驚駭,王鼎一一講出其中的緣由。

七天後開了門,摘去喪幡,人們才知道王鼐已經複蘇。親友紛紛趕來打聽内情,王鼎隻得編一套假話作為回答。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伍秋月

王鼎又想起伍秋月來,想念得心煩意亂。他于是再度南下,來到原先住過的閣樓裡,點上燈燭,等待了許久,但伍秋月始終沒來。

王鼎睡眼蒙胧地正要就寝,卻見一位婦人前來,說:“秋月小娘子告訴您:前些日子因公差被殺,兇犯逃亡,便将秋月抓去,現在押在監牢裡,看守犯人的差役虐待她。她天天盼望你去,好給她想個辦法。”王鼎心中悲憤,便随婦人前往。

他們來到一座城市,從西邊的外城進城,婦人指着一個大門說:“秋月小娘子暫時就押在這裡。”王鼎走進大門,看見許多房舍,關押的囚犯很多,卻并沒有伍秋月。

又進了一個小門,看見一間小屋裡透出燈光。他走近窗前一看,卻見伍秋月坐在床上,用衣袖掩面,嗚嗚咽咽地哭泣。身旁有兩名差役在捏臉蛋摸小腳,逗引調戲,伍秋月哭得更加厲害。

一名差役摟着她的脖子說:“已經成了罪犯,還守貞節嗎?”王鼎怒火中燒,也顧不上說話,持刀徑直闖進屋裡,一刀一個,像砍麻稈似地斬殺了兩名差役,奪了伍秋月出門,幸好無人發覺。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伍秋月

剛到旅店,王鼎突然醒來。他正奇怪夢境兇險,就見伍秋月站在那裡眉目含情地望着自己。王鼎驚訝地站起身來,拉伍秋月坐下,把夢中的情景告訴了她。伍秋月說:“都是真的,不是夢。”王鼎吃驚地說:“這可怎麼辦?”

伍秋月歎了一口氣說:“這是命運的安排。等到月底才是我再生的日期,如今已到這個地步,事情急迫,怎能等待。你可趕緊挖開我的葬身之處,把我背回家去,每天頻頻呼喚我的名字,三天後我就可以複活。隻是我在陰間的日期沒滿,骨頭還軟,足下無力,不能為你操持家務。”

說罷,急匆匆就要走,又回過身來說:“我幾乎忘了,陰間來追怎麼辦?我在世時,父親傳給我一道符書,說三十年後可把符佩戴在我們夫婦二人身上。”便要來筆,飛快地寫了兩道符,說:“一道你自己佩帶,一道貼在我的背上。”王鼎把伍秋月送出門來,在伍秋月消失的地方作了标記,在那裡往下挖了一尺左右,便露出了棺材,棺材已經腐爛。旁邊立着一個小石片,上面寫的果然是伍秋月說的那番話。

打開棺材一看,伍秋月面色如生。王鼎把她抱進屋裡,她的衣服随風全部化盡。王鼎給她貼完符,用被褥把她裹得嚴嚴實實,背到江邊,喊來一條停泊在那裡的船,假說妹妹得了急病,打算送回家去。幸虧南風刮得很大,天剛破曉,已經抵達鄉裡。

他把伍秋月抱到家,安頓好了,這才告知兄嫂。全家人驚慌地張望着,卻也不敢直言說出心中的疑惑。

王鼎打開被子,連聲呼喚伍秋月的名字,夜裡便抱着屍體就寝。屍體一天天逐漸有了溫暖的氣息,三天後伍秋月終于複活過來,七天後能下地走路。

她換好衣服去拜見嫂子,體态美妙與仙女沒有差別。不過她走到十步以上,就需要有人攙扶,否則就會随風搖晃,像是要跌倒。

人們見此情景,以為伍秋月身患這樣的病,反而增加幾分妩媚。伍秋月時常勸王鼎說:“你的罪孽太深,應該多積德,多誦經,以示忏悔,否則恐怕壽命不會太長。”王鼎一向不信佛,從此皈依佛法,态度非常虔誠,後來也就平安無事。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蓮花公主

蓮花公主

膠州人窦旭,字曉晖。正午睡時,窦旭看見一個穿粗布衣服的人站在床前,遲疑不決,惶恐不安地望着自己,似乎有話要說。

窦旭問有何事,來人回答說:“相公有請。”窦旭問:“相公是誰?”來人說:“他就在附近。”窦旭跟着他走出門來。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蓮花公主

轉過一些房屋,被領到一個處所,樓閣層層疊疊,一間屋子挨着一間屋子。他們在這裡曲曲折折地往前穿行,窦旭覺得這裡萬戶千門,絕非人間。

他又看見宮女和女官,來來往往人數衆多,都向穿粗布衣服的人發問:“窦郎來了嗎?”穿粗布衣服的人作了肯定的回答。

一會兒,一位顯貴官員走出迎接,非常恭敬地拜見窦旭。登上大堂後,窦旭開口相問,說:“我們一向沒有交往,我也不曾前來拜訪。錯蒙盛情接待,使我疑惑不解。”顯貴官員說:“我們大王因先生家族清白,世代有德,傾慕你的風采,很想見你一面。”窦旭更加驚駭地問:“大王是誰?”顯貴官員回答說:“稍等一會兒,你自然知道。”

不久,兩名女官前來,用兩面旌旗引導窦旭前行。走過一道道宮門後,隻見大殿上有一位大王,見窦旭進殿,便走下台階迎接,采用的是賓主相見之禮。

施禮完畢,步入坐席,那裡陳列的筵席非常豐盛。窦旭擡頭看見殿上挂一塊匾額,上面寫着“桂府”二字。他感到局促不安,不知說什麼才好。大王說:“你我能夠成為近鄰,可見緣分很深。你應開懷痛飲,不用疑慮重重,心懷畏懼。”窦旭連連稱是。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蓮花公主

酒過數巡,下面奏起笙歌,不用钲鼓,音調幽雅纖細。稍作停頓,大王忽然看着左右兩邊的臣屬說:“朕說一個上聯,請你們對出下聯:‘才人登桂府。’”在座的人正在思索,窦旭就對答說:“君子愛蓮花。”大王大為高興地說:“真是奇了!蓮花是公主的小名,怎麼如此合适?難道不是前世的緣分?向公主傳我的話,她不能不出來見這位先生一面。”

過了一段時間,佩環“叮咚”作響的聲音漸近,傳來蘭草與麝香的濃郁的香氣,原來是公主已經來到。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蓮花公主

公主十六七歲,長得美妙動人,無人可比。大王命公主向窦旭施禮,說:“這就是小女蓮花。”公主行禮後離去。

窦旭看了心旌搖蕩,木然呆坐,想得出了神。大王舉杯勸酒,他竟然都沒看見。大王對窦旭的心思似乎微有覺察,便說:“小女與你也算般配,隻是為自己與你不是同類而慚愧,如何是好?”窦旭心意惆怅,如醉如癡,又沒聽見。

坐在旁邊的人踩一下他腳說:“沒看見大王請你喝酒,沒聽見大王跟你說話嗎?”窦旭茫然若失,深感羞慚,離開坐席說:“臣承蒙款待,不覺喝得大醉,有失禮節,萬望原諒。現在天色已晚,大王已經疲勞,我要告辭了。”

大王站起身來說:“見到你後,心中實在惬意,為什麼匆匆忙忙地就說要走?既然你不想留下,我也不敢勉強。如果你還惦念這裡,自然會再請你來的。”便命宦官把他領出。

在路上,宦官對窦旭說:“剛才大王說公主與你般配,似乎想跟你結親,你怎麼沉默不語?”窦旭後悔得直跺腳,每走一步,都追悔一番,就這樣回到家裡。

窦旭忽然醒來,這時夕陽返照将要隐沒。他坐在昏暗中反觀回想,一切都曆曆在目。晚飯後熄燈睡覺,他希望還能重溫舊夢,然而舊夢渺茫難尋,隻有悔恨感歎而已。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蓮花公主

一天晚上,窦旭和友人一起睡在一張床上,忽然看見先前那個宦官前來,傳達大王的指令,叫窦旭進宮。

窦旭大喜,便随同前往。見大王後,窦旭叩頭拜見,大王把窦旭拉起來,請他坐在旁邊的座位上,說:“知道你分别後還思念眷戀着這裡。現冒昧把小女許配給你,想來你不緻過于嫌棄。”窦旭當即行禮感謝。

大王吩咐學士大臣陪同窦旭參加宴會。酒筵将盡時,宮女前來禀告說:“公主打扮完畢。”一會兒便見數十名宮女擁簇着公主走了出來。公主頭上罩着紅錦,邁着輕盈步履,宛如行于水波之上,宮女把她扶到地毯上,與窦旭對拜成婚。

接着将二人送回住處。洞房布置溫馨有緻,極為芬芳滑膩。窦旭說:“眼前有你,真使人隻知快活,忘記生死。隻怕今天的遇合,卻是一夢。”公主掩口一笑說:“明明我和你在一起,怎能是夢?”

第二天清晨,剛剛起床,窦旭給公主描眉搽粉玩,接着便用帶子去量公主的腰,用手指去量公主的腳。公主笑着問:“你瘋了嗎?”窦旭說:“我多次為夢所誤,是以要仔細記住。假如這次也是夢,也足以使我時時思念了。”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蓮花公主

兩人還在戲谑逗笑,一名宮女跑進來說:“妖怪進了宮門,大王躲進偏殿,禍事即将來臨了!”窦旭大吃一驚,急忙去見大王。

大王拉着窦旭的手哭着說:“你不嫌棄我們,我們也很想與你永遠相好。不料禍從天降,國運即将終結,這可如何是好!”窦旭吃驚地詢問為什麼說這話。大王把案上的一本奏章遞給窦旭看。

奏章說:“含香殿大學士臣黑翼,為出現不同尋常的怪異現象,請求及早遷都,以維系國家命脈一事。據黃門官員禀報說:從五月初六日起,來了一條千丈巨蟒,盤踞在宮廷外面,吞食内外臣民一萬三千八百馀人,所過之處,宮殿盡成廢墟,等等。臣奮勇前去檢視,确實看見了這條妖蟒:隻見它頭如山嶽,目似江海,一昂首能把殿閣一齊吞沒,一伸腰可将樓牆全部壓塌。這真是千古未見的兇象,萬年不遇的災禍!國家命運危在旦夕!請皇上及早帶領宮中眷屬,火速遷往樂土。”

窦旭看完奏章,面如死灰。緊接着有宮女跑進來報告說:“妖物來到了!”整個大殿上的人都在哀叫,慘無天日。

大王倉促間不知所措,隻是淚水漣漣地望着窦旭說:“我把小女托給先生啦!”窦旭氣喘籲籲地跑回住處。公主正與身邊的宮女抱頭哀哭,一見窦旭進來,便扯着他的衣襟說:“郎君怎樣安置我?”窦旭悲痛欲絕,拉着公主的手腕若有所思地說:“我貧窮寒微,可惜不能金屋藏嬌。我有幾間茅屋,暫時一起在那裡躲避好嗎?”公主眼含淚水說:“情況危急,哪能選擇?請快帶我去!”窦旭便攙扶着公主走出住處,不久,他們來到家裡。

公主說:“這是非常安全的住宅,比我家強多了!然而我跟你前來,我的父母依靠誰?請你另蓋一所房舍,全國人都會跟來的。”窦旭感到為難。公主号啕大哭,說:“不能急人之難,要你還有何用?”窦旭略加安慰勸解。

走進屋裡,公主趴在床邊傷心哭泣,無法勸住。窦旭正苦心思考,束手無策時,忽然醒來,才知道自己做了一夢。然而他耳邊還響着公主“嘤嘤”不斷的哭聲。仔細一聽,根本不是人類發出的聲音,而是兩三隻蜂子在枕頭上飛鳴。窦旭大呼一聲“怪事”。

朋友問這話怎講,窦旭講出夢中的情形,朋友也很詫異。他們一起起身去看蜂子,蜂子依戀在袍袖間,趕也不走。朋友勸窦旭給蜂子造巢,窦旭依言而行,督促工匠來建造蜂巢。

剛豎起兩面牆,群蜂便從牆外飛來,絡繹不絕,前後相繼。巢頂還沒合攏,蜂子便落滿蜂房比鬥還大。窦旭追尋蜂子的來處,卻是鄰家老翁先前的菜園子。菜園子中有一房蜂子,三十多年,繁衍生息,甚為興旺。

有人把窦旭的故事告知老翁,老翁前去檢視,蜂房寂靜無聲。掀開蜂房的一面牆,卻見有一條長達一丈左右的蛇盤踞在裡面,于是将這蛇捉住殺死。窦旭這才知道,所謂巨蟒指的就是這條蛇。蜂子到窦旭家後,繁殖得更加旺盛,也沒發生其他異常之事。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綠衣女

綠衣女

書生于璟字小宋,益都人,住在醴泉寺裡讀書。一天夜裡,正在翻書誦讀,忽然一位女子在窗外稱贊說:“于相公讀書真勤奮!”于璟于是心想,深山裡哪裡來的女人?

正疑慮時,女子已經推門笑着走進屋來,說:“讀書真勤奮!”于璟吃驚地站起身來一看,那女子穿着綠衣長裙,柔美動人,無可比拟。

于璟知道這女子不是人類,再三問她住在哪裡,女子說:“你看我該不是吃人的怪物啊,為什麼一再追問?”于璟心中喜歡這個女子,便與她睡在一起。女子解開綢制的短衣,腰肢細得幾乎不滿一把。五更剛過,女子翩翩離去。從此她沒有一夜不來。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綠衣女

一天晚上,女子和于璟一起喝酒,在談話時顯示出她精通音律。于璟說:“你聲音嬌柔纖細,如能唱一支歌,定能使人銷魂。”女子笑着說:“我不敢唱歌,是怕銷了你的魂。”于璟一再讓女子唱歌,女子說:“不是我吝惜什麼,是怕别人聽見。你一定要我唱,我這就獻醜來唱,但是隻能小聲唱,表達出意味來就行了。”便用纖足輕輕點着床腿,唱道:

樹上烏臼鳥,賺奴中夜散。不怨繡鞋濕,隻恐郎無伴。

聲音纖細如蠅,剛剛能聽出唱的是什麼。但靜心去聽,歌聲抑揚動聽,圓潤清亮,悅人耳,動人心。唱完歌,女子開門出去察看說:“要提防窗外有人。”圍着屋子走了一圈,都看了一遍,才肯進屋。

于璟說:“你為什麼疑慮恐懼這麼嚴重?”女子笑着說:“諺語說:‘偷生鬼子常畏人。’說的就是我。”接着,兩人上床睡覺,女子提心吊膽,心中不樂,說:“我們一生的緣分,恐怕到此為止了吧?”于璟急忙問何出此言,女子說:“我突感心跳,大概福分已盡。”于璟安慰她說:“心跳眼跳都是常事,怎麼突然說這個?”女子稍微高興一些,又互相纏綿恩愛起來。

五更過後,女子披衣下床,剛要開門,又遲疑不決地走回來說:“不知為什麼,就是心中害怕。請送我出門。”于璟果然起床,送到門外。

女子說:“你站在這裡看着我,等我翻牆走了,你再回去。”于璟說:“好吧。”于璟望着女子轉過房廊,杳然不見。

正要回屋睡覺,就聽見女子急切的呼救聲。于璟跑到那裡,環顧四周,沒有蹤迹,聲音發自屋檐間。他擡頭仔細一看,有一隻彈丸大小的蜘蛛,捉住一隻昆蟲抟弄,正是昆蟲發出聲嘶力竭的哀鳴。

他劃破蛛網,挑下昆蟲,去掉纏縛在身的蛛絲,卻是一隻綠蜂,氣息奄奄,快死了。于璟把綠蜂拿回到屋裡,放在案頭。靜息多時,綠蜂才能爬行。綠蜂緩緩爬上硯台,把自己的身體投到墨汁裡,出來後趴在案子上走着,足迹現出一個“謝”字。然後它頻頻震動雙翅,從窗戶飛走了。從此,綠衣女再沒出現過。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荷花三娘子

荷花三娘子

湖州的宗湘若是個讀書人。秋天他到田地裡巡視,看見在莊稼茂密的地方,搖擺晃動得厲害。他起了疑心,跨過田壟去看,卻見一對男女在野合。他笑了笑就要往回走。當即看見男人羞慚地系上腰帶,慌忙離去。

這時女子也坐起身來,他仔細一瞧,長得還很漂亮。宗湘若心中喜歡這個女人,想馬上纏綿一回,卻又為這粗野行為感到慚愧,便稍微近前,輕輕撫摩,說:“你們的幽會快活嗎?”女子隻是笑,不說話。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荷花三娘子

宗湘若走近女子身旁,解開衣服,隻見肌膚細膩如脂,于是把女子渾身上下幾乎都摸了一遍。女子笑着說:“迂腐的秀才!要怎樣就怎樣,亂摸什麼?”宗湘若問女子姓什麼,女子說:“恩愛一回,就各自東西,何必細問?難道還要留下姓名來立貞節牌坊嗎?”宗湘若說:“在野地裡荒草露水中恩愛,山村粗野的人才這麼幹,我不習慣。就憑你這麼漂亮,即使私會也應該自重,怎至于這麼草率?”女子聽了這話,非常贊成。

宗湘若說:“我家離這裡不遠,請你去家裡待一會兒。”女子說:“我已出來很長時間,恐怕被人懷疑,半夜裡是可以的。”詳細問清宗湘若家門前的标志後,就走上一條小路,快步離去。一更時分,女子果然來到宗湘若家。兩人沉浸于雲雨歡會之中,極為親愛。過了一個月,還沒人知道這個秘密。

這時恰巧有一位番僧住在村中的寺廟裡,見到宗湘若,吃驚地說:“你身上有邪氣,曾經遇到過什麼?”宗湘若回答說:“什麼也沒遇到。”

過了幾天,宗湘若忽然無緣無故地病倒了。女子每夜都帶上好的果品給他吃,殷勤地加以安慰,就像夫妻一般恩愛,隻是躺下後一定勉強要宗湘若跟她歡合。宗湘若有病在身,有些不耐煩,心中懷疑她不是人類,但也無法暫時斷絕,讓她離開,于是說:“前些日子有個和尚說我被妖精迷惑,現在果然患病,他的話應驗了。明天我邀請他前來,就向他要一道符咒。”女子一下子凄然變了臉色,宗湘若對她也更加懷疑。

第二天,宗湘若派家人把情況告知番僧,番僧說:“這女子是狐狸。它本事還小,容易捉住。”便寫了兩道符,交給家人,囑咐說:“回去拿個潔淨的壇子放在床前,便用一道符貼在壇口上。等狐狸竄進壇子後,趕緊用盆蓋住,再把另一道符貼在盆上,放到盛着熱水的鍋裡用烈火加以烹煮,不一會兒就會斃命。”家人傳回後,便一切都按番僧說的去做。

夜深以後,女子才到,拿出袖中的金橘,正要到床前問候病情。忽然壇口發出“飕飗”一聲,女子已被吸進壇裡。家人猛然起身沖出,蓋住壇口,貼上第二道符。

剛要拿去烹煮,宗湘若看見金橘散了滿地,回想起以往的恩愛,心中悲傷,觸動了感情,連忙吩咐把她放了。

家人揭去符,拿走蓋住壇口的盆,女子從壇中出來,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伏地叩頭說:“我大道即将修成,不料幾乎化為灰土!你是一位仁人,我發誓一定要報答你。”随即離去。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荷花三娘子

過了幾天,宗湘若病情更加沉重,好像快要死了。家中人到市上去給他買棺材。途中遇到一個女子,發問說:“你是宗湘若的仆人嗎?”家人回答說:“是。”女子說:“宗郎是我的表哥。聽說他病情嚴重,想去看望,正好因事無法前去。這裡有一包靈藥,麻煩你給他帶去。”家人接過藥來,傳回家中。

宗湘若心想表親中根本沒有姐妹,知道這是狐狸報恩。他服了藥,果然病情大為減輕,十天後恢複健康。他感激狐女,便向空中禱告,希望與她再見一面。

一天夜裡,宗湘若閉門獨自喝酒,忽然聽到用手指敲窗戶的聲音。開了門闩,出門一看,卻是狐女。宗湘若喜悅異常,握着她的手表示感謝,請她坐下一起喝酒。狐女說:“分别後心事萦回,不能釋懷,心想無法來報答你的恩德。如今我為你找了一個如意的配偶,不知能勉強塞責嗎?”宗湘若問:“她是什麼人?”狐女說:“這不是你能知道的。

明天早上辰時,你早些前往南湖,如果看見一位披着白绉紗披肩的采菱女郎,就趕快劃船追趕。如果你把她追丢了,看見岸邊有一枝短杆蓮花隐藏在荷葉下面,你就把它采回家,用蠟燭的火燒花蒂,就會得到一位美麗的妻子,還能獲得長壽。”

宗湘若恭敬地接受指教。之後,狐女說要走,宗湘若再三挽留。狐女說:“自從遭受劫難,頓時領悟大道。怎能因男女枕席歡愛,招人仇視怨恨?”便神色嚴肅地告别離去。

宗湘若依言而行,來到南湖,見荷花蕩中佳人很多。其中有一位少女,穿着雪白的绉紗披肩,容色絕代。

他催船速行,逼近少女,忽然不見了少女的去向。他當即撥開荷叢,果然看見一枝紅蓮,蓮杆不滿一尺,便把紅蓮折下來回家。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荷花三娘子

進門後,他把紅蓮放在桌上,在一旁削剪燭芯,準備點火。剛一回頭,紅蓮就變成了美女,宗湘若又驚又喜,伏地跪拜。

女郎說:“傻書生!我是妖狐,要給你作祟了!”宗湘若聽也不聽。女郎說:“是誰教你的?”宗湘若回答說:“我本來就能認出你來,還用教嗎?”便抓住胳膊去拉女郎,女郎随手滑下,化為怪石,高一尺左右,面面玲珑剔透。

于是宗湘若把怪石供在桌上,點上香,拜了兩拜,祈禱一番。到夜間後,宗湘若關緊門窗,唯恐女郎逃走。

天亮時一看,卻又不是怪石,而是一件薄紗披肩,遠遠地就能聞到香氣,打開領口衣襟一看,還有女性留下的柔膩。宗湘若蓋上被子,抱着披肩躺下。

傍晚起來點燈,回床上時,卻見少女躺在枕頭上。宗湘若高興到了極點,他害怕女郎再變化,便先苦苦哀求,然後才湊上前去。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荷花三娘子

女郎笑嘻嘻地說:“孽障啊!不知是誰饒舌,以緻讓這瘋狂的家夥把我糾纏死了!”便不再拒絕。然而在親熱時,女郎好像承受不住,屢次要求停止,宗湘若置若罔聞。女郎說:“你再要這樣,我就變化而去!”宗湘若怕她變,才停下來。

從此,兩人感情非常和諧,而錢财經常裝滿箱箱櫃櫃,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女郎與人談話隻是“嗯嗯”地順從應諾,好像不善于言談辭令,宗湘若對女郎異乎尋常的來曆也避而不談。

後來,女郎懷孕十多個月,按日子一算該臨産了。她便走進屋裡,囑咐宗湘若關上門,不許敲門,自己用刀剖開肚子,取出孩子,讓宗湘若撕塊布把肚子裹好,過了一夜,傷口愈合。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荷花三娘子

又過了六七年,女郎對宗湘若說:“以前的業債已經還完,請讓我們分别吧。”宗湘若聞言直流眼淚,說:“你嫁我時,我貧寒清苦,不能自立,因為有了你才稍稍富裕了一些,怎麼忍心突然就說離去?而且你又沒有家族,将來孩子不知道母親是誰,也是一件遺憾的事。”

女郎也惆怅抑郁地說:“有聚必有散,本是常理。兒子一臉福相,你也能長命百歲,還有什麼可求?我本來姓何,如果承蒙思念,抱着我的舊物喊一聲‘荷花三娘子’,就會見到我。”說完掙脫出去,說:“我走啦。”

就在宗湘若驚訝地向她望去的瞬間,她已飛得高于頭頂。宗湘若縱身躍起,急忙去拽女郎,卻隻抓到一隻鞋。鞋脫手落在地上,變成石燕,顔色比朱砂還紅,内外瑩澈透明,像水晶似的。他便把石燕撿起,加以收藏。

宗湘若檢視箱子,女郎剛來時穿的白绉紗披肩還在。每當他想念女郎時,抱着披肩喊一聲“三娘子”,于是抱的便是真真切切的女郎,歡樂的面容,含笑的眉眼,都與女郎平素一模一樣,隻是不能說話。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金生色

金生色

金生色是晉甯人。他娶本村木家的女兒為妻,生了一個兒子,剛滿周歲。金生色忽然得了病,自以為必死,對妻子說:“我死後,你一定要改嫁,不要守節!”妻子聽了,甜言蜜語,信誓旦旦,保證一定守節至死。

金生色又搖搖手,叫來母親說:“我死後,有勞母親照管孫子,别讓他媽守節。”母親哭着答應下來。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金生色

不久,金生色果然死去。木母前來吊唁,哭完對金母說:“天降不幸,女婿突然死去。我女兒太年輕,将來怎麼辦?”金母在悲痛傷感中聽了木母的話,不勝憤怒,也很激動,充滿怒氣地回答說:“一定要讓她守節!”木母心中慚愧,不再說話。

晚上,木母陪伴女兒過夜,私下對女兒說:“人人都可以做丈夫。就憑我女兒的好模樣,何愁沒有如意的配偶?年紀輕輕的女人不及早找個人家,隻是眼巴巴地守着襁褓中的孩子,難道不是傻子嗎?如果一定讓你守節,你也别拿好臉色對她。”恰巧金母經過這裡,聽到一些未盡之語,更加氣憤。

第二天,金母對木母說:“我兒子有遺囑,本來不讓媳婦守節。既然如今她急不可待了,就一定要她守節!”木母怒沖沖地離去。

夜裡,金母夢見兒子前來,流着眼淚勸她不要讓木女守節,心中感到詫異。她讓人告訴木家,約定給兒子出殡後任憑木女嫁人。然而,向陰陽先生一打聽,說是本年内墓向不利,出殡的事便拖下來了。木女想通過炫耀自己以求趕快嫁人,在戴孝期間,也不忘塗脂抹粉。她住在婆家還穿素色的衣服,一回娘家,就穿上嶄新的豔裝。

金母得知後,心裡覺得她很不好,但因她即将成為别人的媳婦,也就隐忍下來。于是,木女愈加放肆。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金生色

村中有個無賴漢名叫董貴,見到木女後就看上了,便用錢買通金家鄰居的老太太,求她向木女傳達衷情。

半夜時分,董貴從老太太家翻牆前去木女的住處,于是與木女私通。兩人往來了十多天,醜聞四處流傳,隻有金母還不知道。

木女屋裡夜間隻有一個小丫環,是木女的心腹。一天夜裡,兩人正纏綿時,就聽見棺材震響,那聲音像放爆竹似的。小丫環在外屋的床上看見死去的金生色從帷帳後面走出,手握寶劍,走進寝室。

不久便聽見董貴與木女驚異的呼聲。沒多久董貴赤身露體跑了出來。不多時金生色揪着木女的頭發也走出來,木女放聲号叫。

金母被吵起來,看見木女光着身子跑出去,正要開門,問她也不回答。追出門去看,四周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兒聲響,而木女竟然不知去向。

金母走進木女的房間,燈還亮着。她看見有一雙男人的鞋,便招呼小丫環,小丫環這才戰戰兢兢地走出來,把發生的怪事一一講出,兩人相對驚訝不已。

聊齋全圖.第47冊.清代繪本.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

第四十七冊:金生色

董貴逃到鄰居老太太的家裡,縮成一團蹲在牆角。過了好一陣子,他漸漸再也聽不見人聲,這才站起身來。他身上一絲不挂,凍得直打哆嗦,想向老太太家去借衣服。

他看見院裡有一間房屋,兩扇門虛掩着,便暫且走了進去。他在黑暗中摸到床上,碰到一隻女人的腳,知道這是鄰居老太太的兒媳婦。他頓時生出淫念,乘那婦人還在睡覺,偷偷上床奸污。婦人醒來問:“你回來啦?”他回答說:“回來啦。”婦人竟然一點兒都不懷疑,便與他盡情親熱。

原來,鄰居的兒子因事前往北村,囑咐妻子關上門等他回來。他回來後,聽見屋裡有聲音,頓生疑心,仔細一聽,話語情态都極為穢亵,他心中大怒,拿起兵器沖進屋裡。董貴大為恐懼,鑽到床下躲藏,鄰居的兒子過去就把他殺了。

他又想去殺妻子,妻子哭訴那是出于誤會,這才放過了她。但是,鄰居之子不知道趴在床下的是誰,便把自己的母親叫過來,拿燈一照,還能認出他是董貴。

再一細看,董貴已經奄奄一息,問他怎麼來的,還能供認事情的原委。然而,他幾處受傷,血流不止,不一會兒便斷了氣。

鄰居老太太驚慌失措,對兒子說:“捉奸應該捉雙,現在卻殺了其中一人,你将怎麼處置?”兒子不得已,便又殺了妻子。

這天夜裡,木父正在睡覺,便聽見門外有着火的聲音,出門一看,屋檐上着了火,而放火的人猶猶豫豫地還沒走開。

木父大聲喊叫,家人全都趕來。幸好火剛燒着,還容易撲滅。木父命家人手拿兵器和弓箭去搜捕放火的人。家人看見有一個人像矯捷的猿猴一樣逾牆而去。牆外是木家的桃園,桃園環繞的圍牆高峻堅固。幾個家人登在梯子上檢視,根本不見放火人的蹤迹,隻見牆下有個東西還在微動,問話也不答應,便用箭去射,覺得這東西軟綿綿的。家人開門前去檢視,見一個女人赤條條地躺在那裡,箭已射穿胸口和腦門。

拿火把仔細一照,卻原來是木家的女兒,金家的媳婦。家人驚駭地告知主人。木父木母吓得要死,不知為什麼會這樣。木女雙眼緊閉,面如死灰,呼吸的氣息細如遊絲。木父讓人去拔射中腦門的箭,就是拔不出來,用腳踩住頭頂,才拔出來。木女發出一聲微弱的呻吟,血水猛噴,于是斷了氣。木父大為恐懼,想不出什麼主意來。

天亮後,木父把實情告知金母,直身跪在地上哀求饒恕。金母卻根本就不怨恨惱怒,隻是把事情的經過告知木父,讓木家自己去安葬女兒。

金生色有個叔伯哥哥名叫金生光,氣憤地來到木家,數落責罵木女以往的醜事。木父羞愧沮喪,隻得給點兒錢,讓他回家。

然而,人們始終不知是誰與木女私通。不久,鄰居的兒子自首捉奸殺人之事,官府稍加斥責,放走了事。而他的妻兄馬彪一向好打官司,于是遞上狀詞,為妹妹申冤。官府拘捕了鄰居老太太,鄰居老太太吓壞了,将事情的始末全部供述出來。

官府又傳喚金母,金母托稱有病,打發金生光代為作證,一一講出事情的底細。這樣,前案再發,木父木母都被牽扯進去,一切情況都調查清楚。

木母因為教唆女兒改嫁,判為縱淫罪,應遭笞打,讓她花錢贖罪,結果蕩盡家産。鄰居老太太因為替通奸者牽線,杖打斃命,于是案件了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