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作者:科普啟示錄

“秦嶺翠峰蒼翠翠,峰巒疊翠連天藍;千年古木根深厚,綠蔭如蓋滿山間。”這是古代人過秦嶺的時候留下來的一首詩。

秦嶺的存在不僅改變了中國大陸的自然格局,還帶來了強烈的“南北差異”,小到喜歡吃甜豆腐腦還是鹹豆腐腦,大到南方的溫柔與北方的率真,都與它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有人說秦嶺是中國的龍脈,甚至改變了中國的國運。這一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秦嶺因何得名?

人人都知道秦嶺的鼎鼎大名,可你知道嗎?在古代秦嶺曾經被稱之為是“昆侖”。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才讓秦嶺使得改名呢?

其實這一切都跟曆史上的一位人物有關——秦始皇,就在這片山脈上,孕育出了大秦燦爛的文明。

最初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秦嶺被世人稱之為“昆侖”,後來因其坐落于大秦的南面,故又被人稱之為是“南山”。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秦嶺如同彎弓一般地環繞着關中平原,宛如一個堅實的屏障,将其守護在自己的懷中,成為“四塞之地”。它的存在為秦國提供了天然的防禦,易守難攻。

而秦嶺的另一側,成都平原則成為了秦國“第二糧倉”,孕育出豐富的小麥、玉米、稻谷等糧食,為秦國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保障。

秦始皇認為“秦為天下之脊,南山為秦之脊背”,是以将“南山”更名為秦嶺。雖然時光已經模糊了秦始皇與秦嶺的淵源,但那段曆史深深地烙印在秦嶺的曆史中。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傳言說道,數億年前,中國還不是完整的一塊土地。南北兩塊大陸沒有完全接壤,中間隔着一道寬闊的秦嶺洋,後來随着地殼的運動,秦嶺洋慢慢變成了秦嶺。

它橫亘在中華大地,連接配接東西,将淮河與東海緊密相連。有了秦嶺,中國南北從此合為一體再也沒有分割,将中華文明融入其中。有人稱贊:“一座山脈,半部中國史”,得它庇佑,無數朝代在這座山脈的腳下繁榮發展。

我們是龍的傳人,是以秦嶺也就自然被稱之為是中華民族的龍脈,也是大陸國運的象征。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南北分界線

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關于南方和北方的界限似乎是個永恒的争論。廣東人眼中,南嶺以北即為北方;而東北人則認為從山海關往南便是南方;還有的人說冬天供暖的就是北方,冬天不供暖的就是南方。

然而,放眼中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我們似乎可以從地圖裡面找到一個标志性的參照物作為南北的分界線——秦嶺。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對地理學家而言,秦嶺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分水嶺。它和延伸的淮河形成中國東部的南北分界線,成就了全國“南米北面”、“南船北馬”、“南澇北旱”的地理格局。

而這條山脈又與年均降水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一月份平均氣溫0攝氏度等溫線、濕潤與半濕潤區分界線幾乎重合。秦嶺常常以其獨特的地理地勢,攔阻住北上的暖濕氣流和南下的冷空氣。

不光地理和天氣,甚至連動物和植物都能夠以此為界,動物學家将動植物區系劃分為“古北界”與“東洋界”。南北方的動植物在秦嶺融彙繁衍,也因如此許多珍稀的野生動物找到了他們适合生存的土地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而對于像我們這種普通人來說,南北方帶給我們最直覺的感受就是是否供暖以及獨特的生活差異。秦嶺以北的觀衆平原步入冬季都會集體供暖,而秦嶺以南的氣候十分适宜,寒冷天氣較少,靠着電暖氣或者電褥子就可以度過一個冬季。

北方的人們豪爽開朗,喜歡吃鹹,每逢節日經常吃餃子慶祝,而南方的朋友們更喜吃甜,對于吃餃子的習俗也沒有那麼熱衷。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若以秦嶺為中心,周圍的地理環境似乎展現着某種神奇的“對稱性”。黃河與長江,兩大母親河,一北一南穿越中華大地;它們的最大支流,同樣起源于秦嶺的渭河與漢江,一北一南奔湧而出;除此之外,這兩條河孕育出了關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也是一北一南。

甚至秦嶺的山體本身也展示着“南北差異”。秦嶺的南坡相對平緩,峰巒連綿,山間台地星羅棋布;而北坡則陡峭,峭壁高聳,如翠華山、太白山、終南山、骊山、華山等著名名山,俯瞰着關中平原。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說到這裡,我們不禁要感歎于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條山脈的兩邊竟然能顯示出如此截然不同的景象。

神盾749局

其實在這片山脈上還發生過許多傳奇的故事,2011年在秦嶺一帶有些人建設了一些别墅群,明面上是在建造别墅,實際上卻是在秦嶺的龍脈上打下了十幾米深的鋼筋水泥柱,有些打穿岩石層,分明就是要壞大陸國運。

雖說這風水的事情沒有科學依據,但涉及到了大陸的國運,自然是慎重又慎重,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何況這十幾米的鋼筋柱也會破壞秦嶺土質,嚴重破壞生态環境。

于是749局出手了,給各位看官們科普一下,這是一個專門研究超現象的部隊,專門處理各種奇異事件。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拆除别墅的工作持續了三個月,直到2018年,這些水泥柱才被完全吊出地面,傳言說最底部甚至還發現了人類的白骨,在此之後秦嶺足足下了三天的大雨。

這并不是秦嶺唯一的一件奇異事件,據說秦嶺北邊山腳下面有一個玉龍村,一夜之間村民甚至看門的狗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不翼而飛。

而且空中出現了大量的不明飛行物,山中的蛇類紛紛出逃,後人稱之為是“夜狸貓”事件。現在這一切背後的原因我們無從探查,秦嶺也就顯得越發神秘。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如果沒有秦嶺,中國會怎樣?

秦嶺不僅僅是象征性的南北分界線,更是地理上的氣候分界線,不僅擋住了冬季南下的韓冷空氣,也攔截了夏季北上的溫熱暖流。

在秦嶺的北坡,數億年來寒風的侵蝕創造了黃土高原上各種奇特的風雕景觀;而秦嶺的南麓,豐沛的降水滋養了萬物,形成了獨特的生态系統,衆多珍稀物種在這裡繁衍生。

正因如此,風雨雷電、炎炎烈日、冰雪飄飛,居住在秦嶺之上的人們一天内就能體驗四季變幻。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假若沒有秦嶺的屏障,中國的氣候将會有巨大的變化。沒有高山攔阻,寒冷的北風會在冬季無阻礙地南下,帶來猛烈的暴風雪,導緻停電、大範圍積雪、嚴寒等一系列極端天氣現象。

黃土高原上的風沙也會直接入侵四川盆地,莊稼和動植物都無法生存,熊貓、羚羊、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将會是一幅民不聊生的景象。

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國運?沒了它,中國可能變成一片災難之地

秦嶺見證了曆史的更疊、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興衰起伏、也見證了戰火的紛擾,它連接配接了過去與現在,也連接配接了祖國的南北,它既是山脈,更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是以說,秦嶺被稱為大陸國運的象征,便是當之無愧的了。

你還知道什麼關于秦嶺的故事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