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踏春而至的“婚禮熱”

踏春而至的“婚禮熱”

婚禮現場的新人們。受訪者供圖

    春節一過,90後姑娘莊雅芳就開始忙了起來。

    她是一名從業已10年的婚禮策劃師。近日來她所在公司暖心婚禮咨詢的客戶就沒停過,“有之前婚禮延期的客人希望盡快舉辦婚禮,也有新的客戶也開始籌備舉辦婚禮”。

    婚禮,對于新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且浪漫的儀式。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不少婚禮曾被按下了“暫緩鍵”。而今,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一股婚禮熱潮正踏春而至。

    被按下“暫緩鍵”的婚禮

    在此之前,莊雅芳的工作節奏停緩了不短的時間。

    “尤其是在2022年北京疫情防控放開前那一段時間,我們所有北京的婚禮都暫停了,場地也都封了。”莊雅芳告訴記者,疫情下的婚禮總會遇到各種意外情況,比如來參加婚禮的客人會減少,主持人等從業人員也有可能不能到場,“這需要做好多種準備”。

    “如果因為疫情,婚禮得改期怎麼辦?”這是杭州麥曲婚禮策劃師李民斐在過去幾年經常被備婚的新人問到的問題。在她看來,疫情期間備婚的人會更加猶豫,“他們充滿擔憂,總是擔心婚禮會不會被延期”。

    不想辦一場“口罩婚禮”, 在北京生活的95後姑娘黃妍便将原本在去年舉辦的婚禮延期到了今年。她原本計劃在2022年2月22日領證,在9月24日辦婚禮,到了10月去新疆度蜜月。

    然而領證前半個月,她被居家隔離,“當時已做好了改期領證的準備”。幸運的是,領證前一周她所在的小區解封,她和另一半趕緊回天津辦理結婚證。但是二人的親朋好友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結婚請柬發出後,每天都會有親友告知無法出席,原本準備的10桌婚禮酒席最後隻剩3桌,最終隻好将婚禮從2022年9月延期到10月,再延期到今年3月26日。

    “有的新人寶寶都生了,婚禮因為不斷延期還沒舉辦成,也有的新人直接說自己不想辦了,決定旅行結婚。”莊雅芳遇到過不少曆經曲折的婚禮。去年11月,一場在深圳海邊的婚禮在舉辦前一周,“幾乎每24小時賓客減少5%,而在距離婚禮5小時的時候,主持人也因小區封控無法到場……

    這些曲折的疫情下的婚禮,在莊雅芳看來,也是一份特别的回憶,“雖然曲折,但多數婚禮的最終呈現還是很溫暖的”。

    “最擁擠結婚季”?

    如今,莊雅芳感覺婚禮這一行業正在回溫,“我們了解到的,不少星級酒店以及一些很有特色的場地,基本滿檔了,有的場地甚至清明節的檔期都訂滿了”。

    婚禮攝影師張磊也有同感。2022年他拍攝的婚禮不超過10場,無奈之下隻能轉做自己的副業——配音師。而今年元旦開始,他所在的工作室平均每天會接到10個訂單,檔期已排至2024年10月。

    “我從業7年了,還沒見過這麼多的訂單量。”張磊說,今年堪稱近幾年的“最擁擠結婚季”,平時一場婚禮攝像約600元,現在漲到了900元。據他觀察,不少前些年受疫情影響取消或者推遲婚禮的新人都想在今年舉辦婚禮,他所在的工作室2023年以來拍攝的婚禮中,延期舉辦的婚禮約占70%。

    百度搜尋指數顯示,2023年以來,婚宴酒店搜尋量同比上漲285%,婚紗攝影搜尋量同比上漲126%。一位天津的婚禮策劃師近來忙得飯也顧不上吃,“上司給我訂的午飯,涼了熱,熱了涼,到了晚飯時間我也沒吃上”。

    不過,工作生活在杭州的李民斐沒有感覺到太大的變化,“可能是因為之前杭州受疫情的影響并不大”。她告訴記者,每年的春天,尤其是農曆新年後,婚禮相關的咨詢都會多起來,“因為婚禮一般集中在氣候比較舒适的9月、10月、11月,新人們往往會提前半年多開始準備”。

    年輕人更追求自我體驗 而非形式化表演

    李民斐從事婚禮策劃已有10年。在她看來,前幾年追求省心實惠的“套餐”的新人很多,現在更多新人追求個性化的婚禮,“他們普遍想要舉辦一場真正屬于自己的婚禮,要自己很輕松、快樂,更在意自己的内在需求、情感抒發”。在她看來,對于年輕人來說,舉辦婚禮不僅僅是“走一個流程”,而更像“用心辦一場難忘的聚會”。

    95後姑娘高歌起初并不想舉辦婚禮,她覺得“歸于生活的平凡才是浪漫的極緻,婚禮隻不過是做給外人看的而已”。在她和老公的長輩看來,一場隆重的婚禮是全家人對她的重視。

    幾番溝通下來,高歌及其丈夫選擇尊重雙方父母的意願,但他們卻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避免過度煽情,流程簡單直接。她們取消了鬧洞房環節,也沒有訂婚車,剪輯了一段VCR想在婚禮現場播放,内容是他們戀愛以來的生活日常。

    “我希望來參加我婚禮的人能夠在簡單溫馨的氛圍中見證我們的愛情,至于花多少錢,擺多少桌,我都不在意。”高歌說,自己更在乎現場的賓客有沒有被照顧得很好,這也是她反複和丈夫溝通的事情。

    而黃妍在是否舉辦婚禮這件事上從沒猶豫過,她從小就有一個草坪婚禮夢。“那裡有藍天、白雲、綠草、氣球,最重要的家人和朋友出席我的婚禮,我坐着白色馬車出現在他們面前。”一提到即将舉行的婚禮,她笑得眉眼彎彎、眼睛也分外有神。

    “我參加過很多在酒店辦的婚禮,大家坐在餐桌上就邊吃邊看,吵吵鬧鬧,沒有我想象中婚禮該有的莊重和儀式感,我不想讓我的婚禮變成一個流水席。”黃妍堅定地想辦一場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婚禮,她覺得,草坪婚禮會讓親友對新人有百分百的關注度,這樣的婚禮意義更大。

    黃妍和丈夫從2021年就開始籌備婚禮,提前一年就訂到了滿意的草坪場地,關于婚禮的各種設計細節,也已和策劃師溝通數十次。對于婚禮的流程和内容,他們也花費了很多心思——提前買了各種各樣的糖果進行測評,并詢問親戚朋友的口味偏好,最終選取了幾款餅幹和軟糖作為喜糖;購買了120張拍立得相紙,供親友們入場時拍照留念;伴郎還将在現場表演變魔術、跳街舞和唱歌的節目……黃妍的丈夫李凱瑞說,“我希望大家在參加我們婚禮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心意”。

    在莊雅芳看來,相對而言,90後、00後更在意自我的體驗感,不是為了形式化的一個流程或表演,更在意自我和内心,“以前的人更在于體面,現在關注的重點從‘客人’開始轉變為‘自己’”。

    莊雅芳還觀察到,近些年,婚禮的規模有所變化,小型婚禮越來越多,與此同時新人對婚禮的花費更加理性,“也有客戶辦婚禮動辄幾十萬,甚至百萬,但也有很多新人會考慮花費的合理性”。

    不過,價格從不是衡量婚禮的最重要标準,最重要的是當天的溫度和記憶。

來源:中國青年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