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翻看資料平台們整理的2023年上半年國劇資料,毒眸發現,雖然優愛騰芒仍是持續地在多種題材上發力,但也漸漸有了自己平台的“性格”。

《狂飙》成為現象級爆款,也是當之無愧的“上半年第一爆”。它的背後既是愛奇藝多年以來耕耘懸疑題材的大爆發,也是一直以來重注頭部内容的結果,雖然掃黑内容具有不可複制性,但多年對懸疑内容的把握和此前國情大案劇《破冰行動》的基礎仍是幫助良多。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騰訊這邊,“大IP”向來不是壞事,關鍵還是怎麼做。《三體》這樣的“重工業”題材,出現在騰訊視訊似乎再合适不過,而《漫長的季節》協同X劇場一起出現,倒是為騰訊視訊重新整理此前形象,同時塑造創新、口碑标簽做出了貢獻。

優酷則在這半年裡,左手仙俠右手青春,《長月燼明》《護心》爆火,暑期三部青春劇《偷偷藏不住》《當我飛奔想你》《追光的日子》也都在優酷,無論什麼題材都帶着點“青春風暴”的味道。

芒果TV的都市劇突出一個緊跟熱點,以前的《我在他鄉挺好的》寫讓人心痛的北漂故事,現在會做《去有風的地方》寫治愈人心的離開北京的故事。最近的《我的人間煙火》也有不小的讨論度。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我在他鄉挺好的》《去有風的地方》《我的人間煙火》

在儲備差異化内容的同時,平台也在用逐漸提高的獨播内容占比,都想建立内容上的護城河。

2022上半年視訊平台上新劇中,電視劇的獨播比例增至66%,網絡劇獨播比例穩定在80%左右。而到了今年,平台2023上半年上新劇的獨播部數占比增至83%,優愛騰芒的獨播劇占比均有提升。

疫情三年過去,劇集市場在重新轉動起來。上半年的國劇,絕大多數是在疫情期間制作完成,并在放開後面世,接受觀衆的檢驗。它所接受到的冷與熱,也都是新的觀影情緒的信号。

《狂飙》領跑,大盤回暖

整個大盤的資料都在回暖。

劇集的播出數量在增多。2023上半年上新國産劇209部,同比增加34部。總體播放量也在提升,雖然僅有累計1500億共1%的提升,但至少止住了連年的跌勢。

總播放量提升的同時,2023年上半年的國劇市場也有了近幾年資料最好的劇王《狂飙》。德塔文、燈塔專業版、貓眼專業版、雲合資料……基本上所有的資料平台,《狂飙》都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在雲合資料的脫水統計裡,《狂飙》也是在《慶餘年》後又一部“百億播放量俱樂部”的成員。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資料來源:燈塔專業版

“超級劇集”是有領跑效應的,有《狂飙》在前,後面“選手”的成績相比去年,同樣有了小幅度提升。在2022年的雲合資料有效播放榜單上,作品播放量破10億就是妥妥的前12名,但到了2023年,破10億隻能在前16名,險些跌出TOP20。

在豆瓣給高口碑作品的人數,都高出了不少。近幾年,豆瓣評分作為口碑主要參考名額,成為了劇集營銷的兵家必争之地,為了抵消“水軍”的調控,觀衆也開始關注另一個名額“評分人數”,以此判斷一部高口碑作品的真正受認可程度。

2023年的上新劇集TOP10中,有7部作品豆瓣評分人數超過了10萬,且有《漫長的季節》《狂飙》兩部評分人數超過了77萬的作品,而在2022年,僅有5部作品豆瓣評分人數超過10萬,評分人數前二分别是75萬的《開端》和55萬的《夢華錄》。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不過對于行業來說,比回暖的資料更振奮人心的,是頭部劇集中不乏有邁出舒适區的作品,并沒有走在熟悉的“爆款”老路上。僅看今年上半年的頭部劇集内容,雲合資料有效播放TOP20覆寫都市、懸疑、玄幻、愛情、武俠、諜戰、年代、科幻等類型,還都玩出了一些新花樣。

都市情感曆來是國産劇的主流,而今年的都市劇尤其強調“生活流”,兩部熱播劇《愛情而已》《去有風的地方》主角們都不“卷”了,對生活細緻入微的感受與劇情的慢節奏相配。

這倒是主創們的真實感受,一定意義上也在反應社會現實。《去有風的地方》制片人曾在采訪時表示,2019年覺得很疲憊,時不時想什麼都不幹了去雲南躺着。“相比其他影視作品都在講如何‘快’,做一個如何‘慢’的戲會有新鮮感和治愈性。”

而在一衆俊男靓女的古偶劇裡,闖出了兩部不那麼一樣的古裝劇:《雲襄傳》和《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雲襄傳》 《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

《雲襄傳》回歸了老派的武俠,男主角更是武俠劇裡一個少見的、武力值幾乎為0的主角,打戲通通交由女主來承擔。如此反套路,反而收獲奇效,成了愛奇藝上半年總播放量最高的古裝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作為一部僅有14集的曆史正劇,集均有效播放居然超過了幾部仙俠劇,實屬不易,也狠狠打臉了“年輕人不愛看曆史劇”的論調。

這個半年還有一處不容忽視的,自然是《三體》則為國産劇劈開了科幻劇的新征途。

《三體》在今年的作品裡,有獨一份的特殊。“原著光環”加上極大的開發難度,還有在劇集領域幾乎是空白的硬科幻題材,都意味着它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經驗,每向前走一步都是對新領域的探索。在許多人的忐忑和懷疑當中,劇版《三體》交出了一份相當超出預期的答卷。超40萬人為《三體》打出8.1的高分,就是觀衆的認可。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劇版《三體》

事實證明,觀衆會為不循舊路的好内容買單。

短視訊焦慮,亦有解法

這一年裡,不僅長視訊之間的“競争味”在變弱,長短視訊平台的火藥味也淡了很多,雙方從交戰變為了交好,競争變成了“競合”。

繼去年愛奇藝與抖音之後,今年4月7日,騰訊視訊宣布将與抖音圍繞長短視訊關聯推廣、短視訊衍生創作開展合作。騰訊視訊将向抖音授權其享有資訊網絡傳播權及轉授權權利的長視訊中,明确了短視訊衍生創作的方式、釋出規則,共同促進短視訊的創作、傳播。

國劇創作者們對短視訊的傳播,也從過去的劍拔弩張,到如今大方擁抱。《唐朝詭事錄》監制、長信傳媒創始人郭靖宇認為,這個沒有大IP、沒有流量明星,沒有大規模宣傳的三無劇集能得到大家的喜愛,二創功不可沒。“二創未來很有可能成為電影、長劇最重要的、版權反複售賣的助力器。”郭靖宇後來說。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更重要的是,面對沖擊,長視訊不再因為了強行融入短視訊的快節奏讓表達變形,反而是将短視訊無法替代的特性做得更加突出。

看《愛情而已》《去有風的地方》,情節演變不是重點,台詞才是關鍵,重要的不是下一步要發生什麼而是他們如何讨論過去發生的事,一切都緩慢了下來。雖然此類劇集衍生出了“小紅書劇”的奇谲概念,但越是能在這樣的“種草向平台”火,越能說明這種“治愈”隻有看全篇才能感受。

《狂飙》《他是誰》《塵封十三載》均是跨越十幾年的破案,每集都埋有線索,不追着看完,很能享受到解謎的樂趣。《漫長的季節》沒有刻意的節點在區分三個時空,跳過或者倍速的觀衆很容易錯過資訊量,它也把導演風格做到了極緻,感受過前面十一集的悶痛,最後那場跨越時空的雪才會如此動人。這些感受,都是短視訊無法帶來的體驗。

而在短視訊發起挑戰的微短劇領域,長視訊品平台也積攢起了作品。

今年3月,“招惹 小媽文學”的片段走紅微網誌,簡單的預告片就透露了劇情裡多種流行元素:複仇、小媽背德文學、青梅竹馬、破鏡重圓等。這部民國愛情懸疑微短劇《招惹》,上線兩周分賬 800 萬,突破騰訊視訊微短劇雙周分賬紀錄,截至 5 月累計分賬已破 1500 萬,創造了騰訊視訊微短劇熱度紀錄。這也是雲合資料的統計裡,唯一一部播放量破億的微短劇。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從網絡視聽大會再到上海電視節,在今年每一個重要的劇集展會現場,都會有微短劇論壇。除了短視訊平台,還有優愛騰芒相關負責人,部分頭部劇集公司也參與其中。劇集主創們,一邊在打磨長視訊的不可替代,一邊也在學習微短劇的表達。

找“唯一”

今年暑期檔,平台各有各的儲備。往年基本是一股腦地卷古偶,但今年有了不一樣的解法。

優酷一連釋出了三部青春劇,《偷偷藏不住》《當我飛奔向你》和《追光的日子》。三部青春劇各有各的風格和側重,《偷偷藏不住》把“暗戀”的情愫放大來寫,《當我飛奔向你》強化的是彼此鼓勵、共同成長的主題,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指導的《追光的日子》,着重描繪的是老師與學生的關系。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偷偷藏不住》《當我飛奔向你》《追光的日子》

放古偶劇的平台,也不拉長周期了,選擇在短時間内釋放完畢,讓每天都有古偶讨論話題。7月2日開播的《玉骨遙》,肖戰、任敏主演的線下IP,居然選擇在19天播完40集,迅速地沒給粉絲的“催更”留氣口。有劇集部落客分析,如果按照這個速度,騰訊視訊在暑期還有兩部古偶劇的餘裕。

像這樣的古裝IP劇,一時的熱度不足以覆寫其高昂的制作成本和宣發成本,此後的長尾效應更重要。《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播出至今,仍然能在上半年的劇集熱度榜榜上有名。2021年底播出的《雪中悍刀行》,仍然是2022年的熱劇。網際網路靈活的排播,讓古裝劇有了更長的生命力。

即使一樣是卷古偶,平台也在琢磨新的方式吸引觀衆。愛奇藝此前宣布将從古偶賽道切入,打造“劇綜”,白鹿和張淩赫主演的《甯安如夢》會是第一部,節目通過粉絲心願的征集進行綜藝化設計,呈現一檔6集三天兩夜的“劇綜”,與劇集配合播出。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甯安如夢》綜藝《一百萬個約定》

“第一”不再是平台們競争的重點,“唯一”才是。

這是愛奇藝首席内容官兼專業内容業務群(PCG)總裁王曉晖在今年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釋放的重要信号,他表示,“唯一的愛奇藝”比“第一的愛奇藝”更有價值:“過去,大家都為了當第一,市場佔有率、會員數第一等等,動作會走形。求全求多,而且加上市場有大量的資金湧入,不理智造成了很多的代價。”

在“唯一”而非“第一”的價值觀下,平台甚至可以大方承認:我們就是做不好一種類型的劇。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騰訊視訊做古裝甜寵劇,有一陣做的非常多、非常好,然後我們團隊就去做了,但去年我們決定不做了,全讓給分賬劇,因為發現自己不擅長,而且這個市場其實并不大。隻是聽說别人做得好我們就跟随,這種是特别錯誤的做法。”

有做不好的類型,也會有隻有它能做出特點的類型。

優酷暑期接連釋放三部青春劇并非偶然,去年的懸疑劇《膽小鬼》都要疊加上“東北青春殘酷物語”的标簽。愛奇藝在懸疑賽道耕耘多年,如今在試着把各種情節、元素與懸疑做加法,看能調和出什麼新東西。芒果TV一直在都市劇領域中呼應當下情緒熱點,騰訊視訊則想要繼續在科幻這條難路上保持領先,《三體》第二季已經出現在片單裡。

《狂飙》大戰《三體》:國劇的上半年

《膽小鬼》

平台都不想卷“第一”了,找到“不可替代性”,才是焦慮的解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