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過大年!國博“癸卯金安”逛展記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過大年!國博“癸卯金安”逛展記

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博物館裡過大年”已成為中國人這幾年的新年俗。

前幾天,記者聽說中國國家博物館延續新年辦展傳統,在兔年春節來臨之際,精心撷選了80餘件(套)館藏文物推出“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

春風有形,瑞兔留迹。1月18日,記者來到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北1展廳門口,紅彤彤、金燦燦的展覽主題映入記者眼簾,不少觀衆在門口“打卡”拍照。

兔子聰敏機警、善于奔跑跳躍,是靈活疾速的象征,自遠古時期即成為先民崇拜和信仰的對象。在十二生肖中,兔寓有祥瑞吉兆之意,古人認為赤兔、白兔的出現預示着王者盛德、國泰民安,是吉祥文化的符号之一。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過大年!國博“癸卯金安”逛展記

在展廳門口,被“搬”到現場的圓明園海晏堂“兔首”着實醒目。

“兔首”是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十二生肖人身獸首銅像之一,為清乾隆年間意大利人郎世甯主持設計。十二生肖銅像分别代表一晝夜中的十二個時辰,每到一個時辰,代表這個時辰的生肖銅像便從嘴裡自動吐出噴泉……

除了“兔首”等廣受觀衆熟識的“老朋友”,還有不少展品是首次和觀衆見面。近年來,中國國家博物館不斷提升展藏比,讓更多文物走出庫房、走上展線的生動實踐,呈現出博物館最新的保管與研究成果。

講解員告訴記者,現場文物上起商代下迄20世紀初,涵蓋了玉器、瓷器、銅器、石器、骨角牙器、書法、繪畫等多門類物質文化遺存。

其中,從唐代至清代的多件玉石兔飾或奔或伏、或坐或伫,憨态可掬;唐代的淺青釉褐斑瓷兔與元代的青玉兔活靈活現;明代的白玉雙兔耳杯妙琢精治,呈現出不同時代的匠人巧思,是傳統工藝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的範例。展覽還展出了多件寓意平安、取意吉祥的精品文物和時令書畫,以期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展品雅俗共賞,富有生活氣息,從宮廷皇室到市井百姓,一系列反映古人精神追求、審美好尚、生活品味的器具,勾勒出了千百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向往;展出文物品類繁盛,取意吉祥,恰合春節時令,突出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

為了進一步烘托年味,展廳現場的平面設計裡還大量采用了提取自國家博物館館藏的傳統吉祥紋飾紋樣,色彩上以高飽和高明度的色彩呈現,代表着喜慶、熱鬧的紅色構成了展覽的基調,典雅不失莊重的黃色,安靜柔美的白色在局部進行渲染與點綴,讓整體松弛有序。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過大年!國博“癸卯金安”逛展記

我們随展廳講解員溜達一圈,發現展覽以三條暗線作為靈感來源——第一條線索:靈兔獻瑞、玉兔納福。現場遴選的館藏諸多含有兔形象的文物,他們或伏或立,或銜仙草,或搗靈藥,活潑生動,憨态可掬。

第二條線索:團圓和美、和氣緻祥。一系列寓意多子多福、福壽雙全、團圓和美在能工巧匠的手中被創造出來。展覽中部分文物珍品,或曾為古代春節實用美具,或曾是案上陳設,或曾是帝皇大婚用器,整體呈現出佳節喜慶祥和,團圓和美的節日氣氛,與春和景明,萬代長樂的美好氛圍。

第三條線索:平安如意、春和景明。“冬藏待春發”是中華民族傳統習俗之一,“順天應時”是中華文化核心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展覽中撷選出寓意平安、取意吉祥的精品文物,在癸卯年新春獻上真摯祝福。

從整體上看,這場展覽從多角度展示中國曆史悠久、豐富多彩的兔文化、生肖文化、吉祥文化和年文化,為廣大觀衆獻上癸卯兔年的美好祝福和寄願。

一進制複始,萬象更新。春節期間,全國各地都少不了新春文化大餐。記者19日從國家文物局了解到,國家文物局圍繞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指導各地博物館結合實際精心策劃博物館裡過大年系列活動。截至目前統計,已有北京、上海、廣東、湖北等19個省份900餘家博物館策劃推出展覽和活動2200餘個,相關資料還在持續更新中,春節期間更多精彩,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過大年!國博“癸卯金安”逛展記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過大年!國博“癸卯金安”逛展記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過大年!國博“癸卯金安”逛展記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過大年!國博“癸卯金安”逛展記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過大年!國博“癸卯金安”逛展記

來源:光明網

繼續閱讀